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韩到印度,我们周边都被亲美势力包围了,在国际上的盟友又比美国少,中国还凭什么能战胜美日?
这个问题,我今天在一条船上找到了答案。
它就是中山舰。
86年前的10月24日,武汉保卫战的倒数第二天,在我身后的这边江上,爆发了一场极其惨烈的水空大战。当时的中山舰由于把主炮拆给陆军做外围炮台了,面对一群蝗虫般的日本战机,只能用几门二三十毫米的机关炮苦苦支撑。
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下,中山舰的舰艏中弹燃起熊熊大火,舵机舱当场被炸裂漏水,舰体逐渐向左倾斜,舰上官兵伤亡惨重。萨师俊舰长的左腿被炸断,右腿、左臂都受了重伤,遍体血肉模糊,但他仍忍着剧痛坚持指挥战斗,并表示 “身为舰长,应与舰共存亡,万难离此一步”。
下午四点半左右,中山舰沉入我身后这边金口水域,包括舰长萨师俊在内,舰上25名官兵壮烈殉国。
一天后,10月25日,武汉沦陷。
一边是武装到牙齿,掌握绝对制空权的日本空军,一边是连舰炮都没有,防空火力更是几乎为零的中山舰。
如此悬殊的差距,可以说惨败的结局一开始就早已注定了,正如中国人那句古话: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可中山舰的全体将士们,他们把自己当成任人宰割的鱼肉了吗?
他们把必败的结局当成自己避战的借口了吗?
他们把悬殊的实力当成自己怯战的理由了吗?
他们把敌人的强大当成自己投降的托词了吗?
没有!
他们以凡人之躯,直面敌人炮火;
他们以血肉之身,铸造钢铁防线;
他们以捐躯国难,坚守军人保家卫国的职责。
而这样的例子,在武汉保卫战中,比比皆是。
你问我现在的中国凭什么能战胜美国和日本?
那我倒想问问你:
当初积贫积弱的中国凭什么能赶走日本侵略者?
当初一穷二白的中国凭什么能在朝鲜打赢如日中天的美军?
当初连子弹都造不起的中国又凭什么能成为人类史上最庞大的工业怪兽?
其实答案很简单。
因为中国从来不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
因为华夏大地从来不缺虽九死犹未悔的人;
因为中华民族从来不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人!
武汉沦陷的12年后,同样是10月25日,由东北边防军第38、39、40、42、50和66军改编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截至1953年7月27号中美朝三国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议》为止,我志愿军以战死19.7万人、战伤25万余人的代价,将美军主导的“联合国军”赶回北纬38度线以南,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是共和国的立国之战,也是中华民族的觉醒之战。
通过这场战役,通过牺牲在长津湖的冰雕连战士、牺牲在上甘岭的黄继光、牺牲在铁原的阻击8勇士,我们懂得了“真理总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明白了弱肉强食的道理,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掀开了强国强军的序幕。
是的,中国周边有很多亲美国家,有很多美军基地,甚至还有很多主动引狼入室的邻居,美国也在亚洲兴风作浪。
在中国南海,美国不断煽动菲律宾扰乱地区稳定,试图离间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制造战争;
在朝鲜半岛,美韩用“延伸威慑”试图把核武器部署在中国周边,韩国公布的导弹射程足以覆盖中国全境;
在西太平洋,北约与日、韩眉来眼去,有意重演俄乌冲突,打造“亚太版北约”,逼迫中国陷入战争泥潭。
但那又怎么样?
我们的环境再差,能差得过86年前的武汉保卫战吗?能差得过74年前的抗美援朝吗?
要知道,比起一个师连机枪都没有几杆的抗日军队,比起连坦克都没有几辆的志愿军,今天中国,是一个快反旅就有112辆重装坦克;一艘军舰就能灭到一个小国(如果觉得攻击性太强可以换成一艘军舰就有几百枚导弹);一发洲际导弹就能让整个西方国家集体沉默的世界大国。
站在武汉沦陷86年后的今天,站在中国志愿军出兵朝鲜74年后的今天。
拥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做得不如前辈们?
如果你说你做不到,那么你告诉我,当年牺牲在救亡图存路上的先烈们,为的是什么?
他们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他们会不会觉得自己当时的付出不值得?
他们会不会对自己当时的选择产生困惑?
他们会不会,在九泉之下,都深感死不瞑目?
列祖列宗在前,千秋史笔在后。
我们绝不能让先辈们失望,不能让他们的血白流,他们用生命和勇气为我们铸就的大国脊梁必须拥有更好的传承。
战胜美国和日本,只是传承的开始,而不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