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的李建成——反隋建唐的实际领导者,独当一面的开国太子
迪丽瓦拉
2025-07-13 13:03:00
0

序言

关于唐朝开国太子李建成,大众对他的普遍认知局限在玄武门之变中,与李世民争权失败被杀的印象。

在后世的传说、演义中,李建成是一位才能平庸、胆小怯懦之辈,不过是占了嫡长子的身份才忝居太子之位,而他的二弟李世民却是如此的英明神武。

总之,李建成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给李世民当背景板,不过俗话说得好:“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其实李建成的负面刻板印象完全拜李世民所赐,当我们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时,会发现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

被李渊信任倚仗的贤明嫡长子

公元589年,李建成出生于大名鼎鼎的关陇军事贵族陇西李氏,父亲李渊是当时的唐国公,曾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往前追溯,五胡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是其远祖。

李渊年轻时娶西魏实际掌权者宇文泰的外孙女窦氏,先后生下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

公元605年,杨广继位为帝,由于他修建大运河,滥用国力,加之三征高句丽的失败,导致民变四起。

李渊见天下大乱,隋朝灭亡的形势不可扭转,于是生出取而代之的念头。

当时的李渊留守太原,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

613年,李建成被派前往靠近关中地区的河东居住,暗中笼络有才能的人,以图将来起兵有用,这一年李建成仅24岁。

年轻的李建成不负所托,招募很多贤才,武将有薛万彻、冯立、马三宝,文臣有王珪、魏征,李建成招募的很多人才都为后来的大唐作出重要贡献。

公元617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面对隋朝的危险形势,李渊家族蠢蠢欲动,李渊一方面派密使到河东催促李建成来太原,另一方面暗中结好突厥,以解除后顾之忧。

突厥要求李渊自立,李渊坚决不肯,李世民等人也多次劝谏,但李渊仍不吐口,

在李渊心中,最信任的是他的长子李建成,李建成没有表态,李渊是不会轻易发兵的,毕竟造反是掉脑袋的重罪。

617年六月,李渊心心念念的李建成终于到达太原,李建成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冷静准确分析当前局势。

劝李渊废掉杨广,拥立代王杨侑,然后发兵传檄郡县,做到师出有名,同时向突厥表态,令中外归心。

在李建成的支持下,李渊才决定起兵,派遣李建成率军前往攻取西进长安的阻碍关口西河。

李建成的军队只带了三日的军粮,由于李建成的起义军没有经过训练,军事能力较差,于是他立下军法,整肃三军。

百姓种在道旁的瓜果蔬菜,一定要付了钱才能吃,得来的食物酒水,也与将士们一同分享,在行军路上,李建成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收获军心。

大军行至西河城下,李建成亲自前往告知自己的来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城内人纷纷投降,李建成第一次就成功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李建成从平定西河到班师,往返只用了九天时间。李渊非常高兴地说:

“用这样的方法用兵,可以横行天下。”

当即封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李建成成功打通西进道路后,李渊主力大军向关中扑去。

一路上李建成连续攻城略地,三个月后李渊进入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天子,尊杨广为太上皇,李渊则升任唐王,李建成为唐王世子。

从李渊起兵到入主长安,李建成是绝对的战略核心,他一手推动李渊起兵,与李世民分率左右两军进军长安,两人在军事影响力上不相上下。

不过在李渊看来,继承大统者,除了军事能力过硬,还要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和爱民之心,很显然李建成具备这一素质,再加上有嫡长子身份加持,李建成是李渊心中的接班人。

坐镇关中,大唐收复天下的战略稳定器

618年五月,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李渊是为唐高祖。此后,李建成被册立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虽然唐朝建立,但眼下各地群雄并起,诸侯割据,为了完成全国统一,李渊开始进行一系列战略部署。

太子李建成留守长安,被封尚书令,主持内政,保证关中核心地区政局稳定,李世民主外,率领唐朝主力军队西出关中,平定各路诸侯藩王。

从619年至621年,李建成先后平定凉王李轨叛乱,收复河西诸郡,镇压稽胡酋帅刘仚成的边疆作乱,为了防止胡兵再次作乱,李建成残忍处死稽胡降兵六千余人,同时李建成领大军镇守蒲州,防备突厥。

在李世民驰骋中原,南征北战的时间里,

李建成内修政治,外平叛乱,震慑突厥,稳定了唐朝的大后方,不过他的二弟,小他十岁的李世民却更加耀眼。

从公元618年六月至624年,李世民平定割据陇右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又击败勾结突厥入侵河东的刘武周、宋金刚,此后集中力量经营中原和江南。

先后招降山东罗艺等割据势力,平定中原地区的王世充和河北的窦建德两大势力,随后挥师南下平定割据江陵的萧铣、岭南地区的冯盎,唐军在李世民的统领下统一了河南、河北、山东地区。

相比于李世民的高调,李建成显得低调许多。公元622年六月,刘黑闼引突厥军作乱山东,太子幕僚魏征眼见李建成虽然是嫡长子,但是功绩不如李世民,于是建议李建成去请战立功。

李建成听从魏征的建议,主动请缨征讨刘黑闼,于是李渊派李建成和李元吉率军前往,十二月,李建成大获全胜,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

虽然李建成通过镇压刘黑闼,为自己积累了一定战功和政治资本。

但在长达六年的唐朝统一全国战争中,李世民作为统一战争的军事统帅,拥有了足够的实力和资本,使原本属于李建成的政治天平开始逐渐倾向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惨遭毒手

由于李世民长期在外征战建立战功掌握权柄,对于立李建成为太子很不服气,公元625年李世民被晋封为中书令,在行政职权上几乎与李建成并驾齐驱。

而且秦王府内人才济济,有众多支持者,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

形成了与太子党相抗衡的秦王党,李世民也想尽办法取而代之。

公元624年,唐朝统一不久,就派人诬告太子勾结边将谋反,李渊对这一事情背后的算计洞若观火。

最后,李渊选择各打五十大板,以兄弟不睦流放了东宫的王珪、韦挺和秦王府幕僚杜淹,不过李渊并没有解决兄弟俩的根本矛盾。

此后,秦王府和东宫摩擦不断,一向自信的李建成感受到来自李世民和秦王府的强大政治威胁。

于是李建成决定剪除其羽翼,以太子的名义建议李渊将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秦王府,严令不得相见,此后秦王府多名文武骨干幕僚被免官外放,府中只剩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恭和张公谨等几人。

面对李建成的压迫,众人感到惶惶不可终日,于是劝李世民尽快采取行动杀掉李建成,逼李渊退位,李世民思量许久决定动手。

当李建成还在计划步步为营,挤压李世民时,殊不知自己倒是成为瓮中之鳖,李建成做梦都没想到,李世民敢以军事流血政变的方式推翻他这个太子。

六月四日清晨,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奉召入宫,李世民提前率领秦琼、尉迟恭、程知节、侯君集等人在玄武门设下埋伏,当李建成行至此地,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于是掉头准备回东宫。

李世民当即起兵一边大呼一边在后面追赶,并一箭射杀李建成,可怜的李建成太子监国多年,朝夕之间就成了刀下鬼。

东宫和齐王府的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将领得知李建成遇害,带领二千兵马猛攻玄武门,将玄武门守将敬君弘、吕世衡等斩杀。

李世民等人大惊之余,割下李建成与李元吉的人头示众,东宫兵马立刻失去斗志。在这场政变中,不仅是李建成被杀,他的五个儿子也全部被杀,李建成全家被逐出皇室宗籍。

小结

小编看来,对于李建成的悲剧,高祖李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李渊欣赏李建成,立其为太子,但又怕太子羽翼渐丰掌控不住,又大力提拔扶持李世民,以李世民牵制李建成。

不过最终李世民却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致使李渊失去了对他的掌控,李建成死去不久,李渊就被逼退位,大唐江山落入李世民之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在解放战争中,为革命事业牺牲的...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不少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牺牲。 在红军时期,最年轻的红军战将寻淮...
原创 美... 为什么美国能够击垮前苏联,但却难以战胜中国? 在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在其实力的巅峰期,军事力量一...
原创 中... 在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生老病死是无法逃避的命运。在我国古代,由于频繁的战乱和饥荒,许多人未能安享晚年...
原创 宋... 1949年6月,三野的23军军长陶勇率部参与了解放上海的战役,战后返回杭州驻防。当时,中央军委已决定...
原创 贵... 1903年4月,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在访问贵州安平县时,偶然发现安顺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他对此产生...
原创 欧...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段已经尘封的历史,时间回到几代之前。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是泰国的查克拉邦瑟王子,他出...
刘黑闼到底有多厉害,他杀了哪些... 这么说吧,巅峰时期的刘黑闼,也只有李世民能打败他,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唐将都不是刘黑闼的对手。 李神通...
原创 苏... 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大清洗”是苏联历史中一段非常黑暗且充满悲剧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成千上万的无辜民众...
原创 你... 慈禧太后,清朝晚期的实际掌权者。在那个女人地位低微的封建社会里,慈禧凭借非凡的智慧与手腕,巧妙地一步...
原创 中... 虽然中国已经崛起,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但那些曾经伤害过中国的国家,却并未真正向中国道歉和赔偿。更有...
原创 清... 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一前一后离世,隆裕皇后肩上压得沉重的两座大山终于崩塌,41岁的她不...
原创 俄... 中国近代历史中,面临过众多的内外挑战,国家屡次陷入困境。国内的贫弱与外部的列强侵略,使得中国无力应对...
原创 上... 一种观点认为,上海在近代的繁荣崛起,是因为民国时期将首都迁至南京,这一论述未免太过简单化。实际上,从...
南明最后一位战略大师,差点让明... 随着1644年北京的陷落与满清的入关,大明朝两百余年的历史似乎即将划上句号。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大明王...
原创 泰... 当提到世界历史上最致命的船舶灾难时,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往往无可避免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即使在一百多年...
原创 明... 《大明王朝十六位皇帝评选》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且波澜壮阔的朝代之一,历时近三百年,培养出了...
原创 斯...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剧变。赫鲁晓夫作为斯大林的继任者,在上台后不久便开始了对斯大林时代...
丈夫被大清皇帝打败,她选择入宫... 提起历史上有名的女人,你能想起谁?唐朝的武则天?还是清朝的慈禧太后?或者是有事的时候才想起来的钟无艳...
原创 朱... “朕问你,天下什么东西最大?” 面对朱元璋这个威严的提问,蒙古少女王氏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四个字。这...
原创 千... 李克用是唐朝末年一位卓越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十三太保”中的父亲或义父。他出身于沙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