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学良晚年说“我对国家没贡献”,吕正操霸气接话,现场无人反驳
迪丽瓦拉
2025-07-12 21:34:29
0

1991年,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美国的土地上见面了。

两个人在见面后热泪盈眶,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不愿松开。

这一场会面两个人已经等了太久太久了,谁也没想到最终见面的地方竟然是异国他乡。

在说起这个时,两个人都是不胜唏嘘。

两个人在谈起过去时,也是充满了对过往的回忆。

原来这两个老人,一位是张学良,而另一位则是我国的开国上将吕正操。

两个身份如此悬殊的人又是为何在美国的土地上相见的呢?两个人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渊源呢?

原来,吕正操将军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我党将领的。他最初是在奉系军阀东北军中任职的

在后来才投诚到我党,成为我党赫赫有名的将领的。

而在投诚之前,吕正操将军一直是张学良的手下。因此两个人有着十分深厚的友谊。

吕正操将军在张学良手下当兵时,是张学良发现了他的军事天赋,于是自费把他送到了奉天(现沈阳)的讲武堂中学习。

而吕正操将军也没有辜负张学良的期望,学有所成,从讲武堂毕业后成为了张学良的副官,之后又被张学良提拔为团长。

而张学良的经历就十分坎坷了。

张学良在张作霖死后接管了奉系部队,掌管着东北军

而东北军在当时可以说是中国部队中少有的能真正具有战斗力的军队。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军中许多将军都向张学良请愿将日本人打回去,可

是张学良并没有同意他们的建议,而是遵守蒋介石的不抵抗指令,反而让东北军退让。

在蒋介石的错误指令下,日本人变本加厉,逐渐蚕食东北土地。

而蒋介石见到日本人的贪得无厌后竟然下令

让张学良带领东北军撤离东北,抛弃东三省的人民,将整个东三省的土地拱手相让。

而日本人见此喜出望外,急忙占领了东北,并且扶持溥仪成为傀儡皇帝,建立伪满洲国。

而张学良带领东北军撤离东北后,就获得了一个“不抵抗军”的外号。

张学良也被国人谩骂为叛徒。东北军也被嘲讽为打仗不行,逃跑一流的部队。

东北军自然是十分气愤,但又无可奈何。他们找到张学良要求打回东北,夺回失地。

而张学良则找人从国外买回了一箱又一箱的好酒。他把这些好酒每个人分了两瓶,并且告诉他们:

“我将此酒送你们每人两瓶!请你们等待时机,汉卿将率你们披甲还乡,收复失地。那时,再用此酒与诸位痛饮于鸭绿江边,以洗加在我们头上“不抵抗将军”的耻辱,以谢国人!”

不久之后,对于蒋介石不抵抗原则与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十分不满的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

迫使蒋介石答应了联共抗日。

在西安事变结束后,张学良担心软禁蒋介石太久会引起他的不满,导致最后联共抗日的方针发生变化,于是亲自将蒋介石护送回了南京。

可是让张学良没想到的是,蒋介石一到南京就下令将张学良软禁在宋子文公馆。

从此,郑学良一生都在软禁中度过,再也没见到过自己的部下。

而此次见面也是跨越了几十年的会面。

张学良也是十分感慨地说:“

那我做了什么?我自个儿说真的,不是说笑,也不是谦虚,我对国家什么贡献也没有”。

而吕正操将军则说道:

“您这一生做西安事变这一件事就行了,打日本别人替您打了嘛,东北军替您打了嘛。”

那么吕正操将军为什么这么说呢?东北军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呢?

张学良在发动西安事变后被软禁,

在送蒋介石去南京前,张学良担心自己发生变故,于是嘱托杨虎城将军照顾好东北军。

但是在张学良被软禁后,杨虎城将军也被软禁,最后被残忍杀害。

东北军自此群龙无首。

蒋介石担心东北军在闹出乱子,甚至打到南京去营救张学良。

于是下令改编压缩东北军,最后东北军被化整为零,分布在全国各个战场上。

由于蒋介石小心眼,

对于软禁过自己的东北军,不仅不给补发装备,还将他们派往必死的局面中,又将自己嫡系的撤退断后任务都交给他们。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东北军的伤亡是最大的,也是最悲壮的。

在“七七事变”后,张学良只能发出了一篇《告东北将士书》,在文章中张学良呼吁道:

“我亲爱的将士们,抗日复土的光荣责任,已经落到我们的肩头上了!……你们加强训练,待命杀敌,务求收回我们的白山黑水……”

而东北军的将士们在内外受敌的情况下,没有辜负张学良的期望。

1937年,淞沪会战时,率军抵抗日寇为蒋介石嫡系争取撤退时间的是东北军。

东北军67军军长吴克仁率领部下誓死抵抗,最终东北军67军全军覆没。

而东北军67军军长吴克仁,参谋长关相岗,107师师长金奎壁身先士卒,马革裹尸。

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东北军57军率命前往支援,万毅将军率部阻击前往南京进犯的日军部队,最终血染沙场,几乎全军覆没,阵亡将士的鲜血将长江的水都染红了

1938年,台儿庄大捷,333旅的王肇治将军以1400人的伤亡,正面击溃日军板垣师团,成功阻击了前往台儿庄支援的日本援军。

还有白凤翔将军,由于蒋介石迟迟不发补给,白凤翔将军不得不变卖家产,来武装自己的队伍。最后甚至被日军特务毒死。

到抗日战争结束后,东北军已经所剩无几,而蒋介石对于东北军则不嘉奖,不奖励,不补给,不抚恤。

甚至在东北军全军覆没后蒋介石直接取消东北军的部队番号,让东北军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在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下与假抗日实反共的政策下,东北军将领许多人都忍无可忍,最终率部投诚,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

对日军,东北军满怀怒火,在抗日战争中战功卓著。

这些东北将领的爱国之情与抗日的决心无比坚决,这也是吕正操将军所说的“打日本别人替您打了嘛,东北军替您打了嘛”。

既然张学良一生没能走上抗日的战场,那么他的一生就真的如自己说的“我对国家什么贡献也没有”吗?

当然不是。

正如吕正操将军所说的:“您这一生做西安事变这一件事就行了”。

张学良在发动西安事变之前,蒋介石决意不抗日,要“攘外必先安内”。

他觉得要先处理完共产党之后,再去抵抗日军也不迟。实在不行,蒋介石觉得就算割让一些领土给日本人也没有什么关系。也正是这种极具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的想法,使得本就被下令撤离东北的东北军以及张学良感到非常的失望与愤怒。

因为东北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家。那里有他的父老乡亲,妻儿老小。在蒋介石的命令下,他们抛妻弃子,抛下了妻儿老小,背离了自己的故乡,如同丧家之犬一样离开了东北

蒋介石做出了这种人神共愤的决定,而骂名却交给了一心抗日的东北军。

于是忍无可忍的张学良率领东北军进行了一场“兵谏”,软禁了蒋介石。

也正是这场兵谏,使得我国的抗日战争走向发生了质的改变。

在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被蒋介石软禁了。

但是由于蒋介石已经发表了抗日公告,骑虎难下。

不得不硬着头皮进行抗日。而蒋介石的嫡系与地方军阀许多虽然名义上在抗日但是实际上却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即使如此,仍有以东北军为代表的爱国将领与军人积极抵抗,

在正面战场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浴血搏杀,为我党的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斗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正是西安事变的发生,才使得我国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也促成了我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最终在全国军民的一直努力下,我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而这也是张学良一生最为伟大的功绩。可以说,西安事变这一事件正是张学良自己独特的抗日方式。

虽然张学良因为最初的不抵抗政策失掉了东北,并且在西安事变之后一直未能走上抗日战场,但是西安事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张学良这个人的功与过。

但是两位老朋友此后却没有再见过面。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檀香山去世,享年100岁。2009年,吕正操去世,享年106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走近巴彦汗日本关东军毒气实验场... 本文转自【新华社】 巴彦汗日本关东军毒气实验场遗址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的草原深处,是日...
原创 两... 在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中,《旧唐书·列传第十五》提到:“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
原创 秦...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王朝。既然实现了统一,就必须通过制度来维持庞大政权的运作。秦始皇在...
原创 日... 你有没有想过,在那个以发达和秩序闻名的国家日本,也一样有穷人?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在日本生活的底层...
原创 水... 在谈起梁山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时,人们总会想起那些豪情万丈、仗义疏财的江湖人物。他们的名字早已家喻户...
历史知识里的山东抗战故事:及时... 海报新闻记者 姜洋 赵鹏程 张轶菲 报道 由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承办的山东抗战历史知识竞赛正在火热进...
原创 清... 谈及清朝,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灭亡往往被归因于慈禧太后在宫廷中的权力巩固与博弈,若当...
原创 明... 历史上的蓝玉,是明朝开国初期一位极具勇武的将领。他在南征北战中屡立战功,智勇双全,长期深受朱元璋的器...
原创 明... 古人常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昔日的荣华终将化为过眼云烟。”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古代人对朝代兴衰更替的...
原创 日...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19...
原创 家... 在湖北省荆门市的一座古雅院落中,黄女士珍藏着一枚代代相传的中华民国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壹圆上六星版。这枚...
法国博物馆首次归还人类遗骸藏品... 1897年8月29日至30日夜间,马达加斯加西部梅纳贝地区最后一位独立统治者托埃拉国王,被入侵该国的...
原创 宋... 听说苏轼在杭州当官那阵子,每到三伏天就爱琢磨些新奇吃食。有回他跟友人在西湖边纳凉,看着湖里的荷叶上滚...
原创 朱... 当一个人处于弱小无助的境地时,该如何才能崛起并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成吉思汗在少年时期同样身处困境,...
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帆船壹圆银币... # 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帆船壹圆银币:历史光影下的银色瑰宝 在琳琅满目的钱币收藏领域,民国十八年孙中山...
原创 大... 前言 古人常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人类心理中的警惕与戒备,尤其是在几千...
原创 后... 后蜀(934年—966年),又称孟蜀,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地方政权,由节度使孟知祥所建立,国都设在成...
闲人观潮|七个名字,八十年等待...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你看过电影《地道战》吗?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背后,是一段真...
原创 曹... 在研究三国历史时,我们常常会发现,关于曹操身边的亲族与将领之间的关系,记载并不十分清晰。尤其是那些与...
原创 杨...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六月十四日,马嵬坡晨雾未散,山谷之间却已充斥着禁军的怒吼声,气氛压抑而又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