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19年赴日本留学,是建国后担任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的同学;
他,于1920年11月专程拜见在日本的孙中山先生,聆听孙先生的教诲,是极少数受到孙先生接见的学生;
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的入党介绍人。
他,是广西为数不多的红军高级将领之一;
他,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早期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他,1937年3月在甘肃张掖祁连山战斗中被国民党马步芳部包围,为保护战友辙退,壮烈牺牲。
他,直至通过国家有关领导人亲自联系查找,才揭开不为人知的秘密。
庞大恩(1900—1937),又名吴永康,这位革命英烈的故居,座落在广西兴业县长荣乡大贺村(今葵阳镇新荣村)。故居为“五眼头”,上下座,已经作了修缮,陈设有不少史料。现今,故居被列为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之一。
庞大恩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川陕革命根据地早期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1919年赴日留学,1925年参加共产党,1927年先后于上海党中央机关及江苏省委从事革命活动。
1932年由中央派往鄂豫皖苏区工作,随红四方面军长征进入川陕,先后担任红军总部秘书,川陕省委常委、秘书长兼宣传部副部长、中共通江县委书记,创办省委机关报《川北穷人》和党内刊物《干部必读》。
1935年任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经济委员会主席。1936年10月,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
1937年3月,在甘肃张掖祁连山战斗中被国民党马步芳部包围,在抗战中,为保护战友辙退,壮烈牺牲。庞大恩烈士短暂的一生,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为党的英雄史册增添了光彩。
1900年2月28日,庞大恩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庞昌勤,是一个勤劳节俭、朴实正直的农民。靠两亩薄田养活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生活十分艰难。庞大恩为长子,从小读书十分勤奋,生活朴素而节俭。
不满14岁就以优异成绩考入郁林五属中学堂(今玉林市三中),在班里,每次考试都是第一。
1918年,兴业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涝,县内连降大雨数天,全县良田被淹10.8万亩,庄稼颗粒无收。许多人无家可归,外出逃荒。
在这个惨烈的背景下,1919年,庞大恩东渡日本,考入了福冈县户烟町明冶专门学校(今九州工业大学)学冶金
技术。
留学期间接触日本共产党,参加日本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
在这期间,结识了夏衍、郑汉先和一批思想活跃的进步同学。在同窗数载中,庞大恩和夏衍、郑汉先后交情深厚。
1920年11月,孙中山先生北上途经门司港,三人专程拜见孙中山先生,聆听孙先生的教诲。
从此,庞大恩的视野更为广阔,爱国热情汹涌澎湃。在日记中,写着:“思之思之,吾已誓定去救国矣……”
1925年冬,在东京,由中共旅日支部负责人何兆芳和何恐作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国内革命形势如火如荼。此时已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的庞大恩再也呆不住,决定回国投身到革命洪流中。
同年7月,庞大恩从日本回到上海党中央工作,期间曾回兴业县家乡开展党的工作,指导农民建设委员会开展农民运动,与黎昭常等一起深入农村、学校宣传农民革命运动。并到兴业中学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新科学,所到之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进步学生吴光华、梁德焕等人,后来这些人成了革命的骨干。
不久,兴业县农民运动蓬勃发展。1935年春,广西地下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之一陈岸,来到该镇创建圩镇地下党支部,发展大批青年志士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1月,中共南宁市委成立,彭懋桂(泉江村人)担任书记。1937年夏,南宁市委改组,唐敬中(榜山村人)任南宁市委书记。两任葵阳籍地下党员同一时期担任同一地方地下党领导职务,这在当时极少见。
1927年4月,夏衍回到上海。5月经郑汉先、
庞大恩
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编入闸北区第三街道支部,在提篮桥、杨树浦一带从事工人运动……1929年同鲁迅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后任执行委员,后发起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1927年至1932年,庞大恩一直于上海活动,担任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报》编辑,与当时党中央宣传部长李富春常来往,与夏衍同志过从甚密。1932年夏,党中央派吴永康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
而今,庞大恩故居大门的门楣上,夏衍敬题“庞大恩烈士永垂不朽”大字金光闪闪。其中的故事,追溯到1981年,庞大恩侄儿庞家想到北京找到夏衍先生。夏衍先生耐心听完了庞家想的诉说,哽咽地说:“我对不起庞大恩同志啊!我对不起庞大恩同志的家人啊!”沉痛地为庞大恩烈士题词:“庞大恩烈士永垂不朽”、“庞大恩烈士故居”。
1926年,庞大恩到上海参加中共中央机关工作,改名为吴永康,直到牺牲都沿用这个名字。
解放之后,经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的查访,才知道吴永康烈士的真实身份。当年,寄信到广西,请人查询吴永康同志,先是寄到了北流县,后转到玉林县,玉林县一位同志回了信,后来国家有关领导人亲自联系查找,并通过广西民政厅,查寻到了吴永康真实身份为庞大恩。
1990年2月,夏衍先生在纪念文章中,撰文:“大恩同志和我有三同之谊,一是同年,他假如不是在长征中壮烈牺牲,今年也是九十岁。二是同学,我和他在日本九州工业大学同班同学五年,三是同志,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和我一样,初到日本的时候,他也抱着工业救国的思想,入了冶金科,他说广西很穷,但有许多矿藏等着我们去开采。几年之后,受大革命的影响,我们的思想变了,
我们三个人:大恩,郑汉先和我下了决心,一定要为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而奋斗终生……”
默读此文,激情之心澎湃。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林金铭作家将持续为你分享精进干货,欢迎关注。
以下是自我介绍时间:
我是林金铭,作家,作文培训师,从事文学创作30年,至今创作文学作品500万字。
你关注的上一篇作品:地道农民漂洋过海到天涯之国文莱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