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彭令:古籍的价值是否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迪丽瓦拉
2024-11-02 12:44:57
0

原标题:专访彭令:古籍的价值是否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古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日,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理事长、书报刊分会会长彭令接受了人大附中实验小学的“古籍少年传承人”王梓翯、王悦臻、姜宛彤、李若菡、张斯硕等多个学生的采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Q1::古籍是从哪里发现的呢?从地底下挖出来吗?

彭令:挖掘纸质的古籍确实难度极大,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相对而言,挖掘甲骨文或竹简这类材质的古物更为可行,大多纸质古籍是通过一代代的传承而保存下来的。就我目前所掌握的信息,还没有在地下发现纸质古籍的情况。这是因为古籍的保存条件极为苛刻,长时间的埋藏很可能会使它们化为乌有。

那么,古籍究竟可能藏在何处呢?一种可能是它们被世代相传,保存在某些家族的老房子中。这些房子往往有着独特的建筑结构,如墙壁中的暗格或密室,用于存放珍贵的古籍。历史上,孔子等伟大的思想家也曾将书籍藏于墙壁之中,以保其安全。

Q2:您是怎么鉴定古籍书的价值的?

彭令:在鉴别古籍时,除了依赖专业知识和技巧,有时候仅凭直觉或手感也能有所发现。所以对于某些难以明确判断的古籍,我们需要结合长期的经验和积累来做出准确的评估。这就像学习驾驶一样,仅仅听取他人的经验是不够的,必须亲自去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技巧。尤其是在比较不同版本时,手感就能告诉我们抄本与正版之间的相似程度,从而判断其珍稀程度。

Q3::古籍的价值是否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彭令:一般时间越久远,价值越高。但时间只是一方面因素,古籍的价值一定是“物以稀为贵”、“物以人贵”。比如王莽时期的五铢钱,虽然历经了千余年的岁月沉淀,但如今的价值并不高,因为数量太多了。稀缺性和独特性更决定着文物的价值,进一步地,如果物品得到了名人的题字或签名,其价值往往会飙升。总的来说,无论是收藏还是鉴赏,我们都需要有全面的眼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这些珍贵文物的价值所在。

Q4:您有关古籍修复的故事?

彭令:古籍修复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修旧如旧”。我们在修复古籍原件时,肯定不能把它改得面目全非,否则它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而且,古籍修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在能不修的情况下,尽量不动手。

我曾有一个深刻的教训,我曾收购过一部三册的戚继光的著作。当时,这部书看起来有些破旧,我没有忍住,找人进行了修复。修复后的书看起来确实美观了许多,但实际上却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如果我保留了它的原状,按现在的市场行情,它可能值300万。但经过修复,它的价值可能大打折扣,可能连100万都不值。因为修复后的书失去了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久远感,对于收藏家来说,它的吸引力就大大降低了。所以,对于古籍修复,我们应该慎重对待,尽量保持其原貌,让后人能够从中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传承。

Q5: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采取哪些技术或者方法帮助古籍的保护?

彭令:中国书店拥有先进的机器设备,能够透视古籍的内部结构,包括纸张的质地和旧迹,这无疑为修复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现在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古迹,国家图书馆等机构已经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措施。即使是专家也需要戴上手套才能接触古籍,而普通访客则只能通过电脑查看图片。这种做法虽然限制了人们的直接接触,但确实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这些古籍。

总的来说,虽然这些规定会让我们感到遗憾,但这也是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所必须采取的措施。我们应该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查阅图片、阅读相关资料等,来欣赏和学习这些古籍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Q6:所有的古籍都可以交易吗?

彭令:文物不仅仅是一件可以买卖的物品,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民族和国家的宝贵遗产。对于真正的收藏家来说,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金钱本身,保护文物、传承文化远比追求短暂的财富更为重要。像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的李白手稿,其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文物视为可以买卖的商品,而应该尊重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共同守护这些人类文明的瑰宝。

如果有人发现了李白珍贵的《将进酒》手稿,他也不能私自将其卖掉,而应该将其贡献给国家。否则,如果他偷偷将这份手稿卖掉,虽然可能获得巨额的财富,但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也会受到社会的谴责。而且,这份手稿如果被不法分子盗走,那么它可能会再次出现在黑市中,导致文物的流失和损坏。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古籍都可以交易,我们要加强对文物市场的监管,打击非法买卖文物的行为,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和尊严。

Q7:您觉得古籍在国际交流上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彭令:古籍在世界上具有极高的价值,有时甚至会被拍卖出天价。此外,在国际拍卖会上,我们的文物确实可以参与拍卖。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在大陆境内发现的文物,是绝对不能私自携带出境的。只有那些历史上被八国联军等掠夺并流散到海外的文物,才可能在海外进行拍卖。如果现在国内的文物被非法带到国外,是违法的。

Q8:您认为推广古籍文化方面有哪些有效的途径或者方法?

彭令:你们的行动就是很好的推广,确实能引发小朋友对古籍的关注。此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古籍专家的参与、网络宣传以及开设公众号等,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古籍这一领域。

同时,我认为平台的关注焦点也非常关键,那就是确保投资或收藏古籍的人能够获得经济回报,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得到应有的回报,这其实是激活市场的核心动力。这样,我们才能让更多人愿意参与其中,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至于如何让古籍市场更加高大上,我认为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我们可以举办一些高端的文化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收藏家共同探讨古籍的价值和意义;还可以开展一些国际合作项目,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让古籍的魅力跨越国界,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古籍市场的形象和地位,还能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到这一领域中来,共同推动古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Q9:古籍对现代生活有什么影响?

彭令:以《本草纲目》为例,这部古籍不仅记录了丰富的草药知识,还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它的流传对中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古籍中的元素和故事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并加以利用。通过借鉴和改编这些元素,我们可以为现代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古籍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它们是我们了解过去、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在推广古籍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强调其经济价值,更要深入挖掘其文化价值,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到古籍的珍贵和重要性。

文/钟润文

彭令: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首席古籍鉴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古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全国政协中国政协文史馆文史资料研究员。在古籍收藏与整理,保护与传承方面具有重要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山... 1944年,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发表了著名的历史散文《甲申三百年祭》。从1644年到1944年,明朝...
原创 如... 没有机会翻盘,当时刘邦与项羽约定以“鸿沟”为边界,两方将和。于是项羽撤兵,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撕毁约...
原创 辉... 清朝在历史上一共存在了296年,在这期间有多位皇帝都是很优秀的,也创造了盛世,但在朝代末期也无可避免...
原创 北... 提起非洲,人们往往会想到炽热的气候与非洲人民黝黑的肤色。在近代历史上,非洲一直被迫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的...
原创 若... 若蜀汉如此做,只可能灭亡的更快。 第一,开发南方,越南根本不可行。蜀国全盛时期的人口也只有100万左...
赵氏普众酒:药酒的发展经历了哪... 五:北魏时期 热浸法制药酒的最早记载是北魏《齐民要术》中的“胡椒酒”,该法把干姜、胡椒沫及安石榴汁置...
原创 孝... 提及孝庄这个名字,许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斯琴高娃老师在《康熙王朝》里的形象。 那部剧让我们认识了这...
原创 清... 清朝的康熙帝玄烨,算是最出名的皇帝之一,他年幼登基,被祖母孝庄太后抚养照顾,通常说起康熙帝就少不得说...
原创 中...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对抗侵略日军,更是要防着被自己的同胞国民党捅刀子。 解放战争结束之后...
原创 董...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挟献帝以及公卿百官、洛阳百姓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西迁之行,此次迁都的目...
原创 纵...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以后,以华中八路军新四军指挥部,重新建立新四军军部,新建立的新四军下辖7个师一...
原创 要... 韩信会不会造反,我觉得概率高达百分之九十,我们还原下事情的经过,这事还得从韩信被降为淮阴侯时说,韩信...
原创 当... 亚洲有一个国家,地盘不小,资源尚可,理论上乃纷争之地,却又被公推为 领土和边防最安全的国家 ——没错...
原创 慈... 在广西,提及柳州女孩,柳州话都称之为“柳州妹”。柳州由于靠近贵州湖南,山区丘陵地形,气候也是冬天湿冷...
原创 为... #为什么夏商周都能持续500年以上#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这样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秦朝之前的夏商...
原创 隋...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我们经历过很多,不仅仅经历过重文轻武的宋朝,而且也经历过重武轻文的朝代,要说最轻...
近代国士:李鸿章的铁血与智慧 晚清名臣李鸿章,作为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者之一,他的生涯与一系列重大事件和成就紧密相连。 主题党课ppt...
原创 老... 曾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人物,那就不得不提到蒋介石,他一生叱咤风云。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的贪婪自...
原创 魏...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之南北朝总结(五)两条道路 上一回咱们谈到,在孝文帝改革后三十年,北朝掀起了一股抵制...
原创 顺... 清朝皇室历史上出现过非常多神秘的悬案,都是有好几种说法,到今天也没有办法下定论!比如:孝庄皇后是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