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蒙古人曾横扫欧亚大陆,拥有3300万土地,为何在中原统治不足百年
迪丽瓦拉
2025-07-30 22:03:07
0

翻开元朝的历史,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元朝统治者的更替太频繁了。这儿戏一般的统治,让人不禁要怀疑,是他们把领土扩张到了3300万平方公里吗?是那个拥有着令当时的亚欧大陆都闻风丧胆的蒙古铁骑的强悍民族吗?

横扫欧亚,到争权夺利只想躺平

从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开始,到1368年建立明朝,这98年间元朝共有14位皇帝,其中忽必烈占去23年,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惠帝占去36年,成宗在位12年,仁宗在位8年,其中有三位元帝,真金、答剌麻八剌和干麻剌,都是被儿子继位后加封的皇帝。中间剩下7位真实在位过的皇帝分其中的19年。仿佛在进行什么皇位体验活动,一两年的在位时间,只够过个干瘾。

然而,从蒙古部落开始,首领更替也很频繁。除了成吉思汗率先统一蒙古国,统治了21年,窝阔台统治了12年,蒙哥在位8年,还剩下4位皇帝分享12年时间,每人只有三四年的在位时间。

频繁的皇权更替和几乎不间断的军队出征,贯穿了整个蒙古帝国的历史。

成吉思汗时期,辽国皇帝耶律大石在辽国被灭前夕,带领人马逃到叶密,建立西辽帝国,一度也是称霸中亚的存在,可它后期衰落,并且遇到了铁木真。1218年,大将哲别讨伐西辽,西辽灭亡;取而代之成为中亚霸主的花剌子模国却主动挑衅蒙古,结果一并被灭。

1227年,成吉思汗西征西夏时病逝,留下遗嘱指明让窝阔台即位,其他兄弟要服从,要团结。之后的两年,由窝阔台的同母弟弟拖雷摄政监国。西征的各路蒙古兵马听到消息纷纷回朝,结束了历时7年的第一次西征。两年后,窝阔台继承了大部分的政权和土地。

窝阔台在稳定了局势之后,1235年,派大哥赤术继续西征,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子西征”,一路上征服了俄罗斯也列赞公国、高加索以北的马里木等地,1241年,蒙古军队兵分两路,一支击溃波兰和日尔兰联军,另一只进攻匈牙利,成功占领匈牙利全境。同年11月,窝阔台去世;当这个消息传到军队时,赤术的儿子拔都放弃攻势,转头东撤,在勒河东岸建立了钦察汗国,主要管理额尔齐斯河、多瑙河和高加索山之间的区域。

而窝阔台的另一个兄弟察合台早就建立了察合台汗国,主要是原本的西辽旧地,包括天山南北路和如今的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地区。

窝阔台的皇妃昭慈皇后趁机即汗位,但她杀能臣,篡改各种有效的法令,朝政搞得一团糟,尤其是废黜了成吉思汗的《扎撒》,结果导致各位王爷不服管理,各自为政,蒙古帝国濒临分散。五年后,儿子贵由即位,在有限的三年时间内,虽然对于母亲的乱政有所弥补,但时间太短,从小体弱的他病逝,他的皇后海迷失也在诸王的拥立下垂帘听政三年,但她的存在导致了蒙古汗国进一步分裂,不仅无法管理诸王,连自己的两个儿子都管不住,分别建立府邸,自称正统。而她运气不好,又遇到天灾大旱,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水草和牲畜大量死亡。朝政一团乱麻,人民痛苦不堪。

1251年,蒙哥被拥立,海迷失竟然想通过巫术暗害蒙哥,反被蒙哥溺死在河里。蒙哥即位后,第一件事还是西征,他派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率领10万大军沿着父辈的足迹继续拼杀。这次耗时8年,一直打到了里海的南边,攻占了伊拉克,继续西征,踏平了美索不达米亚,逼近埃及。1260年,埃及苏丹在大马士革以南打败蒙古军队,这才停下了蒙古铁骑西进的脚步。不过,这个时候蒙哥于1259年去世的消息也传到了旭烈兀的军队,他无心再希望扩张,于是借机带着军队回到国内。同年,忽必烈在汗位的争夺中获得胜利,旭烈兀向西在里海、黑海、高加索一代建立伊利汗国,也叫伊尔汗国。

而在蒙哥被拥立时,原本窝阔台一支的蒙古贵族不干了。因此当时全体蒙古宗王曾经宣誓,只效忠于窝阔台的子孙当汗。但蒙哥却是拖雷的儿子,并不是他们所认为的正统。于是窝阔台的孙子失烈门和脑忽,在偷袭蒙哥失败后被处死,蒙哥于是被窝阔台系的亲王指责。

蒙哥病逝后,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争夺汗位。事实证明,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阿里不哥和忽必烈都是拖雷的儿子,但是政治主张截然相反,阿里不哥非常反对忽必烈接受汉族文化,两兄弟因此争得头破血流。

最后忽必烈获胜,而窝阔台系的宗王海都支持阿里不哥,借助各种力量建立了窝阔台汗国。1264年,阿里不哥选择臣服于忽必烈,海都却固守窝阔台汗国不出,反叛的心思十分明显。

但这个时候蒙古帝国庞大的版图已经具备了完整形态,由统治中原地区的中央政府元朝和名义上的四个藩国构成。他们的关系,也就是,四个藩国愿意称元朝一声大哥,但是大哥的规矩却完全不能影响到各个汗国。而不管忽必烈本人到底学习了多少汉文化,但他在开国诏书和元代编纂的史书中,都是承认他是从宋朝的手里接管了中原政权。后来朱元璋也在自己编纂的元朝国史上,承认元朝是明朝的前朝。

所以,一句题外话,当时四个蒙古藩国是不是也同样属于中国呢?这个见仁见智吧。

话说回来,忽必烈虽然把国都迁到了中原地区,但蒙古民族天生不会治理国家。包括之前的西征,也是一路烧杀抢掠,动辄放火烧城,引水淹城,城破之后还要屠城。总而言之,他们只会打仗,不会守城。而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还是走上了向外征战的老路,西征是不好打了,于是改为东征,打日本。东征的成败这里先不过多讨论,重点说说影响元朝统治的国内的情况。

在国内,他起初重用汉臣,运用汉人朝廷留下来的行政设置,在思想上更是兼容并包,允许佛教、道教和儒家并行,甚至还积极接纳基督教及其教徒。经济上,他借鉴了宋朝出现的“钞”,也就是纸币,推动了商业发展和流通。政策上,也推行了一段时间的劝农政策。

不到百年就灭亡的元朝短命之谜

不过元朝的覆灭也许一开始就留下了伏笔。统治者或许是文化自卑,害怕最终被汉族取代,所以就千方百计地打压。把元朝百姓分为四等人,第一等自然是蒙古人,第二等是由西夏人、中亚人、欧洲人和维吾尔人组成的色目人,也叫西域人。第三等是汉人,包括曾经被金朝统治的汉人、契丹人、女真人和高丽人等,反而是长期据守中原的汉人和少数民族,被称为“南人”。这个划分就和印度的种姓制度十分类似。只要是蒙古人,蠢笨如猪也能享受高官厚禄,而“南人”尽管满腹诗书,还要承受比蒙古人难上几倍的试卷,很多优秀学子,但根本没有报效国家的机会。不仅没有办法用知识改变命运。在法律上也非常地不公平,如果汉人和“南人”和蒙古人发生争执,必须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而蒙古人即使打死了这两类人,不过就是给点丧葬费,最多被官府打一顿板子就行。

不读书不做官,汉人种地行不行?朝廷会把大量的土地分给蒙古贵族和寺庙。而土地从哪里来?就是从农民手里抢。农民没有地,却还是要交税,没办法,只能租寺庙和贵族的地种。交租金,交税赋,累死累活可能还吃不饱。那么吃不饱怎么办,借高利贷,还不上怎么办,卖儿卖女卖老婆,最后实在被压迫得受不了了,只有反了。

想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生平,就知道元朝的底层百姓有多惨。

而造就这一切的根源,除了忽必烈以后的元朝皇帝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心思根本没有放在治理国家上,甚至连老祖宗南征北战的技能都忘了,一门心思争夺权力。他们为了得到支持,赏赐贵族的土地和金钱往往张口即来,没钱了就找老百姓增收嘛。而只要当上了皇帝,就可以无忧无虑,每天锦衣玉食,还能号令天下,花的钱还不是自己的,想想都美,还不用向祖祖辈辈那样,苦哈哈地风餐露宿,冒着生命危险打仗。

所以除了忽必烈曾远征日本以外,后来的元朝统治者完全没有再往外出兵的举动,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兵马不操练,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锐气和战斗力,最后被农民起义军打地满地找牙。然而昔日的蒙古铁骑居然无心挽回颜面,而是军队里上下级串通,一路溃败仍然能一路脸不红心不跳地向朝廷讨要封赏。

所以忽必烈以后,谁当皇帝都不足以服众,总有贪心不足的宗室和贵族为了寻求更大的特权和利益,手足相残。给贵族的赏赐太多,以至于国库空虚,忽必烈发行的纸币此刻被大肆滥发,引发了严重的全国性通货膨胀。

到了后来,卖官的操作也就不意外了,明码标价。这种投资当然是为了赚钱,花钱买了官当,就要把当地百姓和治下的各级官员翻来覆去地盘剥。最后政府官员之间见面干脆带着秤,上级直接收拜见钱、生日钱、追节钱,什么名目都找不到的,还有撒花钱。感情深不深,就看上贡的金银多不多了。明代世情小说《金瓶梅》中就有关于拜见钱的情节,第二十回:“俺们都拿着拜见钱在这里,不白叫他出来见。”

而当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惠帝接手时,已经只剩一个空壳。他的政策改良已经没有民众支持;他想镇压叛乱却没有强悍的军队,而他信任的最后一名大将脱脱,也死于政治斗争。

就这样,以宽治天下这口大锅砸得严严实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术... 成吉思汗的孙子中,除了拖雷的几个儿子外,取得成就最大的,就是拔都了。 拔都并没有像拖雷的几个儿子那样...
原创 历... 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群人,只有他们所信奉、提倡的学说可以与儒家相抗衡。 有这样一个神...
原创 刘... 刘邦,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毛...
原创 唐... 唐朝是个挺奇怪的朝代,虽然在我们印象中,它是一个盛世,但其实唐朝从中期开始,皇权就极度衰落,权力落入...
原创 赵... "太祖用心,尧舜之心也。" ----刘安世 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之君,他的治国能力和个人品性是世所公...
原创 他... 1958年,毛主席亲自提议,创办了我党的理论刊物《红旗》,这本刊物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产生了深远的...
《世界历史》2024年第5期目... 《世界历史》目录及 内容摘要 2024 第5期 目录 ·国外马克思主义史学· 19世纪末以来拉美马...
原创 总... 关于清代的总督、巡抚笔者发过很多文章,近来还是有不少读者提出一些问题。诸如既设总督为何又设巡抚?总督...
原创 司... 蜀汉与魏国的军事对峙,向来是三国时期最引人关注的焦点。227年,曹魏大将军司马懿亲率大军十数万人攻打...
原创 杨... 杨贵妃身高体重曝光后,才知道唐朝的以胖为美并不是肥胖。 历史上对杨贵妃的争议很多,有人说她祸国殃民...
原创 刘... 当初马皇后许诺刘伯温,让其在帮朱元璋五年时光辅佐朝政,到时候保证他能安全归养,安度晚年。刘伯温听了之...
原创 「...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幸运的是无意争皇位却意外得位,而且是继承了父亲唐太宗创造的“贞观之治”...
原创 傅... 提到傅钟,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但是,如果提到他参加过的战役,主编过的报刊,撰写过的书籍.........
原创 汉... 汉朝分西汉和东汉,西汉是刘邦建立的,国祚210年,共经历12位皇帝;东汉是刘秀建立的,国祚195年,...
原创 乱...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 汴水碧波,悠悠东流,从时间上来看,隋朝可以从公元581年二月, ...
初访高陵话曹操|访古 文博时空/文 翟德芳/文 在中国的古人中,曹操恐怕是最为老百姓熟悉的人物了。得益于《三国演义》和各级...
原创 古... 大家在看史书时,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绝大部分开国皇帝的对手,其形象都比较差劲,至少和开国皇帝相...
原创 他...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很多人都想着要当官,因为当官就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的一腔抱负,...
原创 左... 引言:晚清以来的中国备受欺凌,亡国灭种的危机迎面而来。这巨大危机之下,绝非简单的飞来横祸,而是潜藏在...
原创 长... 引言: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万里长城,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这座伟大的工程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智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