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苏争霸十年,表面上单纯的马歇尔计划,为何让苏联方寸大乱?
迪丽瓦拉
2025-08-02 09:32:45
0

1947年7月,关于欧洲复兴计划,也就是马歇尔计划,正式开始实施,美国豪掷巨资援助战后的欧洲,帮助西方兄弟们搞重建,当然,利益至上的美国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善良。

一段悲惨的历史也证明了,相比起显眼的东西,马歇尔计划实则就是一场杀人诛心的阴谋,让苏联为此解体,世界格局发生巨大转变,到底发生了什么?美国又是如何实施的呢?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悄然发生了变化,苏联与美国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然而美国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苏联的钢铁洪流,涌入西欧,而是苏联的经济在战争中受到了巨大破坏,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更没有精力再次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再看西欧各国,经历了一场战争,早已变得满目疮痍,就连经济也面临随时土崩瓦解的局面,从北海到希腊边上的爱琴海,到处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的难民,至于曾经的大英帝国也距离崩溃只有一步之遥,对于这样的情况,世界各国人心惶惶,生怕下一个崩盘的就是自己国家。

这给了苏联插足西欧各国的机会,各个国家的共产党势力不断扩大,似乎下一步就要夺取政权,这让另一边的美国惶恐不安,一旦共产党夺取政权,岂不是今后要走与资本主义相背离的道路?

更为重要的是,苏联走的就是社会主义道路,到时候这些国家势必会偏向苏联,竖起反抗美国的大旗,那么,美国先前援助西欧的计划都将付之东流,美国能不能建立稳固的世界体系都是一个问题,面对这样的后果,美国可害怕极了。

只要他们还有能力,就绝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马歇尔计划出炉,苏联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没有任何威慑力的计划,竟然会要了苏联的“命”。

毫无疑问,马歇尔计划是在苏联的刺激下诞生的,当然,也确确实实是冲着苏联来的,而此时的苏联还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毕竟他们正在忙着抢德国人的工厂,连螺丝钉都不放过,而美国则聪明的用钱将西欧各国联系在一起,谁不喜欢钱呢?更何况还是战后急需用钱的时候。

所以,当马歇尔计划出炉后,发展的顺风顺水,斯大林还以为这是美国需要苏联市场,甚至还试图加入他们,直至美国提出苏联加入的条件后,斯大林顿时意识到马歇尔计划背后的阴险,可当他反应过来,想要拉拢别国时,西欧很多国家都已经站队美国,且事态发展的越来越不受控制,顿时让斯大林手足无措。

情急之下,斯大林立马下令,先美国一步压制波兰,的确,苏联的目的确实达成了,但名声损失了不少,欧洲人对苏联的仇恨加深了不少,可在这些面前,苏联还是更担心美国势力会进一步向欧洲渗透,所以,苏联又闹出了柏林危机。

苏联的过分封锁,让不少市民饿着肚子,流浪街头,这使得德国对苏联的愤怒更加深刻,反而是美国雪中送炭,给予了柏林市民不少物资,成为了欧洲人心中当之无愧的救世主。

1947年间,美国的反共情绪要比苏联反美激烈的多,当欧洲遭受战争破坏之际,美国却在1944和1945年间获得了破历史记录的小麦大丰收,国防工业还生产了不少飞机,以及子弹等等,不像其他受到战争严重破坏的国家,美国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使得国民自信满满,丝毫不畏惧战争带来的恐惧。

但其实从实际操作而言,美国在一战和二战中都非本土作战,来自两次世界大战的积极经济影响,使得美国对未来局部战争有一种傲慢心理,先是朝鲜战争,后有越南战争等等,让美国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都不景气。

直至罗斯福去世,杜鲁门上台后,美国才迎来了光明,杜鲁门不仅将共产主义看做是一种邪恶的思想,还将反共视为获取地缘政治的良机,因为他赋予了美国良好的外交政策,甚至给予了这个国家救世主般的使命感。

马歇尔计划的出现,将欧洲从战争引起的饥荒拯救出来,而对欧洲的财政援助都是以美元标价的,冷战结束后,世界体系也就紧跟着美元成长起来。

苏联的决策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美国战略,是在利用欧洲受到战争摧残的条件,来确立美国在全世界的支配地位,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对于斯大林而言,马歇尔计划就是一个披着羊皮的狼。

在军事上,美国政策是一种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目的,而在经济政策上,则表现出资本主义制度扩大到全世界那种来势汹汹的攻击性,自二战发生以来,苏联领导人认为,马歇尔计划试图在用经济援助,来巩固西欧联盟,苏联担心的,从来都是美国会将苏联作为战略地带,再次引发一次世界大战,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战后的他们虽然还有些实力,但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且受伤的都是老百姓,苏联没有精力支撑一场战争,更没有实力一直打下去。

由此看来,他们的猜测的意图都是相反的,所以,美国达成了他们的目的,而苏联这座大厦也因错误的决策,彻底倾倒,马歇尔计划让苏联方寸大乱,斯大林虽然也意识到了不对劲,但为时已晚,很多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就被扼杀在了摇篮里,所以美苏两国之间的争霸中,苏联不止一步败给了美国,且还丧失了信念,看得出来,马歇尔计划狠狠的敲打了苏联一次。

为什么美国会获得胜利呢?这其实就是莫洛托夫计划自身的原因,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出台后不久,就引起了苏联的恐慌,不少国家看到了美国的援助计划都有了想要站队美国的念头,为了应付美国援助西欧的计划,苏联着急忙慌的推出了莫洛托夫计划。

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匆匆忙忙搞出来的计划,就注定他是失败的,莫洛托夫计划参与的国家,实力悬殊太大,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强国对弱国的精准扶贫,于是,各个国家之间相互指责,矛盾频出,当这一情况发生后,苏联首先做的并不是调解矛盾,而是沉浸在自己是老大哥的权力下无法自拔。

那时候的他们似乎忘了,一个国家只有在经济与政治上领先其他国家是远远不够的,军事才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立足的根本,苏联在越南问题上出了差错,它只想着如何扩充自己的实力,如何进一步控制越南政权,却忽略了越南的野心和实力。

也间接得罪了中国,相反,美国则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当中美两只大手握在一起时,苏联后悔不已,当然,这也不怪别人,因为都是苏联亲手将中国推进了美国怀抱,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只是中国与美国的态度摆在桌面上,其他国家对苏联的印象也随之拉跨,观看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后,纷纷选择投向美国的阵营。

实际上,美苏争霸过程中,苏联与美国之间的斗争层出不穷,随着苏联解体,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算是落幕了,虽说大家对苏联的解体感到惋惜,但一切都是苏联自己造成的,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依旧没有减少,只是隐藏在心底,但在国际上做的一些事,还是能看出来的。

倒下一个苏联,还会有另一个苏联,比如现在的俄罗斯,或者崛起的中国,都让他们忌惮三分,但世界是向前发展的,美国不会永远称霸,更不会没有国家崛起,好在如今的中国站起来了,也绝不会在经受时代考验的时候掉链子。

苏联根基不稳,早已注定了这样的结局,所以马歇尔计划算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家认为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商... 商鞅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其中最著名的...
原创 原... 1643年,索尼怒斥多尔衮:“如果不是皇子继位,不惜血战一场,谁也别想出这个门。”多尔衮忌惮两黄旗,...
原创 统... 1964年10月,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赫鲁晓夫正在黑海边的别墅里悠闲地享受度假生活,此时的他却没想到...
原创 一... 作为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皇帝,拓跋(后改为元姓)宏在历史上是成功的。在掌管北魏大权的十年间,他励精...
原创 为... 中国历史上恐怕少有朝代,遭黑超过明朝的。 这从无数清宫感情戏,还有明朝黑暗剧就可看出。 电视剧中,清...
原创 为... 文 狼叔有料 编辑 狼叔有料 引言 公元前411年的赛诺西马战役,是雅典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最后几年取...
原创 斯... 斯文·赫定是欧洲最富有盛名的探险家,他是一个瑞典人,在瑞典他想有崇高的声望,名气与诺贝尔不相上下。 ...
原创 唐... 唐太宗放390名死囚回家探亲,约定次年秋天归狱,结果是什么? 贞观六年的春节,对千家万户而言,依然是...
原创 杨... 杨修被曹操所杀有三个原因,杨修很聪明,可是又没有聪明到司马懿的地步。第二是杨修一直都会参与储位之争,...
避暑山庄文物到上海:看皇家“出... 澎湃新闻获悉,11月18日下午,“山庄瑰宝 梵宇藏珍——避暑山庄·外八庙宫廷文物特展”在上海奉贤博物...
原创 明... 明朝和朝鲜的关系一直很亲密。明朝洪武年间,高丽国在蒙古的撺掇下,派遣大军攻打明朝。大军统帅李成桂和朱...
原创 他... 民国时期可谓是人才辈出,他们像是一个温暖的阳光一样照亮了我们的生活。在很多的时候一个人的成就就像是一...
原创 2... 在新四军历史上,曾出现过这样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干部:她不仅是新四军中的美女,而且英勇善战,她率领一...
原创 杀... 这个人就是齐桓公最为宠爱的厨子易牙。齐桓公是一个要命的吃货,因为易牙抓住了他的胃,所以想要易牙接任管...
原创 背... 印象中,日本军人受武士道精神洗脑,恨不得各个都能为天皇献出生命。谁又能想到日本军人曾集体叛变,不仅杀...
原创 俄... 1867年3月30日凌晨4点,俄、美双方签订了《阿拉斯加割让条约》,美国政府花了720万美元,就买下...
原创 宋... 在宋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义利观念的转变,个人的私有财产权观念变得尤为重要,百姓开始尊重个人的自由...
原创 庞... 庞统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谋略家和政治家,两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都很重要。然而,他们在个人...
《三国志·战棋版》转阵营改变后... 哈喽大家好啊,后起之秀这个羁绊之前因为最多只能凑两个不亏阵营加成的武将完全用不了,那么在这赛季魏-蜀...
原创 宋... “从古至今的皇帝中,未尝有宋太祖之神勇者。那一套“太祖长拳”和“太祖棒”,当时是武林中最为流行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