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53年,傅玉芳临终前对清洁工丈夫说:我叫文绣,是大清的皇妃
迪丽瓦拉
2025-07-13 09:04:43
0

本文来源公众号:

脑洞时史

1953年9月18日,北京辟才胡同西口的一间民房内,一个年仅44岁的中年妇女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由于膝下无子无女,临终前只有丈夫刘振东陪在她身边。两人结婚六年,感情和谐,由于时局动荡,刘振东开过车行,当过车夫,建国后在街头扫地维持家庭开支。中年妇女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在弥留之际,她道出了自己隐藏多年的秘密,她对身边的丈夫说:“

其实我不叫傅玉芳,我叫额尔德特·文绣

,曾是溥仪的妻子,大清的皇妃。

那么,一位曾经的皇妃为什么会沦落到嫁给清洁工呢?她的身上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1909年,

文绣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端恭曾任内务府主事,后来由于父亲去世,母亲蒋氏就带着姐妹三人过着平民的生活,文绣从小聪明伶俐,虽然家道中落,但是文绣的母亲也非常的明事理,在文绣8岁的时候就送她到私塾上学,还起了个学名叫傅玉芳。

至此,她便带着自己的新名字重新生活。

傅玉芳非常的聪明,有着同龄小朋友没有的睿智,这让她在学校的每一科功课上都表现出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久而久之,她就变成了十里八乡的才女。

文绣的五叔

额尔德特·华堪

,曾经当过满清吏部尚书,清朝亡了之后顶戴花翎自然也就没了,靠着变卖祖产艰难度日。

当他得知宫里要给皇帝挑皇后一事后非常高兴,觉得这是振兴额尔德特氏家族的希望,将已经改汉名为傅玉芳的侄女报了上去,当然,是用的满名额尔德特·文绣。

在母亲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傅玉芳被溥仪选中,成为了溥仪的妃子。与她一同嫁给溥仪的还有一个叫婉容的女孩,相比之下,婉容却是溥仪的正室。

虽然是一场毫无感情基础可言的政治婚姻,但情窦初开的文绣,仍然对溥仪这个未来的丈夫充满了幻想和憧憬。

可是现实却给她泼了一头冷水。

在与溥仪行礼的过程中,溥仪全程表情严肃,似乎

对这桩婚事极为不满

而且礼成后,溥仪仅仅是象征性地对她说了一句

“早点休息”

,便自行离开了房间。

文绣性格文静,且她自幼就喜读书,所以颇有些学识,这一点深深地吸引着溥仪。婚后,溥仪因为身体不佳不能和文绣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但他仍对文绣很不错,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但后宫中的女人除了文绣还有皇后婉容,婉容出身贵族,从小倍受家人宠爱,她怎能容忍别的女人和她分享丈夫的恩宠呢?于是,

后宫女人之间的争斗开始了

不过对于溥仪来说新鲜的事物似乎比女人更加的有意思,这个时候虽然溥仪依旧居住在皇宫里,还被世人称之为“皇帝”,但那个时候,辛亥革命已经过去多年,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外加许许多多的先进思想传入,对于西洋传来的东西十分喜爱的婉容在这场无声息的所谓“争宠”当中拔得头筹。

渐渐失去“宠爱”的文绣在自己的长春宫里读书写字,学习刺绣,有时还教下人们学习认字。但这样的生活文绣也并没有享受多久。

1924年11月5日,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来到皇宫嚣张地对溥仪说道:

“奉上面命令,请您跟您的那些妃子宫人们去别处居住吧。”

鹿钟麟嘴里的上面就是冯玉祥,这是在“逼宫”。没有实权的溥仪无法反抗,于是便带着宫里的这些人去了生父醇亲王的醇王府居住。

但文绣这时候却彰显了坚强的一面,在离开时袖子中藏了一把剪刀,目的就是为了随时自尽算是尽忠尽孝,

一代女子竟有如此气魄,反观溥仪,真是连一个女子都不如。

当得知文绣藏了一把剪刀后,溥仪是又惊又怕,连忙让人劝说文绣,最终这才避免了文绣当场自刎,因此这次事件,文绣也被称之为“刀妃”。

离开皇宫的众人虽然成为了普通老百姓,但是因为从皇宫里拿出了许多金银珠宝,所以日子过得还算宽裕。

而此时的溥仪却每天苦思冥想,希望能够重振大清王朝。

有人给溥仪提议投靠日本人,复辟大清王朝。

几经辗转,溥仪跟日本人有了联系。野心勃勃的日本人,为了获取更多利益,虚伪地对溥仪承诺说,他们会帮助溥仪实现愿望,让他成为真正的皇帝。

溥仪也知道日本人是图谋不轨,可他还是抱着侥幸心理,答应了日本人的合作请求。

文绣得知这件事情后劝导丈夫,可溥仪并不听她的劝导,投靠了日本人,带着一家人迁移到天津日租界的宫岛街居住,文绣对溥仪的行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多次劝告溥仪日本人不可信,远离日本人,她的劝导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让溥仪厌恶起了她,经常对她冷眼相待。

1925年2月24日,溥仪在日本便衣的护送下住进了天津张园,不久以后婉容和文绣也到天津与之会合,后又搬到静园。以前在北京皇宫内时,溥仪只要出席任何场合,都会把婉容和文绣带在身边,而到了天津以后,由于文绣不支持他与日本势力来往,因此溥仪不管是参加晚会还是逛商场,都只带着婉容,完全把文绣冷落在一旁不闻不问。

文绣的房间就在溥仪和婉容的楼下,但溥仪和婉容对她就像陌生人一样,因此文绣内心痛苦不堪,眼看着丈夫坠入深渊,自己不仅无力制止,还备受打击,深感这样的生活终将难以为继。

连续不断的冷言冷语,和丈夫偏爱婉容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原先侍奉在身旁的太监宫女见文绣失宠,也顺势落井下石,对她施以虐待之行。

文绣终日以泪洗面,几度想要逃离这个表面风光无限的皇室家庭的生活。

一次文绣远房外甥女玉芬来到静园,得知她凄惨的处境后,对她说:“现在是民国,法律上男女平等,他(溥仪)早已不是皇帝,应该平等待人。你应该请律师,告他虐待妻子,起诉跟他离婚。”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让文绣一下子醒悟,原来自己完全可以找到自由的出路。

1931年8月25日,

妹妹文珊以文绣心情不好为由想要带带文绣出去转一转,散散心。溥仪听后说道:

“你好好劝劝她,别整天摆着脸,让人看了心烦。”

随后,文绣与文珊在太监赵长庆的陪同下离开了静园,来到了国民饭店,在此等待的是文珊替文绣请来的三位律师。

我想和我的丈夫溥仪离婚。

”说出这句话后,在场的三位律师都吃了一惊。

过了一段时间后,文绣将三封信交给赵长庆,让他带给溥仪。

信中,文绣提到:“

事帝九年,未蒙一幸;孤枕独抱,愁泪暗流,备受虐待,不堪忍受。今兹要求别居。溥应于每月定若干日前往一次,实行同居。否则唯有相见于法庭。

”还提出

“索要个人日常所用衣物和赡养费50万元。”

虽然清朝已经灭亡,但

在溥仪看来这是一种耻辱,一个妃子向皇帝提出离婚,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溥仪看到信件后,气得浑身发抖,立即命人去国民饭店寻找文绣。

不过文绣和文珊两人在太监走后,她们便是转移了居住等地点,在原本的房间里只留下了几名律师

。律师们对来人说:

“文绣女士已经委托我们,你们回去后转告皇上,就按照信中所提的条件办理吧。”

溥仪知道这些事情要是传出去,恐怕会让很多人把这件事情当做笑谈。

无奈之下,溥仪只得找人与律师谈判,只要她肯回来,不起诉,不离婚,一切都好说。

然而,文绣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转天,文绣离家出走的消息就登上了各大报刊的头条,彼时正值女权运动如火如荼之时,文绣的遭遇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

尤其是

“事帝九年,未蒙一幸”

,也令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末代皇帝不堪的秘密。

最终溥仪还是答应与文绣打官司,但是全程都没有见到文绣本人,只见到了她聘请的律师。溥仪提出要和解,但文绣坚决不同意,一定要与溥仪离婚。

这场官司持续了足足两个月,最后双方各退一步,溥仪答应离婚,并且支付文绣五万五千银元作为赡养费,但是作为回报,文绣以后不能再嫁人,以此来维护皇室尊严。双方律师代表他们签字,

这样,史上第一起皇妃与皇帝离婚案成功了结。

被迫离婚之后的溥仪,为了挽回颜面还在报纸上刊登了

“上谕”

“谕淑妃文绣擅离行园,显违祖制,应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

宣告离婚之后的半个多月,溥仪便逃往了东北,末代皇后的下场也非常凄惨,40岁时死于逃难途中。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这段故事因为舆论界的声势已远远超过案件本身。此时的文绣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封建思想的压榨下,为了缓解这些压力,文绣和妹妹文珊不但拿起了民国时期的法律,更是对外宣言:

我到现在还是一个老处女,素常受尽虐待,现在唯有请张律师等依法保障我应享的人权罢了。”

态度坚决,但流露出无限的伤痛。

离婚后,文绣回到北平。虽然已经开始过平民的生活,但宫中的一些习惯还是保留着。请了四个佣人,打理家务。她每天换衣,洗手必要洗三道,一次的水要比一次热,最后一盆水还不能烫手。如果不合适,是要被她骂的。在清贫中,还是有点小小的奢华,很快她的那笔生活费也所剩无几。

1932年,文绣改回傅玉芳的名字,去北平市私立四存中小学做了国文与图画课的老师。她很喜欢这份工作和当时的生活。但不久后便有人知道了她出身满清贵族,且是清末皇帝溥仪的皇妃,原名额尔德特·文绣。

接着各大报社闻风而动,都来学校采访报道,闹得北平人尽皆知。很多好事之人纷纷来一睹皇妃的风采,她成了活人展览,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最后无奈辞职,用最后一笔钱买了一宅子隐居起来。

“七七事变”后,北京沦陷在日本的铁蹄之下。文绣的生活再一次陷入了困境中。

当地的保长、伪警隔三岔五前来敲诈勒索。甚至有人要求文绣为“大东亚圣战”共纳重金,几年的轮番敲诈,文绣仅存的生活费几乎所剩无几。

最终,文绣卖了北京的房子,不得不到处租房糊纸盒子过日子。甚至还到工地搬砖做水泥工人。

抗战胜利后,

文绣通过朋友的介绍在华北日报社当报纸校对员。

1947年,此时的中国还处于内战之中。在同事的介绍下,

文绣认识了刘振东

。他是国民党里的一名军官。

当时刘振东虽然已经40多岁了,但是他的性格十分细心体贴,所以文绣很快便和他相恋并结婚了。

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的,两人琴瑟和鸣,而且傅玉芳特别的有能力,当刘振东处理公务时,妻子有时候也能够帮上忙

,这让刘振东对妻子真实的身份越来越好奇了。

虽然刘振东也曾多次询问过,傅玉芳的身份和出身,但是却都被妻子搪塞过去了,这就越发让刘振东好奇了。他也曾托好友细细打听过,却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但是这不影响

两个人的幸福生活。妻子温柔贤惠,丈夫也是百般疼爱妻子。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刘振东因为曾经的国军身份,遭到了监督管制。

后来,他由于表现较好,被上级分配到北京西城区当清洁工。自此,一家人的生活,终于稳定了下来。

文绣重新定位自己,成了一名打扫家务,洗衣做饭的家庭妇女。

清贫的日子过得也算有滋有味,至少刘振东对文绣一直不错,虽然两个人却始终没有孩子。

1953年9月,文绣因心肌梗塞病故,年仅44岁,临终前,文绣对刘振东说出了自己的身份:

自己是末代皇妃,是溥仪的淑妃。

刘振东只说:

“能娶到皇帝的媳妇,我值了”

,文绣听着刘振东善解人意的话语,欣慰地闭上了眼睛。

在她死后,刘振东所在的清洁队出钱给她钉了一副薄皮棺材,从此文绣就在安定门外的义地里永眠了。

刘振东的余生都没有再娶,他与文绣的感情非常深,文绣逝世以后他终其一生都没有走出悲痛,最终孤独终老。

反抗命运从来不是容易的事,但如果甘心臣服,便一丝逃离的机会也没有。傅玉芳以一个孱弱女子之力,不断地向时代、向命运发起进攻,直到人生后程才真正获得了自己的人生。愿我们都有她那样的勇气,对自己的人生不苟且,对自己的生命不屈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头条创作挑战赛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一排名显然并不公正。典韦排在第三位,但他并未斩杀...
原创 如... 隋朝末年,天下动荡不安,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义,反对隋朝的暴政,并最终占领长安,宣布自立。公元618年...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誉为文人谋士中的佼佼者,而张飞与赵云则被视为武将中的佼佼者,常人无法与他们...
原创 唐... 中国历史悠久绵长,朝代更迭、王朝兴衰交替。每一个朝代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若说到盛...
原创 大... 前言: 在明代,有三个极为重要的节日:正旦节、冬至节和万寿圣节。其中,正旦节即是每年的正月初一,也...
原创 一... 明朝时,有一个官员陈幼学,走马上任之后,工作非常用心。 周围的人笑话他:“不就是一份工作,拿点薪水,...
原创 清... 在一些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中,流传着一个说法:清朝的官员在早朝之前,不吃早饭,不喝水,而是在嘴里含上一...
原创 “... “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 这句话提及的背景,是八国联军占领紫禁城的历史事件。有传言称,当时一些百...
原创 魏... 这篇文章提到的历史情节涉及了中国古代许多复杂的政治和军事事件。以下是对原文的改写,增加了一些细节和描...
原创 人... 人类有争强斗勇的天性,但我们要学会控制。 正如古人所言:“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原创 诸... 姜维的北伐,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被称为“九伐中原”,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军姜维多次北伐魏国的...
原创 安... 在商周时期,周公以“吐哺”之心回归天下,表达了他为国为民的精神;而在汉朝,贤良对策则成为吸引天下英才...
原创 为... 在古代,许多朝代的官场中官员众多,既有做事的也有不做事的。进入官场后,不论职位高低,都能享受富贵荣华...
原创 为...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杰出的君主和才子纷纷涌现,但汉景帝刘启凭借卓越的政治智慧和燃烧的雄心壮志,实现了...
原创 隋... 隋军第一次南下伐陈失败后,隋文帝杨坚并未甘心,经过两年的筹备,再度集结大军,准备二次出征。 这一次...
原创 峥...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是中国近代历史中的一次重要转折。虽然虎门炮台及抗击英军的历史背景极具象征...
原创 逃... 前言: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六月,广东韶州府知府衙门再次迁回了位于韶州府学宫西侧的旧址。这座建筑...
原创 水... 建国初期,傅作义被任命为新中国水利部部长。然而,他的任职并不顺利,水利部的很多干部对他并不友好,甚至...
九旬教授网上开讲 图为白述礼在线上为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授课。   受访者供图 宁夏银川,天蒙蒙亮。92岁的白述礼端坐在...
原创 战... 在河南省的郭庄村,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村落。在2005年春节的初一,这一天的早晨,一声巨大的轰鸣声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