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此人号称后金粉碎机,打得努尔哈赤难以招架,被清朝封杀300年
迪丽瓦拉
2025-07-13 04:03:26
0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胜利者书写历史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则。朝代更迭后,新朝往往对旧朝的历史进行重新编纂,这其中既包含对前朝的抹黑,也不乏直接将某些人物从历史记载中删除的情况。明末大臣袁可立便是这样一位几乎被清朝官方史书《明史》刻意忽略的人物。

袁可立之所以被清朝所忌讳,主要是因为他在抵抗清太祖努尔哈赤入侵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屡次击败金军,成为清朝统治者不愿提及的对手。在明朝晚期,袁可立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更在民间以公正廉洁著称,深受百姓爱戴。

《明史》的编撰始于顺治时期,终于乾隆年间,历时九十余年,包含了三百多卷的内容。然而,在这庞大的历史记录中,关于袁可立的记载却寥寥无几。考虑到袁可立在明末的杰出贡献,这种遗漏显得尤为异常。唯一的解释是,清朝出于对袁可立军事成就的忌惮,故意将他从历史中抹去,以免影响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形象。

尽管清朝尽力掩盖,但袁可立的事迹并未完全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通过其他史料和文献,我们依旧可以窥见这位忠臣良将在明末动荡时期的光辉形象。袁可立不仅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还是位深得民心的好官。在他的治理下,不少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他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为岌岌可危的明朝注入了一线生机。

努尔哈赤虽然在其他地方屡战屡胜,但对袁可立却是屡战屡败。这样的连续失败对于努尔哈赤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打击,也让金军对明朝军队的看法发生了改变。袁可立的存在,让明朝在北方边境的防御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他的军事才能有效地遏制了金军的南侵势头。

袁可立的故事,是对那些被历史遗忘英雄的一次深刻回顾。他的例子提醒我们,历史并非总是客观的记录,有时候也需要我们去挖掘和重现那些被有意忽略的真相。通过重新审视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和成就,我们不仅能更全面地理解过去,也能从中汲取力量,面对当下和未来的挑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各派势力斗智斗勇,除了武斗,还有文斗,除了明争,还有暗斗。间谍,自然也是那个时代...
原创 1... 本文来源公众号: 脑洞时史 1953年9月18日,北京辟才胡同西口的一间民房内,一个年仅44岁的中年...
原创 脱... 朱元璋的早期生涯足以显示出那时全中国组建军队过程中较低一级的情况;他只是因为没有多少亲属而显得与众不...
原创 明... 朱元璋自建立明朝以来,一直对百姓都很好,是因为他也曾经是一个老百姓,是一个农民,了解普罗大众的苦恼。...
原创 4... 明治维新后,日本豪赌了四次: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让日本崛起为仅次于美英的海洋强国,而偷袭...
原创 有... 对于这个问题,先要纠正三个错误 首先,李世民征伐的是高句丽,而不是高丽。高丽要到唐末的五代十国时期,...
原创 曹... 心非禅代荀文若,目识奸雄许子将。身苟未亡终篡汉,不知何德比文王。——《曹操》 东汉时期,战火纷争,各...
原创 光... 光绪帝是溥仪的大伯,也就是说溥仪的父亲就是光绪皇帝的亲弟弟。 我们查阅历史文献可以得知到,溥仪是光绪...
原创 1... 1943年8月1日,国民党元老、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在重庆因车祸不幸去世,终年75岁。林森去世的消...
原创 康... 在中华历史长河中,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承载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研究价值。这一时期的历史剧变...
原创 1... 中国和朝鲜毗邻,中国的朝鲜族也多聚集在东北地区,离朝鲜仅仅一江之隔。因此, 中国和朝鲜的文化交流历史...
原创 有... 元朝的存在,确实是一个意外!只不过,这个意外要把时间往前推将近三百年。 宋朝被很多外国人称为是“中国...
原创 清...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最有名的臣子之一,他在临终前告诫后人,要想强大起来,必须消灭此国,该国具体是谁呢?原...
原创 北...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变法和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
原创 威... 三国是个动荡的时期,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各路军阀经过长期的混战和割据,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原创 晚...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
甲午沉舰水下考古成果首次集中展... 202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也是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工作开展10周年。不久前,由国家文物局指...
原创 朱... 说起古代的皇子公主,我们自然想到金尊玉贵、锦衣华服,但有句话说得好,命运馈赠的礼物,都有价格。虽然古...
原创 元... 平定四川后,明军便能转过身来重新对付蒙古人了。明军在1370年对蒙古人的胜利特别具有决定性意义,它使...
原创 元... 何事高丽王子苦不堪言?说来好笑,遇上这位元朝公主,满朝文武百官也只有挨骂的份,哪里敢和她争论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