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一个县衙也有“吏户礼兵刑工”等部门?
迪丽瓦拉
2025-08-05 03:03:31
0

“知县”“县令”都是一县之长的称呼,但是两者的权利和职权却存在很大的区别。清朝统一六国之后,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当时的一县之长还叫做“县令”,因为当时没有科举制度,因此县令的人选基本上都是地方推选出来的。隋唐之后,选官制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科举制度产生了。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朝廷更愿意派员到地方上任职,简称“知县”。

宋朝时“知县”和“县令”都有,到了明清时期正式的把一县之长定为“知县”。

知县作为一县最高行政长官,可谓是权利极大,尤其是在天高黄帝远的地方。既然要管理一县的事务,知县肯定需要一些帮手。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县衙里面“三班六房”中的“六房”。

我们都知道封建王朝中,中央政府都会有吏户礼兵刑工等部掌管天下具体事务。但是实际上在封建王朝最基层的县级单位也有这个六个部门,但是这个六个部门不能叫做“部”,而是称为“房”。那么具体的职责都有哪些?

吏房相当于现在县级组织部,主要负责全县吏员的考核、调动等人事行为。

户房相当于现在的县级财政局,掌管土地、户口、漕运、救荒、田赋、派捐等财政收支事项。协助知县掌管一县的钱粮财政大事。

礼房:类似现在的教育局,但是职权比教育局掌管的范围还要广,主要掌管学校,贡举和风化教育、宗教以及接待宾客事项。

兵房:类似于现在的武装部和邮政局的合体,主要负责掌管兵器保管、驿站、邮传、关禁等事项,负责一县的安保工作。

刑房:类似于现在的公安局、检察院等司法部门,掌管一县的狱讼管理等事项。

工房:这个部门的职责主要类似于如今的水利局、交通管理部门等,掌管一县的屯出、水利、交通、营缮、工匠等事项。

虽然,知县被称为“百里侯”,在一县中相当于土皇帝,权利很大,但是朝廷很明显也不能让一个知县亲力亲为所有的事情,因此才有“六房”协助。其实作为一个县衙来说,人员的配置远远不止这些,下期找机会我们再细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赖... 近日,台伪赖清德出访马绍尔群岛、图瓦卢、帕劳,并将此行命名为“繁荣南岛、智慧永续”之旅。过境夏威夷时...
原创 夏...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夏朝作为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一直被视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起点。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却带...
原创 从...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更是朝代更替,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山东六国,中华大地上进入封...
原创 唐... 唐玄宗在位期间,由于他昏聩不明,任用奸邪,沉湎酒色不能自拔,导致强盛的大唐国事日非,江河日下,最终激...
原创 冯... 若是提起明朝初期的开国功臣,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开平王常遇春与中山王徐达: 徐达是朱元璋的凤阳老乡,在...
原创 读... 作者:韩雪丽 贾府难怪要没落,冷子兴语,男子们一代不如一代,只知道安享尊荣,不知筹划,其实,贾府之所...
原创 唐... 唐朝,那是一个我们历史课本上熟悉的辉煌时代。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君。今天我们要聊聊...
原创 独... 在去年二月的时候,电视剧《独孤天下》开播。接着在今年,由陈乔恩、陈晓等主演的电视剧《独孤皇后》成为大...
原创 汉... 汉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军事力量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汉代战争...
原创 为... 《绝地逆转:毛主席四渡赤水的传奇智谋》 【引言:生死边缘的惊天逆转】 想象一下,你被四十万大军围得...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是初唐年间最大的历史事件,也是李唐王朝内部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然而大唐王朝正是抗住了这次“...
原创 在... 清宫剧作为一种独特的电视剧类型,以其华丽的服饰、错综复杂的宫廷政治和引人入胜的情感纠葛吸引了众多观众...
原创 熊... 日军第十五师团曾于1925年5月1日被裁撤,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于1938年4月4日恢复番号重建...
渭河之盟,颉利可汗一顿箭雨能射... 文|文琦 编辑|文琦 《——【·前言·】——》 公元621年,颉利可汗的强大骑兵军团逼近唐朝边疆...
原创 偷... 文丨 i 编辑丨 图图图酱吖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朝鲜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连续十几年的经济负...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皇帝这个职业那可是相当有分量,一旦坐上那个宝座,那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不过,想要...
隋末唐初22位风云人物之结局!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隋末唐初有哪些风云人物,他们的结局是怎样...
原创 中...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中国历史上...
原创 金... 1949年11月1日,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在福建厦门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前来参加此次会议的十...
原创 土...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时年三十七岁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在突然患病后驾崩,八岁的长子朱祁镇仓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