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对富裕家庭的定义标准有着显著的差异。在20世纪80、90年代,如果一个家庭的存款达到了1万元,那么就被认为是令人羡慕的“万元户”,在那个经济条件较为薄弱的时代,这个数字意味着相对的富有。然而,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来源的不断提升,现在只有1万元存款的家庭,恐怕不仅无法被视为富裕,甚至可能会被划入困难家庭的行列。
虽然在不同时期,对富裕家庭的评判标准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始终不变,即无债一身轻是最基本的条件。若家庭背负着巨额债务,无论如何都无法被算作是“有钱人”。如今,在中国,负债的人群仍然相对庞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许多家庭需要贷款购房,数据显示,国内居民的房贷总额已达到38.91万亿,常被称为“房奴”的人群有约2亿,还有同样数量的人在为共同的房贷而辛苦奋斗。其次,近90%的90后年轻人也深陷债务中,人均负债高达12.7万,这需要他们付出约18个月的收入才能偿还,而这些消费类贷款更是普遍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在不背负债务的情况下,一个家庭的资产需要达到多少才能被称为有钱呢?业内专家指出,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就可以被视为财务宽裕。第一个条件是家庭存款超过100万元。根据统计,全国约99.63%的人存款未超50万元,实际上,仅有0.37%的人拥有超过50万元的存款,而拥有100万元以上存款的群体更是微乎其微,仅占总人口的0.1%左右,大约在140万到150万人之间。设定100万存款作为有钱家庭的标准,主要是因为这一数量能够确保一个家庭在未来十多年内基本生活无忧。如果将100万元存入银行,按照中小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3.15%计算,每年就能轻松获得约3.15万元的利息收入。
第二个条件是能够全款购买一套房子的家庭。当今时代,在一线城市购置房产的最低门槛需达到500万到600万元,而在二三线城市,也要准备150万至250万元的资金,因而借贷购房的家庭占比高达95%以上,能够全款买房的家庭屈指可数。如果一个家庭不欠银行任何债务,并且能够全款购下房产,那么这样的家庭一般会被认为是富裕的家庭。
第三个条件是家庭拥有600万元的可投资资产。这些可投资资产包括股票、股权、基金等,虽其流动性相对较差,但仍以600万元作为划分的门槛。据资料显示,国内大约有700多万人持有600万元以上的可投资资产,因此,拥有如此资产的家庭也应当被视为富裕。
最后一个条件是家庭的月收入需超过1.5万元。据相关资料分析,国内大部分职工的月收入仅在3000元到6000元之间,月收入超过7000元的人仅占3%。若夫妻双方的收入均超过7000元,则家庭的月总收入将能达到1.5万元,并且若该家庭没有任何债务,毫无疑问,这类家庭可以被归类为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