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请苏联提供援助,斯大林提一荒唐建议,主席:天方夜谭
1949年,毛主席访问莫斯科,希望苏联提供军事援助以协助攻取台湾。然而,苏联对此持谨慎态度,不愿过分激怒美国,同时毛主席也不愿以主权问题作为交易的筹码。因此,双方未能就此达成一致,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在此期间,尽管苏联高层人士礼节性地拜访了毛主席,包括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米高扬等,毛主席仍感到失望。毛主席曾多次提出解放台湾的请求,但斯大林态度含糊,认为不能给美国以干涉的借口。毛主席坚持认为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美国无权干涉。
斯大林曾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建议,如从国民党投诚的团队中选拔人员进行行动,但这些建议未被采纳。毛主席对此表示不满,并直言斯大林的态度令他失望。
斯大林避而不见毛主席,使毛主席感到不快。面对此情此景,毛主席通过电话表达了他的不满和期望。虽然斯大林邀请毛主席参观苏联,但毛主席认为此行无法达到他的目的,因此拒绝了这一邀请。
尽管在苏联访问期间未能达成解放台湾的协议,但毛主席的坚定立场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注意。美国政府采取行动,试图阻止中苏结成同盟,同时通过离间策略试图让中国共产党占领台湾,以此换取中国与苏联的疏远关系。
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表明美国对台湾及其他中国领土不具有掠夺性意图,不会干预中国内政,也不会向台湾军队提供军事援助。
美国人试图离间中苏关系,但斯大林和毛主席都洞察到了这一诡计。斯大林立即改变了对毛主席的态度,并表示诚意,将有关中共内部的报告以及其他批评性意见的电报交给了毛主席。此外,他还亲自交给毛主席高岗寄来的几份情报,以示他的真诚。
在斯大林的态度发生变化后,双方讨论了台湾问题,并达成了共识。美国政府的一些行动消除了斯大林的顾虑,使得他同意了毛主席关于解放台湾的必要准备,并承诺向中国提供贷款以购买海军装备。
为了赢得毛主席的好感,《真理报》连续报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消息,突显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也向毛主席通报了可以满足中国的一些要求,并提出了建议。毛主席表示同意,并采取了一些行动来巩固中国的立场。
对于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毛主席采取了不理睬的态度,并表示在目前阶段应该置之不理。
此时,毛主席坚定地执行一边倒的政策,决心维护中苏同盟关系,不给美国任何破坏的机会。
在与周恩来的交流中,毛主席表达了对斯大林态度的不满,特别是在解放台湾问题上。周恩来则试图平息毛主席的情绪,并表示将继续努力推动中苏关系。
后来,周恩来向毛主席报告了一些情况,包括上海遭受的袭击和斯大林对空中支援的同意。毛主席对斯大林的态度仍然保持谨慎,特别是对于斯大林提出的秘密协定,他表示反对。
在中苏谈判中,双方取得了一些进展,最终达成了一致。宴会上,斯大林与毛主席举起了祝贺的酒杯,象征着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宴会结束后,毛主席对斯大林的态度保持了一定的冷静,认为他总有他的特殊视角。
周恩来向毛主席报告:“苏联方面提议共同开发新疆的石油、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并建立合营公司。他们还提出在航空、造船、石油和有色金属工业领域实行合资合作。”
毛主席幽默地回答道:“难道他们想和我们一起搞合作社吗?”
周恩来继续说:“苏联坚持要求中国东北和新疆不得允许第三国势力介入,不允许外国资本和人员参与这些地区的经济活动。”
毛主席思索片刻后说:“斯大林似乎想在中国划定两个势力范围。虽然他们提出帮助我们开发新疆资源是好事,但我们需要明确告诉他们我们会自行开发。关于国家主权的事情我们不能再妥协。”
周恩来补充道:“我们需要与苏联进一步协商,请求他们帮助我们建立空军和海军部队,包括基地的建设。”
毛主席认为:“空军和海军的建设牵扯到解放台湾的问题,需要具体谈判。但现在军队里还没有足够的人员,这个问题可以等待回去后再讨论。”
1950年2月14日晚6时,中苏两国政府最高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正式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和《关于苏联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供贷款的协议》等文件。
毛主席对这些成果感到满意,特别是苏联同意在适当时机协助解放台湾,并提供三亿美元贷款,其中一半用于购买海军装备。然而,斯大林拒绝使用苏联的飞机和军舰来进攻台湾,显然是在留意美国的态度,这与他维护战后世界格局稳定的目标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