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以功劳而言多尔衮才是第一亲王,何以会排在礼亲王之后?
迪丽瓦拉
2025-07-14 10:32:47
0

前两天发了一篇讲清代铁帽子王的文章,后台就有读者针对亲王上朝站班排序留言了,说大清进关的时候睿亲王多尔衮是头号功王,为啥会排在礼亲王后面呢?还问我御史的看法有啥具体根据?

既然有了这样的疑问,那御史大概猜测可能有些读者对关外那段时间的状况不太清楚,趁这个机会,御史给大家讲讲太祖、太宗两朝那些大贝勒以及和硕亲王相互之间的关系。

【太祖时期的大贝勒代善】

在努尔哈赤的儿子里面,代善排第二,排在他前头的是储英。要说战功,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时候,身为长子和次子的储英跟代善,差不多每场战役都参加了,比其他儿子的贡献大,这没啥可怀疑的。

储英前期的表现挺不错,于是努尔哈赤后来把他立为太子,让他帮忙处理日常政务。但是储英这人小心眼儿,还特别残暴,对自己的兄弟和不是同姓的大臣不够宽容,总让人觉得他趾高气扬的。

储英自己好几次挑战努尔哈赤的权威,所以努尔哈赤就把储英的太子之位给废了,还把他囚禁到死。

跟储英完全不一样的是代善,在努尔哈赤的儿子们里头,代善这人最忠厚老实,弟弟和大臣们都特别敬重他。努尔哈赤弄出八旗制度以后,代善单独统领正红和镶红两旗,是四大贝勒里排第一的,还被立为太子(说太子不太准确,叫接班人更合适)。

努尔哈赤晚年的时候,他的儿子们都想当大汗,代善因为和大妃有那种不清不楚的关系,中了皇太极他们设的套,所以太子的位子就没了。不过代善跟褚英不一样,就算没了太子的位子,也没人说他人品不好,也没人否定他的功劳,他的权威和影响力在所有贝勒里还是排第一。

在天命十一年(1626 年),努尔哈赤病故了,他留下的遗诏是让八个王爷一起商议国家政事。可他没明确指定继位的人,这就给后面争夺汗位埋下了祸根。

那时候,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地位最高。要是非得选个大汗出来,那肯定得从他们四人里头挑。但阿敏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只是侄子,所以他没资格继承汗位。

从实力上讲,代善和他儿子掌管着两红旗,莽古尔泰跟皇太极每人掌管一旗,多尔衮、多铎兄弟虽然也掌管着两旗,可毕竟年纪小,不能跟哥哥们较量。

代善有着多年积累的威望,实力也很强悍。要是这时候他想争汗位,胜算估计是最大的。可难得的是,代善觉得就当时后金那种复杂的情况而言,自己当不了大汗,还主动推荐了皇太极。

有了代善的支持,其他贝勒想反对也没法反对。要知道,历史上可没谁像代善这样,明明自己够格有实力当皇帝,却把皇位让出去。

【太宗时期的代善】

皇太极在继承汗位以后,对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很是恭敬,刚即位就尊称他们为王兄,上朝时也是他们四人面朝南坐着,接受宗室王公大臣们的朝拜。

实话说,皇太极处理朝政的本事确实比代善强,特别是努尔哈赤晚年搞暴政,让后金政权遭遇了极大的难题,辽东汉人起来反抗,蒙古各部也在那等着瞧,而且宁远那一战还让八旗军队没了精神头。

经过皇太极的持续努力,后金的内外问题都被处理好了。在这期间,皇太极还一直打压各位贝勒来集中皇权,阿敏、莽古尔泰先后被定了罪、革了爵还被囚禁起来。代善虽说也被打压了,可没受到太大影响。

皇太极建立大清国之后,弄了一套新的宗室爵位制度,把原来的大贝勒变成了和硕亲王,普通的贝勒改成多罗郡王,从这时候起,清代宗室爵位基本上就定下来了。

代善被封的号是礼亲王,在诸王里排首位。同时皇太极还确定了诸王上班的顺序,那就是礼亲王排在第一,睿亲王第二、郑亲王第三。

代善一直都很有威望,为人还厚道,在宗室和异姓贵族里人脉不错,皇太极就挺忌惮这点。正因如此,皇太极觉得这个哥哥代善不好把控,这才着重培养多尔衮。

多尔衮真没让人失望,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能力特别强。在皇太极晚年的时候,多尔衮的势力猛涨,甚至超过了代善。正因如此,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才有心思打皇位的主意。

皇太极过世后,在皇位继承人这件事上,宗室内部展开了激烈争斗,豪格带领的两黄旗跟多尔衮兄弟的两白旗差一点就要动刀动枪了。两边僵持着谁也不让谁,都把期望寄托在了代善那里。

代善这人特有心机,事情都发展成这样了,立豪格或者多尔衮都不妥当,听了他的提议,六岁的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登上了皇位。

不过代善一直把江山社稷看得最重,福临毕竟年纪小还没法处理国事,多尔衮的本事大家都清楚,只有靠他帮忙,大清才能打败大明,才有机会进到中原。因此就推举多尔衮当摄政王来掌控全局。

多尔衮掌权后,因为代善没拥护他即位心里有气,晚年的代善遭到了他的打压,很快就被挤出了政治核心圈子。不过代善威望大,又是多尔衮的大哥,所以多尔衮没法像对付豪格那样,对代善进行过分的报复。

能瞧出来,礼亲王代善在大清开创的时候立下了特别大的功劳,他本来能当皇帝,却把皇位让给了皇太极,本来能当摄政王,又把位置让给了多尔衮。就这两次让位,成就了大清的江山,所以礼亲王排在诸王的首位那是当之无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如果有一天,你被一个总统追求,他告诉你这辈子非你不娶,你会怎么办? 这不是玛丽苏幻想小说,而是发生在...
原创 明... 明朝火铳是中国古代火器的代表之一,其发展对于中国军事、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火铳...
原创 秦... 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东方六国为啥不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221年,仅仅不...
原创 他... 他曾经是 毛主席 的 政治秘书 ,前前后后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30余年。但他久居高位后,内心开始变得浮...
原创 “... 这位青少年,年纪轻轻却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他并非清朝十二帝中的一员,而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第十三帝...
原创 他... 2006年,一部震撼人心的经典历史电影《东京审判》问世,淋漓尽致地还原了当年审判场景,使观众久久难以...
原创 大... 看到古书记载说大禹治水的那个大禹,娶了涂山氏族的女子,然后生下了启,后来启在父亲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建立...
原创 周... 周文王的正妻是太姒[tài sì],她一共生了十个儿子,大儿子是伯邑考,二儿子是周武王姬发,三儿子是...
原创 巴... 前言 与苏伊士运河一样,作为连接两大洋的咽喉要道,巴拿马运河设想一经提出,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巴拿马...
原创 蒙... #历史开讲# 蒙古人和汉人相争时,蒙古人如果殴打汉人,汉人是不允许还手的,只能向有司提出诉讼。 这条...
原创 岳... 提起岳飞和他的岳家军,人们都会为他们的功败垂成而感到惋惜。那么事实上的岳家军到底有没有能力收复北方的...
原创 河... 河北四庭柱为袁绍手下的: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其实还有一横梁为韩猛,但不在一个组合所以暂且不论。 ...
原创 曾... 不管是否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都听说过这么一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是一个...
原创 朱... 1362年,30岁徐达入朱府去找吴国公朱元璋的时候,在林间小路上,看到一个女子正在旁边嗅着鲜花,徐达...
原创 知... 西安,北京,洛阳,南京,被称为我国四大古都。那么你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谁吗? 西安 西安,古称...
原创 南...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卡... 在当今和平年代下的卡尔梅克,应该如何摆脱俄罗斯的控制实现独立呢? 中国会不会对于有着相同亚洲面孔的卡...
用行动说话,靠实干成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辉煌的成就都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无数人以实际行动为笔,以汗水为墨,共同书写而成的...
原创 东... 东斯拉夫人的历史发展 8至9世纪是东欧地区的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东斯拉夫人的历史发展,在这个时期,东...
原创 光... 慈禧实际上是一位极具有政治野心的人,在垂帘听政期间,她一直试图掌控清朝政权的实际控制权,以此来扩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