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这是刚才得到的情报,您看看…”
特务头子战战兢兢地将一沓文件递到罗广文面前。罗广文看着那一叠厚厚的资料,眉头紧皱,专心地翻看着。
看完后,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抬头看着特务头子问道:“这些资料从哪里来的?准确性有多高?”
特务头子心情忐忑地答道:“司令,绝对可靠,我们特地核实了好几遍,谁敢拿您弟弟的事情开玩笑呢?”
原来,这些资料详细记录了罗广斌作为我党地下党员的身份和活动轨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报,作为国民党骨干力量的罗广文内心感到沉重与矛盾。而罗广斌,这个我党地下组织的坚定成员,又是怎样一个人物呢?
兄弟二人的家庭背景可以说在当时属于上流社会,父亲是当地的著名大地主。两兄弟从小衣食无忧,生活优渥,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们对于世界的看法渐渐产生了不同。
在罗广斌还是个孩子时,罗广文早已开始对当时的政治局势表示不满。得到家里的支持后,凭借个人的努力,罗广文顺利进入了黄埔军校。这里培养了许多未来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大人物,罗广文怀着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希望自己能够在乱世中有所作为。
而罗广斌则有着完全不同的想法。随着他逐渐长大,他发现,国民党所号称的救国之路并不真正代表着老百姓的利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意识到,若真想拯救百姓,唯有另辟蹊径。正是这一时的迷茫与困惑,使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理论,并开始从书籍中汲取知识。他渐渐相信,唯一能带来根本性改变的力量,就是共产党。
然而,选择支持共产党对罗广斌来说是个艰难的决定,因为这与他的家庭背景发生了激烈冲突。父亲是地主,哥哥是国民党骨干,这样的立场差异最终注定会撕裂家庭。尽管如此,看着无数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罗广斌毅然决定加入我党。
在这期间,罗广斌找到了一份教师工作,毕竟,文学是他小时候最感兴趣的领域。表面上他是一个普通教师,实则他悄悄投身于地下工作。自制并传播关于共产党政策的书籍和小册子,在内部间流传,帮助党组织的工作顺利开展。罗广斌因此也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然而,拥有这一身份的代价是巨大的——时时刻刻都面临着生死的威胁,任何一个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他陷入危机,但为了革命事业,他从未后悔过。
然而,罗广斌并未察觉到,他所处的环境已经被特务渗透,许多关于他和我党活动的情报正不断流出。很快,罗广斌成为了特务的重点追捕对象,特务们迅速确定了他的藏身之地,准备实施逮捕。但此时,他们却面临一个难题——罗广文如今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位非同一般,已是位高权重的将军。如果将罗广斌逮捕,恐怕会惹怒罗广文,这对于特务们来说无疑是极其危险的。于是,特务们决定先行去请示罗广文。
当资料摆在罗广文的办公桌上时,他早已了解了事情的大致情况。看完这些资料后,他的内心极为纠结。毕竟,无论如何,罗广斌都是自己的亲弟弟。看着站在一旁的特务头子,他轻轻抬头说:“国有国法,就算是我的弟弟,按照规定,你们该抓就得抓。可是,话又说回来,这毕竟是我的弟弟,出了什么事,我怎么跟家里交代呢,你说是不是?”
特务头子立刻点头如捣蒜,心领神会地说:“明白,明白。”
于是,逮捕罗广斌的行动开始实施。很快,特务们就敲响了罗广斌家的门。罗广斌警觉地询问:“谁?”
外面的特务答道:“我是送信的,罗少爷在家吗?”
罗广斌打开门看到一名穿着便衣的男子,他没有产生任何疑心,便放了人进来。然而,谁曾想,门外早已埋伏了几个特务,他们一涌而上,迅速将罗广斌逮捕。
罗广斌很快被关进了当时臭名昭著的渣宰洞。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那里是一个黑暗的地方,几乎所有关进这里的人最终都没有活着出来。对待一般的犯人,特务们通常会进行严刑拷打。然而,他们对罗广斌的态度却截然不同。每个特务都恭恭敬敬地对待他,显然他们都知道,背后有罗广文的权威在。正因为如此,他们根本不敢对罗广斌动手,最多也只是通过谈话进行审问。
而面对特务们的威逼利诱,罗广斌始终冷静坚定,不为所动。某日,一名特务头子忍不住怒气,指着他威胁道:“如果不是因为你哥哥的关系,我早就让你见阎王了!”
罗广斌依然毫不畏惧,正气凛然地回应道:“有本事你就来啊!我和我哥早就断了联系!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特务头子无奈,只得收起枪,知道冲动的后果有多可怕。尽管愤怒,特务们依然无可奈何,只能束手无策。
罗广斌的身份成为了监狱中的谜团。其他犯人对他为何得到如此优待充满疑问,但由于对革命机密的保密,他们选择远离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罗广斌确实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人,开始主动与他交流。
期间,罗广斌的父母也曾来看望过他,他们唯一的要求是希望他能交代一切。但罗广斌冷冷回应道:“你们回去吧,我什么也不会说。”
随着解放军的推进,罗广斌所在的地区最终被解放。经过一番劝说,狱卒们终于决定放了他。出狱后的罗广斌,将自己在监狱中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写成了革命小说《红岩》。这部作品成为了激励无数人前行的精神力量,直至今日,依然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