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之战陈玉成遇挫,李秀成为何见死不救?看看曾国藩是怎么说的
迪丽瓦拉
2024-11-01 18:41:12
0

原标题:安庆之战陈玉成遇挫,李秀成为何见死不救?看看曾国藩是怎么说的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中,安庆之战是一场备受瞩目的战役,而其中的情节更是令人震撼。当时,陈玉成遇到了挫折,但李秀成却见死不救。这一情节引发了无数的猜测和争议,而曾国藩的评价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然而,就在太平天国最关键的时刻,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位英勇无畏的将领,最终走向了背道而驰的命运?安庆之战中,李秀成为何选择见死不救?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英雄气概

1860年,太平天国在天京会议后,洪秀全已经明显看到将领之间在相互配合上存在的问题,心里很不愉快。然而,在这个危机时刻,他手下仍有两位赫赫有名的大将: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

陈玉成,湖南永州人。他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勇气和智慧,年仅十五岁就加入了太平军,一路打拼,很快就成为太平军的骨干力量。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作战风格,陈玉成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声威远播。

与陈玉成不同,李秀成则是出身书香门第。他祖上是进士出身,家学渊源,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熏陶。李秀成天资聪颖,学习刻苦,加之勇猛过人,很快就成为太平军的佼佼者。他手下的军队,都是太平军中的精锐,战斗力一流。

两人各有所长,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成为太平军的中流砥柱。洪秀全对他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同心协力,共同扫清反动势力,建立新天地。

二、矛盾渐生

然而,就在太平天国最关键的时刻,陈玉成和李秀成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却如一颗定时炸弹,慢慢地积累着。

一方面,李秀成由于只看到苏浙地区的局部利益,缺乏全局性的战略眼光,不愿意服从天京的统一指挥和调遣。他固步自封,只顾自己的私利,不思进取。

另一方面,陈玉成虽然勇猛过人,却也有些盲目冲动的毛病。他经常孤军奋战,不愿意与其他将领通力合作,导致许多战役中,援军迟迟不到,他只能孤军作战,吃尽了苦头。两人的矛盾,在1861年的安庆之战中,终于爆发了。

三、安庆保卫战

1861年3月,陈玉成已经进占黄州,而李秀成却还远在赣东围攻建昌。洪秀全看到按原定的时间会师已不可能,陈玉成又送来了求援的报告,为了打好保卫安庆这一仗,便下了最大的决心,派干王洪仁玕出京督师,进援安庆。

洪仁玕受命之后,与章王林绍璋分赴南北各地调集军队。四月中旬,洪仁玕渡江北进,抵桐城。林绍璋也同吴如孝等由皖北率有捻军来到,与洪仁玕会合。

这时,陈玉成已从湖北回师,屯军集贤关,并在安庆东北面的菱湖北岸筑了十三座营垒。安庆太平军守将叶芸来,见陈玉成援军来到,也率军出城,于菱湖南岸修了五座营垒,于湖内放了许多小船,与北岸太平军往来联系,互相配合,对湘军发动攻击。

为增强安庆城防,陈玉成又奏请天王批准,把吴定彩所部千余人由天长、六合一带调来,入城助守。战况一触即发,双方都在拼尽全力。

四、援军受阻

五月二日,洪仁玕、林绍璋率军二万人准备进援菱湖,与屯驻集贤关的陈玉成会师,行至横山铺、练潭,为湘军多隆阿所阻,战斗不利,只得退回桐城。

稍后几天,太平军另外一支援军黄文金部来到。洪仁玕再次组织出击,于挂车河一带同敌军接战,仍不能取胜。在菱湖同敌人相持的陈玉成、叶芸来部,因得不到外援,战斗越来越艰苦。

在安庆战场上,太平军的处境确实困难。因为敌人围城已久,城内的粮食得不到接济,问题日益严重。陈玉成援军到来之后,才从菱湖用小船在城内运粮。但这远远不够,粮食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湘军在安庆城外经营数年,阵地巩固,以逸待劳。太平军援军则多是奔袭千里而来,已经非常疲惫,与之战斗的却是凶悍的湘军主力,相形之下,敌人的条件就要好得多。

五、危机四伏

陈玉成部下大都是参加太平军较早的老战士,他们久历沙场,能攻能守,是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队伍,虽然处境不利,而斗志坚定,士气仍然很高。所以太平军保卫安庆的战斗开始后,敌人也极为紧张。

胡林翼急得发病,以致"阅案牍不过数行,眼目即为昏黑,行动须人扶持,乃能起立"。曾国藩也生怕他的围城军有失,忙从祁门移驻东流,就近指挥;还把鲍超所部从皖南调到安庆,加强同太平军作战的实力。

洪仁玕两次进援被阻,不能到集贤关会师。陈玉成也很焦急,遂于五月二十日亲到桐城,与洪仁玕、林绍璋等会商,确定了下一次进攻的部署。

五月二十四日,太平军三万多人分三路出动,与湘军多隆阿部相遇于挂车河至棋盘岭一带,激战终日,仍不能取胜,全军退回桐城。稍后,因外交事务,天王洪秀全召洪仁玕回京。

六、李秀成的失误

这时候,英国侵略军水师提督何伯已由汉口率领舰队去上海,在经过南京时留下巴夏礼、富礼赐同太平天国办理交涉。他们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说:"太平军不得侵入上海、吴淞附近百里(三十英里)以内,否则武力制止;英国亦不许占据此地,以进攻太平军"。洪仁玕受命回京后,天王征求了他的意见,最终答应英国人一年之内不进攻上海。

陈玉成去桐城之后,新从皖南调到安庆战场的鲍超部即乘机袭击集贤关。陈玉成原在集贤关设有临时指挥部,除关内守军之外,在关外赤冈岭还筑有四个营垒,由著名战将刘琳和李四福统军驻扎。

这是陈玉成全军的精锐。他们在鲍超所部的进攻面前,沉着应战,坚决反击,予敌以重大杀伤。但由于长期得不到外援,粮草告罄,最终于六月九日,在"营中又无粮米"的情况下,被敌人攻破营垒,四千多精锐将士全部于奋战中牺牲。

驻守集贤关的太平军程学启部,又叛变献城投敌。而菱湖南北两岸的太平军营垒,也被敌人各个击破。湘军曾国荃部便迫近安庆城下,形势确实已很紧张。

但即使这个时候,保卫安庆的战斗也不是完全绝望了。因为在西战场,李秀成统率的几十万大军,正在赣西和鄂东一带活动,离安徽并不远。

六月九日赤冈岭阵地失陷、刘琳牺牲后的第六天,即六月十五日,李秀成的前军蔡元隆已攻占湖北武昌县(今鄂城),李秀成本人则进抵兴国州(今阳新),李秀成部下的主将谭绍光攻占了大冶。鄂东地区的长江南岸,都为李秀成的主力军所控制。

六月二十一日,李秀成与北岸黄州的赖文光已经互通文报,得知江北的战况。六月二十七日,李秀成还在兴国会见了英国驻汉口领事金执尔,并托金执尔给英王捎信。

他对陈玉成在安庆战场的艰苦情况,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他如在这时指挥大军北渡,向安徽推进,抄湘军后路,敌我双方的形势很快就会发生重大变化,不但安庆可保,即曾、胡湘军也很难逃脱江南大营覆灭的下场。可惜李秀成并没有这样考虑,他反把军队全部南撤,离开湖北,到江西瑞州集中。

据李秀成在《自述》中说:"那时曾九帅又围安省,英王陈玉成解救不能,又调黄文金回来助救皖省,刘官芳被中堂部将战败而回,是以当即将湖北等县全军尽行同日收兵赶下,以接护李世贤之军,一由义宁州而回,一由武宁而回,一由德安而回,俱到瑞州齐集"。李秀成的军队离安徽战场越来越远,湘军也就没有任何顾虑,可一心一意围攻安庆了。

七、天国覆亡

据曾国藩后来描述:如果李秀成率南路军赶到安庆增援陈玉成,清军则必败无疑。李秀成此人嫉妒心太强,心胸狭窄,注定成不了大事。

果不其然,在李秀成的彻底放弃下,陈玉成孤军奋战,最终不敌湘军的重重包围,安庆失守。这场保卫战的失利,成为了太平天国覆亡的导火索。

从此,太平军节节败退,最终在1864年被彻底剿灭。一个曾经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业,就这样化为乌有,只留下了历史的遗恨。

结语

回顾太平天国的覆亡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这两位将领的矛盾分歧,实际上是导致天国覆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他们能够同心协力,顾全大局,服从天京的统一指挥,事情的结果必然大为不同。可惜,私心杂念和狭隘的个人利益,却让他们失去了这个机会。

太平天国的覆亡,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它的确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教训:唯有同心协力,方能共创大业;唯有扫除私心杂念,方能造就伟大事业。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朝亲王下场悲惨,将38个儿女... 他出身尊贵,血脉里流淌着帝王家的荣耀,自幼便接受着最好的教育,习武练剑,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他曾心怀赤...
原创 明... 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这个朝代中,出现了十六位皇帝,不过这其中大部分皇帝都很奇葩。比...
原创 晚... 图为一组晚清朝廷重臣于1896年访问美国的留影老照片,彼时的李鸿章已经到了73岁的余暮高龄,再加上他...
原创 山... 由于诸多历史原因,非洲是当今世界上相对落后的一块大陆。即便到了今天,许多非洲地区的人们还陷于战乱冲突...
原创 抗... 一颗子弹连杀数名日本兵,两三个人可以端掉日军一个连队,甚至还有飞檐走壁手撕鬼子的神奇画面,一些抗日神...
原创 山... 自从小学时期,大家就开始学习《百家姓》,这本著作,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姓氏。 不管是多么千奇的姓氏,...
原创 晚... 书法,乃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它由劳动人民所创造,从最开始的图画记事,经过上千年的锤炼,才成为如今...
原创 邱... 长篇历史小说《问道无常之降妖伏魔手》第三卷:长春真人西游记 第二十四章 长春真人西游记(14) 前文...
原创 毛... 毛主席手下能打的将领特别多,但毛主席对陈毅的感情最特殊,他们除了是战友,还是朋友,更是文友,可以说毛...
原创 明... 有句俗话叫“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对我们而言有些滑稽,但在古代这可是事实。 先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各个...
原创 假... 无论谁攻打社会主义苏联,西方国家都会以不同方式,去帮帮场子,但也仅限于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事,不是他...
原创 庞... 情谊有很多种,如师生之情、同门之情等。双方能够建立起情谊,说明彼此性格合得来或是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
原创 李... 一、李密不败,李世民难出 隋末年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谁最有资格和希望一统天下?答案并非是李渊(李世...
原创 英...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李易 说到长城,大家第一...
原创 悲... 悲哀!难民被本国种族分子追杀后,竟哀求联合国维和部队杀了自己。怎么回事?这荒唐的一幕发生在1994年...
原创 长... 国庆期间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战争影片《长津湖》掀起了国庆的观影热潮。看完电影还有了解一些抗美援朝这段历...
原创 朱... 我国的对联文化,是历史悠久的,并且是一种很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联的应用方面也是非常之多,比如在拜寿...
原创 何... 序言 公元1279年,蒙古军队与南宋军队于崖山进行了大规模海战,战争的最后是以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
原创 哪... 历史上哪个朝代得国最正,一直是受到人们争议的。根据史学家孟森的《明史演义》中的看法来说,孟森认为中国...
原创 日... 熟悉日本经济发展史的人可能都了解,80年代的日本人,自信满满,经济富足,人均GDP世界第一。那时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