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中国人,不管老与少,
多多少少在心里都会深埋一些战争的记忆。
毕竟在那段世无太平的日子里,人们不仅经历了苦难,更看到了很多的血泪模糊。
但庆幸的是,在日渐强大的中国里,人们又重新拾起了对未来的希望。
而要说到在这些战争岁月里,最让人深刻的事,那还得是当时日本对中国的所作所为。就算到了现在,
世间太平,但所有的历史与记忆都不会被埋没。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很多举动都不是寻常人所能理解的。
日本这个国家,其实第一次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时,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形象。直到后来,
该国的所作所为,真切地如同一把利剑,深深刺进了中国人的心窝里。
而在历史上,
我们也曾给日本起过5个名字,每个名字其实都有渊源,
它们各自对应着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时刻反映着,这场中国与日本在众生大地上的较量。
中国与日本的历史关系
提起日本,中国人其实都会心有余悸。
特别是经历过中日战争的老一辈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毕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人曾大肆侵占中国领地,并给大陆同胞留下了深深的伤害印迹,
在刚解放之初,人们更是对这个国家避而不谈,内心很是抗拒。
但其实,中国与日本的初相识,并不是从中日战争开始的,而是在中国古代就开始了。
在中国的东汉时期,经济繁盛,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周边的友国都开始向光武帝进贡贡品,以示友好的外交。
而日本,作为中国邻海的国家,也是当时向东汉进贡的友国之一。
在最初见到日本人的时候,光武帝其实内心毫无波澜。仅仅只是觉得,这群来自岛国的日本人,身材较中国人而言,比较矮小,面色也不红润,
因此认为日本人营养吸收不好。
那时,由于东汉文化繁荣,日本对此很是钦慕。
因此日本常常示好,想要建立更进一步的友好关系。
而光武帝见此热情,便也拿出了一枚金印子,赏赐给了当时的日本国王。
那时的中日关系,有来有往,彼此尊重,非常友好而又有距离感。
后来,日本在日益精进的技术中,变得更加强大。在吸收了中国的政治文化等熏陶后,
日本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国家体系,并逐渐发展经济,国力繁盛日益可见。
此时的日本,渐渐开始有了想法,认为国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不需要再借助其他国家的帮助。
因此,对于中国,
日本不再像以往那样尊重有加,开始想要自己发展。
但事情往往不尽如人意,虽然日本慢慢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但对于世界,人们依旧不知道这个面积窄小,又靠近海岛的国家,
因此它的知名度其实一直都不高。
看到这样的情况,
日本又开始想到,可以依傍强大的中国。
他们借助了中国近代名人梁启超的名文,用以更改自己的名字,想让大家在世界的版图上更容易认出自己。
在这样平静的中日关系中,其实中国一直都是日本的友国,
并且多次给予日本帮助。
而日本对于中国的态度,一开始是向往而尊敬,后来是想抽离而无法彻底,
最后,就变成了“反咬一口”,恩将仇报,把14世纪初的中国搅得鸡犬不宁。
日本的5个名字
虽然我们跟日本这个国家距离相近,交往甚多。
但很多中国人其实不知道,
“日本”这个名字,还是当时由我国古代的皇帝为其选取的。
在古代,中国一直是个国力繁盛的国家,文人们对文字的运用能力强大,是公认的民族大国。
因此,周边很多蛮夷小国都信任中国,将其名字交由中国的皇帝为其选取。
日本就是其中的一个蛮夷小国,当时这些小国起的名字,
其实都是要皇帝赏赐才有的。
中国赏赐给日本的第一个名字,其实不是“日本”,而是“倭奴”。
因为东汉光武帝,当时赏赐给进贡贡品的日本国王一个金印子,金印上面写的就是:倭奴国王。因此“倭奴”这个名字也就成为了当时日本对外的名称。
而中国赐予日本的第二个名字,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称呼“日本”,
这也是通用至今的名字。
这是由于日本学习了大唐的文化后,认为“倭”这个字含有贬义,对上一个名字开始多有不满,于是再度派遣隋使,
请求由我国唐朝的皇帝,为其重新赐予的新名字。
日本人认为自己地处太阳升起的地方,因此想用“日”字为名,
代表生生不息的朝气。
因此在上书唐朝的国书上,提出这一请求。
最后顺利得到了中国皇帝赐予的“日本”一名。
后来,日本国力雄厚之后,便想摆脱自己蛮夷小国的身份,想要让全世界都认识自己。他再次请求中国,
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扶桑”,这也是日本的第三次改名。
“扶桑”是梁启超笔下的称呼,常常与日本连接在一起,因而被世人熟知。
由于扶桑也与“日”有一定的神话关系,因此日本人对这个名字很是满意,
立即将其换上。
到了14世纪初,日本在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之后,国力日渐强大,对中国也慢慢变了态度。
日本人开始拿起了武器,对中国这片土地虎视眈眈,想要将其占为己有。
这时的中国非常愤怒,
直直称呼日本为“倭寇”,这其实是“倭奴”的升级版。
中国对日本起这个名字,意在控诉日军侵略中华的恶行,抒发中国对日本进军内地的不满和厌恶,
并以此作为称呼,让日本时时刻刻觉得有耻辱感。
而中国对日本的最后一个称呼,对于日本来说,甚至比“倭寇”更难以接受。
那就是至今在电视剧中,
每播到抗日剧都会提到的名字——“日本鬼子”。
这也是中国人,对于日本人曾在中国的所作所为,所给予的最难听的名称。
清朝后期开始,日本人大举进军中国,肆掠严重,对中国同胞草菅人命。
那时的日本军人,就像中国人想象中的“鬼”一样,无恶不作,可怕至极。
虽然最后一个名字“日本鬼子”,日本至今不愿意承认。
但这并不妨碍中国铭记这段历史,并永远记住“日本鬼子”当时是怎么残忍,杀害了我们多达几十万同胞。
结语
日本曾经拥有中国起的5个名字,但最后两个让他们至今耿耿于怀,不肯承认。
每一件事都不是偶然发生的,
日本曾在中国种下的恶果,必须要自己承担后果。
而我们对于日本人的怨恨,其实在这些年,早已消退了不少。
因为在中国人的心里,
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是和平而友好的世界。
历史终究已经过去,展望未来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日本始终在中国的周边,始终可以成为中国友好的邦国。
我们永远不能替牺牲的勇士原谅过去,但至少可以,替他们在现在努力过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