原创 65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特地接见了烈士遗孀谢香梅:我很想他
迪丽瓦拉
2025-07-09 00:03:48
0

前言

1965年5月,毛主席来到一个他十分熟悉的地方,井冈山。井冈山是他当年当“山大王”的地方,也是他革命起步的地方。这里有太多太多的记忆了,比如贺子珍。

到了井冈山,毛主席特地让警卫去邀请一个人前来会面,毛主席亲切地称她为“袁文嫂子”,除了给她一些帮助,还合了影。她就是袁文才的遗孀谢梅香,毛主席怀念地对谢梅香说道:“我十分想念他”,说的就是袁文才。

图 | 1965年毛主席和井冈山群众在一起

袁文才给毛主席设了鸿门宴

自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的八百多人的起义队伍,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一时间没了去路。到底何去何从,成为了青年毛泽东面临的艰难选择。

经过几天的讨论,毛泽东展开地图沉默许久,最后一锤定音:“实在不行,我们就去当个山大王。”在革命最危难的时刻,毛泽东果断地做出了最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选择,可谓是十分不易。

既然要当山大王,就要有个山头才行,井冈山就是最好的选择。井冈山地处湘东、赣西边界,万洋山(为罗霄山脉中段)的北支,据传在东汉年间就已经有人在井冈山居住了。

毛泽东对战士们说,井冈山除了地理位置优越外,在军事上也有优越性,这里距离长沙武汉等地都很远,是个偏僻的不错的地方,从明朝武宗年代开始,这里就被人称为是“土匪窝子”。可谓易守难攻。

图 | 井冈山

当时在井冈山上已经有了两支农民武装,袁文才便是其一。另一个叫王佐,他们常常劫富济贫,虽然名义上是“山大王”,但他们在老百姓之间的口碑相当好。所以毛泽东就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如果他们也上了井冈山,怎么和袁文才的部队和平相处呢?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啊。故此,毛泽东专门做了很多工作,先调查下袁文才是个什么样的人。

图 | 袁文才

袁文才是客籍人,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经常被地主欺压,1924年,也就是他26岁的时候,终于忍无可忍参加了当地的“马刀队”,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便长期活跃在井冈山一带,成为了有枪有势的地方武装,他们除了打土豪,也打国民党。

所以,看得出来,袁文才虽然是个山大王,但他也是一个党员,是个惩恶扬善的人,只要和他和谈,毛泽东应该可以上山。

“绿林好汉能在这里生存,难道我们红军就不能在此落脚?”毛泽东深知,现在红军队伍尚未成熟,袁文才和王佐虽然是党员,但毕竟他们先占山为王,如果打起来,或者发生了摩擦,以后红军的路线会更难走,所以和平协商是上策,毛泽东当即派人联系袁文才,毛泽东在给袁文才的信中说的非常诚恳:我们红军希望得到你的帮助和支持。

宋任穷曾写过一篇文章,证实了当年确实讨论过是强攻还是和平上山,他写道:会议由毛泽东主持,认真分析了袁文才、王佐部的情况,决定首先加强袁文才部党的力量和政治工作。事实证明,这一方针是完全正确的。那种认为袁、王的部队是土匪,主张武力消灭的意见,是极端错误的。

当袁文才收到毛泽东的信时,心里也十分纠结,毛泽东的情况他也了解了一些,但是自己手下也有人,万一发生了什么摩擦怎么办?袁文才心里一万个不放心。便着急弟兄们开会,结果他的部下听到毛泽东要上山,个个不同意:谁知道毛泽东有没有歪主意?

图 | 青年毛泽东

实际上,在当时那个环境中,大家不想招揽别人也是情理之中。袁文才无奈之下,询问陈慕平。陈慕平见过毛泽东,也和毛泽东共事过,曾在毛泽东主办的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过,与毛泽东有师生之谊,所以陈慕平做出决断,他说:“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里最有名气的人物,有‘农民运动之王’的称号,不能妄加评论。”

陈慕平的意思就是告诉袁文才和他的部下,毛泽东是个真真正正的共产党员,为人不容置疑,说白了就是毛泽东的坦诚值得肯定。

得到陈慕平的建议后,袁文才决定和毛泽东见面,并设宴邀请。为了保证安全,袁文才可谓下足了功夫,把贺敏学、周桂春、李莜甫等等心腹都请来了,给毛泽东设了一道鸿门宴。

为什么说是鸿门宴呢,因为袁文才曾吩咐贺敏学:“防人一招不为愚。依我之见,明日由桂春带一排人埋伏左右,以防不测。”贺敏学则反驳道:“没必要,毛泽东不是那样的人。”

这年10月6日,袁文才和毛泽东第一次会见,商量上山的事情,袁文才告诉贺敏学,在周围埋伏20多人,人手一把枪,如果出现意外就以鸣枪为号,否则不要露面。

图 | 贺敏学

毛泽东自然也知道袁文才这是鸿门宴,毛泽东酷爱读书,还没有走来,远远望去这地势就知道周围有人,心知肚明。毛泽东一共带来了五个人,除了勤务员龙开富和余洒度,还有一个团长和营长。袁文才看到毛泽东只带了几个人,马上就放心多了,主动迎上去和毛委员握住了手。

毛泽东是带着真诚的意思来的,刚坐下就打开天窗说亮话,袁文才被毛泽东坦诚深深折服。毛泽东表示,我们不是来抢地盘的,而是想和大家共创大业。毛泽东说:“为了我们和衷共济,我们送给你们一百条枪,全是汉阳造钢枪,明天派人到奢市来担吧!”说罢,让团长陈浩写了一张取枪的条子,交给了袁文才。

毛泽东底气和诚意让袁文才大为佩服,其部下也目瞪口呆,对之前的不好评价尴尬起来。这顿饭吃得相当愉快,从上午10点吃到太阳落山,边吃边谈,也正是这件事,袁文才和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成为好友,袁文才当即送毛泽东一千块大洋,作为红军的经费。

就这样,这场“鸿门宴”变成了“同心宴”,毛泽东的革命之路又取胜了一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便是第一个火星子。

毛泽东遇见贺子珍,袁文才成了媒人

这晚,袁文才便安排毛泽东住了下来。刚进入小院,毛泽东就看到了一个约莫17、18岁的姑娘,毛泽东留意了一下。

走到这位姑娘身边时,袁文才介绍说:“她是永新的干部,叫贺子珍,是贺敏学的妹妹。”毛泽东诧异地笑了起来,因为毛泽东以为这是袁文才的女儿呢,这是毛泽东和贺子珍第一次打招呼:“很好很好。”

图 | 贺子珍

贺子珍出生于1909年的江西永新县,后进入永新女子学校学习,在哥哥贺敏学的影响下,与妹妹贺怡一同投身于革命,兄妹三人被并成为“永新三贺”。1927年秋,在毛主席发动秋收起义时,贺子珍兄妹三人同样发动了永新起义,后跟随兄长带领的游击队一同上了井冈山。

日后,贺子珍曾这样描述第一次见到的毛泽东:一身破旧的灰布中山服,同其他几个人一样,脖子上系了一条红色识别带。他个头很高,很消瘦,颧骨都突出来了。头发从中间向两边分开,比较长。皮肤晒得很黑,神色上还留有经过激战后没有恢复的疲劳。但是一双眼睛很有神,显示出他的睿智、温和与毅力。他的脚走路有点不得劲,那是因为长途行军磨伤了脚,没有及时治疗,伤口化脓了。

当晚,袁文才安排了贺子珍照顾毛泽东,毛泽东的脚因为走路时间长,磨出来泡,贺子珍就给毛泽东打来了洗脚水,他们聊了很久,毛泽东对这个姑娘很是喜欢。

随后,袁文才看到毛泽东身边也没有个秘书,便让贺子珍到毛泽东身边工作,贺子珍便成为了毛泽东革命早期的秘书之一。 1928年春,贺子珍和毛泽东先后来到井冈山下永新塘边村发动土地改革。当时客家方言难懂,贺子珍便给毛泽东当翻译,两个人慢慢接触多了起来。

图 | 贺子珍和毛泽东

当时井冈山已经传来了杨开慧牺牲的消息,虽然未能证实,但是毛泽东写的很多信都无果,1928年1月托秘密交通员吴福寿前去长沙打听过杨开慧的消息,得到的依是杨开慧已经被反对派迫害了的消息,对此毛泽东陷入了无限悲痛中。

好在贺子珍十分关心毛泽东,在袁文才和贺敏学的劝说下,让贺子珍陪伴毛泽东,于是在1928年5月下旬的一天,毛主席和贺子珍在这里举办了婚礼,袁文才为了这个婚礼凑了几桌子菜,朱德、陈毅、龙超清等见证了这对美好的革命伉俪。

袁文才牺牲,毛泽东十分难过,建国后被追为烈士

自从毛泽东来到了井冈山,袁文才和王佐就见证了毛泽东高瞻远瞩和卓越的指挥才能,1928年4月下旬,在毛泽东带领的“反围剿”中,袁文才、王佐率32团负责镇守井冈山大后方,连续取得五斗江、草市坳、永新城及土溪岭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此后袁文才便铁定了要跟着毛泽东闹革命。

在此后的多次战役中,袁文才可谓立下了赫赫战功,毛泽东对袁文才的坦诚和能力也十分信任,不久后,袁文才当选为了红四军军委委员,进入了红军领导层。

但好景不长,随着越来越多的红军来到井冈山,很快出现了问题,当时有的人始终认为,袁文才有其他想法,应该严肃处理。毛泽东则力保,毛泽东说:“袁王帮助我们在井冈山安了家,使部队休养生息,他是有功劳的。”

图 | 王佐和袁文才

但,土客之争,自古有之,这给袁、王的冤杀埋下隐患。1930年2月底,龙超清等人依然说袁文才和王佐有想法,派第四纵队300余人从吉安县永阳镇开赴永新县城,乘夜把袁文才、王佐的住处包围了。事发当晚,袁文才和王佐不幸遇难。毛泽东得知此事,大为震怒。毛泽东说:这两个人杀错了,当年上山,要无袁、王二人允准,根本不可能落脚。

对两个人的评价,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回忆时说过:这两个人虽然过去当过土匪,可是率领部队投身于革命,准备向反动派作战。我在井冈山期间,他们始终是共产党的人,是执行党的命令的。

新中国成立后,袁文才错杀的历史终于被昭雪,恢复了名誉,并追认为烈士。对此,毛主席一直记在心里。

图 | 袁文才被追为烈士

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接见袁文才遗孀

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他说:“我老了,经常梦到井冈山。很想去看看……”井冈山的确有太多的记忆了。

5月28日,毛主席吩咐汪东兴,要见一见井冈山的老红军、老党员、烈士遗孀以及老区的工人、农民。毛主席特地嘱咐道:尤其是袁文才和王佐家里的两个嫂子。”

第二天,毛主席见到了袁文才的遗孀谢梅香和王佐的妻子兰喜莲。

在之前,刚听说是毛主席要来看自己,谢梅香一个劲痛哭,见到毛主席更是泣不成声,她说:毛主席啊,我们终于把您盼来了,我们想您,整整想了十几年。

图 | 谢梅香

原来当年袁文才牺牲后,谢梅香便带着4岁的儿子和几个月大的女儿隐姓埋名,日子更是过得一贫如洗,当时谢梅香才30岁。1942年谢梅香从马源坑搬到现在住的茅坪村。租了五亩田,借债给儿子袁耀烈读书,一直读到初中,上的是宁冈中学,宁冈中学也就是朱毛红军会师的龙江书院,是宁冈有名的好学校。

知道这些消息,毛主席关切地问道:“袁文嫂子啊,你有困难,都提出来。”谢梅香激动得无法言语。最后毛主席和谢梅香还合了影。

这次在井冈山,毛主席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新中国成立后,袁文才的儿子袁耀烈在政府的关照下,在宁冈人事局工作,他的两个儿子和女儿也得到了照顾,袁耀烈对此特别感谢,买了很多毛主席像挂在家里,也积极教育自己的子女。

1965年,王佐的遗孀兰喜莲曾向政府请求帮助,最后他的两个孙子得到政府的关照,一个去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一个点了小学教师。

图 | 袁文才雕像

毛主席是念旧的人,对袁文才和王佐二人的遗孀及后人照顾得不错。1988年,在毛主席逝世12年时,宋任穷还曾去井冈山接见了王佐的独子王寿生,并每月给予55元的抚养费,一直给予照顾。

如今,距离袁文才烈士和王佐烈士牺牲已近一个世纪,虽然他们一生短暂,但他们身上的精神光辉灿烂。和众多老前辈一样,他们的革命精神将会永远激励和影响着后人,不断砥砺前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鹤... 在我国,执行死刑一贯实行枪决。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对待死刑犯,国家通常会以一种体面、相对没那么痛苦的...
原创 基... 2019年,96岁的亨利·基辛格在北京的一场闭门会议上说出惊人之语:“过去100年,美国成功遏制了四...
原创 赵... 赵匡胤问道士:你给我算算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过今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赵匡胤偶遇道士,改变...
原创 清... 说起每个女生童年时的梦想,想成为公主肯定是普遍的一个,公主集万千宠爱与一身,出身皇家,身份尊贵,生活...
原创 历... 王莽在历史中的地位跟武则天有些相似,王莽和武则天两人,一个把汉朝截成了两半,一个是把唐朝截成了两半。...
原创 明... 前言: 明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上乘下接的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从蒙古族手中将中原王朝恢...
原创 有...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的朝代,总是充满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皇权的巩固手段。从朱元璋的锦衣卫到朱棣...
原创 秦... 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其功勋可比肩白起。如果说白起帮秦昭王松动了六国的墙角,那么王翦则可以说是帮秦始皇...
原创 徐...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反抗暴元的统治,因此在元末明初时期,涌现出不少割据势力,比如...
原创 于... 公元1457年,北京的菜市口,一代名臣于谦就此陨落,那一天北京城哭声一片,而他在死前留下的《石灰吟》...
原创 远... 自从成吉思汗如彗星般崛起,蒙古铁骑开始了横扫天下之旅。蒙古铁骑的远征,最远曾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更...
原创 鳌... 前言:多尔衮的摄政、独断专权,为年幼的顺治帝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因此在顺治帝逝世时,为了防止再有人...
原创 北... 历史上真正的宋朝当真"积贫积弱"吗? 其实它强的可怕。宋朝凭着"崇文抑武"的军事策略,继承并发展了孙...
原创 古... 科举考试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对我国的影响十分深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了高考制度,那么古代的科...
李世民52岁仓促离世,死因连史... 公元649年7月,唐太宗李世民,才52岁就走了,这事儿真是出乎意料,来得太快让人难以接受。 关于李世...
原创 清...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身份悬殊特别大,然而最关键的并不是有钱和没钱的问题,即便是有再多的钱,只要不是贵族...
原创 大... 大明朝史:明世宗朱厚熜创造的第一次,竟然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
原创 金...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多次朝代的变迁,有很多次是少数民族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两宋时期,女真族占据了中原地区...
原创 蒋... 1949年4月21日,百万解放军开始强渡长江。至4月23日,蒋介石引以为傲的长江防线已然尽数崩溃。 ...
原创 为... 个人认为要看皇族的政治基因。中国历史上的皇族也就那么几十个,唯独刘氏皇族时间最长,人口基数最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