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为何要去朝歌救父?姬昌七年之囚将满,又何必多此一举
迪丽瓦拉
2024-11-01 20:42:33
0

原标题:伯邑考为何要去朝歌救父?姬昌七年之囚将满,又何必多此一举

伯邑考为何要去朝歌救父?姬昌七年之囚将满,又何必多此一举

在封神中,我们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大家对天数奉为圭臬,觉得一旦天数已定,再怎么挣扎都没用。比如封神榜,只要你榜上有名,跑到哪里都得身死上榜。然而,偏偏大家又在做着各种各样不信任天数的事情,比如女娲,比如伯邑考。

纣王在女娲宫题淫诗,女娲气不过想要灭掉成汤,可惜成汤国运未完,女娲在明知殷商28年后将要灭亡的情况下,还是派出了三妖前去惑乱君王,给自己留下了骂名。而伯邑考更直接,整个西岐王室都知道姬昌有七年之囚,可他偏偏要在刑期将满的时候跑到朝歌,结果自己身死,还差点坑死了姬昌。为何这些人都会做出如此奇怪的举动呢?

其实我们仔细看封神的话,会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天数,所谓的天数只不过是圣人的意志罢了,它代表的也只是未来的一种可能。也就是说,女娲圣人开了口,商朝只剩28年国运,那么商朝就可能在28年后灭亡。但这也只是可能罢了,倘若女娲不派狐狸精去迷惑纣王,这种可能不一定就会成为现实。

同样,太姜和姬昌都算到他有七年牢狱之灾,那么,七年到期后怎么办呢?在朝歌,七年过去了,谁还记得你姬昌?而纣王,他巴不得你一辈子别出来,老死在羑里最好。也就是说,倘若西岐没人过来提醒他们,恐怕下一次大家想起姬昌的时候,就是羑里的守卫来通报说姬昌寿终正寝了。

所以,伯邑考明知道姬昌就快关满七年,还是义无反顾的来了朝歌,因为他必须来,他不来打通朝歌的关节,那姬昌能不能出来,谁也说不准。由此可见,真正的天数一定是天定一部分,人力完成另一部分。就好像你命中注定十年后要成为国家首富,难道你前面九年多混吃等死,最后一天突然就能成为首富吗?

不可能的,真正的实现方式一定是你不断奋斗,一步步强大,最终在十年之期到来的时候达成成就,这才是“天数”的正确打开方式,天数更多时候是给自己的一个心理暗示。各位看官,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东... 自古以来,许多权臣的荒唐行径都屡见不鲜,但其中不少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值得深思的原因。尤其是当权臣...
淮河以北,孤地一块,南朝为何死... 全文共1626字 | 阅读需5分钟 南北朝时北魏与南朝齐的边境线,明明沿秦岭淮河一线,但在淮河入海口...
原创 去... 这是一组拍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云南丽江古城,距今已有近百年,看不到秀丽风景,一切都那么古朴自然。 丽...
原创 如... 《通鉴外纪》一书中,北宋的刘恕曾这样描述:姓氏象征着家族祖先的延续,而氏则是用来区分家族中各个分支子...
红色帝王蟹:前苏联的产业革新与... 通常来说,帝王蟹总被视为小资轻奢食材,总是和牛、三文鱼并列。 当然,正如bistro菜单里的黑松露,...
原创 这... 在世界历史上,许多国家曾经合并,形成了联邦,例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合并组成了马来西亚联邦,南斯拉夫和捷...
原创 1... 抗日战争进入第二年,1938年3月,115师的林师长不幸负伤,不得不暂时离开了前线。军队中不可缺少指...
原创 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底蕴深厚,堪称世界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凝结了无数古代劳动人民的...
原创 他...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他们的事迹流传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
原创 东...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写了东汉末年到晋朝初年近百年的历史,涉及董卓、袁绍、吕布、公孙瓒、刘表、孙...
原创 中... 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中,女性的社会地位长期处于非常低下的位置。某些时期甚至流传着“稚草换女”这样的说法,...
原创 日... 哈啰大家好,我是小格!今天跟大家聊聊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日本对中国的情报渗透。其实,日本的间谍活...
原创 为... 权谋与仁政的博弈:李世民与朱元璋功臣政策的深层逻辑 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明太祖朱元璋作为开国...
原创 郑... 台北马场町的秋风卷起落叶,郑丽文俯身献花的瞬间,历史仿佛在此刻重叠。这位新任国民党主席在吴石将军就义...
原创 霸... 关于项羽手下的五虎将,历代正史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根据蔡东藩在《历朝通俗演义》中的描述,项羽的五大将分...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东吴的大都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军事职位,掌握着相当大的权力和影响力。作为东吴政权的核...
原创 扫... 《——·前言·——》 在清朝历史上,乌雅兆惠曾经扫平准噶尔,收复新疆,但他的名声却远不如左宗棠。这到...
原创 齐... 在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几个国家当属春秋五霸,而在这五霸中,齐桓公无疑是最为传奇、最为卓越的一位...
原创 八... 开国将军里,能在战场上运筹帷幄、战功赫赫,又能在书桌前笔耕不辍、拿下茅盾文学奖的,怕是只有萧克一人了...
原创 他... 在秦昭王时期,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将领,名叫白起,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善战,还以出色的军事才能闻名。他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