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满清的皇帝个个都不昏庸,但这话说得可不对。像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这些人,就觉得满清皇帝没昏庸过,他们这是不顾事实乱说话。本文就要拿事实来说话,证明满清皇帝大多平庸无能,让那些美化满清的人看看真相是什么。
【满清只有两位圣君皇帝】
看看满清的历史,康熙和雍正确实是两位英明的皇帝,其他的都一般般。可能有人会提努尔哈赤,但得说清楚,努尔哈赤不是清朝的皇帝,他那时叫后金,因为他是女真人后裔,为了跟之前的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区分,才叫后金。努尔哈赤的称号是可汗,不是皇帝。所以,从皇太极开始,才有了清朝。努尔哈赤那时是个少数民族政权,用的是游牧民族的那一套。皇太极打进关内,建立了清朝,就完全照搬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因此,后金和清朝在政治上、制度上等等,差别可大了去了。
康熙做了61年皇帝,这61年里,文化、军事都厉害到了满清最牛的时候。雍正呢,他辛辛苦苦干了13年,让满清的官员制度和经济都达到了新高度。你想想,从康熙到雍正,加起来74年,再看看咱们新中国这74年,国家发展得多好。就是说,乾隆当皇帝时,康熙和雍正已经把满清的内忧外患都摆平了,给乾隆打了个很好的基础。史学家总说乾隆打败准噶尔、平定安南、稳定西藏是他的大功,其实这些好事本来就是那时候该发生的,乾隆只是赶上了。
乾隆那些被吹捧的“大功大业”,说白了,都是靠康熙和雍正两位前辈辛辛苦苦攒下的军事和经济基础。要是没这些老本,乾隆别说平定叛乱,连皇位都坐不稳。这就像说,因为雍正是皇帝,他把皇位传给乾隆,就说乾隆是靠自己的本事坐上皇位的,这其实不对。乾隆能当皇帝,不是因为乾隆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他爹是皇帝。就像西晋武帝那个傻儿子,不也当上了皇帝嘛,这能说明他厉害吗?曹操和刘备一起喝酒聊天,问谁是英雄,刘备提到江东的孙伯符算一个,结果曹操说:“孙策不过是沾了他老爸的光,哪算什么英雄。”
乾隆可不是个糊涂皇帝。康熙去世时,国库里有2716万两银子,到了雍正去世,国库里银子涨到了3453万两。想当初,康熙在位时,四处打仗,北边打赢了沙俄,西边平定了准格尔部落,南边削藩成功,还收复了台湾。这些大战可都花了不少钱,但康熙去世时,国库还是攒下了2716万两银子。到了雍正那会儿,仗打得少了,社会也安稳多了,所以雍正去世时,国库里的银子就更多了,有3453万两呢。
瞧瞧乾隆退位那会儿,给嘉庆帝留下的可是个清朝的大烂包,国库里头别说银子了,连根毛都没有,还欠了一屁股债,财政赤字严重。康熙、雍正两朝好不容易攒下的钱,都被乾隆给败光了,这样的人能是明君?简直就是糊涂蛋嘛!乾隆那时候还老搞文字狱,这是明君能干的事儿?乾隆啊,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糊涂皇帝。要评判一个皇帝是不是糊涂,不能把他劈成两半,说这边英明那边糊涂。得把他当整体来看,整体来看,清朝衰败乾隆就是罪魁祸首,他是清朝最不像话的皇帝。
【皇太极、顺治普普通通】
皇太极是大清的创始人,所以历史上有很多夸他的话,但其实大都是后人拍马屁。说实话,满清的八旗制度跟唐朝的府兵制度挺像,或者说是游牧民族的一种常见制度,平时大家种地干活,打仗时就拿起武器上战场。这样算下来,满清八旗里算上老弱病残孕,总人口绝对超不过百万,而八旗军最多时也就20万左右的人马。就凭这20万人,想打进中原当主人,简直是白日做梦。
因此,在明朝末年,袁崇焕守着山海关,满清军队根本没法越过长城。袁崇焕去世后,吴三桂带着13万大军,其中8万精兵对抗满清的八旗兵,让皇太极一点进展都没有。那时候,大明王朝里面已经烂透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就像进了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悟空,大明只剩下一副烂皮囊了。可就算这样,皇太极和多尔衮还是没能打进关内,占领中原。
所以,说是李闯灭了明朝,但其实吴三桂打开关门让清军进了中原也起了大作用。这么看来,满清帝国更像是吴三桂这些明朝投降的将领拱手送给后金的,而不是满族自己打下来的。满清进了关以后,主要对付南明剩下势力的不是满清的八旗军,而是汉军。硬说统一中国和治理中国的功劳是满清皇帝的,那真的没法说了。其实是汉人帮满清统一了中国,到了康熙时,八旗军已经不行了,还是得靠汉军。到了满清中后期,八旗军简直就像废物一样,所以才有了曾国藩、左宗棠这些成为清朝中流砥柱的大臣。
因此,皇太极其实没那么英明神武,他只是利用了明朝内部争斗、官员们抢权夺利的机会罢了。皇太极不用费太多心思和努力,只需等着好处自己送上门来。像吴三桂、洪承畴这些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因为没了回头路,所以只能一门心思去消灭南明的残余力量。说白了,吴三桂后来敢在康熙削藩时叛乱,就是因为他觉得满清的天下大半都是他这种明朝降将打下来的,他军事上有底气。只不过情况变了,这次对付吴三桂的不是满清的八旗军,而是汉军。
【乾隆之后满清皇帝个个无能】
史书老爱把糊涂和没本事放一块儿,说因为糊涂所以就没本事。咱们瞧瞧嘉庆皇帝那会儿,全世界工业革命闹得正欢,可清朝偏偏要压制科技,关起门来不跟外界做生意。这哪是英明,简直就是糊涂嘛!到了嘉庆晚期,西方鸦片还大量涌进中国,清朝的钱袋子更是捉襟见肘。老百姓被逼急了就要造反,你看乾隆末年白莲教起义,嘉庆时天理教也起义,这不都证明了皇帝既糊涂又没本事嘛。
道光皇帝接棒嘉庆后,鸦片战争让他丢了国家面子,之后的皇帝也是一个接一个地对外妥协让步,对内则狠狠打压农民起义。说这些皇帝不糊涂,这是想给他们脸上贴金呢,还是想显得学者们有独到见解?中国近代受的那些苦,多半都是满清给咱们民族招来的,一句“没有糊涂皇帝”就想给满清擦干净屁股?还有人说同治、光绪也挺厉害,就是被慈禧给压住了,这不是瞎扯嘛。但凡不糊涂的皇帝,那多少也得有点头脑和手段,还能一直被慈禧压着?同治六岁就当了皇帝,光绪也是不到六岁,溥仪也是六岁,都是小孩子当的皇帝,专家们说他们不糊涂,这结论是哪来的?难道小孩生来就懂事?
有人还是不甘心,非要较劲。咱们拿同时期的日本明治天皇来说事儿,他15岁就当上了天皇,一上台就大搞改革,那就是有名的明治维新。这样的国君才算明智,才算干了点实事。啥叫明智呢?我觉得就是得看清天下大势,还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国策,让国家比老皇帝在位时更发达,这才叫明智。也不用比老皇帝强太多,只要有点进步就行。可咱再看看满清的皇帝,从乾隆开始,一代比一代差,把国家搞得越来越烂,丢的地、丢的脸也越来越多。溥仪还给日本人当走狗,这能叫明智?
【中国上下几千年一多半屈辱都来自满清】
人们常说三国时期英雄气概尽失,两晋时则小人当道,尤其是西晋的永嘉之乱,导致了五胡乱华的惨状,这成了华夏民族的一大污点。但到了清朝,国家的耻辱主要来自腐败的满清政府。当然,民国时期我们也还在受外敌欺辱,可这些欺辱归根结底还是满清的愚昧落后惹的祸。
大明皇朝,皇上守着国家大门,皇帝与国家共存亡,他们不靠联姻求和,不当别国臣子,不接受贡品换和平,不割让土地,也不赔钱,这样有骨气的朝代,从秦汉开始只有大明一个。最关键的是,大明一直没停下科技发展的脚步,就像崇祯年间,中国科学家宋应星写的那本《天工开物》,这本古代科技的大书,就显示了明朝有多看重科技。明朝的军队用了很多新式火器,特别是神机营,他们主要用火炮、鸟铳、火铳、抬枪这些热兵器。正因如此,郑成功才能战胜用了近代火器的荷兰侵略者,而荷兰在当时可是欧洲的强国呢。
到了清朝时期,中国的科技发展突然停了下来,明朝时刚冒头的资本主义也因为明朝灭亡而没能发展起来。就算是清朝晚期搞的洋务运动,也只是因为被外国人打疼了,清朝的统治者才不得不学习西方的技术,并不是他们真心觉得这些“新奇玩意儿”能增强国家的实力。
大明王朝有过像迷上豹房的明武宗、只当了一个月皇帝就因纵欲去世的明光宗,还有爱做木匠活的皇帝,这些皇帝都挺荒唐,但大明没丢过主权,也没割地赔款。要是说清朝那些丢了主权、割地赔款的皇帝不算昏君,那大明那些坚守国土、不低头称臣的皇帝咋就被说成是昏君了呢?崇祯帝为国捐躯,咋就被说成是糊涂无能呢?
【结语:】
要判断满清的皇帝是不是糊涂,就得瞧瞧他们当政时,国家、社会和百姓的日子有没有比前人管得好。明摆着,从乾隆往后,是一代比一代差劲。啥叫糊涂?就是心眼不亮堂,看不出谁是人才,也看不清天下的大形势。那啥叫平庸呢?就是平平淡淡啥也没干成。打嘉庆皇帝那会儿起,西方开始往中国送鸦片,可嘉庆啥也没做,这可不只是平庸那么简单,简直就是当皇帝当得不负责任,啥都不管。之后的清朝皇帝,一个个都丢了国家的脸,赔了地又赔钱,还老欺负老百姓。
有人夸清朝让咱们国土这么大,其实是给清朝脸上贴金。想想看,大明虽然丢了外东北、库页岛这些地方,但这些地方后来还是被满族人管着。到了清朝末年,这些地方全成了沙俄的地盘。还有朝鲜,以前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清朝时却被日本给抢走了。再说冲绳县,原本也是大明的藩属,清朝时还是中国的,结果甲午战争后就被日本占了。康熙时好不容易收复了台湾,可清朝末年,台湾在刘铭传当总督后不久,又被日本抢去了。清朝末年,咱们国家差点儿就亡国灭种了,这能说明清朝的皇帝都不糊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