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结束后,天津正式解放,当时黄克诚担任了天津市委书记。提起天津,很多人都知道天津不仅有狗不理包子,而且也有闻名全国的相声,很早就是我国重要的城市。建国初期,天津不管经济还是城市化,在全国的城市当中都名列前茅,同时,天津市也在新中国成立时就被确定为中央直辖市。
新中国成立时,天津的第一任市委书记是黄敬,在黄敬之后,黄火青、万晓塘以及解学恭陆续担任了天津市委书记。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建国后天津的第三任市委书记,他的名字叫解学恭。那么,解学恭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解学恭出生于1916年,山西隰县人,早年时期,解学恭曾在山西省立第九中学读书,也是在读书过程中,解学恭接触到进步思想,并在1936年加入了我党。入党之后,解学恭在党组织的指引下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发展抗日力量,也是这一年,解学恭加入了东征的红军,并跟随红军返回了陕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解学恭先是在延安学习了一段时间,日本攻占山西太原后,解学恭奉命前往山西临汾,在那里组织抗日力量,伺机发展党员,收编当地的游击队伍,为抗战的取胜做了很多工作,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解学恭继续活跃在山西吕梁地区,担任了吕梁军区副政委等职务,为山西的解放做了大量支前工作,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解学恭陆续担任了山西省委常委以及组织部长等职务,1951年,解学恭被任命为山西省委代理书记,1952年,他又被调到中央,担任了对外贸易部副部长等职务。总的来说,建国初期的解学恭已经成为省部级官员,而当时他仅三十多岁,正值年富力强阶段,未来的前途一片光明。
此后解学恭果然平步青云,1966年,因为“内人党”事件,主政内蒙古的乌兰夫被撤职,解学恭接替了乌兰夫的职务,被任命为内蒙古自治区委第一书记,不过,解学恭并没有到任,因为不久后组织对他又有了更重要的任命。
1967年,解学恭被任命为天津市委第一书记(相当于今天的天津市委书记),主持天津的日常工作,不久之后,解学恭又担任了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这个职务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却是当时非常重要的一个职务。通俗点来说,这个小组长就是天津党政军的“一把手”,足见上级对解学恭的重视与信任。
解学恭长期主政天津,他一共担任了11年的天津市委书记,不过,1978年,62岁的解学恭被免除了一切职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解学恭长期在天津工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在主政天津期间犯了一些错误,尤其是与“四人帮”有牵连,对“四人帮”采取了一些配合以及纵容的态度。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相关部门对天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主持天津工作的解学恭被查出犯了严重的错误,与“四人帮”有牵连,他也因此被免除了一切职务。1987年,被免职后九年,解学恭也被开除了党籍。1993年,解学恭因病去世,终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