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土豆传入中国,使得中国人口猛增3亿,欧洲却迎来大饥荒
迪丽瓦拉
2025-07-12 18:33:03
0

2015年中国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战略。将马铃薯加工成面条,面粉等等,可见马铃薯的重要性。然而谁会想到这个卑微的土豆会对全球事务产生影响呢?但是,无伤大雅的土豆影响了人口增长、殖民化、移民和战争。

晚清时期的一家人

我们必须将时钟拨回大约3.5亿年前,才能发现今天土豆的祖先开始从一种茄子植物进化而来。与今天的西红柿、辣椒、烟草和茄子有关。它也是致命的茄子的表亲,被称为魔鬼的草本植物和死亡樱桃,这种植物含有有毒的生物碱,可以杀死人类。

大约在1万3年前,科学家发现第一批人在现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地区吃土豆。它们是野生块茎,含有一些叫做茄氨酸和番茄碱的毒素。

土豆

为了对付这些肮脏的东西,印加人观察到,野生动物在舔黏土后,才把它们塞进块茎里。它覆盖了动物的胃,这样土豆就可以通过消化系统而不会造成伤害。因此,人们向动物学习,在烹饪和进食之前,把有毒的植物浸入泥浆中。在大约5千年的时间里,安第斯印第安人培育出了野生蔬菜的栽培版本,去除了有害的毒素。

土豆根茎叶

1492年,当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偶然发现美洲时,他开始了一项跨大西洋贸易,这对土著居民来说是灾难性的。征服者掠夺了南美洲的贵重金属和珠宝,屠杀了大量的印第安人。当他们忙着偷财宝时,你会以为这个朴素的土豆会逃过他们的注意。但事实并非如此。在16世纪,块茎被带回欧洲,在那里它繁荣昌盛。根据西班牙人的说法,

农民发现马铃薯很容易种植,每亩土地比谷类作物提供更多的营养。它也能很好地保存在凉爽的温度下。

尽管有这些优势,但普通百姓并没有接受土豆。不知何故,它以引起各种不愉快的事情而闻名,如梅毒、不育和麻风病。罗马天主教会警告人们不要吃它,因为圣经中没有提到它。

欧洲庄园种植土豆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他写道:“没有任何食物能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它的营养品质,或者它特别适合人类体质的健康。”最终,反对意见被克服,土豆成为欧洲的主食。

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克大帝是马铃薯种植业的热心支持者,马铃薯与帝国,到了17世纪,欧洲人口正在下降。它依靠几千年来变化不大的谷物来养活它的人口。有时,庄稼歉收,结果导致大规模饥荒。

在他1993年的书中,细菌、种子和动物历史学家罗斯比写道:“欧洲拥有的农业,不能养活她的下层阶级,也不能支持她上层阶级的高调计划,例如凡尔赛宫的奢侈。”

法国历史学家布劳德尔写道,在1500至1800年间,法国遭受了40次全国性饥荒。此外,当地有无数饥荒,英格兰也经历了类似的粮食供应崩溃。

都柏林马铃薯饥荒受害者纪念碑

下层阶级现在可以得到比谷物更可靠、更富营养的作物的充足食物。这意味着更健康的人和人口下降的逆转。土豆为推动工业革命提供了所需的财富和人力,帮助推动了经济的繁荣。”1750年,非洲大陆的人口约为1.26亿,到1900年达到3亿。

越来越多的人意味着大型军事机构可以配备工作人员,并以土豆为食,欧洲人口繁荣“允许少数欧洲国家在1750年至1950年间统治世界大部分地区。”

来自法国、荷兰、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士兵和水手很快横扫非洲、亚洲和美洲。他们征服了土著人民,夺取了他们的土地,偷走了他们的资源。这不仅仅是土豆造成的,它也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土豆加工的食物

疟原虫它一生都在破坏植物,尤其是在夜色中。当农民注意到植物叶子上的紫色斑点时,已经太晚了。植物就要死了。几周内,这种疾病在西欧被发现,到1845年9月,它已经到达爱尔兰。大量的土豆绝收,意味着饥荒的到来,意味着人口的减少,此次饥荒被称之为爱尔兰大饥荒,大约有210万英亩的土地种植了土豆。在两个月内,多达三分之一的植物被疟原虫啃食干净。

疟原虫

屠杀变得更严重,直到1952年才开始减弱。那时,一百多万爱尔兰人死于饥饿。如果今天美国发生如此大规模的灾难,死亡人数将达到4000万。

更多的人逃跑了。200万爱尔兰人从他们的祖国移民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定居。其他欧洲农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尽管数量较少,但农作物歉收。

疟原虫是个顽固不化的恶棍,现在还在附近。今天,农民们用先进的化学战来攻击它,但它不断地回来,通常是以一种更恶毒的形式出现。

欧洲大饥荒

马铃薯是世界上第四大种植作物,仅次于小麦、玉米和水稻。美国人平均每年吃120斤土豆,但德国人的年摄入量超过了180斤大多数超级市。

土豆虽然75%到80%的水,土豆富含维生素B6和C,以及钾和纤维。一英亩土豆可以提供两到四倍的粮食价值,不需要太多的加工。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有史以来种植的最重的马铃薯是一种几乎10斤重的畸形怪兽,它是从英格兰花园里出来的。这足以制造44份麦当劳炸薯条。有人声称英国种植了一只20斤重的庞然大物,但那是在1795年,当时吉尼斯的官员还没来得及核实这一说法。

出口贸易中的土豆

马铃薯的传入是明清人口爆发式增长的直接原因吗?

答案是的。马铃薯作为一种高产类食物进入中国,可以算是一种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中国古代的农业模式是封闭的,单位产粮面积决定人口数量,可供养育的人口, 而人口是古代第一生产力, 当单位产粮数量不足以供应人口,就会出现动乱或是改朝换代,马铃薯在没有进入中国前,土地养育人口的极限是4到7千万人,我们明显能够看到数据,马铃薯大约在明初期进入中国后到清晚期,中国人口爆发式增长,种植土豆以后土地养育人口极限达到3到4亿人,随着人口的增加劳动力也随之增加新的土地被开垦,到了晚清时期中国人口达到4亿人。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各派势力斗智斗勇,除了武斗,还有文斗,除了明争,还有暗斗。间谍,自然也是那个时代...
原创 1... 本文来源公众号: 脑洞时史 1953年9月18日,北京辟才胡同西口的一间民房内,一个年仅44岁的中年...
原创 脱... 朱元璋的早期生涯足以显示出那时全中国组建军队过程中较低一级的情况;他只是因为没有多少亲属而显得与众不...
原创 明... 朱元璋自建立明朝以来,一直对百姓都很好,是因为他也曾经是一个老百姓,是一个农民,了解普罗大众的苦恼。...
原创 4... 明治维新后,日本豪赌了四次: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让日本崛起为仅次于美英的海洋强国,而偷袭...
原创 有... 对于这个问题,先要纠正三个错误 首先,李世民征伐的是高句丽,而不是高丽。高丽要到唐末的五代十国时期,...
原创 曹... 心非禅代荀文若,目识奸雄许子将。身苟未亡终篡汉,不知何德比文王。——《曹操》 东汉时期,战火纷争,各...
原创 光... 光绪帝是溥仪的大伯,也就是说溥仪的父亲就是光绪皇帝的亲弟弟。 我们查阅历史文献可以得知到,溥仪是光绪...
原创 1... 1943年8月1日,国民党元老、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在重庆因车祸不幸去世,终年75岁。林森去世的消...
原创 康... 在中华历史长河中,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承载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研究价值。这一时期的历史剧变...
原创 1... 中国和朝鲜毗邻,中国的朝鲜族也多聚集在东北地区,离朝鲜仅仅一江之隔。因此, 中国和朝鲜的文化交流历史...
原创 有... 元朝的存在,确实是一个意外!只不过,这个意外要把时间往前推将近三百年。 宋朝被很多外国人称为是“中国...
原创 清...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最有名的臣子之一,他在临终前告诫后人,要想强大起来,必须消灭此国,该国具体是谁呢?原...
原创 北...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变法和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
原创 威... 三国是个动荡的时期,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各路军阀经过长期的混战和割据,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原创 晚...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
甲午沉舰水下考古成果首次集中展... 202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也是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工作开展10周年。不久前,由国家文物局指...
原创 朱... 说起古代的皇子公主,我们自然想到金尊玉贵、锦衣华服,但有句话说得好,命运馈赠的礼物,都有价格。虽然古...
原创 元... 平定四川后,明军便能转过身来重新对付蒙古人了。明军在1370年对蒙古人的胜利特别具有决定性意义,它使...
原创 元... 何事高丽王子苦不堪言?说来好笑,遇上这位元朝公主,满朝文武百官也只有挨骂的份,哪里敢和她争论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