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历代王朝,中国人最推崇的两个朝代就是汉和唐,这两朝是帝制社会的两个高峰,雄汉盛唐,不光是其政治,经济,文化相当发展,而且人民生活相对安定,赋役也比较轻,这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也是有关的。但是这些王朝到了中后期,朝纲腐败,皇权旁落,宦官当权,奸佞当道。很多好的政策执行到这时也就变了。于是百姓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朝代的有关经济制度,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田税
汉代的田税:规定为十五税一,就是十五分之一,而实际上只要纳一半。
三十分之一
,100公斤只要交3.3公斤就行了。
唐代的田税:唐代叫做
租
,规定为四十税一,即
四十分之一
,100公斤只要2.5公斤。
二,力役
汉代的力役:就是给国家做义务工,称为“更卒”。去为国家修宫殿,水渠,城墙等基础建设项目。每人每年一个月。
唐代的力役:唐代叫“庸”。每人每年二十天。
需要说明的是:力役只要成丁的男性去服就行了,女人,小孩,老人不包括在内。
三,兵役
汉代:有三种要去服:
第一种是到中央卫兵,一个壮丁一生去一年。
第二种是戍边的兵,每年三天,一切费用,自行负担。
第三种是在原地服兵役一年。
唐代:实行
府兵制
,就是男人从二十岁开始服役,每个人须到中央首都宿卫一年,其他时间都在本府,没事种田,有事打仗。但是唐中期之后由
府兵改为募兵后
,情况就不一样了。募兵制就是军人职业化。相当于政府用钱请人当兵。不过百姓的负担又更重了。
兵役也是由成丁的男性去服。
所不同的是:
汉代有人头税,分为两种:对成年人征收的叫
“算赋
”,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叫“
口钱
”,这是不管有没有分到田都有的税。
唐代有
“调
”:百姓按户交纳丝织品和麻织品。
总体来说,唐代的经济制度是优于汉代的。汉代对大商人重征商税,不允许社会有大富之现象。但唐代每丁给田80亩,每家100亩,给予百姓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如欲富裕,则亦不加限制。汉代的经济政策是不准百姓太富有,重征商税,节制资本。
如同划了两条水平线,一条为上水平线,一条为下水平线。汉代是不准百姓冲破上水平线,但不管生活在下水平线之下的百姓。
唐代则听任百姓可冲破上水平线,便不让百姓生活在下水平线之下。
两者相比,唐较为优。
参考:钱穆《中国经济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