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繁昌9月1日电(记者汪瑞华)日前,在人字洞遗址化石发现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南京师范大学繁昌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实践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基地成立后,双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在考古发掘、文物修复、学术研究等诸多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不断探索皖南土墩墓群及其周边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
据介绍,皖南土墩墓群(万牛墩土墩墓群)位于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是一处西周至春秋时期大型公共墓地,属吴越文化遗存。
从地理位置上,土墩墓主要分布在大尖山东南、新平山河以西的山岗缓坡之上,分布范围14平方公里,涉及平铺镇新牌、寒塘、茶冲、五华、平铺5个行政村。经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登记土墩墓1326座。2001年6月,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深入挖掘研究皖南土墩墓群及周边遗址文化价值,做好价值阐释和活化传承,2023年,繁昌区与南京师范大学携手合作,共同筹建考古教学实习实践基地,系统开展皖南土墩墓群(繁昌万牛墩片区)及其关联遗址的调查研究工作。
今年1月,繁昌区神墩头遗址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考古发掘。紧接着2月,繁昌区启动南京师范大学繁昌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对平铺镇原五华村村部进行全面改造。
目前,基地改造完成,南京师范大学广大师生已顺利入住并开展神墩头遗址发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安徽共有7项主动性考古发掘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神墩头遗址考古发掘位列其中。此次考古教学实习实践基地的成立,将为南京师范大学师生考古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全新平台,也为考古成果服务社会发展打通良好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