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你认知:满清皇帝绝大多数庸碌无能
迪丽瓦拉
2025-09-08 15:33:35
0

总有人说满清的皇帝个个都不昏庸,但这话说得可不对。像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这些人,就觉得满清皇帝没昏庸过,他们这是不顾事实乱说话。本文就要拿事实来说话,证明满清皇帝大多平庸无能,让那些美化满清的人看看真相是什么。

【满清只有两位圣君皇帝】

看看满清的历史,康熙和雍正确实是两位英明的皇帝,其他的都一般般。可能有人会提努尔哈赤,但得说清楚,努尔哈赤不是清朝的皇帝,他那时叫后金,因为他是女真人后裔,为了跟之前的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区分,才叫后金。努尔哈赤的称号是可汗,不是皇帝。所以,从皇太极开始,才有了清朝。努尔哈赤那时是个少数民族政权,用的是游牧民族的那一套。皇太极打进关内,建立了清朝,就完全照搬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因此,后金和清朝在政治上、制度上等等,差别可大了去了。

康熙做了61年皇帝,这61年里,文化、军事都厉害到了满清最牛的时候。雍正呢,他辛辛苦苦干了13年,让满清的官员制度和经济都达到了新高度。你想想,从康熙到雍正,加起来74年,再看看咱们新中国这74年,国家发展得多好。就是说,乾隆当皇帝时,康熙和雍正已经把满清的内忧外患都摆平了,给乾隆打了个很好的基础。史学家总说乾隆打败准噶尔、平定安南、稳定西藏是他的大功,其实这些好事本来就是那时候该发生的,乾隆只是赶上了。

乾隆那些被吹捧的“大功大业”,说白了,都是靠康熙和雍正两位前辈辛辛苦苦攒下的军事和经济基础。要是没这些老本,乾隆别说平定叛乱,连皇位都坐不稳。这就像说,因为雍正是皇帝,他把皇位传给乾隆,就说乾隆是靠自己的本事坐上皇位的,这其实不对。乾隆能当皇帝,不是因为乾隆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他爹是皇帝。就像西晋武帝那个傻儿子,不也当上了皇帝嘛,这能说明他厉害吗?曹操和刘备一起喝酒聊天,问谁是英雄,刘备提到江东的孙伯符算一个,结果曹操说:“孙策不过是沾了他老爸的光,哪算什么英雄。”

乾隆可不是个糊涂皇帝。康熙去世时,国库里有2716万两银子,到了雍正去世,国库里银子涨到了3453万两。想当初,康熙在位时,四处打仗,北边打赢了沙俄,西边平定了准格尔部落,南边削藩成功,还收复了台湾。这些大战可都花了不少钱,但康熙去世时,国库还是攒下了2716万两银子。到了雍正那会儿,仗打得少了,社会也安稳多了,所以雍正去世时,国库里的银子就更多了,有3453万两呢。

瞧瞧乾隆退位那会儿,给嘉庆帝留下的可是个清朝的大烂包,国库里头别说银子了,连根毛都没有,还欠了一屁股债,财政赤字严重。康熙、雍正两朝好不容易攒下的钱,都被乾隆给败光了,这样的人能是明君?简直就是糊涂蛋嘛!乾隆那时候还老搞文字狱,这是明君能干的事儿?乾隆啊,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糊涂皇帝。要评判一个皇帝是不是糊涂,不能把他劈成两半,说这边英明那边糊涂。得把他当整体来看,整体来看,清朝衰败乾隆就是罪魁祸首,他是清朝最不像话的皇帝。

【皇太极、顺治普普通通】

皇太极是大清的创始人,所以历史上有很多夸他的话,但其实大都是后人拍马屁。说实话,满清的八旗制度跟唐朝的府兵制度挺像,或者说是游牧民族的一种常见制度,平时大家种地干活,打仗时就拿起武器上战场。这样算下来,满清八旗里算上老弱病残孕,总人口绝对超不过百万,而八旗军最多时也就20万左右的人马。就凭这20万人,想打进中原当主人,简直是白日做梦。

因此,在明朝末年,袁崇焕守着山海关,满清军队根本没法越过长城。袁崇焕去世后,吴三桂带着13万大军,其中8万精兵对抗满清的八旗兵,让皇太极一点进展都没有。那时候,大明王朝里面已经烂透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就像进了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悟空,大明只剩下一副烂皮囊了。可就算这样,皇太极和多尔衮还是没能打进关内,占领中原。

所以,说是李闯灭了明朝,但其实吴三桂打开关门让清军进了中原也起了大作用。这么看来,满清帝国更像是吴三桂这些明朝投降的将领拱手送给后金的,而不是满族自己打下来的。满清进了关以后,主要对付南明剩下势力的不是满清的八旗军,而是汉军。硬说统一中国和治理中国的功劳是满清皇帝的,那真的没法说了。其实是汉人帮满清统一了中国,到了康熙时,八旗军已经不行了,还是得靠汉军。到了满清中后期,八旗军简直就像废物一样,所以才有了曾国藩、左宗棠这些成为清朝中流砥柱的大臣。

因此,皇太极其实没那么英明神武,他只是利用了明朝内部争斗、官员们抢权夺利的机会罢了。皇太极不用费太多心思和努力,只需等着好处自己送上门来。像吴三桂、洪承畴这些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因为没了回头路,所以只能一门心思去消灭南明的残余力量。说白了,吴三桂后来敢在康熙削藩时叛乱,就是因为他觉得满清的天下大半都是他这种明朝降将打下来的,他军事上有底气。只不过情况变了,这次对付吴三桂的不是满清的八旗军,而是汉军。

【乾隆之后满清皇帝个个无能】

史书老爱把糊涂和没本事放一块儿,说因为糊涂所以就没本事。咱们瞧瞧嘉庆皇帝那会儿,全世界工业革命闹得正欢,可清朝偏偏要压制科技,关起门来不跟外界做生意。这哪是英明,简直就是糊涂嘛!到了嘉庆晚期,西方鸦片还大量涌进中国,清朝的钱袋子更是捉襟见肘。老百姓被逼急了就要造反,你看乾隆末年白莲教起义,嘉庆时天理教也起义,这不都证明了皇帝既糊涂又没本事嘛。

道光皇帝接棒嘉庆后,鸦片战争让他丢了国家面子,之后的皇帝也是一个接一个地对外妥协让步,对内则狠狠打压农民起义。说这些皇帝不糊涂,这是想给他们脸上贴金呢,还是想显得学者们有独到见解?中国近代受的那些苦,多半都是满清给咱们民族招来的,一句“没有糊涂皇帝”就想给满清擦干净屁股?还有人说同治、光绪也挺厉害,就是被慈禧给压住了,这不是瞎扯嘛。但凡不糊涂的皇帝,那多少也得有点头脑和手段,还能一直被慈禧压着?同治六岁就当了皇帝,光绪也是不到六岁,溥仪也是六岁,都是小孩子当的皇帝,专家们说他们不糊涂,这结论是哪来的?难道小孩生来就懂事?

有人还是不甘心,非要较劲。咱们拿同时期的日本明治天皇来说事儿,他15岁就当上了天皇,一上台就大搞改革,那就是有名的明治维新。这样的国君才算明智,才算干了点实事。啥叫明智呢?我觉得就是得看清天下大势,还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国策,让国家比老皇帝在位时更发达,这才叫明智。也不用比老皇帝强太多,只要有点进步就行。可咱再看看满清的皇帝,从乾隆开始,一代比一代差,把国家搞得越来越烂,丢的地、丢的脸也越来越多。溥仪还给日本人当走狗,这能叫明智?

【中国上下几千年一多半屈辱都来自满清】

人们常说三国时期英雄气概尽失,两晋时则小人当道,尤其是西晋的永嘉之乱,导致了五胡乱华的惨状,这成了华夏民族的一大污点。但到了清朝,国家的耻辱主要来自腐败的满清政府。当然,民国时期我们也还在受外敌欺辱,可这些欺辱归根结底还是满清的愚昧落后惹的祸。

大明皇朝,皇上守着国家大门,皇帝与国家共存亡,他们不靠联姻求和,不当别国臣子,不接受贡品换和平,不割让土地,也不赔钱,这样有骨气的朝代,从秦汉开始只有大明一个。最关键的是,大明一直没停下科技发展的脚步,就像崇祯年间,中国科学家宋应星写的那本《天工开物》,这本古代科技的大书,就显示了明朝有多看重科技。明朝的军队用了很多新式火器,特别是神机营,他们主要用火炮、鸟铳、火铳、抬枪这些热兵器。正因如此,郑成功才能战胜用了近代火器的荷兰侵略者,而荷兰在当时可是欧洲的强国呢。

到了清朝时期,中国的科技发展突然停了下来,明朝时刚冒头的资本主义也因为明朝灭亡而没能发展起来。就算是清朝晚期搞的洋务运动,也只是因为被外国人打疼了,清朝的统治者才不得不学习西方的技术,并不是他们真心觉得这些“新奇玩意儿”能增强国家的实力。

大明王朝有过像迷上豹房的明武宗、只当了一个月皇帝就因纵欲去世的明光宗,还有爱做木匠活的皇帝,这些皇帝都挺荒唐,但大明没丢过主权,也没割地赔款。要是说清朝那些丢了主权、割地赔款的皇帝不算昏君,那大明那些坚守国土、不低头称臣的皇帝咋就被说成是昏君了呢?崇祯帝为国捐躯,咋就被说成是糊涂无能呢?

【结语:】

要判断满清的皇帝是不是糊涂,就得瞧瞧他们当政时,国家、社会和百姓的日子有没有比前人管得好。明摆着,从乾隆往后,是一代比一代差劲。啥叫糊涂?就是心眼不亮堂,看不出谁是人才,也看不清天下的大形势。那啥叫平庸呢?就是平平淡淡啥也没干成。打嘉庆皇帝那会儿起,西方开始往中国送鸦片,可嘉庆啥也没做,这可不只是平庸那么简单,简直就是当皇帝当得不负责任,啥都不管。之后的清朝皇帝,一个个都丢了国家的脸,赔了地又赔钱,还老欺负老百姓。

有人夸清朝让咱们国土这么大,其实是给清朝脸上贴金。想想看,大明虽然丢了外东北、库页岛这些地方,但这些地方后来还是被满族人管着。到了清朝末年,这些地方全成了沙俄的地盘。还有朝鲜,以前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清朝时却被日本给抢走了。再说冲绳县,原本也是大明的藩属,清朝时还是中国的,结果甲午战争后就被日本占了。康熙时好不容易收复了台湾,可清朝末年,台湾在刘铭传当总督后不久,又被日本抢去了。清朝末年,咱们国家差点儿就亡国灭种了,这能说明清朝的皇帝都不糊涂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在蜀汉历史的长河中,关张不死、张飞、诸葛亮和李严等三位托孤重臣的故事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首先...
原创 诸... 前言 三国鼎立,诸葛亮堪称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凭借超凡智慧扶持蜀汉,却始终未能实现一统天...
赤壁烽火照九州:《三国:谋定天... 朱雀纹样的文化密码 当新春佳节的红灯笼映亮长安街头,《三国:谋定天下》的玩家们正忙着用朱砂描画战旗。...
5.28 讲座预告丨霍巍:三星... 三星堆六个祭祀坑的考古新发现 带给世人有关三星堆与中华文明 和世界文明若干重大问题的新的思考 本期深...
原创 毛... 北京的冬天格外严寒,随着年纪渐长,身体也逐渐虚弱,这让人对寒冷的感受更加敏锐。毛主席深知寒冷给身体带...
原创 “... 蚂蚁庄园2025年5月28日庄园小课堂知识问答的最新问题是“闻鸡起舞”的故事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祖逖...
原创 开... 在开禧四年(1208)闰四月,一只雕刻精美的木匣经过水陆运输,终于从临安抵达金国的中都皇宫。这份特别...
原创 他... 作者:阿赖耶识 满清故事最多的时代,就是康熙时期。 说后宫,每一个女人都有自己的锦绣芳华。说前朝,每...
中世纪的农业工具 这份中世纪手稿插图的副本展示了一位农民使用重型犁的一个非常简陋的版本。更大的犁会配备轮子,并需要两倍...
原创 身... 以前听过“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句话,其实不仅仅是说皇妃,还有一些宫女,以及深宫内的其他女人,她们进入皇...
原创 4... 上世纪八十年代,挪威学者约翰·加尔通作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预言:“苏联将在十年后解体。”这一预言一出,...
原创 巫...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发生的一起特大冤假错案,巫蛊之祸直接导致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的死,还有大量的勋贵...
原创 明...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明朝时期的官窑瓷器以其卓越的工艺和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古代瓷器制作的重...
原创 他... 在中国古代,谥号的赋予一般是为了表彰那些对国家和朝廷贡献卓著的重臣,尤其是在其去世后,由皇帝正式决定...
原创 汪... 《——·前言·——》 汪皇后曾是明帝的正妻,但因一句“废储不祥”被废黜,几乎殉葬。然而,她不仅活过...
原创 朱... 前言 朱标的一生无疑是一个传奇。作为朱元璋的长子,他几乎拥有了所有的荣光与权势——皇位的继承人、军...
靖康之变后,宋徽宗在金国8年生... 靖康之变,东京梦华碎,大宋文脉断,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事件之一。在这场变故中,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金人...
原创 苏... 老覃在昨天发布了一篇名为《1949年,蒋介石得高人献策眉开眼笑,局势发展,均被高人一一言中》的文章,...
原创 朱... 前言 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许多儿子才俊出众,但在太子的争夺战中,朱标为何能够脱颖而出,令其他皇...
原创 朱... 导读: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中,有一些表现出色,如太子朱标和朱棣,但大部分却成了骄奢淫耻的荒唐王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