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宁大讲堂“三交史话”系列之悠悠芦笙舞
迪丽瓦拉
2025-07-09 08:33:23
0

【编者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五个认同”,是加强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古往今来,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开辟了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等“三交”之路,留下了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历史佳话,呈现出频繁互动、交融共生的历史格局,绵延不绝发展至今。中共银川市委统战部、银川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以“四个共同”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挖掘、整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实事并进行转化,共同推出“小宁大讲堂”——“三交史话”系列动漫短视频。

在西南地区的很多民族,比如苗族、彝族、拉祜族、侗族、布依族等都是跳芦笙舞的高手。

其中苗族芦笙舞的分布最广,音乐舞蹈特征尤为突出。传说苗族的祖先曾居住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芦笙是伏羲女娲所创。芦笙的“笙”最早代表“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这是大地万物复苏的音乐表达。春秋战国时期,民间乐舞兴起,以芦笙伴奏的芦笙舞受到人们的喜爱。秦汉时期,跳芦笙舞在西南地区各民族中已很普遍。在云南昆明晋宁区石寨山,就出土了战国时期至汉代的芦笙和芦笙舞图。

唐宋以后,随着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联系的加深,关于芦笙舞的记载更多了,《新唐书》里就有当地少数民族跳芦笙舞的记载。清朝乾隆年间的《松下踏歌图》,图中人们也是围成圈跳芦笙舞,十分热闹。

芦笙舞起源于中原,后来是怎么传入西南地区的呢?上古时期,随着黄河流域古羌分化、长江流域三苗迁徙,芦笙舞经“藏彝走廊”“苗瑶侗走廊”“古苗疆走廊”3条主要线路从北向南流动。比如,拉祜族芦笙舞就是随着民族迁徙从青海湖流域进入云南的。

“一听芦笙响,脚板就发痒。”西南各民族喜欢芦笙舞,因为芦笙舞中保留着民族历史记忆和价值取向。如苗族“鼓龙鼓虎-长衫龙”芦笙舞是为纪念跟随岳飞抗金的“龙虎将军”黑蛮龙所创。“滚山珠”舞蹈是为了纪念苗族先民披荆斩棘的迁徙史,舞蹈者的服饰上绣着传说中的蚩尤城图案,表达对故土的留恋。

芦笙舞的种类也很繁多。芦笙舞笙曲套路繁多,以蹲、转、踢、勾、俯、仰、翻、立、颤、踮等为主要特点,有祭仪、自娱、表演、体育竞技及模拟动物等类别,有曲中曲、舞中舞的特征。如苗族的迁徙芦笙舞中分有大迁徙舞、小迁徙舞。

芦笙舞还有集体舞、双人舞和单人多种类型。集体舞中的“圆”舞,寓意“团圆”“圆满”。双人舞和单人舞更加凸出舞蹈的主题性和竞技性。

芦笙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集各民族的智慧与文脉长期发展起来,已成为西南地区各民族共创共享的文化符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四...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林... 北京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文物建筑最多的城。元、明、清历代的宫苑,坛庙,塔寺分布在全城,各有它的历史艺...
原创 日... 引言 日军当年为何不攻打延安?这个问题一直引发着人们的疑问和探讨。毛主席三个安排据说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内... 产学研王教授视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特点详细归纳如下: 一、发展历程 前文明期:...
原创 溥... 提到晚清的末代皇帝溥仪,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悲惨和傀儡,虽然他曾经贵为皇帝, 但是他一生都是不快...
原创 1... 1954年5月27日,久居台湾的汤恩伯乘上了前往东京的飞机。 坐在飞机上的时候,许久未笑的汤恩伯久违...
原创 诸... 文:史政畅谈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极其推崇士大夫的社会,在整个封建社会,士大夫一直享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
原创 八... 《亮剑》里曾有这样一个情节。魏和尚被黑云寨杀了,李云龙集结部队,要去剿灭黑云寨土匪谢宝庆。孔捷拦着不...
原创 他... 战国末年,秦始皇嬴政战胜了其他六国。君临天下,四海归一。只是嬴政自登基后暴政,百姓民不聊生。这种情况...
原创 “... 其实自始至终,毛主席对“四人帮”的定位,都是恒定未变的。从“九·一三”后,包括“四人帮”在内的许多人...
原创 6... 引言 爱新觉罗·溥仪,在不满3岁的时候就登上了皇帝大位,身为皇帝,他曾经有着庞大而威武的仪仗队,有着...
原创 明...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充满了传奇色彩。明朝的建立源于农民起义,这也为...
原创 四... 1950年在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月的时间,曾经主政云南多年的龙云终于从香港转机来到广州,他曾经的老熟人叶...
原创 与... 明朝时期,海盗倭寇横行,给沿海百姓带来了灾难。然而,在抗倭的历史上,除了戚继光、俞大猷这样闪亮的抗倭...
原创 农...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正...
原创 回... 提起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孙中山先生,一直如雷贯耳——关于他兴建兴中会,立志救国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
原创 为... 明朝,立16帝、276连江山社稷、先都南京,后迁都北平,天子守国门,坐镇北疆威震蒙古,修长城,防倭寇...
原创 吴... 吴起比战国4名将厉害!单说军政,吴起当之无愧的兵家亚圣! 吴起比白起牛多了,白起在他面前只是个弟弟,...
原创 同... 在东方大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物,他们或英明神武,或智勇双全,或忠义仁爱,他们的一言一行,无...
原创 武...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有两千多年都处于封建时期,在这期间诞生出四百多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