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张飞表现得急躁莽撞,对督邮的行为极为不满,甚至曾将其绑在树桩上鞭打。他的脾气不仅仅表现在对官员的不耐,还体现在对吕布导致徐州失守的不满。然而,在刘备三顾茅庐寻找诸葛亮的过程中,张飞又展现了他的鲁莽和刚烈。他不仅想要用火熏出诸葛亮,还曾计划将其绑架。在这些冲动的举动中,张飞也有着一些令人钦佩的事迹,比如长坂坡上的英勇表现,义释严颜的忠义以及与关羽的深厚兄弟情谊。
作为蜀国的五虎将之一,张飞在武艺上无疑是非常出色的。然而,正史中并未有“五虎上将”这一说法。陈寿在《三国志》中将魏国的五位将领合并成了“五子良将”,后来人们才将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合称为“五虎上将”。
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三国志中记载了他在刘备的南征北战中,始终不离不弃,为蜀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勇猛在长坂坡的战斗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成功喝退曹军,使得魏国不敢再骚扰巴西郡。然而,由于他对傲慢小官的深恶痛绝,常常鞭打这些人,最终导致他被部下张达和范强杀害,死后被封为桓侯。
与张飞相比,马超字孟起,出生于公元176年,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马腾的儿子。马超在公元211年起兵反曹,曹操多次败退,甚至发出“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的感慨。然而,曹操最终利用反间计让马超与韩遂反目,最终攻破了马超军,马超投奔了张鲁。在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选择投降刘备,与刘备一同合围了成都,并被封为骠骑将军。公元222年,马超病逝,时年47岁。
在军事才能上,张飞和马超并无太大差异。张飞在张郃军中出奇制胜,打得张郃不得不放弃战马逃离。而马超在面对曹操军队时,采取了消耗战术,试图通过拖延时间来屈服曹操。然而,韩遂未采纳他的计划,导致最终失败。
在个性方面,张飞将刘备、关羽视为兄长,兄弟关系深厚。尽管有关他美男子和画画的说法是明朝士大夫的杜撰,但历史上张飞对待老百姓非常友善,深受巴蜀人民喜爱。相反,对刘备并没有太深的好感。
马超在忠义方面输给张飞。他不顾父亲的安危执意起兵,却最终与韩遂反目,导致兵败、家人丧命。马超的战术水平不可否认,但在胆略上仍逊色于张飞。虽然张飞有疏忽之处,比如对部下的过于严苛,但这并不损害他的人品和能力。刘备曾警告过他:“你喜欢鞭打那些健儿,但又把他们留在身边,这一定会招来祸害的。”
综合来看,张飞和马超在勇猛、军事才能上均有过人之处。张飞以刚烈的个性、对兄弟的忠诚和在长坂坡的英勇表现赢得了赞誉。而马超则因对曹操的多次胜利和对忠义的坚守而受到推崇。两人虽然在部分方面存在差异,但均为三国时期的杰出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