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庆之北伐的真相:依靠捡漏手段深入北魏境内,最终全军覆没
迪丽瓦拉
2025-07-13 00:32:21
0

记得十多年前,大概是2010年左右,某Q空间和某浪博客作为自媒体主力那会儿,很多作者喜欢通过这类平台来发表一些夸大其词的宣传进行博眼球。很多被夸大的宣传一直延续到现在。

比较典型的莫过于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陈庆之率领七千多人进攻北魏,击败北魏菌多五十万的说法。当然,陈庆之确实也算南北朝时代的名将,也的确在进攻北魏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甚至陈庆之的七千大军也的确攻下了北魏的首都洛阳。但是这个成就,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对手的陪衬。

当然,兵书认为“可胜在己,不可胜在敌”,所以,通过敌人虚弱的特点克敌制胜无可厚非。

1、北魏的内乱

西元493年,北魏孝文帝宣布迁都洛阳。后世的历史教科书对这个改革高度赞扬,认为加深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但是这个改革也引起了后遗症——一般认为,北魏北部边境地区爆发的六镇起义,就是因为这个改革刺激而来的——六镇起义的爆发,距离孝文帝迁都,也就只有短暂的三十年光景。

六镇起义爆发后,北魏全境几乎都陷入动乱状态,北魏处于亡国边缘。此时南方处于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

在梁武帝在位之前,南北朝主体的趋势处于北升南降的局面:打从宋武帝去世以后,南朝就逐步处于下风状态。甚至在梁武帝在位初年,北魏还有一举消灭梁朝的图谋。只不过因为梁武帝粉碎了北魏大军的进攻,才避免了亡国之祸。

南朝君主普遍短命。但是梁武帝却是南朝帝王里面超长待机的一位。所以梁武帝在位期间,等到了北魏爆发的这场内乱。所以梁武帝决定:利用北朝的这次内乱,趁乱取利。

于是西元524年,梁朝出动大军北伐。此时非但军事上梁朝具备以逸待劳的优势,政治上其实也占了便宜:因为北魏军阀尔朱荣在北魏境内杀戮大量的北魏重臣,同时,部分北魏宗室也开始忌惮尔朱荣的屠刀。于是大量北魏宗室组团投诚南朝。

梁武帝于是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单靠军事占领手段对付北魏,无疑成本极大,但如果通过扶持北魏宗室做傀儡皇帝,成立傀儡朝廷,而后招抚北魏各路诸侯,到时候南朝可以不用耗费太大成本就能统治北魏——当然很多年后,南朝大乱,西魏朝廷也采取了这个方案:扶持梁朝宗室成立西梁朝廷,并借此号令南朝。

于是梁武帝册立北魏宗室元灏为魏王,并派遣陈庆之率领七千军队北上,扶持元灏接收战乱中的北魏。

2、陈庆之的成绩

梁武帝的决策无疑是最稳妥的:因为战争的风险很大,如果梁军大举出动,一旦有个行差踏错,导致梁军主力被北魏消灭,那梁军将失去所有的国防力量,而派遣少数部队,以政治和军事互相辅助的手段接收北魏,可谓本小利大。同时,陈庆之得到梁武帝信任,所以元灏成立伪朝廷以后,也不会脱离梁武帝的控制。

当时北魏已经乱成一锅粥,所以梁军北伐初期,陈庆之的部队几乎如入无人之境。当时北魏头号军阀、权臣尔朱荣倒是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元灏就拉来七千多人,不足为据,自己需要解决的是北魏境内产生的叛乱。而这也给陈庆之在安徽、河南这一区域的活动创造了条件。

其实很多这一区域的北魏军队也处于犹豫状态:毕竟既然元灏得到梁的支持称帝,那未来鹿死谁手不好说。所以北魏军队也变得很消极起来。

随着梁军攻下睢阳,元灏也在睢阳宣布称帝,自立为大魏皇帝,和尔朱荣控制下的魏廷分庭抗礼。随后梁军气势如虹,不断前进。尔朱荣控制下的北魏皇帝元子攸眼看主力被尔朱荣带领在外,所以只好放弃洛阳。就这样,元灏顺利进入洛阳。这也有了陈庆之带着七千多人一路攻入洛阳的历史事实。但是不可否认,这里面,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各路魏军大放水的缘故。

3、结尾

随着元灏做了皇帝,元灏和陈庆之的矛盾也随之爆发。前文说了,陈庆之其实是梁武帝派来监视元灏,避免元灏的傀儡朝廷失控。元灏当然也不想让北魏葬送在自己手里,所以不可能做梁武帝的傀儡。

所以陈庆之建议元灏应该请梁武帝出动大军北上,接收各地防务。当然元灏知道,一旦南朝的武装力量接收北魏的防务,那自己彻底失去翻盘机会。所以元灏对梁武帝表示,自己和陈庆之可以对付在北魏境内最强大的敌对势力——尔朱荣,所以不需要梁朝继续出兵。

梁武帝无疑错估了形势,认为对北朝的吞并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所以也就不考虑派军队接收防务。

就在梁武帝、元灏、陈庆之三方扯皮的过程中,尔朱荣大军开始反扑洛阳。尔朱荣找到流亡在外的皇帝元子攸,而后以元子攸的名义进攻元灏。

尔朱荣也算中国古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家,陈庆之虽然有才干,但他的成就很大程度来自捡漏。如今需要真刀真枪对付尔朱荣了,陈庆之哪里是对手?所以陈庆之被尔朱荣击败后,只好丢着元灏带着残余部队出逃。结果在出逃过程中,残余部队也全军覆没了。陈庆之无奈之下,只好打扮成和尚的样子,一路乞讨逃到南朝境内。梁武帝也知道陈庆之尽力了,所以并未责怪陈庆之。而元灏则被反水支持元子攸的北魏士兵杀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蜀... 一提起蜀汉的猛将,许多人脑海中第一时间会浮现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几位赫赫有名的人物。然而...
原创 董... 和黄杨钿甜、那某某茜的通报相比,董某莹事件的调查结果热度一般。 揣测一下,一方面,或许是大众对于董某...
原创 大... 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沧桑巨变,曾经的封建王朝统治着这片辽阔的土地。这些王朝的兴衰与变迁,见证了无数历史...
纪录片《战地白果树》首映 本报金华8月27日电 (记者 叶梦婷 通讯员 金灿灿 朱翚) 27日,抗战主题纪录片《战地白果树》在...
太平天国灭亡时极惨,一位王妃却... 《——【·前言·】——》 太平天国覆灭时场面极其惨烈,王妃这一称谓几乎与灭亡命运划上等号。可竟有一位...
原创 三...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自古以来,虎父无犬子的道理在历史长河中时常被印证,许多父子并肩立下了...
原创 关... 关羽与张飞在《三国演义》中都是“万人敌”般的存在,他们既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也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两人都...
原创 四... 最近刷到条考古新闻,四川那边挖古墓,居然刨出个青铜爵来。瞅着照片里那玩意儿,三条细腿支着个椭圆肚子,...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政权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局势,纷纷创立了新的官职,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比...
原创 三...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亲自率军伐吴的一场极为重要的战争。这场战役不仅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
原创 全... 前言 全世界都相信原子弹结束了二战,但日本学者却说这是天大的误解。哈佛大学出版社的权威研究显示,广...
原创 为... 自古以来,帝王将相的风采都如同璀璨的星辰,令人仰望。然而,在如此众多才俊中,清朝的顺治皇帝却在年仅2...
原创 金... 金字塔到底是由谁建造的?多年来我们对它的猜测似乎一直走错了方向。作为世界建筑史上最神秘、最引人遐想的...
他来自晚清潮汕首富家族,中举弃... 8月3日,汕头市博物馆内,两件珍藏超70年的清代服饰首次“亮相”。这两件服饰是著名爱国侨领高绳芝及其...
原创 日... 前言 世界都以为原子弹结束了二战,但日本专家长谷川毅花了20年时间,用三国档案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首都博物馆上新,180件套文物... 首都博物馆上新“北京历史文化展”系列首展。28日,“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开幕,180件...
原创 曹... 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则关于才能和机遇的经典寓言,讲述了一个千里马因未能遇到赏...
一条生命线|退役日本军舰成了新... 报社的会客室里,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69岁的张黎光身上,他面前的桌上铺满了泛黄的照片与手稿。今年是抗日...
原创 宋...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宋高宗赵构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将帝位禅让给了养子赵昚,并自...
原创 秦...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始皇帝第五次东巡,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远行。此行自咸阳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