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地下党罗广斌被捕,特务担心得罪他哥,便打招呼:你弟弟是共产党
迪丽瓦拉
2025-09-08 15:04:54
0

“司令,这是刚才得到的情报,您看看…”

特务头子战战兢兢地将一沓文件递到罗广文面前。罗广文看着那一叠厚厚的资料,眉头紧皱,专心地翻看着。

看完后,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抬头看着特务头子问道:“这些资料从哪里来的?准确性有多高?”

特务头子心情忐忑地答道:“司令,绝对可靠,我们特地核实了好几遍,谁敢拿您弟弟的事情开玩笑呢?”

原来,这些资料详细记录了罗广斌作为我党地下党员的身份和活动轨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报,作为国民党骨干力量的罗广文内心感到沉重与矛盾。而罗广斌,这个我党地下组织的坚定成员,又是怎样一个人物呢?

兄弟二人的家庭背景可以说在当时属于上流社会,父亲是当地的著名大地主。两兄弟从小衣食无忧,生活优渥,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们对于世界的看法渐渐产生了不同。

在罗广斌还是个孩子时,罗广文早已开始对当时的政治局势表示不满。得到家里的支持后,凭借个人的努力,罗广文顺利进入了黄埔军校。这里培养了许多未来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大人物,罗广文怀着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希望自己能够在乱世中有所作为。

而罗广斌则有着完全不同的想法。随着他逐渐长大,他发现,国民党所号称的救国之路并不真正代表着老百姓的利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意识到,若真想拯救百姓,唯有另辟蹊径。正是这一时的迷茫与困惑,使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理论,并开始从书籍中汲取知识。他渐渐相信,唯一能带来根本性改变的力量,就是共产党。

然而,选择支持共产党对罗广斌来说是个艰难的决定,因为这与他的家庭背景发生了激烈冲突。父亲是地主,哥哥是国民党骨干,这样的立场差异最终注定会撕裂家庭。尽管如此,看着无数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罗广斌毅然决定加入我党。

在这期间,罗广斌找到了一份教师工作,毕竟,文学是他小时候最感兴趣的领域。表面上他是一个普通教师,实则他悄悄投身于地下工作。自制并传播关于共产党政策的书籍和小册子,在内部间流传,帮助党组织的工作顺利开展。罗广斌因此也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然而,拥有这一身份的代价是巨大的——时时刻刻都面临着生死的威胁,任何一个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他陷入危机,但为了革命事业,他从未后悔过。

然而,罗广斌并未察觉到,他所处的环境已经被特务渗透,许多关于他和我党活动的情报正不断流出。很快,罗广斌成为了特务的重点追捕对象,特务们迅速确定了他的藏身之地,准备实施逮捕。但此时,他们却面临一个难题——罗广文如今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位非同一般,已是位高权重的将军。如果将罗广斌逮捕,恐怕会惹怒罗广文,这对于特务们来说无疑是极其危险的。于是,特务们决定先行去请示罗广文。

当资料摆在罗广文的办公桌上时,他早已了解了事情的大致情况。看完这些资料后,他的内心极为纠结。毕竟,无论如何,罗广斌都是自己的亲弟弟。看着站在一旁的特务头子,他轻轻抬头说:“国有国法,就算是我的弟弟,按照规定,你们该抓就得抓。可是,话又说回来,这毕竟是我的弟弟,出了什么事,我怎么跟家里交代呢,你说是不是?”

特务头子立刻点头如捣蒜,心领神会地说:“明白,明白。”

于是,逮捕罗广斌的行动开始实施。很快,特务们就敲响了罗广斌家的门。罗广斌警觉地询问:“谁?”

外面的特务答道:“我是送信的,罗少爷在家吗?”

罗广斌打开门看到一名穿着便衣的男子,他没有产生任何疑心,便放了人进来。然而,谁曾想,门外早已埋伏了几个特务,他们一涌而上,迅速将罗广斌逮捕。

罗广斌很快被关进了当时臭名昭著的渣宰洞。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那里是一个黑暗的地方,几乎所有关进这里的人最终都没有活着出来。对待一般的犯人,特务们通常会进行严刑拷打。然而,他们对罗广斌的态度却截然不同。每个特务都恭恭敬敬地对待他,显然他们都知道,背后有罗广文的权威在。正因为如此,他们根本不敢对罗广斌动手,最多也只是通过谈话进行审问。

而面对特务们的威逼利诱,罗广斌始终冷静坚定,不为所动。某日,一名特务头子忍不住怒气,指着他威胁道:“如果不是因为你哥哥的关系,我早就让你见阎王了!”

罗广斌依然毫不畏惧,正气凛然地回应道:“有本事你就来啊!我和我哥早就断了联系!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特务头子无奈,只得收起枪,知道冲动的后果有多可怕。尽管愤怒,特务们依然无可奈何,只能束手无策。

罗广斌的身份成为了监狱中的谜团。其他犯人对他为何得到如此优待充满疑问,但由于对革命机密的保密,他们选择远离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罗广斌确实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人,开始主动与他交流。

期间,罗广斌的父母也曾来看望过他,他们唯一的要求是希望他能交代一切。但罗广斌冷冷回应道:“你们回去吧,我什么也不会说。”

随着解放军的推进,罗广斌所在的地区最终被解放。经过一番劝说,狱卒们终于决定放了他。出狱后的罗广斌,将自己在监狱中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写成了革命小说《红岩》。这部作品成为了激励无数人前行的精神力量,直至今日,依然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太... 1851年1月,洪秀全等人发动金田起义,揭开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序幕。为镇压这场农民起义,清政府调集大量...
原创 一... 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朝代,大观园内,一张神秘的药方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它不仅被认为能治疗林黛玉的顽疾,更因...
燕赵国宝“活”起来 传统文化“... “造型、纹饰、色泽,连陈年的印痕都这么清楚,这哪是文物展示啊,这不就是3D大片吗?”“这就是特火的那...
青花鬼谷子下山八棱开片天字瓶:... 在世界陶瓷艺术的璀璨星河中,青花鬼谷子下山八棱开片天字瓶犹如一颗耀眼的超新星,以惊世骇俗的艺术魅力与...
原创 郭... 1959年,当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得知末代皇帝溥仪被特赦出狱的消息后,异常兴...
原创 秦... 1944年12月23日,秦基伟所辖的太行军区一分区迎来了一位不寻常的客人。这个客人是一名来自美军的盟...
原创 揭... 有一个人名叫马周,他的文章《陈时政疏》得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高度评价,被誉为继贾生的《治安策》之后的...
在北京,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从北京唱响的歌曲,承载历史,照亮未来,在中华大地奏响时代强音。它不仅...
原创 李... 李渊的太上皇生活如何?揭示了禅让制的真正本质:谁掌权,谁就是主宰 在贞观九年,唐高祖李渊在长安去世...
马奇诺防线:从地质学视角解构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军事限制(陆军10万人、禁止空军)看似构建了安全屏障,实...
魁宿堂邓氏寻亲:元朝邓辉(字瑞... 这句喊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海寰宇的邓氏家族的口号,是我们的心声和愿望。邓氏族发南阳,写进国史家谱,无...
原创 他... 在1936年,瑞士传教士勃沙特出版了他的著作《神灵之手》,在书中,他详细记录了他在红军队伍中度过的十...
原创 解... 1946年6月,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标志着解放战争的正式开始。从这一年起,人民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超过三...
原创 宣... 赵姬与嫪毐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中一段极具戏剧性的篇章。公元前238年,对于年少的秦始皇嬴政来说...
原创 蜀... 一、华容道事件 虽然我并不喜欢从阴谋的角度去解读《三国演义》,但问题是,《三国演义》从头到尾都充斥...
原创 贾... 在贾府的主室里,贾母,这位曾经以自己的力量维系家族荣光的长者,正躺在她那张华贵而庞大的床榻上,面色显...
原创 龙...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历代以来对于龙的原型的探索从未停止,尽管时至今日这一问题依旧未能得到最终...
砒霜:一段致命的历史 《查特顿之死》(用砒霜自杀),亨利·瓦利斯作于1856年 / 英国泰特美术馆,维基共享资源 自古以来...
原创 消... 在东汉末年,天下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英雄豪杰层出不穷。每个阵营都拥有数名出色的将领,而这些猛将们的...
原创 蒙... “纵横捭阖平欧亚,大略雄才傲英杰。” 这句话描绘了成吉思汗的伟大和远见。作为蒙古族的英雄,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