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诗人中举后兴奋不已,写一首七绝,最后两句诞生两个著名成语
迪丽瓦拉
2025-07-10 12:33:42
0

唐朝诗人中举后兴奋不已,写一首七绝,最后两句诞生两个著名成语

古代有四喜,即“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四喜中,尤其以“金榜题名”最受文人的推崇,因为这是他们改变人生命运的唯一途径。

科举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成为古代文人一生的追求。

通过科举制度走上仕途,衣食无忧,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正是广大书生毕生的愿望。

通过科举考试,不仅可以“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更可以“春来登高科,升天得阶梯”,最终“朝为田舍狼,墓登天子堂”。

以上诗句正是他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生动描述。

然而,科举之路谈何容易,有的人一辈子屡战屡败,最终也没能金榜题名。而且高才“难第”的人不在少数,比如孟浩然、杜甫等人。

不过也有的人屡败屡战,并未气馁,等待人生的机会,最终金榜题名。

中唐大诗人孟郊正是典型的例子。

孟郊曾两次参加科举落第,直到公元796年,他三考才进士及第。

中举后高兴之余,孟郊抬手写下了一首七绝《登科后》,将自己的得意之情、畅快之情写到了纸上。并一举为后世贡献了两个成语,即“春风得意”和“走马看花”。

今天的“诗词漫游记”,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孟郊的人生,了解《登科后》这首千古绝唱背后的故事。

孟郊的一生可以用“悲催”两个字来形容。

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暮年丧子,人生的不幸全让他赶上了。

因为没有什么背景,要想混出个样子来,孟郊只有科举这条独木桥可走。但众所周知,科举这条路,那是布满荆棘和血泪的。

贞元六年,41岁的孟郊第一次来到长安参加科举,不幸落第。

穷困潦倒的生活,残酷的现实不禁让他愁上心头,遂作《落第》诗。

“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

考试失利的忧郁之情,溢于言表,连美好的春光在他眼里也是满眼“冰”愁。

贞元九年,孟郊再次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然而不幸的是,他再次落榜。

这次落榜的“愁”与“苦”,在他的《再下第》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怎一个愁字了得!

然而命运、现实似乎就是这样,它总是想把你逼向绝境。

带着失意愁苦的心,孟郊回家了。

这一次回家,虽然进士之心在孟郊的心里还没有完全磨灭,但是他的身体对进京之路产生了抗拒,迟迟没有动身。

他是个孝子,出门在外时常思念独自将自己养大成人的母亲,他在《游子》一诗中这样写道: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依堂门,不见萱草花。”

所以,“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也成了他不动身的理由,但这同时也成了他四年后再次只身往长安的唯一动因,因为“父母在,不远游”的核心是孝顺,而孟郊正是奉了母亲之命才三进长安的。

令他没想到的是,这次竟然上榜了,这一年是七九六年,多少年后他还记得放榜那天骑马过长安,阳光和煦,春风得意,之前为此忍受的一切屈辱都值得了,这一切在短短的《登科后》一诗中,都跃然纸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策马之“疾”和观花之“速”,烘托出诗人情流的奔腾跃动,将孟郊因中举而一日看尽长安繁华的兴奋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虽有自夸之嫌,但是却让人体会不到,因为这是孟郊感情的自然流露,诚而无伪,毫不矫饰,做到了“真”。

这是孟郊压抑后的大声歌唱,这次第,怎一个,“爽”字了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孟郊一辈子为了科举考试奔波劳碌,历经种种困难,好在他最终成功了。

虽然他一生还是穷困潦倒,但是和那些永远都没考上的考生来说,他是个幸运儿。

千年后,当后人在了解孟郊的生平,读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时,不仅会敬仰其百折不挠的精神,更多地,是发自内心地为孟郊高兴,为之动容。

的确,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孟郊用他的才情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诗”,什么是真正的“春风得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展黑水文脉 省博物馆馆藏精品图... 金源文化标志性器物“铜坐龙”、中国现存唯一一方渤海官印“天门军之印”、小南山玉文化代表性器物“玉玦”...
洪水来袭,古人如何防洪救灾? 中国自古多水灾,防洪救灾是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的问题。因此,古人逐渐探索出了一套完备的防洪治洪机制,谱...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建立者,其在明朝建立后,大肆屠杀开国功臣。因其杀戮过重,民间甚至有了火烧庆功楼的...
原创 隐... 对于苏德战争,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有所耳闻的,无论是通过游戏,还是影视作品或是相关书籍。对于这场战争的...
原创 曾... 如果问一位日本人,让他选择一位心中最为著名的“维新运动”领袖的话,有一个人的名字绝对是不能被忽略的,...
原创 陈... 在战争中,陈树湘师长腹部受了重伤,被敌人俘虏,他趁敌不备,伸出双手,摸到了温热的肠子,用力一扯…… ...
山河已无恙!“打响第一枪”的先...   8月1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迎来一次特殊的“归队”,公布了8位新增南昌起义参加者,至此,南昌起义...
原创 华...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起初指挥打仗时,曾经吃过败仗,但是,他的威望不仅没有因...
原创 多... 多尔衮去世之后,才揭穿了初清皇家的一个习俗 文/百家聊史 清朝历史中有一位王公猛将多尔衮,当时大清很...
原创 面... 明初那些威名赫赫、身经百战的开国名将,为何在面对朱元璋血腥残忍的屠戮时,完全没有半点有效的反抗? 在...
刘邦是如何通过理解人性超越竞争... 今天我给大家简单聊聊从平民起家的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在我看完刘邦的传记后,我发现他的成功不光单单是历史...
原创 康... 历代皇帝都有出巡的情况,原因也是众多,远的如秦始皇,一生东巡五次,最后甚至都死在东巡的路上,而近代皇...
原创 彭... 提起彭德怀元帅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政工搭档是谁,或许是由于彭老总名气太大,以至于他的搭档鲜为人知...
原创 民... 1945年,一个中国教授写的书被苏联译成俄文出版,后来,中国人要查阅还需翻译成中文?这种奇葩的事情就...
原创 封...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68期:齐太公世家(二) 文/王事情 写在前面:上一篇被狂怼,强调一下,我没...
原创 晚... 在战争年代,粟裕将军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以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和英勇的战斗精神,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
原创 宋... 1948年8月25日,粟裕以华东野战军前委书记的身份,在曲阜主持召开了各纵队司令、政委参加的华野前委...
原创 九... 1708年,太子胤礽被废,大阿哥胤禔对康熙说:胤礽失人心,如若杀他,不必皇父出手。康熙阴沉着脸问道:...
三下乡:传承红色精神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有幸参加了一堂主题为“学...
原创 都... 朱标,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明朝第一任太子,母亲孝慈高皇后马秀英。朱标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