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明朝是亡在了女真人建立的大清手里的。清取代明是历史的发展,实际上在当时闯王李自成是比清军更有机会取得江山的,因为早在1644年的时候,李自成就已经打入了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煤山上自挂东南枝。那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下一任皇帝肯定是李自成无疑了。结果仅仅过了两个月,清军就入了山海关而取代了李自成入主了中原。
一时间天下无不错愕痛哭,他们想不到曾经在山里打猎为生,过着茹毛饮血生活的女真人怎么就成了华夏之主?女真人就如同开了外挂一般,只用区区十万军队就打败了拥有百万精兵的大明。细细想来,女真人从落后的部落状态到一统天下只用了区区二百来年的时间。那么,女真人是如何强大起来而最终成了大明的掘墓人呢?其实一切都怪明成祖朱棣错改了朱元璋定的国策。
元朝末年,朱元璋被逼的实在走投无路了,无奈之下选择了加入反元大军。结果意外地取得了诺大的江山。建立明朝后,朱元璋虽然多次派遣了大军去征战漠北。可是,终究也没有下定决心去乘胜追击。朱元璋说,元朝的气数已尽,即使放任他们不管,上天也会让他们命绝的,因此不必追击了。
《明太祖实录》:“彼气运既去,理固当衰,其成其败,俱系于天。若纵其北归,天命厌绝,彼自澌尽,不必穷兵追之。”
而实际上,蒙古虽然被打败了,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北方包括东北地区都还时时遭受着蒙古人的威胁。为了消除这种威胁,朱元璋想了2个办法。
首先,朱元璋建立了藩王守边这个国策。即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边关,用血脉姻亲来巩固大明江山。而辽东地区朱元璋把15子朱植分封过去当了辽王,镇守辽东,设立辽东都司。
其次,朱元璋迁移山东等地的汉人前往辽东定居。这是因为自唐末以来,辽东地区长期处于游牧政权的控制下,汉人人数早已不占优势。不出意外的话,随着中原人的迁入,辽东将会和中原生成牢固的血脉联系和文化联系。
虽说辽东是女真人的发源地,但是到了元朝,蒙古人用武力征服了女真人,为了生存,女真人迁居到了荒芜的北方,辽东留下的女真人人数是非常稀少的。其实,按照朱元璋的策略,过不了多少年,辽东地区会是中原人的天下。而那时的女真人还过着骑马打猎的游牧生活,是根本就不会有机会发展强大起来的。
建文帝继位后发现,朱元璋留下的藩王制度对他是个极大的威胁。建文帝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着手削藩。这一下可把燕王朱棣给逼急了,直接起来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燕王朱棣“靖难”成功,取代建文帝登基为帝,史称明成祖。
搞笑的是,朱棣当上皇帝后也觉得藩王对自己是个隐患,于是沿用了建文帝的削藩策,继续削藩。就这样,镇守辽东的辽王和宁王(封地也在东北)被朱棣撤走了。另外,朱棣觉得辽东偏远,没必要再往辽东继续迁移中原汉人了,就把这项国策也给停了。一时间,辽东地区的势力平衡被打破,当地各部族蠢蠢欲动。
另外,北边还有蒙古在那里对辽东地区虎视眈眈。针对此情况,朱棣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以东夷制北虏”,大意就是扶植辽东某部族来牵制北方的蒙古。朱棣瞅了一圈,发现当时的女真人四分五裂,内部之间攻伐不断,很不团结,比较好控制。得,就扶植这群女真人吧。就这样,在朱棣的支持下,元朝时迁走的女真人又都逐渐的回到了辽东故地,逐渐发展形成了海西女真、建州女真、东海女真这三个比较大的女真部落。
当然,朱棣制定这个策略在初期是比较有效的。为了防止女真人相互联合,明朝决定谁弱小我就支持谁,从而使得女真人不停地内斗,处于消耗状态。这样的话,辽东地区也会处于相对安稳的状态。
可惜,到明万历年间,此策略却被辽东总兵李成梁却走偏了。李成梁开始对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建州女真大力扶植。等到建州女真强大起来后,李成梁却没有按照惯例去扶持另一个弱小部落来制衡建州女真,反而是一味地偏袒建州女真,对努尔哈赤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导致建州女真越来越强大,从而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
而女真人最终也是凭借着后金强大的实力最终成功逆袭,取代明朝建立了清朝。后世有人说,女真人的强大离不开李成梁,李成梁是女真崛起的直接原因。可是要追根溯源的话,女真人的强大其实是拜朱棣所赐。若不是朱棣错改了朱元璋制定的那两个国策的话,倘若朱棣坚持朱元璋的“藩王守边,汉人移边”的国策的话,女真人有可能还在山里骑马打猎,游牧为生呢。
而朱棣做梦也梦想到,当年他大手一挥,看似英明的手段,却为他的大明培养了一个强大的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