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操挖的坑,埋了司马懿的子孙
迪丽瓦拉
2025-07-12 11:32:31
0

西晋统一不到二十年,朝政就开始乱了。

前面说了,贾皇后是开辟了西晋这乱世的第一人。虽然这祸是她闯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却不在她这儿。

那在哪儿呢?原因之一在前面的文章我们已经讲了。

今天我们讲讲第二个原因。

与众不同的晋朝

这西晋,不同于大部分的朝代。别人家的朝代,开头几个皇帝的时候,不说都能整出个盛世烟花吧,但至少能太平个大几十年。这是新王朝建立的“潜规则”,但这“潜规则”到了他们司马家,就潜不动了。历史这位大导演也只能干瞪眼看着这群马,任由他们自己撒着欢自嗨自灭了。

我之所以啰啰嗦嗦的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司马家建立的这个晋朝,是如此与众不同。与众不同到,很多人,都不屑把它当作一个朝代。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的分析是,一来因为西晋得位不正,人家压根不把它奉为正朔,不是正朔,自然就不承认。

这跟两汉之间,王莽建立的“新”朝是一个道理。

二是西晋时间短,刚统一不久,接着就是一个三百多年的大乱世。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天天打的头破血流,满地找牙。后人怎么瞅,都不明白这西晋咋的就会被整成这样。再加本身得位不正,所以历史在这里干脆直接飘过。倒是那“竹林七贤”比它有名气。

等到了这东晋,那就彻底不能算一个朝代了,只是能算割据政权,所以被归到了南北朝。

这也是为啥一提到这个时期就会出现一个词,“魏晋南北朝”的原因。

快乐的皇帝

西晋王朝之风格如此特立独行,在历代皇朝里这么“一枝独秀“。究其原因,有钱,不光有钱还有势,所谓有钱就任性,再加有势,那任性起来就没边了。正所谓“有钱有势,行止由心”。

有人要说了,当皇帝的当然有钱有势啦,这不废话嘛。

我想说,这户人家跟别家皇帝不一样,人家当皇帝之前就已经巨有钱有势了,比当时的皇帝还有牛。等他们家做皇帝时已经是第三代小主司马炎了。

而这司马炎一开始时候在内外的压力之下还算老实,但没多久就压制不了他那颗“躁动的小心脏”。开始了他行止由心的快乐生活。

至于怎么快乐的,网上很多,那些故事都快被说烂,节省篇幅,我就不鹦鹉学舌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查司马炎的奢靡生活。

就说一个例子。司马炎是中国历史上后宫最多的,没有之一。美女数以万计,使得他每天最大的烦恼就是找谁睡觉。后来弄了个羊车,不驱也不赶,让它自己走,停在哪个宫门口就住在那个宫里!这就是“羊车望幸”的典故。

估计又有人要说了,司马炎奢靡,但再怎么说人家也搞了个“太康之治”。

我又想说了,可拉倒吧!你想啊,打了几十年的仗,突然天下太平了,要钱要人的地方少了(大家都知道打仗费钱费人)。没有了兵灾匪患,老百姓的负担自然轻松了。

生活也比以前安定,不用再担惊受怕。到了晚上,闲着没事就在家造人玩。那时候晚上又没地方去撸串、哈啤酒,更没酒吧。天上人间倒有,那你也得有那个实力啊。所以自然人口也就多了。(古代治世的标准之一就是人口增长)。

所以历朝历代,天下一统后,皇帝但凡不是脑子进水,总会让老百姓修生养息,更不会横征暴敛,骚扰民间的。

当然司马炎也确实出台过一些惠民政策,但总体是延续了曹操时候“宽松开放,节俭求实”的政策,属于“无为而治”。但要说那时候富得流油,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我只能说,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了。

他这“太康之治”本没啥新花样,之所以被一些人大书特书。

原因就是刚才讲得,天下统一,四海安定,老百姓不用流离失所,也能把肚子填饱了(战乱死了太多人,土地是不愁了)。

至于吃的啥就不用管了,反正保证不会是天天白面馒头和米饭。肚子吃饱了,孩子也就生地多了。再加没了战争,死亡率也下来了,人口自然就增长了。人口是那时最主要的生产力,人口多了,经济也就上去了。

原因之二就是要感谢另一个富二代,曹丕。前面提到司马炎延续了曹操时候“宽松开放,节俭求实”的政策,

当初,曹操继东汉的动乱后,为了安定人心,恢复国力,曾实行了比较宽松开放、节俭求实的治国方略。

但到了曹丕统治时期,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又开始横征暴敛,政治渐趋严厉,社会风气腐败,曹操当年政策不复存在。

这不仅让处于长期战乱中的老百姓生计越来越无以为继,还在心里充满了恐惧与疲惫。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炎重拾曹操的旧政策,又学了汉初的无为而治,那效果就跟得到利好消息的股票一样,蹭蹭蹭的往上涨。

其实,在历朝历代,老百姓是最苦也是最好哄的。但凡有一口吃的,都会对统治者感恩戴德,而不会去想应该的还是应得的。

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这句话说得太对了。所以别再和我扯“太康之治”“太康盛世”了。这和老百姓真没多大关系。唯一的改变估计也就野菜粥换成了糙米饭,衣不遮体换成了短褐穿结。

总之,要说这种皇帝真能带来盛世,打死我也不信。

家教门风

西晋之所以快速灭亡,司马炎的那些操作只是其政权内部腐烂之后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表面现象。

而究其根本,虽为士族高门世家,但自司马懿起就抛去了儒家的根本信念,沦为“伪士族”。篡位前已经道德沦丧。

篡位后,既没那胆子也没能力继承曹操“循名责实”的法家治国手段。又因得位不正,扛不起儒家的“名教”大旗。

所以只能沦为为私人门阀张目的工具,以此换取政权之巩固。结果就是使世族门阀在两晋强势崛起。

历代开国,都有一个能得天下响应的理由或者政策,以此证明新政权道德法理上的正统。

而这正是魏、晋两朝所不具备的。而以逼迫前朝皇帝禅位的办法,那是把天下人当傻子在忽悠。也只会留下一个“我信你的鬼,这个老头子坏得很”的印象。

再有就是魏、晋两朝开国君主,都是当时贵族子弟,名为开国,实际已经是第二或者第三代了,全是拼爹的结果。

纵观历史各朝代,贵族家庭后代,如果不能有良好的价值观教育,最多三四代,那德行都会是非常差的。这也是为什么每个朝代一般也就昌盛个两三代就开始没落的原因。

就拿魏晋之前的两汉来说,汉高祖,惠帝,文帝经历过皇朝草创之初的磨难,所以能懂得民间疾苦,勤俭克己,与民生息。

到武帝时期由于几代所积,国库充盈,才给了他“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但到了后期,随着他个人欲望的膨胀,也开始穷兵黩武。

好在晚年及时自省,“轮台罪己”。才不至于皇朝衰弱,但西汉因此国力已衰退严重。

之后的宣帝,由于巫蛊之祸,祖父卫太子刘据,父亲刘进含冤而死,宣帝则被藏于民间抚养,更懂得世间疾苦,才有了后来的“孝宣中兴”。

到了元帝,成帝,西汉就又不行了。而东汉,经过光武,明帝,章帝三世就开始衰弱。

魏晋两朝,曹丕篡汉已是两世,司马炎则是第三代,其实已经开始烂了。而祖辈以寡廉鲜耻,狐媚阴谋的手段为他们铺平了道路,这叫“上梁不正”,后代自然有样学样,也就别指望“下梁不歪”了。

就如后赵石勒说的“曹孟德,司马仲达以狐媚取人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大丈夫不为。”

所以说,曹丕,司马炎其实只是坐享其成,同时也把这种家教门风传承的淋漓精致。

佐命功臣

既然老大家是这样,那跟在屁股后面的那帮小弟也好不到哪里去。所谓“蛇鼠一窝”嘛!所以他们失败的家教门风。也影响了他们身边的那些“佐命功臣”。

这些“佐命功臣”和曹氏,司马氏一样,也是几代的贵族官僚后代。本身已经烂了。

这些能经过汉末到曹魏再到西晋,在历次政权的更迭中屹立不倒的家族,可想而知那家教门风也好不到哪里去,不然也成不了“佐命功臣”。

前面提到的贾南风,其父亲贾充。之所以被司马氏当作开国勋贵,那是当年的曹魏皇帝高贵乡公曹髦讨伐司马昭。就是贾充命太子舍人成济杀了曹髦。

那时代,敢这么明目张胆,大庭广众之下杀皇帝的,估计也就贾充了,曹操也只敢杀皇后。也难怪他女儿贾南风跋扈凶悍,欠管教你。

高门丑态

我们再看,导致西晋灭亡的那场永嘉之乱中被俘虏的惠帝皇后羊献容。她是晋惠帝的皇后。被匈奴俘虏后,又投怀送抱的成了匈奴汉赵末代皇帝刘曜的皇后。(看到这里,是不是想发个语气助词?别急,接着看。)

有一次,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刘曜问她,“我和司马家的比比如何?”羊皇后说,“他怎么能跟您比呢!您是开国圣君,他是亡国的蠢猪。想我也是世家高门出身,看到男人也不少,本来以为这世间的男人也就那么回事,可自从我侍奉了您后,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男人”。

其他例子不多举了,那时候,有涕泪横流给匈奴磕头求饶的,有不战而降的,有拍马溜须跪舔的,还有主动送女儿去服侍匈奴的,总之永嘉之乱里,晋朝这些个贵族高门那是丑态百出。

就这样西晋就彻底灭亡了。

西晋的灭亡,是一种制度的失败,缺乏理想信念的制度注定是会失败的。这一点我们就不再多说了,各位还是自己品味比较好。角度不同,观察和结论都是不同的。我也只是一家之言。

但有一点,家教门风,是我们每个家庭都需要重视的。这一点我想大家是都会同意。所谓一个好媳妇,幸福三代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认为,好的家教门风,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容易是因为只要能做到四个字——“以身作则”;说难也是因为四个字——“以身作则”!

西晋亡国史上中下三篇结束,没有草稿没有计划,只是正好看到想到,兴之所至,随性而写。不当之处,请多包涵。谢谢大家的关注支持!

如果您觉着文章还行,烦请点赞加个关注,今后的日子里会更新更多优质的内容,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其中封建王朝时期就占了2000来年,在封建帝制之下,普天之下皆是皇帝一人所有,各个...
原创 西... 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後,绛侯、...
明朝宰相请皇帝到家中喝酒,突然... 《明朝那些事儿》中的一隅微光,映照出洪武大帝朱元璋深邃莫测的帝王心术与铁腕统治,尤其是在那些看似微不...
原创 哨... 现在我们提起毛主席,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毛主席,也在探...
原创 末... 1956年3月10日,抚顺战犯管理所来了几个探监的人。 溥仪没想到,这种时候,居然还会有人来探望他!...
原创 纣... 公元1650年11月,顺治皇帝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在塞北行猎途中,不慎坠马受伤。同年12月31日,...
原创 古... 引言 古代王朝的疆域面积问题发展到今天的确也是一个十分难解决的问题,因为中国古代至少在明朝末年西方传...
原创 俄... 1990年,一名叫王国杰的历史学家借着前往苏联交流的机会, 前往了如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
原创 多... 多尔衮10世孙,身穿黄袍留着长辫,为保血统只许近亲结婚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建立的过程当中,睿亲王多尔...
原创 为... 导读:蜀汉丞相诸葛亮号卧龙,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水镜先生曾经有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原创 人... 很遗憾地说,哪怕项羽过了江东也无法改变自己失败的命运,因为在那时他已经失去了所有能够取胜的关键因素。...
七夕与《诗经》中的先秦社会形态 “七夕”,是神话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其影响力由于浪漫瑰丽的星座想象而经久不衰,被视作中国本土的“情...
原创 北... 说起北宋,许多人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重文轻武”四个字。 作为我国历史上少有的重文轻武的王朝,北宋的军...
原创 9...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了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受威胁,我国出台了从建国以...
原创 秦... 考古历史领域的学者们一直以来都将目光聚焦在那些千年埋藏的文物上,而对于那些来自各位帝王陵墓的珍贵文物...
原创 李... 李世民在位期间,把唐朝治理的是有条不紊,令后世人称赞不已,但李世民这皇位夺取的却不甚光荣,为了夺得唐...
原创 夏... 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朝代,那些朝代大部分是有不少的历史记录的,而其中夏朝就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朝代,它在历...
原创 李... 大明王朝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灭亡于明思宗崇祯皇帝,而攻破大明王朝是历史上有名的闯王李自成,战乱纷争,...
原创 朱... 万里白雪飘飘,那是北国的无限风光。 在这片妖娆的大地上,秦皇汉武的文韬武略,成吉思汗的宝弓豪迈,在历...
原创 长...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72期:帅才是最大竞争力 文/王事情 虽然名字中有“孙”,但土行孙的年纪绝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