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二胖聊历史,在咱们这有一句话叫“打烂一手好牌”。也就是说,各个方面的条件都很好,也就是有很多好牌,但就是不会打,最终就是输。这句话反映在国家一级也很到位,世界上许多国家手中有许多好牌,但最终陷入了窘境。最典型的乌克兰就是这样。乌克兰曾是一个拥有良好农业和工业条件的大核国家,但现在它已成为欧洲最贫穷和最混乱的国家。除了乌克兰,印度也是有一手“好牌”的国家,但现在也很糟糕。那今天咱们就从历史等各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印度究竟是如何把“好牌”打烂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时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英国所有殖民地之首。因此,1947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分治后的印度的确有一手好牌。
第一,辽阔的沃土,印度境内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有着恒河和印度河,可以说农业基础很好。第二,工业发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遭到破坏。当时,印度是亚洲最大的经济体。那时印度的钢铁产量是中国的10倍,国内生产总值是中国的两倍,工业规模已经相当大了。第三,印度人力资源丰富,即劳动力资源充足。当时,印度人口已超过3亿,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第四,国际环境友好。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看,友好的国际环境非常重要。印度成立后,立即成为西方国家的好朋友,成为苏联和美国之间争先交结的对象。国际环境非常优越,比起当时被封锁的中国来说,印度的国际环境要好得多。
如果印度当时能够集中精力发展,它现在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根本不是难事!但恰恰相反,现在的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000多美元,处于世界排名很靠后了,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小部分。可以说,印度已经完全打烂了一手好牌。所以问题来了,印度是如何打烂的呢?事实上,有两个主要方面。
首先就是没有搞好自身经济发展。只要印度努力发展经济,它很快就会成为经济强国。但印度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把主要精力投入战争和领土扩张。先是逐步控制了锡金、不丹、尼泊尔、马尔代夫等,后来与巴基斯坦打了三次印巴战争,吞并了锡金,支持孟加拉国,干涉斯里兰卡,等等。简而言之,当时的印度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战争和扩张上,失去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打仗本来是要烧钱的,因此印度的经济受到严重阻碍,导致了目前的困境。
第二,所谓的当前制度。尽管印度有这么好的条件,再加上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选举和民主制度。这些本来更有利于印度的发展,但因为后来的种种原因,这些制度与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不相容性。因此,人们工作混乱,工作效率低下,难以改进。这就是印度国内基础设施仍然如此落后的主要原因,也是印度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今天,咱们就总结两点原因吧!好了,今天的二胖聊历史就说到这里了,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每天俺们都会更新不一样的历史文章哟!一定要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