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报馆打游击——山西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
迪丽瓦拉
2025-07-31 22:04:15
0

在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西山脚下,矗立着一座标志性建筑——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1985年,为纪念在1942年5月反“扫荡”中壮烈牺牲的《新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何云等五十余位新闻烈士(其中包括其他新闻单位在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山西省文物局拨款建造此碑。纪念碑坐西朝东,碑座为方形,四面凸阶,雕栏环绕;有一百八十四级台阶,占地面积九十六点四平方米,底座面积二十五平方米,碑高七点五米。碑体为正四方柱形,正面镌刻着杨尚昆于1985年3月为烈士亲笔题词“太行新闻烈士永垂不朽”,背面镌刻着何云、李竹如等五十七位太行新闻烈士英名录,左侧面镌刻着陆定一题词:“一九四二年五月,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等四十余位同志壮烈牺牲。烈士们永垂不朽。”右侧面镌刻着《何云同志简历》。碑座为方形须弥座,镌刻着几行楷书: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太行的报纸和通讯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于宣传和组织群众,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国内反动派,建设太行革命根据地,均起了极大的作用。

一九四二年五月,日本侵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华北新华日报社何云等四十多位同志壮烈牺牲。各新闻单位在频繁的战斗中,也有十多位同志英勇牺牲。我们要永远纪念他们,踏着他们的足迹前进。

太行新闻史学会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

碑文语言精练、行文质朴,记述了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在太行山这方土地上,有一支素质优良、不畏艰苦的宣传工作队伍,他们来自华北新华日报社等不同的新闻单位,均牺牲在1942年5月的反“扫荡”战斗中。回望这座独属于新闻人的丰碑,从中感悟新闻战士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精神力量,读来深受鼓舞、肃然起敬。

拓展敌后新闻阵地

全面抗战爆发后,山西成为全国瞩目的战争舞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一一五师首战平型关,一二九师夜袭阳明堡,一二〇师挺进晋西北。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都在山西。1938年,中共中央了解到因国民党当局的阻挠,《新华日报》西北版未能出版的情况,决定到华北创建《新华日报》。1938年12月,何云率领原晋冀豫党委所办的《中国人报》部分人员,以及刚从西安带来的几位新闻工作者和印刷工人、一台旧铅印机,到了山西沁县南部的后沟村,又补充了从延安抗大、陕北公学、鲁艺等院校来到抗日前线的一批文学和美术工作者,构成了创办华北版《新华日报》的基本队伍。《新华日报》华北版于1939年元旦在山西沁县创办。

《新华日报》华北版在筹备创办之时,便面临设备匮乏的现实考验。当时,只有一架破烂的机器和一副老五号的铅字,既无铜模,又无浇字炉,更没有打纸型的设备。再加上残酷的战争形势、敌人的严密封锁、闭塞的信息环境、办报经验的不足,困难可想而知。然而,何云带领报社成员自力更生,努力克服人、经费、物资、运输等重重困难,开拓和坚持了敌后新闻阵地。

从1939年元旦创刊到1943年9月29日停刊,《新华日报》华北版历时四年零九个月,共发行八百四十六期,先后经历大约九次反“扫荡”战斗,八次搬家。而《新华日报》华北版也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发刊词:“一是立足华北,坚持敌后抗战,鼓励、推动全国团结抗战与进步;二是创建、巩固和扩大华北抗日根据地;三是团结华北战士,开展敌后文化运动,与敌苦斗到底。”

开创了“背起报馆打游击”的办报模式

朱德总司令曾给予高度评价:“一张《新华日报》顶一颗炮弹,而且《新华日报》天天在作战,向敌人发射出千万颗炮弹。”自创刊以来,即使在极其艰苦的战争环境下,《新华日报》华北版同志们仍不顾自身安危,与敌展开一手握笔一手拿枪的斗争。1940年,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重创了日军,打乱了其“扫荡”计划,也为华北战局争取到更有利的发展。为了及时报道胜利消息、揭露日寇推行的“治安强化运动”罪行,何云派出强有力的报道组,随军采访、及时报道战况,并发表了数十篇来自前线的战斗通讯,成为鼓舞人民对日作战的响亮号角。

1942年5月,日军集结重兵,对太行山辽县一带发动了“铁壁合围”和“篦梳式”的反复“扫荡”,企图彻底摧毁八路军司令部和《新华日报》华北分社。5月25日晨,报社全部陷入敌人重围,不得不转移隐蔽于庄子岭一带,分散待命。第二天,情势更加危急,报社人员被迫化整为零,分头突围。

在敌人不断缩小的“扫荡”包围圈中,报社人员三五人组成了众多不固定的小战斗集体,不得不辗转于以庄子岭为中心的崇山峻岭之中。面对敌机的狂轰滥炸,何云带领一支精干的办报小分队,一面和敌人周旋,一面坚持出报,开创了“背起报馆打游击”的办报模式。但何云率领的小分队未能追及大队,命悬一线之时叮嘱有枪的同志绝不当俘虏,要留最后一粒子弹给自己,后不幸被敌发现,中弹牺牲。

经理部总会计黄君珏、十五岁刚过的译电员王健和医生韩瑞三位女同志,躲在悬崖间一石洞中。当敌兵扑向洞口时,黄君珏用手枪抗击,敌兵不敢闯入,退到洞顶悬崖边上喊话劝降。她们拒不出洞。黄君珏誓不当俘虏,猛然一跃,纵身跳下百丈深渊;王、韩两同志宁死不屈,葬身火窟。最终,有人正面对敌惨遭杀害、有人被俘拒降慷慨就义、有人持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四十余位新闻战士的生命永远停在了1942年5月的反“扫荡”战斗中。

抗日战争时期,这批在太行山上打了一场场漂亮的“新闻战”的“新华前辈”,也大都只是二三十岁、怀揣美好憧憬的热血青年,他们是“以笔为枪”与日寇作战、为胜利呐喊的新闻战士,更是“我以我血荐轩辕”、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前仆后继的光辉典范。太行硝烟远去,新闻战士精神永存!

(余昕 程连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厚黑教主李宗吾认为,刘邦能从一个村镇干部,一跃成为大汉开国皇帝,无非厚黑二字。 在《厚黑学》中,刘邦...
原创 人...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是南宋时期最著名的爱国女词人,也是婉约派词人的杰出代表。她学识渊博,才华横...
原创 联... 能被 联合国降半旗致哀的人物 ,必定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时代伟人,迄今为止,联合国一共为17个国家的领导...
原创 曹... 曹操在汉朝下建立的封国为什么叫魏国? 魏国建国始于春秋未战国初时期,是晋国权臣三分晋国后新立的诸侯国...
原创 如... 大江东去浪淘尽,数风流人物。 今日,我们敬爱的江泽民爷爷的骨灰遵循其意志撒入广阔大海。 这是多么的...
烈士寻亲公告!潢川新县籍共13... 洛隆县烈士陵园寻亲公告 尊敬的社会各界人士: 昌都市洛隆县于1950年11月12日解放,是一片红色的...
原创 他... 三国时期历史混乱,直到最终经过一番淘汰竞争后,终于奠定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才宣告混乱局面的结束。在前...
原创 秦... 提起战国“超长待机王”的称呼,大家想起的一定是秦昭襄王嬴稷,但是在战国在寿命上超过他的君主还是有的,...
赫苏斯 ·埃尔南德斯和他的长篇... 赫苏斯·埃尔南德斯(Jesús Hernández,1966—— ),西班牙历史学家、记者、作家。 ...
原创 大... 热歌榜单上的情歌多的数不胜数,每个人都会哼唱几句当下最流行的歌曲。但是有没有人知道情歌起源于是什么时...
原创 文... 他是大清的最后一位顶流,史上唯一一位被离婚的皇帝,妃子休皇帝闻所未闻,溥仪到底做了什么?文绣为何要与...
原创 如... 很多人认为关羽北伐襄樊时对东吴没有做足够的提防,导致大意失荆州。不过关羽对于东吴其实还是比较小心的,...
原创 古... 在古代,古罗马人到底与我华夏王朝在战场上有没有交过手?当时他们彼此处于什么状态?这一问题,一直吸引着...
原创 他... 因为始皇帝早先没有定下该由谁继位,所以当他死后,胡亥就干掉了扶苏,自己当上了皇帝。但是他又不能掌权,...
原创 朱... 朱元璋之所以能开创大明的江山,离不开身边的能臣辅佐,毕竟他以前只是个乞丐,即使再有天赋,还是得靠其他...
原创 中...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奇... 公元251年,姜维,夏侯霸同为西蜀大将,他们亲自率领数万强兵进攻曹魏的陇西。 魏雍州刺史王经是一个自...
原创 从... 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段抵抗北方游牧民族侵虐的血泪史。从夏商周开始,就有戎狄犯境,因为受到北方游...
原创 刘... 欢迎阅读《刘邦去世,吕后如何料理他的儿子们?老四最幸运,老三最可惜》 点击关注,阅读全部文章。本文为...
原创 秦...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人,隋末唐初名将,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秦琼之所以排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