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的朱升后来怎么样了
迪丽瓦拉
2024-06-30 04:37:18
0

原标题: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的朱升后来怎么样了

朱元璋在渡江之前身边并没有多少文士,只有李善长这样一个半吊子的读书人。李善长有些小的谋略和急智,却没有长远的眼光和对战局的整体认识。所以此时的朱元璋还是处于盲人摸象阶段。他对天下大势的了解还是非常欠缺的。直到后来他遇到了朱升,得到九字谏言,朱元璋才算真正对未来有了规划,认清了自己的目标。

朱升,字允升,安徽休宁人。他是元朝时间的一名举人。元朝不像其他朝代,对科举取士那么执着。蒙古族跟后来的满族有很大区别。蒙古虽然建立了元朝,却并没有将其当作自己当作真正的根本所在,草原始终是其大本营。而满族虽然在早期的时候对是否迁都到北京、接受中原传统儒家文化曾经存在过很大争议,但是最终还是决定了以中原为自己的根基。观念上的不同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实行的政策上有了很大差别。科举考试便是其中之一。清朝是完全融合了中原的考选体系。而元朝则有自己的一套固有的选官、任官的方式,对于科举的需求并不是很大。所以元朝开科举就像刮刮乐一样,概率很小。不光如此,每次开科取士,对于汉人和南人的名额是有严格限定的。在这种时候,能够考上进士的那真是万中无一。而朱升能够通过乡试成为举人,说明他非常优秀了。

朱升考取举人之后,被授予池州府学正。徐寿辉在蕲水、黄州发动起义时,朱升也受到了影响。到处东奔西走。后来便弃官隐居到了石门。

朱元璋在攻占徽州府后,邓愈便寻访到当地有这样一位大儒,于是将其推荐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当时身边虽然有了些儒生,但却没有能够对实政真正有研究的人。朱元璋的事业处于初创阶段,可以说是求贤若渴。有了这样的机会,他自然不能放过,于是便将朱升召来,以时务咨询于他。

朱升其实是一直致力于儒学研究的学者型的儒生,并不是像刘伯温那样学习王霸之学的积极用世之人。不过朱升对历史上的兴衰交替的认识却非常深刻,而且他也不是一个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腐儒。朱升见朱元璋询问,便结合历史与现实随口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个字。这不管是放在哪个朝代,对想要建立王朝的人都是可以通用的。可以说是历史经验的浓缩。

朱元璋在听到之后,犹如醍醐灌顶。他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却是一个极端聪明之人。随着渡江后,与张士诚、方国珍、徐寿辉、陈友谅等的接触,加上原先对龙凤政权的了解,他对当时的天下已然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几句话是真正站在想要建立统一王朝的高度上进行的思考。朱元璋对打天下的认识一下子上升了一个台阶,有了质的转变。

因为此事,朱元璋对朱升非常礼遇和重视。吴元年授予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因其年龄太大,特免于上朝。明朝建立后,升为翰林学士,定宗庙时,享受斋戒之礼。后来朱元璋又让他与其他的儒生一起采集历代贤妃故事编写《女戒》。

当时大封功臣,所有的制词都是由朱升所撰写。这里还要提到的一点就是,朱升也算是非常重要的开国功臣,但是却辞掉了任何的封赠。在此处他跟刘伯温其实有些相同之处,都是智者。他常年陪在朱元璋身边,对他的性格也有很深刻的认识。他明白勋爵不是那么好拿的。就此来说,他是很幸运的。

不久,朱升便以年老为由,请求致仕。朱元璋也同意了他的请求。不过朱升担心以后朱元璋如果进行像历代开国皇帝那样的清算的话,自己的后辈会牵扯其中。于是便跟朱元璋要了一个免死铁券给自己的儿子。

朱升致仕之后并没有回老家,而是在现在的江苏盐都区的南龙港居住。不久便去世了。死后葬在现在的盐都区北龙港镇。

不过他的儿子朱同却并没有那么幸运。他刚担任礼部侍郎不久,便被牵扯到郭桓案中。虽然有免死券,但是朱元璋的免死券却没有什么信用,朱元璋也没有顾及朱升的功劳。朱同最后横尸街头。朱升自己逃过了清算,可是后代却没有。朱升最后也不能算是有一个好的结局。

参考文献:《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忽略了这两点。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
原创 李...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晨雾未散,玄武门前刀光剑影。这场持续不到半日的政变,却在史书上留下无数疑...
原创 原... 引言:蒙古族人骁勇善战,朱元璋最后能开创明朝276年的基业,也是历经千难万险,没有背景,没有权势,以...
原创 同... 前言 你有没有想过,天底下最危险的职业,恐怕是"傀儡皇帝"?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曹魏40年崩塌,东...
原创 古... 从古至今我国对于死者的入葬事宜都是非常谨慎的,而古代和现代相比规矩要更多,在古代人们离世之后需要按照...
原创 苏... 宋朝文坛巨匠苏轼,可以说是古代交友最多的文人了,他不仅交朋友很广,而且还很复杂。既有朝中官员、文人墨...
原创 步... 作者:青灯 三国出枭雄,孙权、曹操、刘备三分天下。都是当时的翘楚,历史对于他们都是难分伯仲。 三个...
原创 原... 该如何对元朝进行评价,从哪一方面去了解它的历史,一直以来历史学家都对这个神秘的朝代解释较少,再到我们...
原创 公... 前言 公元641年,藏地天才少年松赞干布亲眼目睹十余天前还傲视天下的吐蕃大军,在一个深夜被唐军区区...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档案江西”音频展播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散落在江西各地的历朝历代的建筑,犹如一部凝固的赣...
原创 朱... 引言 首先,朱元璋的高明之处在于对自己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分清了主要对手和次要对手。反观李自成进入北京...
原创 蜀... 三国手杀哪家强,且看小锋来拆墙。各位客官老爷们大家好啊,小锋又和您见面了。 后人把诸葛亮、蒋琬、费祎...
原创 盘... **文咏珊** 人物介绍:段正淳与李青萝之女,慕容复表妹。她从小生活在没有男性的曼陀山庄,虽然天...
原创 曹... 众所周知,在封建时代一般都强调贞操观念,以宋明理学为例题中更是提到,男女之间的接触犹如防御盗贼一般,...
原创 章... 引言:相信很多人对于关羽的死都非常的遗憾,作为忠肝义胆的代表,即便是到了现如今社会,还是有很多人都非...
原创 苏... 苏联和美国在二战结束之后,经历了长达46年的冷战,最终苏联这个红色巨人轰然倒下。宣告了苏联在大国竞争...
原创 晚... 古时便有博学多才的陶渊明对不成器的儿子写下《责子》一诗,字字皆是对儿子怒其不争的酸楚与苦涩。 “天运...
原创 武... 武松断臂出家六和寺后,宋江等梁山好汉几乎都忘了他,多年之后,唯有一个人去看望了武松,并且还与他一起祭...
原创 屈...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屈原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格,成为了一位不朽的文化符号。他是楚国的重臣,也...
原创 林... 林冲为何一看到关胜就拼命,而张清连打梁山15员战将时,他却怂的不敢上场,甚至连一句狠话都没有! 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