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晃30年,苏联仍迷雾重重
迪丽瓦拉
2025-07-11 17:02:48
0

对基督文明圈的国家来说,12月25日是圣诞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耶稣基督的诞生,为整个基督文明奠定了基础。

3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91年12月25日的晚上7点30,克里姆林宫一座绿色圆顶建筑上,有两个工人从屋顶活板门爬出来,降下那面红色的锤子镰刀旗,然后像餐厅侍应生收拾桌布似的把它折起。

那面旗帜已经在此飘扬了74年,那是苏联的最后一天。老铁们结合下面这篇(苏联巅峰的模样正被世界遗忘),一起看

01巨变

实际上更早的9月6日,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12月8日,俄罗斯、白俄、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已经名存实亡。

戈尔巴乔夫之所以选择在圣诞节那天辞职,其实是向西方送大礼。毕竟苏联在意识形态层面是唯物主义国家,是基督文明圈的敌人。解体后的诸国,又重新拾起了基督信仰(尽管主要是东正教,但也是基督文明圈的一脉)。

戈尔巴乔夫在圣诞节当天辞职,更能体现西方基督文明圈的胜利。或者换句话说,这是戈氏向西方献媚。

——1991年圣诞节,东斯拉夫人把自己放在一个卑微的位置上,试图获得西方的认可。

然而30年过去了,西方并没有真正接纳东斯拉夫人,而是利用乌克兰为战场,试图让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昔日的兄弟拳脚相加。

苏联解体之前,西方也和东斯拉夫人博弈,但那时东斯拉夫人的钢铁洪流驻扎在波德平原,双方围绕柏林拉锯博弈。

苏联解体时有多惨?随便看几个事例,就能明白。

例一,克格勃精英普京,需要开出租补贴生活。

例二,政治精英叶戈尔?盖达尔(曾在叶利钦政府担任副总理),都需要去抢购食物。叶利钦最亲近的助手苏哈诺夫的妻子也要排两天队才能买到糖。

这是典型的阶层下降,精英阶层的人们降为普通阶层。普通阶层的人们更惨,大家看看当时俄罗斯连年缩减的人口以及持续下降的人均寿命就明白了,而且妓女和酒鬼大幅增加。

至于经济方面,更是惨不忍睹。同期工业生产减少64.5%,农业生产减少60.4%,卢布贬值,物价飞涨。苏联解体之前,印度欠苏联的债务折合美元有一百多亿。苏联解体后,由于卢布大幅贬值,印度直接用卢布还钱,把俄罗斯坑得眼泪汪汪(后来俄罗斯又从印度那里把那笔钱基本坑回来了)。

02因果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在一夜之间被和平演变的超级大国。对手基本没放一枪一弹,自己就自行解体。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各路专家学者做了很多探讨,大致有如下几种。

1、联邦制下的加盟共和国,彼此之间不够紧密。

现在普京就支持这个观点,认为列宁设计的制度有缺陷。我之前写过一篇“普京评列宁”,还被和谐了。

2、体制层面,苏联后期开始僵化、无法对腐败进行有效治理。

这方面的文字有很多,老铁们可以自己去查一查。

3、经济失衡导致民生凋敝;

苏联在国防重工业层面非常牛,但是涉及到民生层面的轻工业非常差劲,而且后期非常依赖石油资源。美国和沙特联手搞了一波油价大跌,苏联财政雪上加霜。

4、意识形态方面,忘记了初心和使命。

如此一来,堡垒就容易被对手从内部攻破。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

比方说穷兵黩武,长时间在中(蒙)苏边境陈设大军。

比方说对周边国家大幅撒钱援助,尤其是对印度的援助,简直是丧心病狂。

所有这些原因,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如果把这些因素加起来看,则指向一个更为深层的因果,即人口问题是根源。

03人口根源

其实所有帝国危机,本质都是人口危机。

关于人口和国家,我在前几天的文章里描述了一部分,大家参考一下《躺平的东亚》。

苏联的人口问题并不是数字层面的人口不足,而是无法在工业文明周期内支撑起全产业链。表现为经济层面,就是民生系统无法建立起来。因为苏联的人口基数,只能支撑起冷战时代的国防重工业。

实际上二战之后,苏联和美国人口数量层面的差距并不大。

但是美国比苏联更聪明之处在于,美国产业链是全球布局,相当于用了全球其他国家的人口维护其产业链体系。

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庞大的人口资源和市场,让美国受益良多。

苏联原本是中国的老大哥兼盟友。但其纯粹的计划经济,并不能激活中国的人口资源和市场,反而在政治和军事层面暴露了大国沙文主义作风、导致中苏破裂。

中苏关系破裂之后,苏联其实还有印度这个人口大国为伙伴,但苏联除了给印度借钱之外,根本找不到合理的方式整合印度人口资源。

如此一来,苏联的处境就变成以一己之力和全球产业链对抗。这种情况下,苏联人口基数无法支撑全产业链的弊端就暴露出来。在极端冷战对抗的背景下,这个弊端被无限放大,最后加剧了体制僵化、经济失衡等等原本就有的矛盾。

再加上工业化之后,作为主体民族的东斯拉夫人比例降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增加,从而增加了联邦制下各加盟国的离心力。

简单来说,苏联解体本质上是人口基数和人口结构出了问题,但却很少有人从这个层面研究。这个问题论述起来,颇需要一番力气,改天我会专门写一篇“帝国与人口”,来论述这个问题。

苏联解体意味着,在工业文明阶段,超级大国的博弈变得非常复杂。除了传统的基于地缘层面的政治和军事博弈之外,经济、科技、信息、金融等层面同样致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前言: 在古代历史上,北征这个词很少出现,反倒是北伐的使用频率极高。为何向东西南出兵都用“征”字,向...
原创 都... 题记 提起隋炀帝,不得不提他的传世之作——京杭大运河。可是,“炀”一听就不是什么好词,是“差评”,文...
原创 梁...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常常出现“虎父无犬子”的现象,而中国近代革命先驱梁启超先生的儿子梁思成便是其中之一...
原创 美... 引言: 麻烦制造者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是,不该他管的事情,喜欢多管闲事,不该他过问的事情,非要横插一...
美国华裔青少年的万里“归”途 中新社成都8月6日电 题:美国华裔青少年的万里“归”途 作者 单鹏 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市到中国四川...
原创 这... 谁能想到?前不久,凯特王妃和威廉王子表态了! 这是发生在几天前的英国。 也就是凯特王妃和威廉王子所...
原创 历... 在史册上,准噶尔汗国虽然人口不足百万,看似微不足道,然而却在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祖孙三代间持...
原创 南... 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政权的名将陈庆之,可谓是最为人所熟知的名将。根据记载,陈庆之曾经创下了七千士兵击溃...
专访中山公园遗产办主任:社稷坛... 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
原创 清... 当历史的帷幕缓缓拉开,一组经过精心上色、生动再现清末民初风貌的老照片跃然眼前,它们如同一扇扇通往过去...
原创 老... 说起中国近代最有权势的人,人们想到的肯定是蒋介石。他的人生也堪称一波三折,从上海的一位“小瘪三”,到...
原创 王...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今江西抚州人,北宋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今天恰逢王安石诞辰100...
原创 刘... 本号之前的文章中曾论述的诸葛亮如果投曹魏能当到多大的官,详见: 如果诸葛亮投魏,能当到多大的官? 今...
原创 后...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从它建国始起,到最后灭亡,共经历了二百六十八年之久。从它的建立到结束,...
内蒙古通辽开鲁县发现1000多...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近日,考古人员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东风镇金宝屯村进行考古发掘...
湖南省历史文化街区达67处 本报长沙8月7日电 (记者杨迅)近日,湖南省政府公布第二批湖南省历史文化街区名单,长沙市西文庙坪等1...
宋代的士大夫之义 士大夫之义,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作为个人品质,包括大义即公义,以及小义即私义。 建立在五代之后...
走进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本报记者 刘洪超 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全景。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人。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
原创 看... 01萎靡的日本 说起亚洲的大哥大,毋庸置疑就是我们中国。以2020年为例,我国GDP规模达到了14....
原创 红... 研究中国近代的抗争历史,我们能发现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共产党是在南方起家,最初红军的根据地都是在川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