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鳌拜是清朝三朝元老,拥兵40万,为何宁死也起兵造反篡位自立呢?
迪丽瓦拉
2025-07-15 02:02:30
0

鳌拜是康熙时期的第一权臣,手握40万大军,却最终被少年康熙给扳倒,为何宁死也起兵造反,篡位自立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他的权力之路。鳌拜出身将门,从小精通骑射,最初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先后攻克皮岛,参加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正是因为这样,皇太极给了他一项殊荣:“满洲第一勇士”。

不久,皇太极突然暴亡,在豪格和多尔衮进行权力斗争时,鳌拜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在他的拥戴下,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即位成为新任的顺治皇帝,之后鳌拜因为立皇有功而受重用。随着多尔衮的去世,鳌拜位极人臣。

后来,顺治帝也英年早逝,他为康熙留下了四大辅政大臣,鳌拜便是其中一个。

其实,四大辅臣之首是索尼,他是四朝元老,众望所归。然而,他年事已高,再加上体弱多病,也就对朝中不那么热心了。

相对于索尼的“不问朝事”,排行第二位的苏克萨哈虽然最开始是多尔衮的心腹,但在多尔衮倒台后,他马上依附顺治,因而得到重用,因此在朝中声望和地位都颇高。排名第三的遏必隆名门出身,但人庸懦,基本上也不是问朝事。

因此鳌拜虽然刁陪末座,但论资格和军功都不输其三位辅臣,特别索尼放任朝事不管后,朝中大权后来便被他逐渐掌控了。

而唯一和鳌拜争权夺利的就是苏克萨哈。其实苏克萨和鳌拜还是儿女亲家,按理说两人应该同心同德才对,但为了权力人,他们面和心不和,进行激励的明争暗斗。

之后,随着年事已高的索尼病死后,苏克萨哈顺位为第一辅臣,鳌拜对此恨之入骨。而当康熙14岁时,按照清朝的祖制,他可以亲政了,苏克萨哈作出惊人之举,主动辞职。

第一辅臣苏克萨哈都辞职了,遏必隆和鳌拜自然也要跟着辞职才对。然而,鳌拜当然是不愿就这样交出权力,归隐山林。

于是,鳌拜亮剑了,他苏克萨哈强加了谋反等24宗罪。

康熙当然知道苏克萨哈是被冤枉的,但他此时还是光杆司令,大权都被鳌拜掌控,为此,他无奈之下,只好处死了苏克萨哈,并且按鳌拜的意思,诛杀了他的族人。

然而,通过这件事,康熙深知,鳌拜一天不除,他就一天不心安。

然而,要想除掉鳌拜谈何容易,朝野上下基本上都是鳌拜的党羽,于是只能从长计较,伺机下手。

而除掉了苏克萨哈后,身居宰相之职的鳌拜唯他独尊,也就渐渐放松了警惕。在他心里,觉得乳臭末干的康熙完全没办法拿他怎么样。

而康熙呢,人小鬼大,却想出了对付他的好办法。他精心挑选了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为戏。

鳌拜见了也不以为然,还以为康熙贪图玩乐,不为正务,心里窃喜。

康熙八年,康熙眼看时机成熟,开始亮剑了。他先是采取调虎离山之计,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平乱”,同时让自己的亲信接管京师卫戍权。随后,他采取请君入瓮之计,召鳌拜入宫觐见。

鳌拜没有提防地入宫了,结果一入宫,康熙和身边练习布库的少年亮剑了,大伙一拥而上,尽管鳌拜武艺高强,但好汉难敌人多,最终被生擒。

接着,康熙命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大臣们审实后,马上给鳌拜定了30宗罪,并且下达了斩立决的处罚决定。

鳌拜被治罪后,提出了唯一请求,3个字:见康熙。康熙和他见面后,鳌拜做惊人举,他脱下衣服,结果康熙看到他后背上的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疤,这些都是以前在战功留下来的伤痕。

对此,康熙感动了,于是决定对他宽大处理,免于一死,囚禁牢中。

擒贼先擒王,鳌拜被擒后,其党羽自然被一网打尽了。但不久,鳌拜还是死于狱中了。

其实,从鳌拜掌权至被捕,他权势滔天,手中握有四十万兵马,为什么一直按兵不动,坐等康熙将他擒服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鳌拜有“效忠”之传统思想。

鳌拜是满清贵族之后,从随皇太极作战开始,他就为清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一直忠于朝廷。

后来,多尔衮执政,当了摄政王,鳌拜可宁被打压,还是坚定不移地支持顺治的儿子继位,而不是多尔衮,显然,鳌拜是一个思想比较保守的人,并没有叛逆之心。他之所以专权,一是对权力的渴望,二是朝臣的生存之道,他如果不专权,权力就被他人夺去。而康熙年幼,他显得更为霸道嚣张而已。

也正是因为忠于清朝的思想根深蒂固,他一直没有做出篡逆之举。

二是鳌拜有“掣肘”之心头隐患。

尽管他拥有四十万军队,但并不能完全调动所有军队。因为这40万大军是大清王朝的军队,并不是鳌拜的私人部队。鳌拜调动军队的权力是清廷给予的,但他如果要谋反,那并不是所有的军队都会听命于他。为了不背上千古骂名,一些军队甚至可能反戈一击。因此,鳌拜就管有谋反之心,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敢冒然行事,做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举动来。

三是鳌拜有“忌惮”之后顾之忧。

孝庄太后可以称之为清朝初期的定海神针。她政治经验丰富,在朝野上下威望很高。孝庄皇太后从嫁给皇太极开始,一直到立顺治为帝,同时稳住多尔衮,又扶康熙上位,她的作为和举动鳌拜都是看在眼里的。鳌拜看来,孝庄是个深不可测的人物,这让他心有余悸,不敢冒然拥兵谋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说起唐初名将,第一印象便是罗士信、秦琼、尉迟恭等人。然而有一个将军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才为唐朝效力,...
原创 从... 不许寸板下海——朱元璋 众所周知,明朝初期朱元璋就定下了上述的祖训,后世子孙不得开放沿海。不过,随着...
12年发掘13处地点,考古新发... 亮点 布设4条发掘探沟 再现中轴道路遗存 12年的北京中轴线考古,积累了丰富的成果,永定门内中轴历史...
原创 霍... 《霍去病:军事天才与矛盾人生》 在西汉时期,匈奴人威胁大汉的北疆,挑战着汉朝的统治。为了应对匈奴的...
原创 别... 编辑丨想吃巧克力豆 排版丨后宫冷婶儿 第一位:爱新觉罗·韫媖 大格格韫媖本身就生得很蛾眉皓齿,自小端...
原创 清... 说到古代女子的发型,相信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影视作品来进行了解的,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来自《甄嬛传》或者是...
原创 希... 和美国的珍珠港被日军偷袭后,罗斯福总统立即在国会发表演讲不同,苏联在被德国闪电突袭的两周内,苏联的领...
原创 三... 中国古代有着一些颇为搞笑的段子流传,如张飞战岳飞,秦琼战关公,这主要是讽刺那一些知识水平较低,但是又...
原创 晚... 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也就是驾崩的前六年;唐太宗李世民决定要干一件大事,那就是在凌烟阁中绘制二十...
原创 成... 说到中国历史最能带兵打仗的帝王,自然绕不开成吉思汗和李世民,李世民被草原各部尊为“腾格里汗”,也就是...
原创 活... 活了49年的秦始皇,经历了怎样孤独又害怕的一生?这篇文章应能诠释一二。 公元前229年秦灭赵时,赢政...
原创 隋... 隋朝故事:只是和亲终下策,伤心远嫁感流离 适都蓝可汗亦遣使至隋廷,隋主令与突利可汗辩难。突利理直气...
原创 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7... 文| 蒋冉Jiang 编辑| 蒋冉Jiang 1973年邓小平复出,尤太忠去看望老领导邓小平,两人辞...
原创 封...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南... 据CNET报道,1915年“坚忍号”(the Endurance)船舶载着著名的南极探险家欧内斯特·...
原创 她...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许多曾经的王公贵族都失去了往日的尊贵地位,除了直系的皇室成员外,其他人都或是...
原创 清... 我们现代人对清朝宫廷生活的了解和想象,大多来自于这些年风靡一时的宫廷剧。宫廷剧中,有对于皇室贵人们的...
原创 朱... 大明王朝的江山基业可以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凭借着武力打下来的,而后又经过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
传承非遗文化,共享镇江太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人民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为深度挖掘镇江当地非遗瑰宝的制作与文化精髓,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