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八路军毙杀日军小队16人,两大遗憾:小队长逃脱,副连长牺牲
迪丽瓦拉
2025-08-05 13:33:54
0

八路军毙杀日军小队16人,两大遗憾:小队长逃脱,副连长牺牲

1941年5月的一个夜晚,冀南枣强县城南面的娄子镇突然陷入一片混乱。枪声、爆炸声和惨叫声此起彼伏,打破了这个交通枢纽小镇往日的宁静。当地居民紧闭门窗,不敢探头张望。他们隐约听到有人高喊着"严惩汉奸"的口号,还有沉重的脚步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

天亮后,镇上的人们才得知发生了什么。八路军19团竟然在一夜之间,几乎全歼了驻扎在此的日军小队!16名日军被击毙,大量武器弹药被缴获。这次行动可谓是大获全胜,但细心的人们却发现了两个遗憾:日军小队长somehow逃脱了,而我军一位副连长却不幸牺牲。

这次惊心动魄的行动究竟是如何策划的?八路军是怎么做到悄无声息地潜入戒备森严的日军据点的?为什么日军小队长能够逃脱,而我军副连长却牺牲了?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抗日历史。

娄子镇,这个看似平凡的小镇,却在抗日战争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一颗钉在日军统治区的"钉子",既让日军如鲠在喉,又成为了八路军智取敌人的绝佳目标。

说起娄子镇的地理位置,那可真是得天独厚。它北距枣强县城30余里,西距南宫县城50余里,南距垂杨30余里,东距故城50余里。这样的位置,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交通枢纽!日本鬼子也不是傻子,早在1939年就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在镇上设立了据点。

可是,这帮日本鬼子也太自以为是了!他们以为占据了地理优势,就能高枕无忧了。殊不知,他们的这个据点,就像是一只露出水面的鸭子,在八路军眼里简直就是活靶子!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日军据点的阵容。说是"阵容",其实也不过尔尔。一个日军小队,再加上一群乌合之众似的伪警备队和伪警察。这个日军小队的编制本来是50多人,可是到了1941年,被我敌后抗日军民打得鼻青脸肿,只剩下了可怜巴巴的18人。

18个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是别小看了这18个日本鬼子!他们武器装备齐全,轻重机枪、掷弹筒应有尽有,弹药更是充足得很。再加上他们的工事也修得不错,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好对付。

更让人头疼的是,在娄子镇东南方向12里外的大营镇上,还驻扎着一个日军中队部。这就好比是老虎的大本营,随时可能冲出来给八路军一记重拳。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娄子镇虽然被日军占领,但是镇上的老百姓可都是有骨气的!他们的抗日觉悟高着呢,镇内还有我们的地下组织。

说起来,这地下组织里还有两个有意思的人物。一个是维持会长魏子阳,表面上看是在给日本人当狗腿子,其实暗地里可是个地道的抗日分子。另一个是副会长王保福,更不得了,他可是地下组织的成员!

这两位可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他们天天和日伪军打交道,对敌人的情况了如指掌。比如说,他们知道日本鬼子每到晚上就全部躲进碉堡里守备,天亮后才让伪军换班,自己去补觉。至于其他杂七杂八的事,都是由维持会每天派老百姓去干。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信息,却成了八路军智取娄子镇的关键。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日军据点的大门。

娄子镇的群众们也没闲着。他们时刻关注着日军的一举一动,把收集到的情报悄悄传递给八路军。有的老百姓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测量了日军据点的围墙高度,记下了碉堡的位置。

就这样,娄子镇这个日军据点,看似固若金汤,实则千疮百孔。它就像是一个被蛀空的大树,表面上枝繁叶茂,内里却已经腐朽不堪。这个软肋,正等待着八路军的致命一击!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冀南19团的团长黄光霞可不是等闲之辈,他深谙这个道理。当维持会长魏子阳带来娄子镇的敌情时,黄团长的眼睛都亮了。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但是,黄团长可不是那种只凭一腔热血就冲上去的莽夫。他知道,要拿下这个日军据点,可不是简单地喊几声口号就能搞定的。这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一个能够将日军一网打尽的妙计。

黄团长一拍桌子,叫来了团里的几个能人。他们是:团作战参谋靳升云、11连副连长杨永昌、5连副连长刘汶和7连1排长张俊杰。这几个人可都是19团的精英,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黄团长对着这几个人说:"同志们,我们有一个艰巨的任务要完成。娄子镇的日军据点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武器精良,工事坚固。我们要想拿下它,就得来个出其不意。"

说着,黄团长就开始布置任务。他让这四个人化装成农民,混进娄子镇,好好打探一下敌情。这可不是一般的侦察任务,稍有不慎就会暴露,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但是,这四个人可不是吓大的。他们二话不说,换上了农民的衣服,还故意弄脏了脸和手,看起来就像是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庄稼汉。在维持会的帮助下,他们顺利进入了娄子镇敌据点。

你别说,这几个人装得还真像。他们一边干活,一边东张西望,把日军和伪军的住处、碉堡的位置、甚至连日军小队长住的小跨院都摸清楚了。他们还发现,日军住的北院围墙又高又坚固,还分前后两个小院。第1分队住前院,第2分队住后院。这些细节,可都是制定作战计划的关键啊!

侦察回来后,黄团长立刻召集大家开会。他拿出一张粗糙的地图,上面标注着日军据点的各个细节。"同志们,"黄团长指着地图说,"我们的计划是这样的..."

接下来,黄团长详细地讲解了他的计划。他要组建一支15人的奋勇队,全部配备手枪。这支队伍分为三个小组:第1小组7人,由杨永昌率领,负责消灭住前院的日军;第2小组6人由张俊杰率领,负责消灭住后院的日军;第3小组2人,由刘汶领头,专门对付日军小队长。

但是,黄团长的计划可不止这些。他还组织了一支40人的突击队,负责在奋勇队打响后,消灭门口的岗哨,抢占敌院子里的制高点,支援奋勇队战斗。

不仅如此,19团的2营也被安排在敌据点附近的民房内,担任外围警戒。他们的任务是在战斗打响后,负责消灭伪军、打援及搬运缴获物资。

黄团长的计划可谓是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他甚至还想到了可能出现的援军问题。1营的2个连被派去了大营集日军据点附近,负责阻击该敌出援。枣强县游击队负责阻击大屯据点可能出援之敌。冀县游击队则负责阻击卷镇守敌。

就这样,一个周密的作战计划就此诞生。但是,计划再好,也需要执行。黄团长深知,要想成功,还需要群众的支持。

于是,他联系了娄子镇的地下党组织,请他们动员群众封锁消息,还要偷偷准备12辆大车,用来搬运战利品。养狗的人家也被通知了,有的将狗牵到里屋,有的干脆给狗灌酒,让狗酣睡过去。

5月22日夜,19团从北高庄出发,向着娄子镇进发。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在23日凌晨3时30分左右抵达娄子镇。

这个计划,就像是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即将撒向毫无防备的日军小队。黄团长和他的战友们都知道,这将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一场可能改变娄子镇命运的战斗。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紧张。因为他们知道,在战场上,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但是,他们别无选择。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们必须成功!

5月23日凌晨,娄子镇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日军和伪军还在睡梦中,殊不知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即将打响。

就在这时,19团的战士们悄无声息地潜入了镇子。他们的脚步轻得像猫,呼吸轻得像风。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生怕惊动了敌人。

凌晨3点30分,黄团长一声令下,各部队迅速就位。奋勇队15名勇士已经准备就绪,他们的手中紧握着手枪,随时准备发起攻击。40人的突击队也隐蔽在附近,等待着战斗打响的那一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色渐渐发白。6点整,维持会长魏子阳按照平日的惯例,装作若无其事地走进了日军据点。他的任务是为奋勇队打开大门,为接下来的行动创造条件。

魏子阳走进小跨院,看到日军小队长正在踱步。他装作若无其事地递上几个新鲜鸡蛋,寒暄几句。然后,他借口查看院子里的情况,四处走动。他发现除了一个正在准备做饭的日本伙夫外,其他日军都还在呼呼大睡。

确认情况后,魏子阳走出大门,朝着奋勇队的方向微微点头。这个动作虽然很小,却是整个行动的开始信号。

奋勇队的战士们化装成民夫,挑着水桶走进了日军据点。敌人的哨兵丝毫没有怀疑,就这样放他们进去了。就在他们装模作样地往水缸里倒水时,第二小组也装作扫地的民夫进入了里院。

突然,一声枪响划破了晨曦的宁静!张俊杰一枪打死了正在北屋门口熟睡的日军,并迅速抱起了那挺92式重机枪。这一枪,就像是发令枪一样,瞬间点燃了整个战场!

枪声响起的那一刻,所有的奋勇队员都冲进了日军的房间。他们的动作快如闪电,枪法准如神射。那些还蒙在被子里的日军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正准备做饭的日本伙夫听到枪声想要逃跑,却被杨永昌一枪击毙。另一个刚起床准备刷牙的日军刚想反抗,也被一枪撂倒。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但又异常迅速。短短几分钟内,16名日军就已经毙命。奋勇队的战士们像是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日军的心脏!

然而,就在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第三小组在对付日军小队长时遇到了麻烦。那个狡猾的小队长听到枪声后立即拔出了战刀,与冲进小跨院的副连长刘汶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刘汶开枪射击,可惜未能命中要害。反而被小队长挥刀砍中了头部,当场牺牲。这个意外的变故让整个战斗局势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日军小队长趁机冲出小跨院,一头钻进了碉堡里。他和另一名负伤的日军负隅顽抗,给我军造成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奋勇队立即冲向碉堡,试图拿下这最后的顽固分子。但是,那两个日军像疯了一样,不停地从碉堡上部朝下面扔手榴弹,阻止我军接近。更可怕的是,他们还投放了瓦斯弹!

奋勇队员们没有防毒面具,被呛得无法在院里久留。这个突发情况让整个战斗陷入了僵局。

与此同时,2营已经解决了住在另一个院子里的伪军和伪警察。他们迅速开始搬运缴获的武器、弹药和各种物资,装满了事先准备好的12辆大车。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黄团长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大营镇的日军援军已经和我军1营交上了火,情况越来越危急。

权衡再三,黄团长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火焚烧碉堡,然后撤离。虽然没能完全消灭敌人,但主要目标已经达成。

就这样,在7点30分之前,所有参战人员有序撤离。整个奇袭行动从开始到结束,仅仅用了短短60分钟。

这60分钟,对于娄子镇的日军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而对于八路军和当地百姓来说,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虽然有遗憾,但这次行动无疑给了日军重重一击,大大鼓舞了我军和群众的士气。

娄子镇战斗虽然取得了巨大胜利,但也留下了两大遗憾:日军小队长的逃脱和副连长刘汶的牺牲。这两个遗憾背后,都有着令人唏嘘的故事。

先说说那个侥幸逃脱的日军小队长。这个小队长可不是一般的狡猾。当时,他正在小跨院里晨练。听到枪声的那一刻,他立马意识到情况不妙。不愧是小队长,反应就是快!他二话不说,抄起战刀就准备应战。

就在这时,我军副连长刘汶冲进了小跨院。刘汶举枪就射,可惜啊,这一枪没能命中要害。谁知这日本小队长身手不凡,一个闪身就躲过了子弹,紧接着挥刀向刘汶砍去。

刘汶虽然勇猛,但还是慢了一步。他被日军小队长的刀砍中了头部,当场牺牲。这个意外的变故,给了日军小队长逃脱的机会。他趁乱钻进了碉堡,跟另一个负伤的日军负隅顽抗起来。

这个日军小队长,还真不是省油的灯。他在碉堡里使出浑身解数,不停地往下扔手榴弹,还投放了瓦斯弹。这一招可真狠,把我们的奋勇队员呛得够呛,根本无法靠近碉堡。

最后,为了不耽误整个行动的进程,黄团长只能下令放火焚烧碉堡,然后撤离。就这样,这个狡猾的日军小队长逃过一劫。

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个日军小队长逃过了这一次,却没能逃过下一次。

几天后,这个小队长坐着汽车,准备把部下的尸体运送到大营镇。谁知道半路上,遇到了19团设下的埋伏。这次,他可没那么走运了。一颗子弹正中他的额头,当场毙命。这一枪,不仅报了刘汶副连长的仇,也为整个娄子镇战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再说说我们可敬可爱的刘汶副连长。刘汶是个地道的山东汉子,生性耿直,为人正直。他参加八路军已经有好几年了,从一个普通战士一步步升到了副连长的位置。

刘汶在部队里很受欢迎,不仅因为他作战勇敢,更因为他总是把战友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每次执行任务,他都冲在最前面,生怕战友们受伤。

这次娄子镇战斗,刘汶又一次冲在了最前面。当他冲进小跨院的时候,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竟然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战。

刘汶的牺牲,给整个19团蒙上了一层阴影。战友们都说,如果不是为了救他们,刘汶也不会这么冒险。但是大家都知道,这就是刘汶的性格,他总是把别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战斗结束后,黄团长亲自为刘汶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葬礼。全团的战士都来参加,大家都沉默不语,但眼中的泪水却在不停地流淌。

有趣的是,刘汶牺牲的消息传开后,娄子镇的老百姓们纷纷赶来吊唁。原来,在之前的几次侦察中,刘汶曾经帮助过不少当地百姓。他那份朴实无华的真诚,深深地打动了这些普通的农民。

有一位老大爷带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舍己为人,英勇献身"。这面锦旗,后来被珍藏在了19团的荣誉室里,成为了激励后来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刘汶的牺牲,虽然是整个战斗中的一个遗憾,但他的英勇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了每个人的心中。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革命理想高于天",什么叫"为人民服务"。

这两个遗憾,一个是敌人的狡猾,一个是我军的英勇。它们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了这场战斗的完整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战争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意外和牺牲。但正是这些意外和牺牲,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更加珍惜和平的可贵。

娄子镇战斗虽然只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这场战斗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更大大鼓舞了我军和当地百姓的抗日热情。让我们来细细品味一下这场战斗带来的丰硕成果和深远影响。

首先,来看看这场战斗的直接战果。16名日军被击毙,这个数字可不小!要知道,当时整个日军小队只有18人,一下子损失了89%的兵力,这对日军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仅如此,我军还俘虏了9名伪军,可以说是把娄子镇据点的有生力量一网打尽。

再来看看缴获的武器装备。92式重机枪和"歪把子"轻机枪各1挺,掷弹筒1个,三八大盖步枪15支,子弹更是多达万余发!这些武器装备对于装备不足的八路军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要知道,当时八路军常常是一支步枪打到没子弹了,就得换人接着用。这次缴获的武器,足够武装一个完整的连了!

除了武器弹药,我军还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这些物资包括了粮食、药品、被服等,对于常年在敌后艰苦奋战的八路军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但是,娄子镇战斗的意义远不止于这些物质上的收获。它带来的精神激励和战略影响,才是真正的宝贵财富。

首先,这场战斗大大提升了八路军的士气。要知道,在此之前,日军在当地可是横行霸道,不可一世。他们占据了娄子镇这个交通要道,还在镇上修建了坚固的碉堡,俨然一副"我是这里的主人"的架势。可是,八路军用这次奇袭告诉日本人:你们在这里,不过是寄人篱下罢了!

这场胜利也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百姓的抗日热情。过去,有些老百姓可能觉得日本人太强大了,抗日无望。可是现在呢?八路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没有打不败的敌人!

战斗结束后,娄子镇的百姓们争相传颂这场战斗的英勇事迹。有的老人甚至把这场战斗编成了快板书,在集市上说唱。那激昂的词句,慷慨的调子,把许多年轻人的热血都唱沸腾了。据说,在这场战斗之后,参加八路军的年轻人明显增多了。

不仅如此,这场战斗还打乱了日军的部署。娄子镇是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日军失去了这个据点,等于在他们的统治区内被打出了一个缺口。为了弥补这个缺口,日军不得不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这就给了我军更多的活动空间。

更重要的是,这场战斗暴露了日军的虚弱性。虽然日军在正面战场上还很强大,但在敌后,他们却如同惊弓之鸟。娄子镇战斗之后,附近的日军据点都人心惶惶,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有的据点甚至加强了防御工事,减少了外出巡逻的次数,这就给了我军更多的活动机会。

从战略角度来看,娄子镇战斗是八路军推行"敌后游击战"策略的一个成功范例。它证明了,只要我们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就能在敌人的心脏地带打出一片天地。这种战术,后来被八路军在其他地方广泛运用,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一大法宝。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这场战斗对日军心理的打击。日军一直自诩为"天皇的神兵",自认为是不可战胜的。可是,娄子镇战斗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一个小小的八路军部队,居然能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一夜之间端掉一个据点,这对日军的士气是个沉重的打击。

总的来说,娄子镇战斗虽然在规模上算不上惊天动地,但它的意义却是深远的。它不仅带来了直接的军事成果,更重要的是,它坚定了我军和百姓的抗日信心,动摇了日军的统治根基,为最终的抗日胜利奠定了基础。这场战斗,无疑是抗日战争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每天不一样的:精彩!期待您的:关注! 大唐猛将苏定方:被遗忘的英雄与他的不朽功绩 在唐朝这个辉煌的...
原创 历... 众所周知,近代以来给我国造成损害最严重的国家就是日本,自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发动侵台战争开...
原创 历... 历史都是有正反两面性的,毕竟大部分历史都是后人书写前人,而后人在书写前人时,难免会恶意添加,甚至极端...
原创 韩... 1938年3月12日深夜,当张自忠率第59军星夜兼程,突然从战场南线赶到北线的临沂时,日酋板垣征四郎...
原创 吴... 明末吴三桂手握重兵,为什么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归顺满清,而不选择汉人政权李自成呢(1644年建立大顺政...
原创 彭... 彭老总遇刺,李聚奎眼明手快,扑倒叛徒,救下开国元帅 世人皆知彭德怀元帅是我国开国元勋,却鲜有人知他曾...
原创 日... 注:原创首发,抄袭搬运到任何平台、都必追究到底!腿长,追得也比较凶.....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
原创 1... 1995年的一个春夜,朝鲜的咸镜北道天空下,数千名士兵的身影在密林和山谷间迅速移动,只有脚步声和偶尔...
原创 宋... 宋朝:经济巨人背后的“软肋” 导语: 提起宋朝,人们往往想到的是那繁华的市井、热闹的夜市,还有那流传...
原创 张... 在东北的历史大潮中,有两位重要的人物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说到这里, 或许大家想到的会是那位赫赫有名的“...
原创 与... 与庞统齐名的谋臣,却被诸葛亮废为平民,诸葛亮死后他为何大哭? 导语:常言道,祸从口出。因此我们说话的...
原创 商... 妇好,这位商王武丁的伴侣,不仅是宫廷深处温婉的王后,更是我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女性军事统帅,她的名字在...
原创 埃... 埃文凯尔想把国礼瓷送给中国的博物馆 他表示收到很多来自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所以想开一家自己的博物馆来...
原创 彭...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辉煌而又悲壮的篇章。1934年,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经过两年的艰难跋涉,最终...
原创 明... 明朝的鼎盛疆域和清朝的鼎盛疆域哪个地缘优势更大? 1.明朝最北边到达了勒拿河地区,比清朝还更靠北,然...
原创 清... 文/一锅烩菜 编辑/一锅烩菜 一、引言 A.研究背景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官服不仅是一...
原创 宇...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英年早逝的皇帝,其中还不乏一些雄才大略的人,他们能力非凡,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后...
原创 韩... 韩国灭亡,史记用了二十五个字: 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为什...
原创 日... 1940年3月底,也就是杨靖宇将军牺牲的一个月后,伪满日文《协和》杂志奉命召开了“讨伐杨靖宇座谈会”...
绿眼线,黑眼珠,雄安发现两只罕... 本报记者韩梅 记者日前从雄安新区获悉,在新落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重点实验室和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