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为何如此狠心,为何一定要血洗江夏镇?
有人认为,皇四子胤禛在结束“江南募捐”的差事后,曾在回京的路上遭到了江夏镇的羞辱,年羹尧血洗江夏镇就是为了给自己的主子报仇。
我们来看下当时的情形:
身为当朝皇子,面对此等胯下之辱,自幼受到皇室兄弟欺负的皇十三子胤祥都能如此喊道:
“我老十三,长这么大,从来没受过这样的气!”
出身更为高贵,更受康熙皇帝恩宠的皇四子胤禛,心中会有何等屈辱和怨愤,可想而知。
可就算如此,皇四子胤禛还是给出了这样的命令:
“你们都听着,从现在起,谁也不准再提江夏镇这三个字!”
而此时的年羹尧,早就和田文镜一起押送粮草去了,并不在随行人员中间。也就是说,年羹尧压根就不知道,以后也没机会知道胤禛在江夏镇的屈辱遭遇。既然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又何来报仇一说呢!
那么,年羹尧到底为何血洗江夏镇呢?
血洗江夏镇以后,年羹尧来到京城四爷府“领罪”,邬思道给出了这样一句结论:
“年羹尧这笔财,发的不小啊!”
没强调年羹尧的心狠手辣,没强调血洗江夏镇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没强调“八爷党”会随之而来的疯狂报复,邬思道为何只强调了年羹尧顺手发了大财?
因为,年羹尧血洗江夏镇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镇子上“富可敌国”的财富。
但这里有两个较为明显的问题:
1、年羹尧怎么就知道江夏镇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
2、年羹尧想拿这笔钱来干什么?
对于第一个问题,很容易解释,皇四子胤禛初到扬州时,曾经问到了等候许久的年羹尧一个问题:
“怎么样,亮工?在杭州将军手下,参将干得还顺心吗?”
曾在扬州任职,而且是八旗驻防军队中的高等武职官员,年羹尧肯定对江夏镇这样一个被康熙皇帝亲自赐过匾额的镇子非常熟悉;而且,一身“夜行服”的年羹尧露出真实面目以后,刘八女、任季安等人一眼就认出是年羹尧,这说明他们之前也有过交往,这更能证明年羹尧对江夏镇“富可敌国”的情况掌握。
对于第二个问题,有人认为更容易解释,毕竟谁也不会嫌钱咬手,谁也不会嫌钱少!
更何况,在邬思道强调年羹尧“发了大财”以后,皇四子胤禛给出了这样一句话:
“好个奴才,这事他居然一个字儿也没说!”
这些似乎都能说明年羹尧的贪财,都能说明年羹尧想要将这笔钱据为己有。可就在胤禛训斥完年羹尧以后,他转身就去给四福晋送礼去了,而且礼物还非常贵重,就连见多识广的四福晋都不禁感叹:
“这些东西都是不容易得到的,花了不少钱吧!”
刚刚血洗了江夏镇,年羹尧就立马给四福晋送上了这样一份厚礼,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他根本就不担心皇四子胤禛会知道自己“发了大财”,甚至还有着故意想让胤禛知道这件事的用心。
除了给四福晋送礼,年羹尧在得到这笔钱以后,还有着以下几个明显的用处:
1、血洗江夏镇以后,年羹尧给予了参加行动的500名官兵如此命令:
“弟兄们剿贼有功,回四川后,每人赏五百两银子;今天晚上的事,有谁说了一个字就杀了他的全家,听到了吗?”
奖罚分明,带兵之道!
2、给四福晋送完礼后,年羹尧又遇见了李卫、高福和翠儿这三个小伙伴,并且送出了两个价值不菲的戒指,而且给出了如此说明:
“我一人给你们一只戒指,看你们俩谁有福分,把这戒指戴到小翠儿手上。”
拉拢人心,为官之道!
我们再来看下皇十三子胤祥对年羹尧“发了大财”以后的评价:
“四哥,你是没有带过兵,不知道带兵的难处,你要是手里没有钱的话,谁还给你去卖命啊?我觉得他要是把这笔钱都用在带兵上面,四哥,咱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
对于胤祥的看法,邬思道也给出了认可意见:
“十三爷这话有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此人杀伐决断,将来还有派大用场处,切不可因此而毁了自己的臂膀啊。”
年羹尧,为何会被邬思道认定为皇四子胤禛的“臂膀”?为什么会觉得年羹尧将来还有大用处?
真因为年羹尧杀伐决断?
手里没兵,或者压根就控制不住自己手里的兵,年羹尧还能杀伐决断吗?还会被如此看重吗?
也就是说,年羹尧的这笔钱有着极为明确的目的,就是为了厉行自己“赏罚分明”的带兵之道,牢牢掌握手中兵力,继续自己杀伐决断的狠角色形象;厉行自己“拉拢人心”的为官之道,向着更高的官职、更大的权力爬升;而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成为皇四子胤禛必须倚重的臂膀,以换取更大的仕途未来。
所以,年羹尧不担心胤禛知道自己“发了大财”,因为这笔钱几乎会全都用在胤禛身上。
只是,年羹尧是不是真就会这样想,真就会这样做呢?
从扬州调回京城后,因为在“追缴国库欠款”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再加上皇八子胤禩的举荐,年羹尧出任“四川提督”,得到了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而后,在“议举新太子”时,张廷玉将四川缴匪的折子汇报给了康熙皇帝:
“这是四川报捷的奏折,年羹尧出任四川提督只有一年,就率领官兵肃清了四川境内全部的土匪,现在四川是前所未有的安宁。”
来看康熙皇帝的反应:
“这年羹尧是个人才啊!他是八阿哥举荐的,也是四阿哥一手调教的,给他记功一次,加三级记录在案。”
年羹尧为何如此能干,能在一年之内将四川境内的土匪肃清?
除了胤祥那句“如果你手里没有钱的话,谁还给你去卖命”外,血洗江夏镇以后,年羹尧下令“每人赏五百两银子”,官兵们为何反应平平,并无明显的激动表现?
要知道,康熙朝一品官员的年俸才180两,绿营官兵可能一辈子都挣不到500两银子!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官兵早就习惯了年羹尧“出任务、有重赏”的具体工作作风,而这个工作作风就是在之前的缴匪工作中逐渐固定的。试想一下,如果每次出兵缴匪都能瓜分战果,或者都会得到巨额赏赐,四川境内的土匪还有活路吗?
如此工作办法,虽然让年羹尧获得了“记功一次、加三级记录在案”的回报,但境内的土匪没有了,已经被年羹尧“宠坏”的官兵们又该如何管控呢?
更重要的是,在年羹尧给张廷玉送礼的时候,张廷玉还有着如此规劝:
“上一次你们四川报上来的折子说,你指挥得当、调度有方,一年之间就剿灭了境内全部的土匪,朝廷给你记了一次大功,加三级记录在案。但是,你要注意呀,巴州、康定这些地区,汉夷杂处最难治理,你最好是以安抚为主,诸葛亮七擒孟获才是长治久安之策。希望你多一点仁心,少一点戾气,这不但是百姓的福分,也是你自己的福分。这话,你可记住!”
年羹尧前往南京面圣,康熙皇帝却并未露面,只让张廷玉接见并给予了如此规劝,这又说明什么?
这说明年羹尧之前的戾气太盛、心狠手辣已经让康熙皇帝不满了;也就是说,年羹尧之前用来管控官兵的工作办法不能再用了。
可年羹尧是带兵的,“多一点仁心、少一点戾气”,怎么能控制住这帮早已经养成“出任务、得重赏”习惯的官兵呢?
所以,年羹尧就必须有钱,必须有巨额财富才行!
说到底,年羹尧的野心让其绝对不会止步于“四川提督”,他想于仕途更进一步就必须做出更多的成绩,给出更突出的统兵表现,让皇四子胤禛彻底认定自己的“臂膀”角色。而这一切,都需要年羹尧用钱砸,而江夏镇“富可敌国”的财富就足以支撑年羹尧走到仕途顶端!
所以,江夏镇其实就是年羹尧仕途路上的垫脚石而已!
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