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庞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后世对庞统的评价,是不是有些过高了?
迪丽瓦拉
2025-08-05 03:03:31
0

作为和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后世对庞统的评价,是不是算过高,这点其实不好说。因为庞统去世太早,导致他根本没有多少发挥的空间。

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

那就是庞统本人,属于那种名气很大,但对历史的整体影响度,却和名气不匹配的人。

在史书上能留下名字的人,大致其实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人,是那种只是单纯留下了名字,但是这个人对于历史的整体走向,基本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有他不多,没他不少。就算没有他,大概率也会有其他人顶他的位置,做同样的事情。

第二种人,则是在某个关键时刻,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这种改变,有可能是刻意的,也有可能是无心的。而庞统这个人,应该就算是第二种人。在刘备和刘璋撕破脸之后,他曾经给刘备出了三条计策。那一刻,庞统无疑是直接改变了历史。

至于第三种人,则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历史的走向!这种人最少,而且并不是每个时代都有。譬如说诸葛亮,或者明朝的张居正,都属于这种人。

但庞统的名气,却让很多人误以为,他是第一种人。

总之,庞统应该算是那种可以改变历史走向,但却无法决定历史走向的人。

至于说后世对庞统的评价,到底算不算过高?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简单回顾一下庞统的人生。

庞统成名的时间很早,但是他参与历史主线剧情的时间,其实很晚,而且很短。大概是在赤壁之战打完之后,庞统才真正出道。

在赤壁之战以前,庞统确实是荆州地区的名士,本人很有才华,而且名气很大。那位著名的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评点荆州的年轻俊杰,认为庞统是南州士之冠冕。而荆州的另一位隐士庞德公,则是评价庞统为‘凤雏’,同时又说诸葛亮为‘卧龙’。

正是因为庞德公的这句话,后来便有了‘卧龙凤雏’的说法。

但实际上,评价这个东西,本身就有很大的主观性。而且,评价庞统为‘凤雏’的庞德公,那是庞统的本家长辈!庞统是庞德公的从子,也就是本家侄子。

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庞统都没有做官。没有做官,自然对历史的主线剧情,也就没多大影响。

直到后来,赤壁之战打完以后,孙刘曹三家瓜分了荆州。而庞统所在的区域,恰好在东吴接管的南郡周围。因为赤壁之战结束以后,周瑜曾经花了一年的时间,打了那场南郡之战,逐渐拿下了荆州的南郡和江夏郡。

然后,正是在周瑜的提拔下,庞统才做了一个郡功曹。

但可惜的是,在这之后,仅仅只过了几个月,周瑜就直接病逝了!

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周瑜对庞统,应该是非常器重的。如果周瑜没有英年早逝,庞统极有可能会成为周瑜的左膀右臂。但在周瑜去世之后,庞统在东吴这边,一下子就没了直接领导。

在周瑜死后,庞统亲自给周瑜送丧回到东吴。出乎意料的是,在东吴这边,庞统的名气同样很大。所以在这次送葬过程当中,东吴的几位名士,陆绩、顾劭、全琮等人,都来拜见过庞统。大家见面之后,甚至还有了不错的交情。

不过,在送葬结束以后,庞统还是返回了荆州。一来他的家乡在荆州,二来当时周瑜已死。东吴这边,估计短时间也不会重用他。

就这样,庞统最终回到了荆州。

而这次回到荆州之后,没过多久,东吴就把南郡这块地盘,直接移交给了刘备。在移交过程当中,东吴并不是直接把地盘移交过来,而是把当地的人口,以及当地的官员系统,一并全都移交给了刘备。

就这样,庞统莫名其妙之下,成了刘备麾下的官员。

这种变化,也让庞统感到非常无语。另外,在接管南郡之后,刘备自然也要重新任命官员,将原本的官员系统,打乱重分。在此期间,庞统就被改任为耒阳县令。

刘备的这个任命,估计也是想借此来看看,庞统是不是真的有才。如果庞统真的有才华,在县令这个官职上,庞统一样能做出成绩,然后刘备自然能重用他。

但对于庞统来说,这种变化,无疑是对他才华的不信任。再加上之前周瑜对他也不错,他也不屑于在官场上攀爬。所以,这次改任耒阳县令之后,庞统就直接躺平了。对于当地的政务,庞统一概不管,只想做一个闲人。

然后,庞统就被免职了。

这里多说一句:正史上庞统大部分的经历,都和《三国演义》里面的情节,相差不大。但是唯独庞统被刘备启用,以及后来庞统之死这两件事,正史和演义小说,存在极大的差别。

在《三国演义》当中,庞统因为没有拿出诸葛亮给的推荐信,只做了一个县令。然后,因为他不满自己只能做一个县令,选择了躺平。再然后,恰好张飞路过,见到庞统消极怠工之后,就像揍他一顿。结果庞统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一天之内解决了好几个月的政务,让张飞刮目相看。

再之后,张飞就推荐了庞统,而庞统此时又拿出了诸葛亮的推荐信,刘备同样也对他刮目相看,随即开始重用他。

但是在正史上,其实不是这样的。

正史上的庞统,躺平之后,直接就被免职了,张飞根本就没来过。

但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一个给刘备写了一封信,直接改变了庞统的命运。

这个人,不是诸葛亮,而是东吴的鲁肃。

没有人知道,为何当时鲁肃要写这样一封信,向刘备推荐庞统,为他人举荐人才。但显然,当时鲁肃的这封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几乎与此同时,诸葛亮也对庞统大加赞赏,并且大力举荐了庞统。

正是因为鲁肃和诸葛亮,同时给庞统做背书。所以在这之后,刘备才难得抽出了一点时间,把庞统叫来,专门给庞统进行了一场面试

再之后,刘备就发现,庞统确实是相当有才。所以刘备当即任命庞统为治中从事,让庞统做了自己身边的贴身顾问。

至此,庞统终于成了刘备身边的得力助手。但请注意,从庞统来到刘备身边,一直到庞统去世,这中间最多只有不到四年的时间。

在庞统入职之后,庞统献上的第一个重要计策,就是让刘备趁机入蜀。公元211年,刘璋派法正来到荆州,邀请刘备入蜀,帮自己收拾张鲁。

而面对刘璋的邀请,刘备当时却有些犹豫不定。因为刘备此时担心,如果自己西进夺取益州,会坏了自己的名声,导致下面不服自己。而庞统却认为,此时是大争之世,地盘远比名声更重要。况且刘璋本人名声也不咋地,抢他的地盘,名正言顺。

这里多说一句:当时刘备之所以找庞统商量,而不是直接去问诸葛亮,主要是因为诸葛亮此时在忙荆南四郡那边的事情。自从赤壁之战打完以后,诸葛亮就去了荆州南部,负责当地的政务,帮刘备调整税赋,搜集军资。

此时在刘备阵营,诸葛亮的角色,其实更像是萧何,而不是张良。

因为诸葛亮不在身边,刘备自然没法马上去找他商量。不过,刘备当时也派人询问了诸葛亮的意见,而诸葛亮给的答复,也和庞统一致。

于是就这样,刘备带着庞统,进入了蜀地。至于说荆州这边,刘备则是留下了关羽、张飞、赵云以及诸葛亮,合力固守。与此同时,刘备还把大量出身于荆州本地的武将,比如说魏延和黄忠等人,全都带去了蜀地。

这种策略,显然更有利于后方的稳固。

如此一来,在刘备入蜀之后,庞统就成了刘备身边的头号顾问。但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庞统却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在刘备刚刚入蜀的时候,庞统曾经和法正等人一起,劝刘备趁机挟持或者干掉刘璋。但结果,刘备却拒绝了这个建议。

直到一年之后,等到刘备在蜀地的时间越来越长,收拢了不少人心,这才逐渐开始和刘璋翻脸。公元212年,因为刘璋杀了张松,刘备和刘璋彻底决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庞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开始决定历史的走向。

据史书记载,当时庞统经过分析之后,给了刘备三个选择。一是让刘备带领精兵,偷袭成都,以最小的代价解决刘璋;二是让刘备先把旁边白水关的守将骗来,先干掉他们,吞并他们的军队,然后稳步进攻;三是直接撤回荆州,以后再等机会。

在这三个选择当中,真正好用的,其实就只有第二个。第一个选择太过冒险,当时刘备在蜀地的兵力,本来就不占优势,而且也没有后方。一旦偷袭成都失败,退路又被截断,刘备必死无疑。这个选择,刘备是绝对不可能选的。

至于第三个选择,让刘备就此退出益州,更是不可能。如果刘备真的退了,那之前的努力,就彻底白费了,刘备显然也不能接受。

所以最后,刘备选了第二个选择,吞并了白水关的军队。

再之后,刘备攻蜀之战,就正式开打了。

不过,在双方开战之后,刘备虽然初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却并没有一路杀到成都。在抵达雒城之后,因为雒城的守将是刘璋的儿子,刘备遭遇了非常强烈的抵抗。

而为了尽快结束战斗,此后,刘备就不得不把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全部从荆州调入蜀地。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庞统到底发挥了多少作用,史书上就没记载了。

另外,对于荆州援兵入蜀,以及刘备军团扫荡益州诸郡的这段历史,史书上也是记载的非常简略,从而留下了大量的未解之谜。

比如说,当时荆州和益州之间的通道,已经被刘璋派人给堵死了!而荆州军团这边,在走到江州一带,也就走到今天的重庆地区的时候,荆州军团遇到了老将严颜。

据史书记载,当时严颜抵抗的非常坚决,给荆州军团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但最后,当张飞亲自带队猛攻之后,还是最终拿下了江州,俘虏了严颜。而严颜被俘之后,坚决不降。他的这种精神,反倒是感动了张飞,让张飞特别重视他,然后还直接释放了他。

这段剧情,后世就称作是‘义释严颜’。不管是在正史上,还是在《三国演义》当中,都是存在的。

但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这段剧情,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有问题的地方。

第一,如此重要的严颜,为什么被俘之后,后来在史书上就再也没有任何记载了。第二,以重庆地区的特殊地势,想要强攻下来,几乎不可能。那么当时的张飞,到底是怎么打下江州的呢?

对此,史书上全都没有记载。

所以我们也不得而知。

而在刘备这边,当时的情况,同样也是如此。

此后的一年里,刘备具体是怎么指挥军队,扫荡益州,史书上同样没有详细记载。我们只知道,最后,作为军师的庞统,都被迫领兵上阵,参与了攻城任务。

结果,就是在攻城的时候,庞统忽然被流矢射中,随即一命呜呼,终年三十六岁。

历史上庞统的死因,其实也和小说里面写的不太一样。小说里面的庞统,是在落凤坡遭遇了埋伏,然后被乱箭射杀。但正史上的庞统,应该是在指挥进攻雒城的时候,不幸被流矢射杀。

至于落凤坡这个地方,现实中确实存在。但这个地方,距离雒城还有很远的距离。而且,庞统死后,就埋在了这里,大概就在今天的四川白马关镇。

所以,庞统不是死在落凤坡,而是埋在了落凤坡。

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庞统。

从庞统的人生经历当中,我们能看出来:庞统真正参与改变历史的机会,其实就只有他给刘备献计,让刘备吞并白水关守军的那一次。至于说他曾经给刘备献计,让他在宴会上挟持刘璋,刘备并没有采纳。

这样的庞统,名气虽然很大,但要论对历史整体的影响力,显然不如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当中,正是因为庞统意外身死,所以刘备才不得不调诸葛亮等人入蜀。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其实不管庞统死不死,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刘备其实都会调诸葛亮等人入蜀。

不过,如果庞统不死的话,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至少能分走诸葛亮的很大一部分工作,让诸葛亮少费一点脑子。要是那样的话,诸葛亮估计能多活几年。而且等到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诸葛亮也有一个人能商量对策,或许蜀国的情况会更好一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赖... 近日,台伪赖清德出访马绍尔群岛、图瓦卢、帕劳,并将此行命名为“繁荣南岛、智慧永续”之旅。过境夏威夷时...
原创 夏...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夏朝作为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一直被视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起点。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却带...
原创 从...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更是朝代更替,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山东六国,中华大地上进入封...
原创 唐... 唐玄宗在位期间,由于他昏聩不明,任用奸邪,沉湎酒色不能自拔,导致强盛的大唐国事日非,江河日下,最终激...
原创 冯... 若是提起明朝初期的开国功臣,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开平王常遇春与中山王徐达: 徐达是朱元璋的凤阳老乡,在...
原创 读... 作者:韩雪丽 贾府难怪要没落,冷子兴语,男子们一代不如一代,只知道安享尊荣,不知筹划,其实,贾府之所...
原创 唐... 唐朝,那是一个我们历史课本上熟悉的辉煌时代。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君。今天我们要聊聊...
原创 独... 在去年二月的时候,电视剧《独孤天下》开播。接着在今年,由陈乔恩、陈晓等主演的电视剧《独孤皇后》成为大...
原创 汉... 汉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军事力量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汉代战争...
原创 为... 《绝地逆转:毛主席四渡赤水的传奇智谋》 【引言:生死边缘的惊天逆转】 想象一下,你被四十万大军围得...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是初唐年间最大的历史事件,也是李唐王朝内部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然而大唐王朝正是抗住了这次“...
原创 在... 清宫剧作为一种独特的电视剧类型,以其华丽的服饰、错综复杂的宫廷政治和引人入胜的情感纠葛吸引了众多观众...
原创 熊... 日军第十五师团曾于1925年5月1日被裁撤,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于1938年4月4日恢复番号重建...
渭河之盟,颉利可汗一顿箭雨能射... 文|文琦 编辑|文琦 《——【·前言·】——》 公元621年,颉利可汗的强大骑兵军团逼近唐朝边疆...
原创 偷... 文丨 i 编辑丨 图图图酱吖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朝鲜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连续十几年的经济负...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皇帝这个职业那可是相当有分量,一旦坐上那个宝座,那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不过,想要...
隋末唐初22位风云人物之结局!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隋末唐初有哪些风云人物,他们的结局是怎样...
原创 中...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中国历史上...
原创 金... 1949年11月1日,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在福建厦门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前来参加此次会议的十...
原创 土...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时年三十七岁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在突然患病后驾崩,八岁的长子朱祁镇仓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