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土豆传入中国,使得中国人口猛增3亿,欧洲却迎来大饥荒
迪丽瓦拉
2025-07-12 18:33:03
0

2015年中国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战略。将马铃薯加工成面条,面粉等等,可见马铃薯的重要性。然而谁会想到这个卑微的土豆会对全球事务产生影响呢?但是,无伤大雅的土豆影响了人口增长、殖民化、移民和战争。

晚清时期的一家人

我们必须将时钟拨回大约3.5亿年前,才能发现今天土豆的祖先开始从一种茄子植物进化而来。与今天的西红柿、辣椒、烟草和茄子有关。它也是致命的茄子的表亲,被称为魔鬼的草本植物和死亡樱桃,这种植物含有有毒的生物碱,可以杀死人类。

大约在1万3年前,科学家发现第一批人在现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地区吃土豆。它们是野生块茎,含有一些叫做茄氨酸和番茄碱的毒素。

土豆

为了对付这些肮脏的东西,印加人观察到,野生动物在舔黏土后,才把它们塞进块茎里。它覆盖了动物的胃,这样土豆就可以通过消化系统而不会造成伤害。因此,人们向动物学习,在烹饪和进食之前,把有毒的植物浸入泥浆中。在大约5千年的时间里,安第斯印第安人培育出了野生蔬菜的栽培版本,去除了有害的毒素。

土豆根茎叶

1492年,当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偶然发现美洲时,他开始了一项跨大西洋贸易,这对土著居民来说是灾难性的。征服者掠夺了南美洲的贵重金属和珠宝,屠杀了大量的印第安人。当他们忙着偷财宝时,你会以为这个朴素的土豆会逃过他们的注意。但事实并非如此。在16世纪,块茎被带回欧洲,在那里它繁荣昌盛。根据西班牙人的说法,

农民发现马铃薯很容易种植,每亩土地比谷类作物提供更多的营养。它也能很好地保存在凉爽的温度下。

尽管有这些优势,但普通百姓并没有接受土豆。不知何故,它以引起各种不愉快的事情而闻名,如梅毒、不育和麻风病。罗马天主教会警告人们不要吃它,因为圣经中没有提到它。

欧洲庄园种植土豆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他写道:“没有任何食物能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它的营养品质,或者它特别适合人类体质的健康。”最终,反对意见被克服,土豆成为欧洲的主食。

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克大帝是马铃薯种植业的热心支持者,马铃薯与帝国,到了17世纪,欧洲人口正在下降。它依靠几千年来变化不大的谷物来养活它的人口。有时,庄稼歉收,结果导致大规模饥荒。

在他1993年的书中,细菌、种子和动物历史学家罗斯比写道:“欧洲拥有的农业,不能养活她的下层阶级,也不能支持她上层阶级的高调计划,例如凡尔赛宫的奢侈。”

法国历史学家布劳德尔写道,在1500至1800年间,法国遭受了40次全国性饥荒。此外,当地有无数饥荒,英格兰也经历了类似的粮食供应崩溃。

都柏林马铃薯饥荒受害者纪念碑

下层阶级现在可以得到比谷物更可靠、更富营养的作物的充足食物。这意味着更健康的人和人口下降的逆转。土豆为推动工业革命提供了所需的财富和人力,帮助推动了经济的繁荣。”1750年,非洲大陆的人口约为1.26亿,到1900年达到3亿。

越来越多的人意味着大型军事机构可以配备工作人员,并以土豆为食,欧洲人口繁荣“允许少数欧洲国家在1750年至1950年间统治世界大部分地区。”

来自法国、荷兰、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士兵和水手很快横扫非洲、亚洲和美洲。他们征服了土著人民,夺取了他们的土地,偷走了他们的资源。这不仅仅是土豆造成的,它也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土豆加工的食物

疟原虫它一生都在破坏植物,尤其是在夜色中。当农民注意到植物叶子上的紫色斑点时,已经太晚了。植物就要死了。几周内,这种疾病在西欧被发现,到1845年9月,它已经到达爱尔兰。大量的土豆绝收,意味着饥荒的到来,意味着人口的减少,此次饥荒被称之为爱尔兰大饥荒,大约有210万英亩的土地种植了土豆。在两个月内,多达三分之一的植物被疟原虫啃食干净。

疟原虫

屠杀变得更严重,直到1952年才开始减弱。那时,一百多万爱尔兰人死于饥饿。如果今天美国发生如此大规模的灾难,死亡人数将达到4000万。

更多的人逃跑了。200万爱尔兰人从他们的祖国移民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定居。其他欧洲农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尽管数量较少,但农作物歉收。

疟原虫是个顽固不化的恶棍,现在还在附近。今天,农民们用先进的化学战来攻击它,但它不断地回来,通常是以一种更恶毒的形式出现。

欧洲大饥荒

马铃薯是世界上第四大种植作物,仅次于小麦、玉米和水稻。美国人平均每年吃120斤土豆,但德国人的年摄入量超过了180斤大多数超级市。

土豆虽然75%到80%的水,土豆富含维生素B6和C,以及钾和纤维。一英亩土豆可以提供两到四倍的粮食价值,不需要太多的加工。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有史以来种植的最重的马铃薯是一种几乎10斤重的畸形怪兽,它是从英格兰花园里出来的。这足以制造44份麦当劳炸薯条。有人声称英国种植了一只20斤重的庞然大物,但那是在1795年,当时吉尼斯的官员还没来得及核实这一说法。

出口贸易中的土豆

马铃薯的传入是明清人口爆发式增长的直接原因吗?

答案是的。马铃薯作为一种高产类食物进入中国,可以算是一种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中国古代的农业模式是封闭的,单位产粮面积决定人口数量,可供养育的人口, 而人口是古代第一生产力, 当单位产粮数量不足以供应人口,就会出现动乱或是改朝换代,马铃薯在没有进入中国前,土地养育人口的极限是4到7千万人,我们明显能够看到数据,马铃薯大约在明初期进入中国后到清晚期,中国人口爆发式增长,种植土豆以后土地养育人口极限达到3到4亿人,随着人口的增加劳动力也随之增加新的土地被开垦,到了晚清时期中国人口达到4亿人。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中国上下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王朝更替不足为奇,超过二十个政权轮番上台,战争几乎成了常态。除了宫廷内斗...
原创 岳... 前言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岳飞的名字几乎与忠义、悲壮划上等号。他不仅以超凡的军事才能赢得世人的敬...
原创 太... 南京保卫战,是太平天国历史中最为悲壮的一幕。在这场战役里,忠王李秀成本有机会突围而出,借助他的人脉与...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 摘要:1884—1885 年,近两万名华工参加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一个多世纪以来, 铁路华工在...
历史的回响|穿透黑暗的光束 在德国人托马斯・拉贝的童年记忆里,躺着一本厚厚的日记本。他知道,那是祖父约翰·拉贝的遗物,却从未想过...
王子今:“采药”和“采药昆陯” 青海新发现秦刻石遗迹中有“采药昆陯”文字,有质疑者提出“采药”一语使用年代较晚,不见于先秦乃至西汉的...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英雄辈出,几乎每一位名将都在战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常常用“...
原创 穿...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担任官员的主要渠道,科举时代,三年举行一次省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获胜者...
原创 慈... 在晚清时期,慈禧太后与李莲英之间的关系常常引起外界的猜测和讨论。这段关系深刻而复杂,充满了权力与感情...
原创 推... 你以为他不想用吗? 推恩令被称为“史上最强无解阳谋”,因为它符合了多数人的利益:让诸侯王把王国权力土...
原创 唯... 蜀国的历史,虽然相对短暂,却充满了波澜壮阔的战争与英雄的传奇。在三国时期,蜀汉是建立最晚的一个国家,...
原创 他... 中国武学经过数千年的沉淀与发展,到清代已经到达了一个辉煌的顶峰。当时的武术不仅仅是实战技艺的传授与演...
原创 沈... 一、朱元璋的“三大奇迹” 明朝历时276年,共有16位皇帝。而在这些君主之中,最具争议、被后人编排...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抗战...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的通知 国发〔2025〕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原创 三...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的战乱已经到了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地步,诸侯纷纷起兵逐鹿中原,涌现出无数能臣猛将,...
原创 刘... 在三国时期,刘备以其独到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吸引了无数杰出的才俊。他总能通过细微的观察,识别出他...
秦砖筑基:大一统平台上的千年戏... 站在西安秦兵马俑坑前,凝视着排列整齐的陶俑军阵 —— 它们手握青铜剑,足踏方砖地,目光朝着东方,仿佛...
原创 雍...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清朝皇帝,常常成为历史剧和小说的主要人物。康熙的父亲顺治帝虽然是清朝的第一位皇帝...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寇无条件投降,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被占领14年的东北大地终于重获新...
原创 如... 即便智伯一旦凭借武力把韩、赵、魏三国连根拔除,强行登上晋国的统治高位,所谓的智晋仍难说是一支稳固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