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楚王拥有开疆拓土赫赫武功,“春秋五霸”却是楚庄王,凭什么
迪丽瓦拉
2024-11-01 20:43:43
0

原标题:历任楚王拥有开疆拓土赫赫武功,“春秋五霸”却是楚庄王,凭什么

在各国掐架如同家常便饭的春秋时期,“春秋五霸”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其中齐桓公、晋文公因为出色的才能和很高的威望基本上没有争议,其实楚国也有一位国君榜上有名,他的争议也很小,那就是楚庄王。

在春秋,虽然楚国国力比较强大,但是在中原各国眼里,对楚国有隐隐的瞧不起,都认为他们是蛮夷之国,但是楚庄王却成为五霸之一,看来后人还比较认可他。

因为楚国地处蛮夷,被中原各国各种瞧不起,心里很不甘心,所以历任楚王都有开疆拓土的野心和欲望,比如之前的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等人都拥有开疆拓土的赫赫武功,到了楚庄王,楚国其实已经很强大了,庄王问鼎中原的野心非常明显,他想做霸主,那么就得打败老牌霸主国家—晋国。

这两个大国就开始了无数次的拉锯战,终于在邲之战楚国痛击晋国,楚庄王也因为这次战争的胜利,成功登上霸主之位,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被后人所铭记。

一般来说,成为霸主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打败至少一个超级强国。春秋时期只有晋国和楚国能称为超级强国,所以要称霸,至少要在大规模战争中打败晋、楚中的一个。

其次,要会盟天下诸侯。霸主的职责就是要维持国际秩序,防止国家间胡来的战争,或者各国内部的阴谋家发起的动乱。因此,与各路诸侯结盟,控制并且干涉他们的行为是必须的。

再次,要尊崇周天子,最好有勤王之功,由天子钦定霸主之位更好。春秋后期周王室地位下降,所以这一条不重要了。

再有,保疆定国,驱除外敌,帮助各个小国抵御戎狄的进攻。比如当年齐桓公帮燕国抗击山戎。

楚庄王只满足这里面的第一条,其他的都不满足,为什么还被称为霸主,而且是“春秋五霸”里面比较没有争议的一位?

因为所有这些条件之外,还有一条隐形的条件,就是“有德者居之”。

连孔子都夸赞:“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霸主之位应该奖给有德之人。而楚庄王恰恰满足这一条。

我们来看看庄王的贤德故事吧。

邲之战胜利之后,大臣潘党对庄王建议在邲地筑一座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让后世子孙记住他们这一代人的赫赫武功。

楚庄王却长叹一声,摇了摇头。他说出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武者,止戈是也。武功具有七种美德,分别为: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圣人使用武功,是为了止战,为惩恶扬善,为保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现在我让两个国家的民众受尽荼毒,何德之有?古代明君造京观,是为了惩戒淫恶,晋国和郑国的军民都是尽忠报君之人,何罪之有?我如何能造京观?”

因此,楚庄王只在黄河边祭祀河神,建造先君的神庙,祭告天地,然后就回国了。

楚庄王也在许多地方充分展现了他“仁德”的一面。

比如允许郑国复国,让陈国保持独立。

在邲之战前,公元前五九八年,陈国的夏徵(zhēng)舒弑了陈灵公。楚国立即出兵干涉,杀死夏徵舒,把陈国设置为县,并入楚国。这种做法跟楚国之前的君王差不多。

不久以后,大臣申叔时出使齐国回来,到朝堂上向楚庄王汇报情况。并且听说了灭陈国的事,庄王满心欢喜希望得到他的赞美,而申叔时义正辞严地告诉他:

“讨伐弑君的逆贼,这是义举,没问题。但您打着讨逆的旗号,随后却吞并了别人的国家,这样怎么服天下人呢?”

犹如一盆冷水,庄王却听进去了,他觉得申叔时说得有道理,就从晋国把陈灵公的太子迎过来,立他为君,恢复了陈国。这就是庄王之德。

他跟历任的楚王都不同。楚国是蛮夷,楚王给人的感觉总是眼睛一瞪就要杀人,而楚庄王却完全没有蛮夷气息,更像是一位正统的中原帝王。他儒雅,谦和,彬彬有礼;他能听任何人的劝谏,能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不管从哪方面看,他都是一位有德之君。

关于他的贤德,还流传着“摘缨会”的传说。

据说当年庄王平定了斗越椒之乱以后,大宴群臣,庆祝胜利。楚国的将军们基本都参加了,庄王让自己的几个爱姬去给大家敬酒,大家觥筹交错,喝得十分尽兴。不料一阵风刮来,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大殿里漆黑一团。

庄王命人去点蜡烛。这时候,许姬过来凑到他耳边说,有人在黑暗中趁机拉她的袖子,被她一把扯下了那人头盔上的红缨;等会儿请庄王查探,席上谁的头盔没了红缨,谁就是那个淫贼。

庄王马上制止下人:“且慢张灯,今晚大家都要喝得畅快一些,都把头上的红缨摘下,好好地喝酒。”大家虽然觉得很奇怪,喝酒为什么要摘缨,但还是照着做了。不一会儿,蜡烛点上,人人头上都没了红缨,再也找不到那个调戏许姬的人了。这次宴席就叫“摘缨会”。

过后许姬觉得很委屈,找庄王询问原因。庄王说:“人孰无过。将军们打了胜仗很开心,喝醉了酒,偶尔把持不住也是正常的。为这件事问罪不值得。”

七年以后,在打郑国的战争中,一名叫唐狡的将领表现得十分英勇,立下了辉煌的战功。庄王要奖赏他,他却推辞不受,说:“我就是当年调戏美人的罪臣,蒙大王不杀之恩,这次特地来报恩的,不必奖赏我。”后人因此都感叹庄王有容人之量,因此才得人心,大家才肯为他效力。

这故事虽然不一定是真的,但说明楚庄王的宽容大度确实很深入人心。他有一种楚国历代君王少有的善良,这使得他在历任楚王里面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一位。

所以后人把“春秋五霸”的一个席位颁给了楚庄王。世界终究是奖励善良的。

大家觉得庄王配得上霸主地位吗?欢迎交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吕... 说到吕布,这个名字可以说是人人都知道。他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将领之一,以勇猛无敌的形象深入人心,常常被...
再现抗战烽火中的教育坚守:中国...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撕裂了沈阳的夜空。此后,东北大学被迫流离,转徙北平、西安,成为...
原创 他... 谢富治,这位曾经的开国上将,在生前是荣誉满身、光辉灿烂,但死后却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他的生前和死...
原创 温... 温铁军教授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叫“被扒了两层皮”。这听着像是在诉苦,但其实远不止于此。 上世纪90年...
原创 萧... 1973年,在一次整风大会上,萧克将军作了深刻的检讨,他坦言自己一生中有三次站错队。 那么,这三...
原创 1... 1895年,李鸿章捧着刚签署的《马关条约》,眼中满是泪水,站在慈禧面前。他为国家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尊严...
原创 诸...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之后他的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正是有了诸...
校史上的第一次|第一位来“央音... 1949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诞生。是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原创 盘... 众所周知,学历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但在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创下新低的背景下,学历的作用显得有些无力。...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昭这个字通常出现在那些短命的皇帝的谥号中,尤其是在一些朝代末期的君主身上。例如,汉昭帝...
原创 周...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周公瑾——一位风度翩翩、胸怀...
原创 台... 一场在特殊地点的演讲,引发岛内各方关注。郑丽文选在马场町这一见证过往黑暗历史、承载特殊意义之地发声,...
原创 清...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
原创 赵...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以常胜将军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他的战绩和声誉几乎无人能及。虽然“常山赵子龙”排...
原创 八... 在东汉末年的三大势力中,曹操麾下的武将力量最为强大。这些武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张辽、张郃、徐晃、...
原创 建... 1950年8月10日,毛主席亲自签署了一份委任状,内容写道: 中央人民政府委任令,委任载涛担任中国人...
原创 陶... 提到陶渊明,估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典故传了一千多年,把他塑成了不恋官场的清高圣...
原创 临... 在民国历史上,小凤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侠妓,她的生命充满了许多传奇色彩。如果要选出最具传奇性的事件,那...
原创 为...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亲自带领陈国、蔡国、虢国、卫国等国的军队,以及周军,发起了对郑国的讨伐,这场战...
原创 刘... 公元前202年,刘邦统一中国,建立了强大的汉朝,而吕雉则成为了汉朝的皇后。更重要的是,刘邦去世后,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