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晃30年,苏联仍迷雾重重
迪丽瓦拉
2025-07-11 17:02:48
0

对基督文明圈的国家来说,12月25日是圣诞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耶稣基督的诞生,为整个基督文明奠定了基础。

3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91年12月25日的晚上7点30,克里姆林宫一座绿色圆顶建筑上,有两个工人从屋顶活板门爬出来,降下那面红色的锤子镰刀旗,然后像餐厅侍应生收拾桌布似的把它折起。

那面旗帜已经在此飘扬了74年,那是苏联的最后一天。老铁们结合下面这篇(苏联巅峰的模样正被世界遗忘),一起看

01巨变

实际上更早的9月6日,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12月8日,俄罗斯、白俄、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已经名存实亡。

戈尔巴乔夫之所以选择在圣诞节那天辞职,其实是向西方送大礼。毕竟苏联在意识形态层面是唯物主义国家,是基督文明圈的敌人。解体后的诸国,又重新拾起了基督信仰(尽管主要是东正教,但也是基督文明圈的一脉)。

戈尔巴乔夫在圣诞节当天辞职,更能体现西方基督文明圈的胜利。或者换句话说,这是戈氏向西方献媚。

——1991年圣诞节,东斯拉夫人把自己放在一个卑微的位置上,试图获得西方的认可。

然而30年过去了,西方并没有真正接纳东斯拉夫人,而是利用乌克兰为战场,试图让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昔日的兄弟拳脚相加。

苏联解体之前,西方也和东斯拉夫人博弈,但那时东斯拉夫人的钢铁洪流驻扎在波德平原,双方围绕柏林拉锯博弈。

苏联解体时有多惨?随便看几个事例,就能明白。

例一,克格勃精英普京,需要开出租补贴生活。

例二,政治精英叶戈尔?盖达尔(曾在叶利钦政府担任副总理),都需要去抢购食物。叶利钦最亲近的助手苏哈诺夫的妻子也要排两天队才能买到糖。

这是典型的阶层下降,精英阶层的人们降为普通阶层。普通阶层的人们更惨,大家看看当时俄罗斯连年缩减的人口以及持续下降的人均寿命就明白了,而且妓女和酒鬼大幅增加。

至于经济方面,更是惨不忍睹。同期工业生产减少64.5%,农业生产减少60.4%,卢布贬值,物价飞涨。苏联解体之前,印度欠苏联的债务折合美元有一百多亿。苏联解体后,由于卢布大幅贬值,印度直接用卢布还钱,把俄罗斯坑得眼泪汪汪(后来俄罗斯又从印度那里把那笔钱基本坑回来了)。

02因果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在一夜之间被和平演变的超级大国。对手基本没放一枪一弹,自己就自行解体。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各路专家学者做了很多探讨,大致有如下几种。

1、联邦制下的加盟共和国,彼此之间不够紧密。

现在普京就支持这个观点,认为列宁设计的制度有缺陷。我之前写过一篇“普京评列宁”,还被和谐了。

2、体制层面,苏联后期开始僵化、无法对腐败进行有效治理。

这方面的文字有很多,老铁们可以自己去查一查。

3、经济失衡导致民生凋敝;

苏联在国防重工业层面非常牛,但是涉及到民生层面的轻工业非常差劲,而且后期非常依赖石油资源。美国和沙特联手搞了一波油价大跌,苏联财政雪上加霜。

4、意识形态方面,忘记了初心和使命。

如此一来,堡垒就容易被对手从内部攻破。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

比方说穷兵黩武,长时间在中(蒙)苏边境陈设大军。

比方说对周边国家大幅撒钱援助,尤其是对印度的援助,简直是丧心病狂。

所有这些原因,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如果把这些因素加起来看,则指向一个更为深层的因果,即人口问题是根源。

03人口根源

其实所有帝国危机,本质都是人口危机。

关于人口和国家,我在前几天的文章里描述了一部分,大家参考一下《躺平的东亚》。

苏联的人口问题并不是数字层面的人口不足,而是无法在工业文明周期内支撑起全产业链。表现为经济层面,就是民生系统无法建立起来。因为苏联的人口基数,只能支撑起冷战时代的国防重工业。

实际上二战之后,苏联和美国人口数量层面的差距并不大。

但是美国比苏联更聪明之处在于,美国产业链是全球布局,相当于用了全球其他国家的人口维护其产业链体系。

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庞大的人口资源和市场,让美国受益良多。

苏联原本是中国的老大哥兼盟友。但其纯粹的计划经济,并不能激活中国的人口资源和市场,反而在政治和军事层面暴露了大国沙文主义作风、导致中苏破裂。

中苏关系破裂之后,苏联其实还有印度这个人口大国为伙伴,但苏联除了给印度借钱之外,根本找不到合理的方式整合印度人口资源。

如此一来,苏联的处境就变成以一己之力和全球产业链对抗。这种情况下,苏联人口基数无法支撑全产业链的弊端就暴露出来。在极端冷战对抗的背景下,这个弊端被无限放大,最后加剧了体制僵化、经济失衡等等原本就有的矛盾。

再加上工业化之后,作为主体民族的东斯拉夫人比例降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增加,从而增加了联邦制下各加盟国的离心力。

简单来说,苏联解体本质上是人口基数和人口结构出了问题,但却很少有人从这个层面研究。这个问题论述起来,颇需要一番力气,改天我会专门写一篇“帝国与人口”,来论述这个问题。

苏联解体意味着,在工业文明阶段,超级大国的博弈变得非常复杂。除了传统的基于地缘层面的政治和军事博弈之外,经济、科技、信息、金融等层面同样致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周... 周平王是否迁都,无法阻止周朝的衰退,其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因为西周的天子们已经把国力耗尽。 1. ...
原创 同... 中国历史上有着众多英雄人物,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无论成败,他们最终都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的...
原创 这... 如果要在《三国演义》中选出一个无可争议的顶尖高手,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吕布。在《三国演义》中,吕...
原创 刘...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去世的消息传来,整个国家陷入了深深的哀痛之中。大将军陈平却依然在奔波途中,...
原创 清... 清朝晚期,国力日渐衰退,各种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在1851年爆发了金田起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从广西起...
原创 他... 朱元璋手下有一位大将胡美,他不仅是明朝开国功臣,还因为是朱元璋的岳父,拥有特殊的关系。胡美凭借着赫赫...
原创 三... 三国机密: 鲁肃的真实贡献与孙权的深情厚谊 大家好,今天小编将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位在三国时期颇具影响...
原创 关... 在三国时期,曹操最渴望得到的武将,毫无疑问,就是关羽。他对关羽的特别青睐,甚至让身边的部下感到不满和...
男主也有失算时,藏海被庄芦隐重... 文|吴清浅 电视剧《藏海传》里藏海当上平津侯府长史后,先是搬入侯府内院郁园,接着能跟庄家人一起上桌吃...
原创 清... 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朝代都涌现出众多文武百官,他们在帝王的统治下各司其职。无论是文官出谋划策...
原创 元... 朱元璋在处理蒙古女子的政策上表现出了卓越的智慧,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可谓极为仁慈。元朝时期,蒙古少数...
原创 太... 太平天国,这场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堪称其中的巅峰之作。它的战火曾蔓延至中国大约三分之二的省...
原创 朱...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皇宫辞世,一代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画上了句号,然而,关于他的...
原创 杨... 提到李渊,大家应该都对这位唐朝的开创者相当熟悉。他出生于北周的一个显赫贵族家庭,并在年仅七岁时就继承...
原创 隋... 在《隋唐英雄》中,有许多重要人物,他们个个特点鲜明。例如,深得民心的秦琼、宁死不屈的单雄信,以及以算...
原创 不...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存在一些众所周知的王朝,还有一些曾经建立过的朝代,他们名义上拥有正式的国号和皇帝...
原创 宋... 宋康王,或称宋王偃、宋献王,他的姓氏为子,而名字为偃,属于戴氏。他是宋剔成君的弟弟,担任战国时期宋国...
原创 韩... 韩信被杀是必然的吗? 提到刘邦处决功臣,许多人首先会想到韩信。实际上,韩信只是西汉初期被杀害的众多...
原创 汉... 在汉朝历史中,虽然汉武帝刘彻名声赫赫,但真正实力最强的皇帝却是汉宣帝刘询(即刘病已)。虽说刘彻的威名...
原创 康... 鳌拜独揽朝政,成为康熙登基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康熙帝在八岁即位,当时的他年幼无力,显然无法掌控朝政。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