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之战陈玉成遇挫,李秀成为何见死不救?看看曾国藩是怎么说的
迪丽瓦拉
2024-11-01 18:41:12
0

原标题:安庆之战陈玉成遇挫,李秀成为何见死不救?看看曾国藩是怎么说的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中,安庆之战是一场备受瞩目的战役,而其中的情节更是令人震撼。当时,陈玉成遇到了挫折,但李秀成却见死不救。这一情节引发了无数的猜测和争议,而曾国藩的评价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然而,就在太平天国最关键的时刻,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位英勇无畏的将领,最终走向了背道而驰的命运?安庆之战中,李秀成为何选择见死不救?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英雄气概

1860年,太平天国在天京会议后,洪秀全已经明显看到将领之间在相互配合上存在的问题,心里很不愉快。然而,在这个危机时刻,他手下仍有两位赫赫有名的大将: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

陈玉成,湖南永州人。他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勇气和智慧,年仅十五岁就加入了太平军,一路打拼,很快就成为太平军的骨干力量。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作战风格,陈玉成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声威远播。

与陈玉成不同,李秀成则是出身书香门第。他祖上是进士出身,家学渊源,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熏陶。李秀成天资聪颖,学习刻苦,加之勇猛过人,很快就成为太平军的佼佼者。他手下的军队,都是太平军中的精锐,战斗力一流。

两人各有所长,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成为太平军的中流砥柱。洪秀全对他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同心协力,共同扫清反动势力,建立新天地。

二、矛盾渐生

然而,就在太平天国最关键的时刻,陈玉成和李秀成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却如一颗定时炸弹,慢慢地积累着。

一方面,李秀成由于只看到苏浙地区的局部利益,缺乏全局性的战略眼光,不愿意服从天京的统一指挥和调遣。他固步自封,只顾自己的私利,不思进取。

另一方面,陈玉成虽然勇猛过人,却也有些盲目冲动的毛病。他经常孤军奋战,不愿意与其他将领通力合作,导致许多战役中,援军迟迟不到,他只能孤军作战,吃尽了苦头。两人的矛盾,在1861年的安庆之战中,终于爆发了。

三、安庆保卫战

1861年3月,陈玉成已经进占黄州,而李秀成却还远在赣东围攻建昌。洪秀全看到按原定的时间会师已不可能,陈玉成又送来了求援的报告,为了打好保卫安庆这一仗,便下了最大的决心,派干王洪仁玕出京督师,进援安庆。

洪仁玕受命之后,与章王林绍璋分赴南北各地调集军队。四月中旬,洪仁玕渡江北进,抵桐城。林绍璋也同吴如孝等由皖北率有捻军来到,与洪仁玕会合。

这时,陈玉成已从湖北回师,屯军集贤关,并在安庆东北面的菱湖北岸筑了十三座营垒。安庆太平军守将叶芸来,见陈玉成援军来到,也率军出城,于菱湖南岸修了五座营垒,于湖内放了许多小船,与北岸太平军往来联系,互相配合,对湘军发动攻击。

为增强安庆城防,陈玉成又奏请天王批准,把吴定彩所部千余人由天长、六合一带调来,入城助守。战况一触即发,双方都在拼尽全力。

四、援军受阻

五月二日,洪仁玕、林绍璋率军二万人准备进援菱湖,与屯驻集贤关的陈玉成会师,行至横山铺、练潭,为湘军多隆阿所阻,战斗不利,只得退回桐城。

稍后几天,太平军另外一支援军黄文金部来到。洪仁玕再次组织出击,于挂车河一带同敌军接战,仍不能取胜。在菱湖同敌人相持的陈玉成、叶芸来部,因得不到外援,战斗越来越艰苦。

在安庆战场上,太平军的处境确实困难。因为敌人围城已久,城内的粮食得不到接济,问题日益严重。陈玉成援军到来之后,才从菱湖用小船在城内运粮。但这远远不够,粮食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湘军在安庆城外经营数年,阵地巩固,以逸待劳。太平军援军则多是奔袭千里而来,已经非常疲惫,与之战斗的却是凶悍的湘军主力,相形之下,敌人的条件就要好得多。

五、危机四伏

陈玉成部下大都是参加太平军较早的老战士,他们久历沙场,能攻能守,是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队伍,虽然处境不利,而斗志坚定,士气仍然很高。所以太平军保卫安庆的战斗开始后,敌人也极为紧张。

胡林翼急得发病,以致"阅案牍不过数行,眼目即为昏黑,行动须人扶持,乃能起立"。曾国藩也生怕他的围城军有失,忙从祁门移驻东流,就近指挥;还把鲍超所部从皖南调到安庆,加强同太平军作战的实力。

洪仁玕两次进援被阻,不能到集贤关会师。陈玉成也很焦急,遂于五月二十日亲到桐城,与洪仁玕、林绍璋等会商,确定了下一次进攻的部署。

五月二十四日,太平军三万多人分三路出动,与湘军多隆阿部相遇于挂车河至棋盘岭一带,激战终日,仍不能取胜,全军退回桐城。稍后,因外交事务,天王洪秀全召洪仁玕回京。

六、李秀成的失误

这时候,英国侵略军水师提督何伯已由汉口率领舰队去上海,在经过南京时留下巴夏礼、富礼赐同太平天国办理交涉。他们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说:"太平军不得侵入上海、吴淞附近百里(三十英里)以内,否则武力制止;英国亦不许占据此地,以进攻太平军"。洪仁玕受命回京后,天王征求了他的意见,最终答应英国人一年之内不进攻上海。

陈玉成去桐城之后,新从皖南调到安庆战场的鲍超部即乘机袭击集贤关。陈玉成原在集贤关设有临时指挥部,除关内守军之外,在关外赤冈岭还筑有四个营垒,由著名战将刘琳和李四福统军驻扎。

这是陈玉成全军的精锐。他们在鲍超所部的进攻面前,沉着应战,坚决反击,予敌以重大杀伤。但由于长期得不到外援,粮草告罄,最终于六月九日,在"营中又无粮米"的情况下,被敌人攻破营垒,四千多精锐将士全部于奋战中牺牲。

驻守集贤关的太平军程学启部,又叛变献城投敌。而菱湖南北两岸的太平军营垒,也被敌人各个击破。湘军曾国荃部便迫近安庆城下,形势确实已很紧张。

但即使这个时候,保卫安庆的战斗也不是完全绝望了。因为在西战场,李秀成统率的几十万大军,正在赣西和鄂东一带活动,离安徽并不远。

六月九日赤冈岭阵地失陷、刘琳牺牲后的第六天,即六月十五日,李秀成的前军蔡元隆已攻占湖北武昌县(今鄂城),李秀成本人则进抵兴国州(今阳新),李秀成部下的主将谭绍光攻占了大冶。鄂东地区的长江南岸,都为李秀成的主力军所控制。

六月二十一日,李秀成与北岸黄州的赖文光已经互通文报,得知江北的战况。六月二十七日,李秀成还在兴国会见了英国驻汉口领事金执尔,并托金执尔给英王捎信。

他对陈玉成在安庆战场的艰苦情况,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他如在这时指挥大军北渡,向安徽推进,抄湘军后路,敌我双方的形势很快就会发生重大变化,不但安庆可保,即曾、胡湘军也很难逃脱江南大营覆灭的下场。可惜李秀成并没有这样考虑,他反把军队全部南撤,离开湖北,到江西瑞州集中。

据李秀成在《自述》中说:"那时曾九帅又围安省,英王陈玉成解救不能,又调黄文金回来助救皖省,刘官芳被中堂部将战败而回,是以当即将湖北等县全军尽行同日收兵赶下,以接护李世贤之军,一由义宁州而回,一由武宁而回,一由德安而回,俱到瑞州齐集"。李秀成的军队离安徽战场越来越远,湘军也就没有任何顾虑,可一心一意围攻安庆了。

七、天国覆亡

据曾国藩后来描述:如果李秀成率南路军赶到安庆增援陈玉成,清军则必败无疑。李秀成此人嫉妒心太强,心胸狭窄,注定成不了大事。

果不其然,在李秀成的彻底放弃下,陈玉成孤军奋战,最终不敌湘军的重重包围,安庆失守。这场保卫战的失利,成为了太平天国覆亡的导火索。

从此,太平军节节败退,最终在1864年被彻底剿灭。一个曾经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业,就这样化为乌有,只留下了历史的遗恨。

结语

回顾太平天国的覆亡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这两位将领的矛盾分歧,实际上是导致天国覆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他们能够同心协力,顾全大局,服从天京的统一指挥,事情的结果必然大为不同。可惜,私心杂念和狭隘的个人利益,却让他们失去了这个机会。

太平天国的覆亡,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它的确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教训:唯有同心协力,方能共创大业;唯有扫除私心杂念,方能造就伟大事业。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5... 寂静的荒野上,几名士兵整齐地站在路两旁,军容严整。为首的中年男子面容刚毅,心中却隐隐焦虑,他不时地在...
原创 三... 三国东吴五大猛将:个个骁勇善战,孙坚名列其中,实力不逊于关羽和赵云 在深入研究三国历史时,我们会发现...
原创 蒋... 中国近现代史的篇章波澜壮阔,历经屈辱百年与民族振兴的蜕变,涌现出了无数为国家解放、甘心献身的英雄人物...
原创 诸... 诗圣杜甫在《出师表》中曾感慨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流传千古,深深触动了无数人...
原创 斯... 斯大林的统治以铁血压迫著称,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他执政期间实施了极其残酷的高压政治政策。这些政策主要表...
原创 刘... 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从平民身份走上帝位的开国皇帝。他结束了秦末的战乱局面,开创了西汉王朝,并...
原创 最... 说到美国历史上最传奇的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 他在46岁那年登上总统宝座...
原创 皇... 清朝的后宫中,皇太后和皇后同时在世的情况并不少见。在一般的理解中,皇太后是皇帝的母亲或生母,因此无论...
原创 历... 关于项羽是否伟大,这个话题一直存在着争议。项羽这个人物形象在历史上深入人心,他作为一位被赞誉为英雄的...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位帝王被誉为“真龙天子”,他们不仅展现了强大的统治力,还被认为得到了天命的庇佑。这...
原创 开... 如果我们了解一些近代史的背景,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中,几乎没有什么将领留胡...
原创 历... 赵云的“真实死因”到底是什么?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又是如何结局的?这些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赵云是刘备麾...
中华诗词库|唐朝诗人之“诗中有... 晨星·中华诗词库 “诗中有画”的王维 当敦煌壁画里的飞天掠过长安城头,王维正在终南山下调和青绿与水墨...
原创 1... 1991年,在霍尔果斯口岸,成群结队的民众聚集在边境线前,他们愤怒地喊叫,要求越境回到苏联。尽管这些...
原创 曹... 蓝图是一种战略计划,它不仅包括最终的目标,也涵盖了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在动荡不安的三国时期,虽然各方...
原创 令... 自从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取得胜利之后,日本便开始全力以赴地掠夺中国东北地区的丰富资源。虽然这一行...
原创 东... 自古以来,许多权臣的荒唐行径都屡见不鲜,但其中不少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值得深思的原因。尤其是当权臣...
淮河以北,孤地一块,南朝为何死... 全文共1626字 | 阅读需5分钟 南北朝时北魏与南朝齐的边境线,明明沿秦岭淮河一线,但在淮河入海口...
原创 去... 这是一组拍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云南丽江古城,距今已有近百年,看不到秀丽风景,一切都那么古朴自然。 丽...
原创 如... 《通鉴外纪》一书中,北宋的刘恕曾这样描述:姓氏象征着家族祖先的延续,而氏则是用来区分家族中各个分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