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初期“南北榜”一案根本原因在哪,是不是冤案
迪丽瓦拉
2025-07-15 03:03:58
0

有明一代276年,一个共出了90个状元,第一个是吴伯宗,最后一位是杨廷鉴,其中杨廷鉴最悲催,刚当上状元,明朝就覆灭了,明朝出了三个三元及地,分别是:黄观、李骐和商辂。在明朝这90个状元里,最不幸的就是陈。金榜题名之时,就是他人头落地之日。

这一年是大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年)三月,大明王朝开科以来第七次科举,主考是85岁的湖南茶陵人,翰林学士刘三吾。本届科举考试录取的52人中。无一例外都是南方人,北方举子无一录取。放榜之后,引发本届科举里北方学子一直反对,这些学子认为主考是湖南人,因此偏袒南方学子,刻意造成地域歧视。对此,北方士子们非常愤怒,他们联名上疏朱元璋,要求皇帝进行干预,重新进行评定。

事情传70岁的老皇帝朱元璋耳朵里之后,朱元璋第一是不信,朱元璋是不信刘三吾偏袒南方学子,大明的科举制度就是刘三吾制定的,还有就是朱元璋对于刘三吾政治操守和人品是认可的,而当朱元璋把录取名单看过之后也是大吃一惊,尽管历届科举的状元都是南方人,每次新科进士占绝对大头的都是南方人,但像今年一样全部是南方人中榜、北方人全部落榜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状元陈,是福建闽县人,榜眼尹昌隆,是江西泰和人;探花刘仕谔,是浙江山阴人。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于是下令,让上一届甲戌科状元、侍读学士张信等十一人翰林学士组成联合专家小组进行二次调查,并重新组审阅试卷。但张信等人审阅的结果也是一样,刘三吾的判罚没有错。北方确实明显不如南方士子的答卷。并且张信提醒朱元璋,阅卷时采取糊名制、誊抄制,公布前根本不知道谁是谁。但这份报告没有被北方考生认可。他们认为张信当年当状元就是刘三吾钦定的,这次报告也是刘三吾授意张信等人,故意将北方考生中“差生”的进呈给皇帝蒙蔽圣聪。

面对舆情纷纷,朱元璋敏感地意识到了其中的巨大的地域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下令,直接将新科状元陈、主持复查试卷的张信,白信蹈等人全部斩首弃市,而85岁的主考官刘三吾充军戍边,朱元璋立即宣布原考试作废,在五月重新进行会试,这一次朱元璋亲自一一阅卷,这次录取的61名进士都是北方人,山东人韩克忠为状元(夏榜)。山东人王恕被录为榜眼,山西人焦胜则被录为探花。朱元璋还下令,科举实行南北榜。

明朝在洪武十五年恢复科举制,有明一代,殿试不黜落考生,只是对考生重新排定名次,进士第一名就是为状元。这次科举事件,实际上就是一个政治问题,如果说刘三吾考试是以成绩取士的话,而朱元璋则要要考虑的政治平衡问题,如何安抚南北差异问题,最关键一点,此时已经洪武三十年了,已经太平一代人了,结果北方成绩还不如南方,难道北方人在大明统治下还不如元朝,这是在骂朱元璋是昏君,还就是从这里朱元璋看到了学阀控制科举的可能,这是总朱元璋无法接受的,对于朱元璋其他的杀戮我多少有些反对,唯独南北榜案,我认为这帮人是死有余辜。刘三吾和朱元璋二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局自然也就不一样了。朱元璋还下令,科举实行南北榜。

朱元璋时期的南北榜制度,到明宣宗时期改为按照“南六北四”的比例录取进士,以实现科举考试的区域均衡,这也使得明朝大大增强了在北方地区的人心吸引力,有力促进了明朝中央对北方和边疆地区的重新控制。明朝的科举考试分区制度考试,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北卷制度最终被废除,实行了分省录取制度,而这,也是今天高考分省考试制度的由来。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据CNET报道,1915年“坚忍号”(the Endurance)船舶载着著名的南极探险家欧内斯特·...
原创 她...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许多曾经的王公贵族都失去了往日的尊贵地位,除了直系的皇室成员外,其他人都或是...
原创 清... 我们现代人对清朝宫廷生活的了解和想象,大多来自于这些年风靡一时的宫廷剧。宫廷剧中,有对于皇室贵人们的...
原创 朱... 大明王朝的江山基业可以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凭借着武力打下来的,而后又经过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
传承非遗文化,共享镇江太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人民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为深度挖掘镇江当地非遗瑰宝的制作与文化精髓,江苏...
侯宗原国学易经:经典占卜案例:... 占卜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实践,在古代社会中不仅用于预测未来,还在政治、军事、经济退费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
原创 唐... 唐朝是诗词歌赋盛行的鼎盛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盛况,其实跟当时的科举考试有很大的关系。当时并不是真...
原创 领... 当今社会,人事档案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它作为个人的入学、工作、生活等等各个方面所必...
原创 宋... 景和元年,公元465年,十一月三十日,夜。 月圆,雾浓。 在浓雾之下,圆月则显得更加凄迷。 深夜之中...
原创 三...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纷争不断,英雄辈出的时代,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在乱世想要建功并非易事,即便你是...
原创 蒋... 国民党败退台湾时,毛人凤接到了蒋介石下达的一个绝杀令。令人奇怪的是,他仇恨的对象不是中国共产党,而是...
原创 康... 前言 康熙称得上是满清入关之后最有作为的皇帝。他自从继位之后,进取心始终在线,少时即智擒权臣鳌拜,之...
原创 蒋... 1924年1月20号,广州一座不起眼的钟楼礼堂内,孙中山先生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
原创 如... 晚晴留给国人的印象往往伴随着腐败、黑暗、贪婪、自私等负面印象,民众总觉得华夏领先世界数千年后,在近代...
纪录片《科学巨人沈括》开机仪式... 2024年8月24日,由浙江省科普联合会、杭州市余杭区政协主办,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海外中心(国际频道)...
原创 古... 古代时期,没有现在的通讯发达,治安也不如现在的好,大多数地方都是未开辟地区,因而滋生了许多占山为王的...
原创 秦... 好多朋友纳闷,秦始皇的儿子为什么不跟他的姓呢? 莫非古代人们的风俗和现代不同吗? 秦始皇嬴政一生有...
原创 久... 1991年8月24日,苏联反革命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的职务,并呼吁中央委员会自行解散。 同一...
原创 建... 傅作义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他基本上是白手起家,从阎锡山晋军中脱颖而出,随后自成一派势...
原创 “... 民众作为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元素,构成了整个国家。 同时民众也是一个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无民,则无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