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朝鲜毗邻,中国的朝鲜族也多聚集在东北地区,离朝鲜仅仅一江之隔。因此,
中国和朝鲜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关系紧密,是互帮互助的关系。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就有很多朝鲜人迁徙到了我国境内,来到中国定居,同时也参与我国的各种革命活动,其中,有不少朝鲜人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我们一起抗击日本和国民党的军队。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我国的东北地区十分重要,与苏联、朝鲜接壤,经济比较发达,日本也曾长期占据着我国的东北三省。而在抗日时期,许多的朝鲜族加入了抗日的队伍,金成日也带领了一部分朝鲜人,加入过东北抗日联军,在吉东和长白山一带活动。
1945年日军撤退之后,国民党为了占领东北地区,派了很多特务在东北秘密活动,拉帮结派,收编了在当地比较猖獗的残留伪军、土匪恶霸等,组成了一支地下武装力量。
这支队伍曾经壮大到了10万人左右,在东北各地搞破坏、包括解放军在当地的根据地也深受其扰。
除此之外,还经常骚扰民众,当地的百姓们对这群人恨之入骨。
面对这样的局势,处在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也奋起反抗,加入了我军,跟随我方部队拔除了各地的匪窝和主要据点。
共产党在朝鲜族士兵的帮助下不断壮大,剿匪行动也非常成功。
1946年内战爆发前,因为位置特殊,国民党先人一步,占领了东北的长春等地。
面对国民党的猛烈进攻,很多当地的武装力量都选择了叛逃,而朝鲜族士兵却意志非常坚定。
比如,当时的磐石县,自愿参军的士兵有三个连,其中就有两个是由朝鲜族组成的。当国民党对他们发起进攻并劝降时,他们不卑不亢。
在这种情况下,这群朝鲜族士兵们依然浴血奋战,保护了县里民众的安全。
在6月内战爆发后,东北的解放区士兵奋勇进攻,朝鲜族人民也跟随解放军,与国民党展开对战。但是,因为重要城市均被国民党占领,粮食等后备补给运送不了,于是,
他们联合了朝鲜人民,将朝鲜部分地区作为共产党的后方和根据地,组成了两条运输交通路线,保障了我方的后勤补给。
1946年7月,解放军在面对国民党的猛攻时,撤退到了朝鲜的丹东和通化地区,他们在当地人民的帮助下休养生息,也有越来越多的朝鲜人加入了共产党,壮大了我们的队伍。
据资料显示,在解放战争期间有五万多朝鲜人加入了解放军,为我国的和平解放做出巨大贡献。
这些人后来也被编入了人民解放军156、164和166师。
1949年四月,金成日派遣金一,也即是朝鲜的政治部主任来访问中国。这次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那几支由朝鲜族人组成的部队回国。因为朝鲜局势紧张,此前金日成就向苏联请求提供武器给他们,对此,斯大林并没有答应,而是劝他先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制造舆论,不然强行用武力统一只会造成民众的反感。
但是,为了做好战争发生的准备,金成日还是得另想办法,于是又转而向中国求助。
了解局势的毛主席也十分清楚,这三个师本就是由朝鲜族组成的队伍,于是,就准许了金成日的这一请求,并让聂荣臻来询问朝鲜族师的意见,组织他们回国。
其实,毛主席的这一决定是非常高明的。首先,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这些朝鲜族士兵就帮助了我们不少。如今,朝鲜战争爆发在即,自然也要给予他们帮助。
其次,解放战争胜利之后,很多朝鲜族士兵们也提出了想要回到自己祖国的请求,所以这样的安排也很妥当。
加上当时解放战争已经结束,军队的支出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将朝鲜族的三个师派回国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费用紧张的问题。
1949年7月,隶属于四野,分别驻守在长春和沈阳的166师和164师,在各自师长的带领下回到了朝鲜。
1950年1月,金成日又派来金光侠,与中国一起商讨剩余朝鲜士兵回国的事情,毛主席也同意了,并开始组织这些人回朝鲜。
于10岁从朝鲜迁居到吉林的朴贤善正在139师415团当班长,当团长问他想不想回朝鲜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如今朝鲜有难,作为一名朝鲜族士兵,我愿听从组织安排,回到朝鲜。”
和朴贤善有着同样想法的朝鲜族士兵们面对这个安排,也是非常乐意的。
他们在解放战争中英勇奋战,积累了很多战斗经验,如今朝鲜需要帮忙,正是他们出力的时候,所以纷纷选择了回到朝鲜,帮助他们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