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2个文化鼎盛时期,一个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另一个呢
迪丽瓦拉
2024-11-01 09:45:55
0

原标题:中国历史2个文化鼎盛时期,一个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另一个呢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从遥远的夏、商、周到秦汉,再到民国,每一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贡献。当然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名人,他们不仅是绚丽文明的继承人,同样也是多姿多彩文化的创作者。历史记载,中国从蛮荒的商、周时代进入秦、汉,经历了上千年的漫长“黑夜”,这其中就有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虽然被称为礼崩乐坏的时代,但也是被后世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文化名人辈出的时代,除了春秋战国,另一个文化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呢?小编认为就是以鲁迅先生为首的民国时代。那么这两个时期都出现了哪些文化人物,会被认为是中国两个文化鼎盛的时期呢?

春秋战国,史学家将这段大分裂时期的时间总结为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约550年。这段时期其实来说属于东周,由于周王室东迁之后,各路诸侯开始独自经营政权,大家各自为政,除了奉行周王朝的天子礼仪外,其他战事完全脱离周王室。打打杀杀,一乱就是五百年。就是在这礼崩乐坏的年代,中国的崭新文明和各色文化也相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那么春秋战国中国都出现了哪些文化名人呢?

孔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字仲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后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及《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等等这些都是圣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是这些话激励并启蒙了中国乃至全世界青少年的学习态度和对世界的认知。

老子

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故里在河南周口。

老子的生卒年月不详,但他却是孔子的前辈,甚至是老师。

话说孔子与老子拜别,将近十七八年。但直到孔子五十多岁时,自己仍然没能学得大道。听说老子已经回到宋国沛地隐居,就带着弟子们拜访老子。

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欧洲文化界从十九世纪初就开始了对《道德经》研究,到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西方共有60多种《道德经》的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包括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都对《道德经》有深入研究,并著下专论。

春秋出名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统计过;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被译成外文发行出版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左丘明

生卒年不详,都君人,姓丘,名明,春秋末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以及军事家。因双目失明,善于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

其笔下的史料详实,文字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也被誉为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

另外左丘明与孔子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甚至比孔子年长些,二人常常同谈家国理想。孔子与其也同好恶,孔子及后来的太史公-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

"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也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鲁班

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期鲁国人(鲁国出名人),姓姬,公输氏,名为;班,人称公输盘。惯称"鲁班"。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2400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创造的故事集合。鲁班的名字已经成为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象征。

鲁班出身于世代工匠家庭,从小就跟随家人学习和干过许多土木建筑活,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

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来到南方的楚国,以帮助制造兵器。他曾发明并动手制作云梯,准备攻宋国,但另一个大人物墨子不远千里,从鲁行十日十夜至楚国的国都城郢,与鲁班和楚王相互辩难,强行说服楚王停止攻宋。而墨子又是何许人也?

墨子

墨子,名为墨翟,其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也有说是鲁阳或滕国人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所以他应该是宋国人。

墨子是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另外墨子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创立的墨家学说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学说并称为“显学”。

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的学术观点,这些兼爱观念在当时就影响很大,以至于被后世治国者沿用至今。

春秋战国是一个乱世纷争的年代,但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名人,除了上面说过的孔子外,战国后期还有与孔子合称“孔孟”的孟子、以及战国中期与老子合称为“老庄”的庄子、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战国末期赵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的荀子,当然也有伟大的文学家屈原等等,他们都是春秋战国百花齐放的文化名人。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文化鼎盛时期,一个是春秋战国,另一个就是以鲁迅为首的民国时代。

当时代的车轮匆匆转动两千年后,时间锁定在清朝闭关锁国,我华夏大地逐渐硝烟弥漫,内忧外患一时间陈珂满布。在这一片焦土之上仍涌现了很多有志之士,他们高声呐喊,或呼唤时代,或以笔伐戈惊醒沉睡的国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千钧一发时刻,以鲁迅先生为首的文人倔强适时的站出来。

他们才是为民请命,埋头苦干的人,也是中国人的脊梁。上世纪初期,以鲁、郭、茅、巴、老、曹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仁人志士和文化战线上的猛士,如春雷般亟不可待地奏响了民族之音。

鲁迅

鲁迅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奠基人,被毛泽东誉为新文化的圣人,与孔夫子起名。

鲁迅以笔伐犀利,他的手笔被认为是匕首和刺刀,深深刺伤反动者,也感召了那个旧时代无数愚昧无知的中国人,他试图拯救腐朽和麻木的中国人。常年夜以继日的写作与批判,使他的文学影响力走向世界。写出了在世界文学史都有一定地位的《阿Q正传》等小说作品,以对民族贡献之大,鲁迅还被列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鲁迅、胡适、郭沫若、张爱玲、曹禺、王国维、钱钟书、沈从文等等。

民国时代不仅大师辈出,还是一个充满启蒙创新、星光璀璨的时代。同样也是个风雨如晦、个体命运交织著家国恩怨、飘零如叶的时代。除了命运疾苦的整体特点外,这个时代的大师们都很倔强,因为他们以振兴民族为己任,批驳外邦为共同点。

当然除了鲁迅外,可以支撑时代的文化大咖还有茅盾、老舍、巴金以及叶圣陶等等。

民国是一个短暂的时代,但它却给人留下无穷尽的想像,也给文化工作者带来无限发挥的空间。大师们也不辜负时代,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顽强创作,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学术财富和文学书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廖海涛:舍家取义 血战塘马(铭... 廖海涛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阳光明媚,青山如黛。巍巍双髻山脚下,闽西上杭县溪口镇大岭下自然村里...
原创 康... 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顺治帝福临突然驾崩,终老于养心殿。临终时,他发布了一道遗诏,宣布立玄烨为皇太子...
原创 明... 明朝中后期的财政困局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巨大差距;其二,...
原创 十... 绍兴十一年,完颜宗弼(金兀术)在经历了前一年的挫败后,突然卷土重来,带领大军再次南下,直指淮西。这一...
原创 他... 2020年2月25日,俄罗斯这片冰雪覆盖的土地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元帅——德米特里·季莫费耶维奇·亚佐夫...
市博物馆推出“滇缅抗战纪实展” 荆门晚报讯(通讯员苏展)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市博物馆从云南省保山市...
原创 刘... 在司马懿家族掌控了曹魏的政权之后,曾有人建议他们直接杀掉刘禅。然而,司马昭坚决不同意这个提议,原因竟...
原创 想... 抹黑中国,早已成为了西方媒体的“正确”行为,他们的手段低劣、用心险恶,令人瞠目结舌。西方媒体为达到其...
原创 “... 身高、外貌、穿着——这些是人们初次见面时最先注意到的特征,也是决定第一印象的关键因素。古代人对这一点...
原创 爆... 嘿,各位朋友!今儿个咱就唠唠宿舍里发生的一桩趣事儿,保准让你笑得合不拢嘴。 话说这宿舍里有个李兄,平...
聆听塞上江南的文明交响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北部鄂尔多斯台地边缘,自古以来便是中国西北的战略要地,素有“关中...
原创 典... 正史中的典韦与赵云,谁更强? 在谈论三国的猛将时,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那句熟悉的“一吕二赵三典...
原创 刻... 今天我们将介绍两组与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华事件相关的历史照片,共计七张。主题围绕着日本和英国两个帝国主...
原创 刘... 好的,我帮你改写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同时保持每段原意和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我们伟大的中华大地...
原创 战... 好的,我会按你的要求对这篇文章进行段落改写,保持原文意思不变,同时丰富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原创 古... 历史开讲:蒙古亲王贡桑诺尔布的思想变革与历史背景 在讲述贡桑诺尔布的变革思想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他...
原创 李...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混沌未分的世界被划分为三界:天界、地界和人界。这三界各自有各自的管理者,而每个界域...
原创 刘... 1950年至1951年间,刘青山贪污金额高达1.84亿元(旧币),而张子善则贪污了1.94亿元(旧币...
原创 朱...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曾深陷皇位争斗的皇子或宗室,最终都难以善终。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便因为父亲曾暗示过...
原创 同... 藏海传的权谋像幅泼墨山水,令人对权力产生震撼,动辄朝堂倾轧、江山易主,皇子们在金銮殿上甩袖怒斥时,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