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伟大的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中有数中华儿女们将热血洒在了异国他乡,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今天我仍只要提起来仍是热血沸腾,那些永远也讲不完的英雄故事,激励着一代代炎黄子孙奋发图强,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建设当中。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是电影《英雄儿女》中一向非常经典的台词,这句台词曾鼓励和影响了几代人。这是电影的主人公王成,以无畏的气概独守阵地,在弹药打尽的情况下,向战友们发出的最后声音。他无视个人的安危,向炮兵报告准确的位置,最后怀抱爆破筒跃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是电影中的孤胆英雄形像,但现实的朝鲜战场上,像这种孤胆英雄很多,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
大约只有23岁的程九龄当时在志愿军九兵团的60师,在长津湖战役时,他所属部队担负过切断下碣隅里和古土里美军的任务,这大概是他在朝鲜第一次参加战斗了。由于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遇到了朝鲜50年一遇的严寒,尽管以明鲜的优势取得了胜利,战士在执行任务时,被冻死、冻伤者与战斗减员已是不相上下了。60师减员也十分严重,其中守卫1081高地的1个连因超低气温全部牺牲在了阵地上。当美国大兵们在亳无抵抗地情况下冲上阵地时,战士们已经被冻成了冰雕连,他们的忠实让美国人无不赞叹。
1951年4月,休整后的9兵团参加完入朝后的第五次战役开始回撤,由于突入敌阵过深、战线拉的过长,在回撤过程中遭到了美军的追击堵截。20军58师自发打响了华川阻击战,为兄弟部队撤离创造条件。由于美军机械化部队追击速度很快,60师也投入到了阻击战当中。
1951年6月6日,在金化以东名胜洞阻击战中,程九龄班担任前哨阵地的警戒任务,当时他仅与战士周学浩以及新兵王昆斗组成了一个战斗组,后来班长肖二云也带着20多颗手榴弹到了这里,负责这个组的战斗指挥。四个轮子果真比两条腿要快,肖二云刚到美军也跟着到了。
足有一个连的美军迅速对阵地发起了攻击。美军先用炮火封锁了前哨阵地与主阵地的联系,然后又在炮火的掩护下开始冲锋。一轮炮火、几个冲锋下来,这阵地上就只剩下程九龄和新兵王昆斗两人了。这时程九龄头部被美军的燃烧弹严重灼伤,新兵王昆斗第一次参加战斗,看到这个阵势直接躲在壕沟里不敢露头,阵地上实际也只有程九龄一个战斗人员了,而他却一个人要面对一百多个美国鬼子。
美国人打仗可不像日本人,他们往往凭借的是先进的武器和优势的火力,能打则打,打不过可以逃,逃不掉也可以招降。所以,美国兵投降永远是有理由的,甚至在美国也不会有人指责。但中国人不怕牺牲,但也是不做无谓的牺牲,就是死也得多拉几个垫背的。所以,有时候这美国鬼子比日本鬼子要好对付的多。现在摆在程九龄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其实在他的脑海中也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自己一个人如何才能守住阵地。他确实也有办法。
程九龄将战友们的枪全部收集起来,分排在阵地上,如果距离远他就用步枪射杀,距离稍近点就用冲锋枪招呼;再近点的话就用手榴弹轰。他也不停地变换位置,这美国人始终上不来,志搞不清楚阵地上还有多少人。就这样,全一个人凭借意志打退了美军的四次冲锋。后来程九龄也摸到了美军进攻的规律,瞅准时机索性带上几颗手榴弹,摸到了美军阵地的前沿,一口气将手榴弹全投了出去。
也就在当天傍晚,美军组织了最后一次攻击,程九龄打光了所有的子弹,当他投出了最后3颗手榴弹后,美军居然退下去了,而且再也没有向此阵地发动进攻。就这样,程九龄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竟然奇迹般地守住了阵地,还杀伤了40多个美军。战后程九龄得到了志愿军总部的表彰,他荣立个人一等功,获得了“孤胆英雄”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