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讲将相无能累死三军,意思是高级指挥官没有能力,会连累全军作战失败。从这句话可见在军中将领的重要,但这将领也是分为将才和帅才的,这两者皆是军队的绝对元首。不同的是帅才不光要有将才之能,还得有统御全局的能力,有高于将才的才华。
按照这个标准,普通将领只望打赢军事上的战争有将才便可,更高领导却最好得有帅才。毕竟天下打下来是不够的,还需要治理,其实中国古代的皇帝们有不少都达到了此标准。比如说赵匡胤、柴荣、秦皇、汉武等等,那么皇帝之中打仗最厉害的五位是谁呢?
top:5:朱棣,他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也是历史上唯一以藩王身份,反出中央王朝且造反成功的。被公认为是一个多智多谋并精力充沛的征战者,靖难之役已然表现出了卓越的指挥能力,后来五次亲征蒙古也证实了这点。也指挥过几十万人的大仗,军事能力是不可否认的,治理国家也有一手。
经济恢复繁荣、国力强盛,永乐大典、下西洋、迁都北京这些自不必说,还出现了各国争相来朝的盛况。当然能五次亲征,没有经济实力支撑也无法办到,一边打仗一边还把经济搞得这么好自然是厉害的。其在位期间被称之为永乐盛世,有远迈汉唐的美誉,雄武之略同符高祖。
top4:刘秀,刘邦的九世孙,东汉开国皇帝。生于天下大乱,后经历长达十二年的统一战争,陆续消灭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等割据势力。结束了军阀混战、割据的乱世局面,乱世中一统天下,没点军事指挥能力也不可能做到。
还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开创过以少胜多之战,比如说昆阳之战,刘秀以1.3万人打败40万敌军。而在光复汉室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推崇儒学,形成了古代“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
top3:成吉思汗,将他算在皇帝之列有些勉强,因为成吉思汗的皇帝是后来元朝建立后追封的。不过要论军事指挥能力,他是没话说,在世界史上也是杰出的军事家。铁木真先是经过一系列的战争统一蒙古各部,建国后再度发动对外战争,对内征服了金朝、西夏等。
对外的打到了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可惜的是在西夏投降前病逝,临终定下联宋灭金的战略。若上天再给他几年,指不定成为元朝开国皇帝的,便是成吉思汗了。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成吉思汗都是能武不能文,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他可是首个为蒙古族开创法典的人,要求臣民按照规定办事,好建立秩序。
Top2:李世民,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实际上来说也就是辈分让他爹占了开国皇帝的名号。李世民少年从军,晋阳起兵后一路带兵消灭隋朝、窦建德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正是因为战功太盛,又是次子,才导致了玄武门事变。
登基之后虚心纳谏,实现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又开疆拓土,东突厥、高昌、吐谷浑等等挨个打。有了李世民征战的基础,才有了李治灭高句丽,完成唐朝版图扩至最大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除去征战与治国,李世民还颇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Top1:朱元璋,大明的开国皇帝,Top5朱棣的父亲。真正意义上来讲,朱元璋才算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起义成功的人。从小兵一步一步走到皇帝的位置,朱元璋的军事指挥能力那同样是没话说,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北伐成功的皇帝。
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能力后,以恢复中华为号召结束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后励精图治。在他的各种措施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识、谋、仁、勇、智他都兼备,连后来的清朝皇帝对其都颇为钦佩,只是因着晚期的一些案他也背负了很多骂名。
参考资料:《明史》、《元史》、《旧唐书》、《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