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朝鲜之间的情谊和联系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最远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周朝初年所建立的箕子朝鲜。
两千多年来,中朝两国之间虽然多次发生冲突,但是一直都是秤不离砣的关系,中国扮演者宗主国的角色,朝鲜则扮演被保护者的角色,多年以来,相安无事,一直相处得很好。
特别是明清两朝,中国与朝鲜的联系大大加强了,多次并肩作战,共同抵抗日本人的侵略,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在上个世纪的1985年,金日成曾经在朝鲜邀请了吉林的一对兄妹前往朝鲜参观访问,在临别之际赠送了一皮箱人民币,还对二人说道:“以后我就是你们的父亲。”
这一对兄妹到底做了什么样的事情,让贵为一国元首的金日成如此以礼相待呢?事情还得从几十年前说起。
一、跨越两代人的生死交情
这对兄妹分别叫作
张金泉、张金禄,张金泉是哥哥,张金禄是妹妹,两人很早就失去了父亲,全靠母亲拉着兄妹二人长大。
兄妹俩的父亲叫作张蔚华,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著名烈士,在朝鲜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张蔚华的父亲张万程是清末民初东北吉林地区的一个大富翁,曾经接待过金日成的父亲金亨稷。
金亨稷是朝鲜历史上有名的爱国人士,早年曾经作为医生悬壶救世,甲午战争之后,朝鲜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
金亨稷在没有放弃医生这个职业的前提下,秘密地从事反日活动,后来身份被叛徒出卖,为了躲避日本当局的追捕,不得不带着12岁的金日成来到中国。
在中间人的介绍下,金亨稷与张万程成为了知己,他们的儿子金日成和张蔚华成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
当时,金日成13岁,张蔚华12岁,相仿的年纪,让两人无话不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二、张蔚华是金日成的命中贵人
金日成和张蔚华在一起生活了很久,后来,金日成子承父业,继续从事反日活动,活动区域主要在长白山一带。
这里山高林密,十分便于躲藏行踪。
张蔚华则在父亲张万程的安排之下,娶妻生子,还被迫到自己店铺里面当学徒。
其实,张蔚华对于父亲的这一安排,并不十分满意,他渴望像金日成那样成为抗日组织的一员,用自己的方式来拯救这个国家。
后来,金日成在上中学的时候,秘密组织了一支游击队,不过缺少枪支弹药。
恰好这时候,张蔚华带着父亲给的3000个大洋和一把防身的手枪出门去做生意,无意间碰见了金日成。
旧友重逢,分外激动,听到老友目前的困境,张蔚华当即掏出了自己的手枪,送给了金日成。
没过几天,张蔚华通过朋友的关系,用3000个大洋买来了手枪和步枪共50余只,成为了金日成崛起的关键。
张蔚华用这样的方式支持金日成的革命事业,可谓是对方的贵人,因此,金日成曾经在很多场合中这样说道:“没有张蔚华送的枪,就没有今天的朝鲜人民军。”
张万程得知儿子张蔚华用自己辛苦挣来的大洋去资助金日成之后,心里面并没有不高兴,反而夸奖了儿子的行为。
其实,别看张万程是一个商人,但是他的骨子里面是留着中国人的血,具有很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早年,金日成曾经因为“抗日”被东北当局抓捕过,还是在张万程等人的救治下才脱险的。
所以,不仅张蔚华,还包括张万程都是金日成生命里的贵人。
三、英雄英年早逝,故人几度寻找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占领了整个东北,金日成带领的抗日队伍也在斗争中不断壮大,成为了日伪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在长期的斗争中,金日成与张蔚华形成了良好而密切的合作关系,每次遇到困难和麻烦,张蔚华都会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帮其脱困。
不仅如此,张蔚华还开了一家“兄弟照相馆”和一家“兄弟书局”以此为根据地,收集情报,运送物资,为金日成等人的抗日队伍提供各种便利。
1932年,在金日成的介绍下,张蔚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我党的一员。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东北的抗日形势和热情,一度十分高涨,各个抗日战争联合成立的“东北抗联”成为东北地区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武装抗日组织。
张蔚华虽然不是抗联的战士,没有拿着步枪和刺刀在战场上与日本人拼命,但是他做的事情更为重要,是抗联不断壮大的关键所在。
然而,世事无常,正当所有人都对抗日前景一致看好的时候,抗日队伍里面却出现了叛徒。
张蔚华被叛徒出卖,遭到日本人的抓捕和毒打,并被当成了诱捕金日成的鱼饵从监狱里面放了出来。
1937年的10月27日,在日本人的逼迫之下,张蔚华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家的照相馆里面,准备,接待一位特殊的客人,面对监控严密的日本人,张蔚华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去同志革命战友。
他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一句话:“郑学海叛变。敌人正派特务秘密侦察朝鲜人民革命军司令部所在地,万望从速将司令部转移别处为要。”
随后,他将这张纸交给了妻子,自己则吞下了升汞自杀身亡,在临死之前,他告诉自己的妻子,一定要“继续坚持同日本鬼子的斗争。中国……不能亡。”
日本鬼子和特务得知张蔚华死亡的消息之后,派了两个人草草地检查了一下就离开了。张蔚华写下的那句话则被送到了金日成的手里。
金日成得知消息之后,连夜带着同志们转移,到达了安全地区。
抗日战争很快结束了,金日成带着队伍回到了朝鲜,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鲜建国之后,金日成曾经多次来到中国访问,也曾去过自己早年奋斗的吉林,寻找张蔚华的家人。
然而,时过境迁,金日成始终一无所获,后来,金日成委托中国的同志帮助寻找张蔚华的家人,直到1984年,金日成才找到了张蔚华家人的下落。
这么多年来,金日成一直没有忘记张蔚华一家人的恩情,不仅证明了张蔚华是我党同志的身份,还多次邀请张蔚华的家人到朝鲜访问。
1985年的一天,金日成用最高规格欢迎张蔚华儿女的到来,还用亲自中文与对方交流,这可不是一般的待遇。
分别之际,金日成送了张蔚华儿女一整箱子的人民币,全是十元五元这样的小钞票,足足有两万元之多。
那个年代的两万元,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也相当于现在的几百万了。
当时的朝鲜正处于经济的辉煌期,这一点钱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零花钱而已,但是对于张蔚华的一对儿女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后来,张蔚华的儿女曾多次前往朝鲜拜见自己的朝鲜“老父亲”,留下了一段感人的中朝人民友谊情。
一直以来,朝鲜都以各种方式来纪念张蔚华,因为张蔚华就像金日成曾经说过的那样:“张蔚华是我的中国战友,曾多次掩护我,最后壮烈牺牲。”
所以,不论哪种规格的纪念,不论给予张蔚华后人多好的待遇,朝鲜人民都会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