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信长是日本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人们喜欢讨论和研究他,所以他经常在很多的小说、影视以及游戏中粉墨登场,后人对他的传播可以说很是用心。日本战国人物多有所谓遗言流传后世,一般认为,信长的1句临终遗言是“是非に及ばず”。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都知道信长死于本能寺之变,这导致他“天下布武”的抱负最终落空,甚至一生的心血全部付诸东流,所以,很多人认为,信长临终的这句“是非に及ばず”可以直接翻译成“来不及”,而这句“来不及”大致上有4层含义。
第1层是,信长很清楚明智光秀在小范围战役方强大的组织能力,光秀一旦动了手,自己成功撤离是没有可能的;第2层是,信长膝下只有3个儿子有继承权,一大二小,两小儿实力不济但又难分伯仲,必将引起争端;第3层是,信长的统一的步伐太快了,给予了地方太大的权力,如果自己死掉,回收权力的事情自己的儿子也实现不了;第4层就是,信长一生的心血都要白费了,“天下布武”的志向和抱负彻底破碎了。
这一解释基本是消极的角度,完全没有任何积极的含义。不过根据史料,我们发现很多人对信长的这一句“是非に及ばず”理解错误。这怎么说呢?
根据前田利家给家臣长连龙的感状,即“御手柄共,是非に及ばず”,利家可是大赞连龙的功劳,而长筱合战前,信长赠与家康兵粮,家康回信说“旁以恐悦,是非に及ばず候”,是对信长表示衷心感谢。
根据学者藤本正行的研究,《信长公记》中出现过14次来不及,其含义还是以积极的鼓励称赞居多。由此可见,“是非に及ばず”含有很积极的含义。《信长公记》中,信长在说完这句话后并不是消极自杀,而是选择积极应战,等到大势已去才自尽。
以上种种都说明了一件事情,就是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不同,信长的临终遗言“是非に及ばず”并不是“来不及”的意思,尽管这种理解看似很有道理。不知道各位读者怎么看呢?你们认为信长的这一句临终遗言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织田信长临终留下1句遗言,很多人都理解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