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项羽的失败,仅仅是因为穷兵黩武吗?争天下这事儿项羽很不专业
迪丽瓦拉
2025-07-30 22:03:08
0

《楚汉传奇》项羽

成王败寇一直是中国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标准,但是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却有那么一对英雄成为了例外,败者成为千古传唱的英雄,受后世无数文人墨客敬仰、怀念,胜者得到了天下,却被后人视为无赖、小人,这对英雄便是刘邦和项羽。那么为什么英雄项羽最后含恨自刎乌江,无赖刘邦却夺取天下?难道真是是无赖打败英雄这么简单吗?

按道理,项羽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出身都好于刘邦。项羽出身名门,世代为楚国大将军,自幼随叔父项梁学文、学武、学兵法,秦末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大乱,项羽随叔父起兵,拥立熊心为楚怀王,光复楚国,反抗暴秦,那是何等风光。

项梁战死沙场后,虽然被怀王熊心暂时剥夺兵权,但是项羽斩杀宋义,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连克秦军十余营垒,斩杀秦国大将军苏角,生擒将军王离,召见诸侯时,诸侯都是跪拜前行不敢仰视,自此项羽成为诸侯上将军。

相比之下,刘邦就显得很普通,出身亭长,是最低一级的行政官员,少年的时候不学无术,连自己的父亲和嫂子都不喜欢刘邦,认为他不务正业,且不能持家。并且从初期的工作情况来看,刘邦的工作能力恐怕也不怎么样,押送徒役去骊山,徒役们有很多在半路上逃走了,不得已他遣散众人后,逃入芒砀山中,起兵反秦后连自己的家乡都摆不平,最后还是投入怀王麾下,得到一波补给和支持才勉强成军。

《楚汉传奇》刘邦

历史就是这么不可捉摸,成败得失并不因为人是否正直,出身是否显赫,学识是否渊博而决定,在无数次的博弈后,往昔的英雄在悲歌中走下历史舞台,曾经的无赖也会在风雨中披上金色铠甲,走上至高无上的皇位。那么项羽又是怎么输掉这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皇位争夺战的?

一、夺天下就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而项羽没有

战争是残酷的,是黑暗的,是充满血腥的,尤其是战国时期的战争,一次次的战斗后是征服、是灭亡,每一次战争都是国运的较量,可能一次失误就会断送整个国家的命运,因此在战国时期每个国家都已经异化成一个高效的战争机器,男战女耕,就连老弱都有自己的战斗位置,为了高效地结束战争,彻底摧毁敌人的有生力量,坑杀、屠城成为战国时期不断被应用的手段,是的,有什么比肉体消灭更加高效?长平之战,秦国坑杀赵国40万降卒,直接打断赵国脊梁,彻底断送赵国的对抗野心,让赵国10余年不能与之抗衡!

利刃总有两面,即可杀人也能伤己,屠城、坑杀除了高效的统治也会激发敌人的仇恨,怒火与痛苦将激励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赵国也成为秦国统一天下最难拔掉的钉子。就算秦统一天下,被征服的关东六国也是充满家仇国恨,这也是秦国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项羽,并没有借鉴与反思,在他的征战路上,屠城与坑杀依旧是他征服世界的手段,屠襄城、屠城阳、坑杀秦军降卒、屠咸阳、坑田荣降卒,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这些坑、屠的记录如同影子一样紧紧跟随在项羽的胜利之后。当然,这是当时战场的基本操作,但是暴秦可以,一个意欲争夺天下的人不可以,如果天下人舍生忘死推翻了暴秦,却迎来了一个新的暴君,那请问诛暴秦的意义何在?并且坑杀章邯20万降卒这件事,直接断送了项羽称霸关中的基础,要知道章邯虽然是败军之将,但他是和项羽有盟约的,对降卒下手无疑是背弃承诺,将自己的誓言弃之不顾,这不仅是失信于降卒,更是失信于天下,自此天下人皆知投降霸王未必能有一条生路,霸王的誓言并不神圣,并且这次坑杀更严重的后果就是失去了关中地区的民心,关中地区虽然是秦国根基,但是百年征战秦人事实上过着和关东六国人民一样的生活,胜利与财富属于官员,普通人只有死亡和赋税,因此秦人也可以说苦秦久已,被项羽坑杀的那20万秦军,他们是关中人的儿子、丈夫、父亲、好友,这些人死于非命,直接让百万秦人对项羽产生敌意,这也是项羽最后为什么无法在关中立足的原因。

坑杀秦军

反观刘邦,在《史记?高祖本纪》中也不难发现屠城这样的字眼,但是刘邦很快就意识到,杀戮只会让人恐惧,而怀柔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当刘邦与项羽分路进攻关中的时候,刘邦没有选择将秦军消灭,而是用招降的手段,对归顺者宽大处理,不仅保留职位,还有另行封赏,对待百姓则废除严酷的秦法,采用约法三章来约束社会,关中父老无不箪食壶浆犒赏三军,虽然刘邦最后将咸阳拱手相让,但是当刘邦暗度陈仓兴兵北上时,关中地区可是望风而降,喜迎王师,不然刘邦难免一生困守在汉中地区了。

关中地区的得失不能决定项羽的命运,毕竟项羽是西楚霸王,是诸侯上将军,然而项羽分封诸侯之后的操作让他彻底失去了大义,这个操作就是:诛杀义帝。

秦灭六国,楚最无辜,所以项梁起兵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楚王后人熊心,拥立其为楚怀王,使其成为反秦盟主。这个拥有王室血脉的放牛娃,并不安心成为一个政治符号,他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个可以把控局面的机会,成为像祖先一样伟大的王,要光复的不只是一个王的头衔、一个楚的旗帜,熊心要成为真正的王。

《楚汉传奇》中的怀王熊心

终于,这个机会来了!项梁轻敌战死沙场,面对这个转瞬即逝的时刻,怀王熊心敏锐地意识到机会来了。他火速进行部署,虽然他是被拥立的政治符号,但这个符号也拥有最为显赫的王的身份,熊心任命宋义为大将军,项羽为副将,乱世兵强马壮者为王,熊心这一任命相当于把军权置于宋义手中,但一个宋义又怎么能够对项氏家族的军队为所欲为?相互制衡之后,熊心成为了唯一能够操纵指挥各方的人,但是宋义却没能成为怀王得力的将军,不是他不忠诚,而是因为他死了。

项羽因为宋义停军不前,杀了宋义,破釜沉舟后夺取军权大破秦军,当项羽的使者将这一消息传给怀王的时候,怀王大笑,说杀得好,他早就不看好宋义,使者离去之后,怀王知道他的复国之梦破碎了。

虽然如此,熊心还是努力地挣扎,他在项羽、刘邦分兵进军前下旨,先入关中者王,这是一个奖赏,也是一种承诺,何尝不是一个给自己的机会?刘邦若先入关中称王,刘、项相争,或许他还有那么一点点机会。

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带给熊心转机,只能让项羽越来越不满,我项氏世代楚将,忠心耿耿,你竟然要夺我兵权,我项氏叔侄将你一个放牛娃立为王,你竟然还不满足?项羽杀心起。

当项羽完成灭秦大业,开始论功行赏。此时的西楚霸王已经完全不把怀王放在眼中,先是尊怀王为义帝,又将怀王分封到长沙郴县这个蛮荒之地,然后密令人击杀怀王。纵然怀王曾经有很多想法,也试图去削弱项羽,但是他毕竟是怀王,曾经楚王室的血脉在他身上流淌,他也是天下反秦的旗帜,怀王的死标志着项羽君臣大义的崩溃。自此,什么忠诚,什么誓言,什么大义,都不存在,诸侯对项羽离心离德,项羽从号令天下的西楚霸王、诸侯上将军,变成了只能指挥本部人马的区区霸王。反观刘邦,就以为义帝发丧为名,出师讨伐项羽。在君臣大义上,刘邦立住了!

项羽

二、夺取天下就要当皇帝,而项羽却不想

作为一个争夺天下的人,必须要对天下有所规划,对未来的世界有一定的设想,然而我们悲剧地发现,项羽可能想过征服天下,但从未想过成为那个统一天下唯我独尊的皇帝。

虽然项羽早年面对巡游天下的秦始皇时曾说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但是从后来的政治操作中却看不到一点取代秦始皇成为皇帝的意图。项羽对未来的规划,是重新回到战国阶段的政治版图。

起义初期,各国贵族都以复国为己任,项氏家族也拥立了熊心光复楚国,这样做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迅速激发关东六国的反秦意志,但是也带来新的问题,那就是精英各为其主,项羽虽然是上将军,但实际上是盟主身份,对诸侯是号召甚至号令,但是无法直接掌控。在秦国灭亡后,项羽重新对天下进行规划,分封十八路诸侯,自封西楚霸王督九郡,但是这场盛大的分封看起来使天下井然有序,实际上危机重重,首先是分封者都是追随项羽反秦的力量,而那些没有积极响应项羽的势力没有得到妥善安置,这些力量像暴躁的火山等待时机喷涌而出。其次,在复国过程中,诸侯和下属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权臣不是为诸侯所用,反而是权臣掌控诸侯,传统的等级秩序早被势力抗衡相取代,取而代之与重新夺权的斗争几乎在每个封国内上演,最后则是项羽满足于上将军、西楚霸王的地位,并没有想着进一步打压诸侯,大权独揽,为自己称帝做好准备,项羽自认为可以击败任何反对力量,随时可以控制局面,然而天下若不归于一则混乱无常,西周时期的分封制终究走到了尽头,不能再维持下去了。

而刘邦则完全相反,从起兵初期就有了吞并天下的理想。在进入咸阳,面对雄伟的宫殿、充实的府库、无尽的美女时,刘邦也曾动心于此,但他还是听从张良、樊哙的建议,立刻封存秦朝府库财宝,以待项羽,另一方面萧何更是直奔丞相府,接收了天下田甲赋税文件,为争霸天下做准备。从另一件事也可以看出刘邦对于争夺天下的执念,那就是在楚汉之争初期,刘邦被项羽打得满地找牙,就算如此,他也视权力如生命,对于英布这样带资入组的诸侯王也是斗争加合作,不断安插眼线,对其部下分化瓦解。封韩信齐王,然而手下诸将既有沛县元勋,也有吕氏外戚,韩信被监视得不敢有二心,项羽死的当天,便收缴了韩信的兵权。

韩信

由此可见,夺取天下的战争不仅发生在刀光剑影的正面战场上,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谁就能出师有名,获得更多力量的支持;谁对未来的规划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谁就能顺应时代走上历史的舞台,败者未必是败军之将,但是夺取天下仅靠善于执兵,能征惯战是不够的。

文史君说

每一个在历史舞台上纵横驰骋的人,都会被后世贴上标签符号,有英雄、有勇士、有小人、有君子,但是在错综复杂的时代,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人才能脱颖而出,取得胜利,无赖小人是刘邦无法洗去的标签,但正是这个无赖小人,顺应了历史,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建立大汉帝国,成为一代帝王。

参考文献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我好饿好饿)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文化中国行丨古人竟然也求“代购...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用于书写文字的竹、木材质载体的概称。在纸张普及之前,简牍记录下了泱泱华夏波澜壮阔的历...
原创 此... 元朝末年,天灾人祸,百姓们民不聊生,很多的百姓被饿死,在那种压迫之下,百姓们只能够揭竿而起,反对元朝...
原创 苏... 在莫斯科郊区,仍然存在着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巨大建筑,它们以其宏伟和规模让人震撼。如大家所知,苏联几乎...
原创 千... ??康熙是清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被评为千古一帝,那么康熙有那些...
原创 他... 标题:权谋与悲剧:蒋玄晖的传奇一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如流星般划破夜空,短暂却留下深刻的痕迹...
原创 美... 安德鲁 · 约翰逊出生于1808年12月29日,是美国第十七任总统。 在他之前的前任总统,是大名鼎鼎...
原创 小...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拒守凤翔 李茂贞) 凤翔军阀李茂贞...
原创 女... 丘吉尔是二战时期英国的领袖,他不仅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文学家,他的《二战回忆录...
原创 古... 日本是一个历史上一直都不安分的国家,其内部势力一直在蠢蠢欲动,伺机扩张自己的领土,这大概是由其自身的...
原创 矫... 胡亥、李斯、赵高三人狼狈为奸,迅速谋划伪造了秦始皇的两份诏书。 一份是给丞相李斯的,在这份假诏书中主...
原创 历... 齐闵王看着面前样貌奇丑的女子说道:“你现在就随我回宫做我的王后吧”。听到齐王这话众人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原创 不... 一个人在历史上不同的朝代,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这是很正常的事,有时候也会是比较微妙的事。 在宋朝,金...
原创 解... 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 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或称述圣纪碑)...
原创 消... 地球是一个圆,只要我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断前进,遇山登山,遇海架桥,越过所有的艰难险阻,那么就一定能回到...
原创 原...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大清王朝和洋人打过许多战争,但有这六场战争最丢人,具有百万大军的大清王朝,...
原创 明... 张居正,明朝中后期 政治家、改革家 ,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这是历史对张居正的定论。 最...
原创 宋... 就因为接受了招安,宋江被无数读者痛骂。这里其实有个矛盾的地方,很多人一边痛骂梁山好汉是强盗土匪,祸害...
原创 蜀... 乱世三国的三位领袖——曹操、孙权、刘备,可谓历史上排的上号的政治家,这三位随便拉到某个时代,都能成就...
原创 满...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是康熙和雍正皇帝的高级智囊和御用撰稿人,他位居上书房首席大臣...
原创 彭... #历史开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