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鳌拜是清朝三朝元老,拥兵40万,为何宁死也起兵造反篡位自立呢?
迪丽瓦拉
2025-07-15 02:02:30
0

鳌拜是康熙时期的第一权臣,手握40万大军,却最终被少年康熙给扳倒,为何宁死也起兵造反,篡位自立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他的权力之路。鳌拜出身将门,从小精通骑射,最初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先后攻克皮岛,参加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正是因为这样,皇太极给了他一项殊荣:“满洲第一勇士”。

不久,皇太极突然暴亡,在豪格和多尔衮进行权力斗争时,鳌拜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在他的拥戴下,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即位成为新任的顺治皇帝,之后鳌拜因为立皇有功而受重用。随着多尔衮的去世,鳌拜位极人臣。

后来,顺治帝也英年早逝,他为康熙留下了四大辅政大臣,鳌拜便是其中一个。

其实,四大辅臣之首是索尼,他是四朝元老,众望所归。然而,他年事已高,再加上体弱多病,也就对朝中不那么热心了。

相对于索尼的“不问朝事”,排行第二位的苏克萨哈虽然最开始是多尔衮的心腹,但在多尔衮倒台后,他马上依附顺治,因而得到重用,因此在朝中声望和地位都颇高。排名第三的遏必隆名门出身,但人庸懦,基本上也不是问朝事。

因此鳌拜虽然刁陪末座,但论资格和军功都不输其三位辅臣,特别索尼放任朝事不管后,朝中大权后来便被他逐渐掌控了。

而唯一和鳌拜争权夺利的就是苏克萨哈。其实苏克萨和鳌拜还是儿女亲家,按理说两人应该同心同德才对,但为了权力人,他们面和心不和,进行激励的明争暗斗。

之后,随着年事已高的索尼病死后,苏克萨哈顺位为第一辅臣,鳌拜对此恨之入骨。而当康熙14岁时,按照清朝的祖制,他可以亲政了,苏克萨哈作出惊人之举,主动辞职。

第一辅臣苏克萨哈都辞职了,遏必隆和鳌拜自然也要跟着辞职才对。然而,鳌拜当然是不愿就这样交出权力,归隐山林。

于是,鳌拜亮剑了,他苏克萨哈强加了谋反等24宗罪。

康熙当然知道苏克萨哈是被冤枉的,但他此时还是光杆司令,大权都被鳌拜掌控,为此,他无奈之下,只好处死了苏克萨哈,并且按鳌拜的意思,诛杀了他的族人。

然而,通过这件事,康熙深知,鳌拜一天不除,他就一天不心安。

然而,要想除掉鳌拜谈何容易,朝野上下基本上都是鳌拜的党羽,于是只能从长计较,伺机下手。

而除掉了苏克萨哈后,身居宰相之职的鳌拜唯他独尊,也就渐渐放松了警惕。在他心里,觉得乳臭末干的康熙完全没办法拿他怎么样。

而康熙呢,人小鬼大,却想出了对付他的好办法。他精心挑选了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为戏。

鳌拜见了也不以为然,还以为康熙贪图玩乐,不为正务,心里窃喜。

康熙八年,康熙眼看时机成熟,开始亮剑了。他先是采取调虎离山之计,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平乱”,同时让自己的亲信接管京师卫戍权。随后,他采取请君入瓮之计,召鳌拜入宫觐见。

鳌拜没有提防地入宫了,结果一入宫,康熙和身边练习布库的少年亮剑了,大伙一拥而上,尽管鳌拜武艺高强,但好汉难敌人多,最终被生擒。

接着,康熙命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大臣们审实后,马上给鳌拜定了30宗罪,并且下达了斩立决的处罚决定。

鳌拜被治罪后,提出了唯一请求,3个字:见康熙。康熙和他见面后,鳌拜做惊人举,他脱下衣服,结果康熙看到他后背上的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疤,这些都是以前在战功留下来的伤痕。

对此,康熙感动了,于是决定对他宽大处理,免于一死,囚禁牢中。

擒贼先擒王,鳌拜被擒后,其党羽自然被一网打尽了。但不久,鳌拜还是死于狱中了。

其实,从鳌拜掌权至被捕,他权势滔天,手中握有四十万兵马,为什么一直按兵不动,坐等康熙将他擒服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鳌拜有“效忠”之传统思想。

鳌拜是满清贵族之后,从随皇太极作战开始,他就为清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一直忠于朝廷。

后来,多尔衮执政,当了摄政王,鳌拜可宁被打压,还是坚定不移地支持顺治的儿子继位,而不是多尔衮,显然,鳌拜是一个思想比较保守的人,并没有叛逆之心。他之所以专权,一是对权力的渴望,二是朝臣的生存之道,他如果不专权,权力就被他人夺去。而康熙年幼,他显得更为霸道嚣张而已。

也正是因为忠于清朝的思想根深蒂固,他一直没有做出篡逆之举。

二是鳌拜有“掣肘”之心头隐患。

尽管他拥有四十万军队,但并不能完全调动所有军队。因为这40万大军是大清王朝的军队,并不是鳌拜的私人部队。鳌拜调动军队的权力是清廷给予的,但他如果要谋反,那并不是所有的军队都会听命于他。为了不背上千古骂名,一些军队甚至可能反戈一击。因此,鳌拜就管有谋反之心,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敢冒然行事,做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举动来。

三是鳌拜有“忌惮”之后顾之忧。

孝庄太后可以称之为清朝初期的定海神针。她政治经验丰富,在朝野上下威望很高。孝庄皇太后从嫁给皇太极开始,一直到立顺治为帝,同时稳住多尔衮,又扶康熙上位,她的作为和举动鳌拜都是看在眼里的。鳌拜看来,孝庄是个深不可测的人物,这让他心有余悸,不敢冒然拥兵谋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前言 天下之苦秦,楚人始作俑者 曾几何时,天下大定,秦始皇的铁骑将华夏大地一统。秦王政行事严苛...
逾200件墨西哥玛雅文物在豫展... 郑州5月28日电 (记者 阚力)209件(组)古典时期玛雅文物28日在河南博物院展出,九成系首次在中...
原创 清... 在那个皇权至上的古代,丫鬟的地位可谓卑微至极。她们负责做最脏最累的活计,随时待命,主子一声召唤便得赶...
齐国这么强大,怎么也和晋国一样... 公元前379年对于齐国来说是个天翻地覆的年份。这一年,齐康公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原本由姜子牙后代统治...
原创 上... 1949年5月27日清晨,解放军第23军67师成功攻占了上海国民党军最高指挥部——淞沪警备司令部,俘...
原创 李... 李鸿章的孙子成了美国亿万富翁。曾外孙女是张爱玲。你想象不到,一个清末权臣的家族,竟走成了这样的路数。...
原创 秦... 在古代,尽管各项科技远远不及今天的发达水平,但这并未阻止古人们凭借聪明才智创造出诸多令人瞩目的奇迹性...
原创 清... 在清朝的晚期,尤其是其最后几十年,整个中国的天空仿佛被浓重的阴云所笼罩,阳光变得难以穿透。政治腐败的...
原创 故... 故宫的地板损坏了,专家们在进行修复工作时,意外揭示了一段关于明成祖朱棣的冷酷心肠。这一发现让人对朱棣...
原创 十... 孙中山先生创建了黄埔军校,使得他终于拥有了独立的武装力量来支撑革命事业,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军事才能的...
原创 土... 近日,在土耳其中部的埃斯基谢希尔省(Eskisehir),考古学家们在库鲁奥巴(Kulluoba)遗...
原创 武... 周朝的兴起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王朝更替,更像是一场力量的碰撞,力度或许比文明间的对抗略为柔和,但...
十万大军混战,大明和蒙古加起来... 为避免错过冷热防务的优质文章,请。 公元1517年也就是正德12年,大明王朝自明英宗以来又迎来了一位...
原创 赵...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世情”长篇章回体小说,《金瓶梅》有明代“大百科全书”之美誉。 “...
原创 一... 在整个汉武帝的统治时期,桑弘羊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 桑弘羊是汉武帝的“财富大管家”,专门...
原创 一... 在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对富裕家庭的定义标准有着显著的差异。在20世纪80、90年代,如果一个家庭的存款...
原创 汉... 提到秦始皇,我们总会想起他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壮丽画面,而与秦始皇并列的汉武帝刘彻,他治理下的民生富...
原创 卫... 在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是两位卓越的大将军,他们的成就和地位使得人们不禁思考,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第一...
原创 如... 1948年,我军开始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在这一关键时刻,周公指示上海的地下组织成员留下一部分人员...
原创 临...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散发着英雄豪杰的光辉。那些英勇无畏的将领们,或许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