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作为国土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似乎总和很多形容词绑定在一起。例如,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排名第一的国家,俄罗斯和中国一样地大物博;
又或者在当下的诸多俄罗斯新闻里,俄罗斯人总是要么在和熊搏斗、要么在零下几十度的天气里跳进冰桶,他们身上流露出的独属于“战斗民族”的属性,总是让人叹为观止。
其实,如果从基辅罗斯开始算起,俄罗斯这个国家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这段千年历史当中,俄罗斯有过发展与扩张,也经历了金戈铁马的动荡和危机,而深耕在俄罗斯民众的内心当中的,还有着一个始终没能实现的千年秘密,那就是对“创造一个宏图伟业”的渴望。
不得不说,这一千年的时光里,俄罗斯的历代帝王和领袖,都在不断地向着“创业”这个目标而奋勇前进。可是,在时代快速变更、大多数国家都在飞速发展的当下,俄罗斯却因为“一朝不慎”,而重新回到了千年以前的历史起点之上……
这一次,我们就来聊一聊俄罗斯,聊一聊这个雄踞在亚欧大陆北方的“巨熊”——
一、起源
在俄罗斯的历史起源问题上,在历史学界当中有被广泛采纳接受的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说由诺曼人建立起的古罗斯帝国,而另一个版本则认为,现在的俄罗斯人,是由生活在欧洲南部的古老农牧业部落的东斯拉夫人所传承发展而来。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能够肯定的是,公元862年,是俄罗斯国家历史的开端元年。在这一年里,俄国留里克王朝建立,而就在20年后的882年,俄罗斯大地上的第一个实体国家——基辅罗斯,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拔地而起,东斯拉夫人的后代,就此开始占据这片跨越亚欧大陆的地盘。
如今,俄乌之间冲突不断;可是,在千年以前,“老祖宗”基辅罗斯的首都,正是位于如今的乌克兰首都基辅。而除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人民以外,当时的基辅罗斯,还包括着如今的另外一个国家,那就是白俄罗斯。
落后的年代里,对于宗教的信仰,是君主统治民众的手段之一。十世纪末,基辅的奥利加女大公成为了当地第一位皈依基督教的成员,随后不久,基督教开始悄然在民众中传播开来;
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明确下令推倒了多神教的神像,并要求民众前往当地的河流中接受来自拜占庭神父的洗礼,基督教就此成为了基辅罗斯的“国教”。由于这一行为对俄国影响十分深远,因此被史学家称之为“罗斯受洗”。
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由于大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被跟着分裂成为了“正教”和“东正教”两个派别。这之后,在俄国的地盘上,围绕着两个教派,民众们在不断进行拉扯、斗争,这也逐渐影响了后面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变动——
当然,这些就是后话了。
实际上,在成立了实体国家以后,基辅罗斯的大公们就不断地在研究、又或者是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分配和管理这片“超大地盘”。为了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基辅罗斯的大公们开始四处瓜分疆土,并在基辅罗斯周边成立各个“大公国”,而基辅罗斯也在这一轮又一轮的“瓜分行为”当中,被各个大公们分割得七零八落。
或许是当时的他们足够自信,谁也没注意到,在地图的南边,有一支在草原上以游牧为生的民族正在悄然壮大,而他们的领袖,正是“英雄人物”成吉思汗:
1223年,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饿狼一样攻向了基辅罗斯,基辅罗斯的军队反抗失败,蒙古大军长驱直入,开始一点点占领基辅罗斯的城市;
1240年,蒙古军攻占基辅,基辅罗斯国家彻底灭亡;
1243年,来自蒙古的拔都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建立了钦察汗国,就此开启了蒙古对罗斯大地上的民众长达将近四十年的统治。
有意思的是,在蒙古大军发起战争的那段时间里,那些在这之前就因为分裂、而各自独立出去的诸多“大公国”,曾经为了抵御外敌而摒弃前嫌,“抱团取暖”,但还是失败了;
等到钦察汗国正式建立后,这些在地图上不过黄豆大小的“大公国”,又为了保命,最终选择跟着归附了钦察汗国。
二、征战
在蒙古统治罗斯大地的同时,弗拉基米尔公国边界上的一个名叫莫斯科的小镇,也在悄然成长当中,没过多久,这个小镇就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幼小的公国。
其实,在当时,莫斯科公国得以“猥琐发育”的最大原因,还是要归功于当时领袖大公的聪明才智:
传闻,当时的莫斯科公国的领袖伊凡·卡利达大公曾经动用种种手段,博得了钦察汗国国王的喜欢,从而得到了能够帮助钦察汗国收税、募兵的权力。借助这部分权力,伊凡大公开始从中牟取私利,他将三分之二的税款和兵士“如期”交给钦察汗国,剩下的三分之一,则被他悄无声息地藏在了莫斯科公国当中。
回溯历史的话,在十三世纪到十四世纪的这段时间,大概是俄罗斯人民第一次对全世界展露出“战斗民族”的力量。在莫斯科公国建立后的数十年里,他不断对周边的小公国进行吞并,疆域也随之不断扩大,并在十四世纪末期正式宣布了独立,成为了一个崭新的国家。
1380年,俄罗斯公国在顿河岸边和蒙古鞑靼大军展开了会战。彼时,蒙古的鞑靼大军曾经被称之为不可战胜的“神话军队”,可是,当时俄罗斯公国的领袖德米特里大公却丝毫不惧,他用灵活的作战战术和对地形的熟练掌握,最终成功战胜了蒙古鞑靼军队,夺回了罗斯大地,钦察汗国自此加速走向了倒台的边缘。
在打败并夺回土地之后,莫斯科公国在伊凡三世的带领下,一一收复了钦察汗国周边的罗斯托夫、罗斯拉夫尔、韦列亚等诸多小国,并不断向东欧扩张,甚至战胜并吞并了立陶宛公国,俄罗斯日趋一统,其历史也就此达到了一个新的鼎盛时期——
在那段时间里,莫斯科公国的疆域由原本的280万平方公里逐渐扩大到1400多万平方公里,足足翻了四倍之多,边界更是从黑海一直延伸到了远东,成为了世界版图当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耀眼存在;
尤其在伊凡雷帝上位之后,这位生性冷酷好战的沙皇,更是有一半时间都在不断地南征北战:
他先后战胜并吞并了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为莫斯科公国带来了辽阔疆域的同时,也将其变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不过,伊凡雷帝也有着他自己的问题:
由于出生在尔虞我诈的宫廷当中,伊凡雷帝养成了偏执孤僻的古怪性格,在登基后,这位手握重权的沙皇更是说一不二、暴烈专制,在他的治下,国家民众被压抑得十分严重;
所以,在他去世后,俄国的局势一度陷入到了一团混战当中,直到1613年,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加冕称帝,这段混乱的时光才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俄国就此开启了罗曼诺夫王朝时代——
三、海权
1689年,年轻的彼得·罗曼诺夫登上执政台,开始对沙皇俄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当中,他不仅有对政治和经济上的政策调整,更有对军事和文化上的改革。
在一系列改革即将推行之时,彼得大帝也留下了一句“经典名言”,这句话,成为了自他以后的代代俄罗斯人们的“执念”所在:
“海域,就是俄国所需要的!”
原来,在执政初期,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情况,彼得大帝曾经化名成米哈伊洛夫,以下士的身份跟随俄国使团出访英国和荷兰,这些临海国家发达的科技,精良的船只和训练有素的海军,给予了彼得大帝极大的震撼;
再回看相对落后许多的俄国时,彼得大帝很快认为,国家的落后,源于他们没有一个出海口,那些先进的科技无法第一时间从海的彼端飘洋而来。
自此,拥有一个能够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一年四季都是“不冻港”的出海港口,成为了彼得大帝毕生的追求,也成为了后世俄罗斯人不懈的“执念”。
实际上,在彼得大帝执政初期,俄罗斯确实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内陆国家:南边的黑海被划归进了土耳其,而北边的波罗的海则在瑞典人的手中,俄罗斯想要做海上贸易,就只有低三下四地去和别人做交易,这显然极大地影响了俄罗斯的发展。
在工业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西欧国家早在十五世纪中期就完成了对熔铁炉的发明和使用,可是这项如今看来非常基础的技术,一直到1636年,才被俄国所掌握,而这类工业落后的情况,在当时比比皆是。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彼得大帝决定从两边临海的国家当中挑一个“好欺负的”下手,而被选中的“倒霉蛋”就是拥有波罗的海的瑞典。为了攻打瑞典,彼得大帝先是和土耳其签订了三十年停战合约,后又全面下令将国家推入“战争模式”当中,优先发展各类武器和重工业,对士兵的培养更是成为了重中之重。
1702年,俄军进攻瑞典。次年,俄军占领涅瓦河两岸地区,夺下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并在上面开始修建保罗要塞,后又将这一地区更名为彼得堡。
1712年,彼得一世下令迁都到彼得堡地区;
1714年,俄国海军再败瑞典海军;
1719年,俄军登陆瑞典;
1721年,俄军逼近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瑞典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割让波罗的海东岸大部分地区以换取和平,俄罗斯终于登上了海洋贸易的舞台。
在这之后,德裔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两次对土耳其发动战争,打通了北边的黑海出海口,同时又以武力吞并了立陶宛、白俄罗斯等国家,将俄国疆域面积扩张到1700多万平方公里,让俄国彻底成为了雄踞在亚欧大陆上的一个令人难以忽视的“俄罗斯帝国”……
四、结语
1917年3月8日,俄罗斯帝国内部爆发了名震世界的“二月革命”,这一革命彻底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为长达数百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画上了一个并不圆满的句号。
同一年的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并在莫斯科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之后不久,俄罗斯又和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一起组成了大名鼎鼎的苏联,而苏联在这之后更是不断壮大,在巅峰时期,苏联曾经有过15个国家加盟,在亚欧大陆上和20世纪的历史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或许俄罗斯就是这样的一个现状。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15个联盟国散落一团,俄罗斯也走上了属于它自己的独立道路。
从基辅罗斯的建立到苏联解体,俄罗斯这个国家仿佛走过了一个千年的轮回,重新又站到了只有自己一个国家的历史长卷的起点之上。而如今,俄罗斯在和乌克兰僵持不下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突破口,而从彼得大帝就一直盼望着的那个拥有属于自己的、完全自由的出海口的“梦想”,也随着苏联的解体,重新又回到了原点。
不过,时代变幻,历史发展,无论是国际关系,还是科技工业,都已经早已不是那个落后的千年以前的“基辅罗斯”。那么,未来的俄罗斯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只能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了。
参考
书籍《俄罗斯文化风情漫谈》(赵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