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虽是以满人为主的朝代,但对于有能力的汉人还是会加以重用,并没有因为是汉人就排斥他们,荒废他们的才能。
著名的汉人官员也有很多,比如曾国藩、李鸿章等,都在朝廷中担任过重要的职位。可是,汉人在清朝任何官职都可以当,却有一个官职汉人不能当,这个官职就是九门提督。
康熙年间,康熙特别看重一位汉人官员,康熙想要任命这个汉人为九门提督官职,以此来鼓励这名官员继续为自己效力。可是这件事被太后知道后,太后非常生气,连骂康熙愚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九门提督掌握着一个国家的命脉。
九门提督,听起来好像就是一个看门的工作,其实不然,九门提督是正二品的官职,后被提升为从一品,负责保护着京城的安全。九门提督主要负责京城九个重要城门的守卫、抓捕潜入京城内的盗贼刺客、发生火灾及时救火的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就要属城门的防卫工作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和皇帝的生死。九门提督手下拥有数以万计的士兵,这些士兵相当于现在的“特种兵”,是由皇帝直接统领的军队。
士兵各个骁勇善战,拥有着制作精良的作战武器,要比普通的军队技高一筹。九门提督直接听令与皇帝,没有皇帝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入京城,就算是再高级的官员,在进入京城时,也要乖乖听九门提督的话,按照步骤让九门提督搜身检查。
在清朝的历史中,九门提督起着至关生死的作用,如若没有九门提督,现在的清朝历史可能会是另一种模样。康熙皇帝有二十四个儿子,清朝讲究嫡长子继承制度,按照制度,康熙将自己的二儿子早早立为储君。
但是二儿子并不争气,完全不能胜任储君的这个位置,很多事情做得并不能让康熙满意,康熙一气之下废掉了二儿子的储君之位,面对空置的太子之位,剩下的皇子们都虎视眈眈,全然不顾兄弟之情,互相厮杀,这就是后来的九子夺嫡惨案。
九子夺嫡时,两个最有可能胜利的人就是四皇子和八皇子,两位皇子旗鼓相当,都有可能夺得皇位,但是最终皇位却落在了四皇子的手里,四皇子成了被后人熟知的雍正皇帝,而八皇子则被终生关进宗人府,抑郁而死。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四皇子和九门提督串通一气,结局早已注定。九门提督往往都是皇帝的心腹,康熙皇帝任命隆科多为九门提督,当康熙皇帝临死时曾经叫隆科多来到自己身旁,将未来的皇帝名字告诉给隆科多。
康熙皇帝死后,隆科多便公布康熙选择四皇子为未来的皇帝,并下令将城门全部关闭六日,不允许任何人带兵造反。就这样四皇子顺利继承了皇位。
关于康熙的真正意愿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九门提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如若让汉人来做九门提督,汉人难免不会趁机夺权,将汉人推上皇位,使汉人和满人的身份逆转,满人就真的迎来灭顶之灾了。
因为满人掌权时,对汉人进行各种剥削,给汉人制定了很多带有屈辱性的规定,杀害了大批量的汉人。
首先,满人每征服汉族的一块土地,就规定汉人必须剃发易服,男人将自己前面的头发全部剃去,在后面留长发,将长发编成小辫,如若不按照要求整改,就会受到满人专门为汉人设立的各种刑法,手段堪称残忍。
其次,对汉人实行文字狱,满人会特意找汉人写的文章,对其中一些包含国号、皇帝名字的词语尤为敏感,只要稍微用词不当,就会被满人认为是辱国,对汉族的文人大肆打压,造成了不少的冤案。
如若满人成为了社会的最底层,必定会受到汉人的打压报复,再想重新夺权、东山再起可比登天还难。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