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而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靠“人”。《宋史》里面说:“人才不振,无以成天下之务。”那如何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高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人才磁场,笔者以为不妨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物质保障,也就是硬件方面的举措一定要跟上。物质保障是科技研发的基础,没有稳定的物质基础,新质生产力就无从谈起。这方面包括食物、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生活需求,也包括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高新尖端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发挥人才示范作用,扎实推进产业传承与创新,寻求提升传统产业新方向,探索企业发展的内生需求,为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蕴升人才。
其次是要提供制度保障。近年来,为招揽人才,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许多地方通过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的良好环境。而在宁波,自从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挂牌以来,各项工作全面提速。截至目前,宁波片区有16项制度创新成果获国家部委发文在全国复制推广,30项改革成果入选浙江省最佳制度创新案例,24项制度创新被第三方权威机构认定为全国首创。后期,我们还是要以良好的制度建设为人才保驾护航,让组织保护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第三,是要提供思想保障。就是以经常性的思想建设、文化引领为人才创造希望、建立信心,使人才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关爱。近年来,宁波市总工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提升新质生产力,需要我们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而在这一进程中,通过劳模领学、工人夜校、阅读经典书籍等形式,让职工汲取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成为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因为有了饱满的思想状态,职工在面对新技术、新挑战时会保持耐心和热爱,会以专注严谨的态度对待新产业领域的每一个环节,并且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