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展现新面貌
迪丽瓦拉
2024-11-03 00:07:09
0

原标题: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展现新面貌

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基本形成以承载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价值的城市、村镇等复合型活态遗产为主体和依托的立体保护格局,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展现新面貌、跨上新台阶。

  • 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标志性象征。图为2023年9月20日拍摄的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标志性建筑——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土楼群。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供图

构建了系统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工作格局。坚持全面统筹、上下联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制度机制,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一是管理体制持续完善。编制全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纲要,所有省份均已启动省级规划编制,各市县严格落实保护传承工作属地责任,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三级管理体制逐步健全。许多历史文化名城设置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等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二是工作机制逐步优化。建立城乡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研究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管理制度,保护传承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不断增强。三是法规标准不断健全。启动并加快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立法工作,制修订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与古老建筑、传统村落等保护条例。出台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等政策文件,制定发布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规范、历史建筑数字化技术标准等标准规范。14个省份颁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省级法规,7个省份颁布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省级法规,11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制定出台保护类法规规章,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法治基础不断夯实。

建立了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坚持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将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历史地段、工业遗产等纳入保护名录,形成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综合、最完整、最系统的载体。一是保护对象年代纵深延展。既着眼中华文明5000多年、近现代历史180多年,又聚焦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多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古今并重,强化各时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二是保护对象类型持续丰富。92片红色文化型历史文化街区、85片工业遗产型街区、81片民族特色型街区、68片区域文化型街区等一大批承载重要记忆的古建筑、老街区纳入保护体系。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分六批将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庄列入国家保护名录,保护福建土楼、徽派民居、湘西吊脚楼、客家围屋等传统建筑和传统民居55.6万栋,传承发展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5965项,形成了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群。三是保护对象数量大幅增长。目前,全国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2座、名镇312个、名村487个、传统村落8155个,历史文化街区1200余片,历史建筑6.35万处。与2012年相比,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增23座、名镇新增131个、名村新增318个,历史文化街区数量实现翻番,历史建筑数量增长了近5倍。大运河、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等9处历史文化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营造了全社会共同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的良好氛围。坚持多方参与、凝聚合力,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显著提升,保护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明显提高,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城乡历史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一是保护传承成为共识。从党委政府到部门,从企业到群众,对城乡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情感等重要价值认识日益深化,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人人有责成为全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共识。许多基层党委政府、干部群众对当地城乡历史文化由衷自豪和无比热爱,人民群众关心参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热情充分激发。《文脉春秋》、《记住乡愁》、《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等一批大型纪录片制作播出,首播累计收看超百亿人次。二是保护自觉不断增强。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各地不断加大保护力度、创新保护机制、丰富保护类型,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保护城乡历史文化成为人民所需、人民所享、人民所愿、人民所爱。此外,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相关专业研究、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日益得到重视。10余所高校开设古建筑修缮、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建筑遗产保护等学科,深入开展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一些建筑企业开设了古建工匠培训班、传习所,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

开创了城乡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生动局面。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进活化利用、以用促保,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提升风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一是以人为本更有温度。实施历史文化街区综合环境提升工程,补齐水、暖、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消除建筑结构和消防安全隐患,留住原居民、“烟火气”,让居民在老城区、老街区也能享受现代生活的美好。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农村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相结合,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二是活化利用更具生机。在70余个城市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更新改造一大批老厂区、老商业区等老旧街区。支持历史文化街区的文旅融合发展,引入创新创意产业,22片历史文化街区、10条老街成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让古城、老街、老建筑等“老地标”变成“新名片”。三是风貌特色更加彰显。稳妥推进城市更新,变“拆改留”为“留改拆”,许多城市建立严格的历史文化风貌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制度,原风貌、原味道地保留了一批老街区、老胡同、老里弄,使城市更具特色、更有魅力。

详见:倪虹文章《扎实做好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策划:侯亚景 审核:吴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座民办博物馆藏品300件开发... 原标题:一座民办博物馆藏品300件开发新品20多个,让渐渐远去的盐文化又“活”了回来 ...
江西樟树国字山战国墓出土玉石器... 原标题:江西樟树国字山战国墓出土玉石器全披露! 樟树国字山战国墓是迄今江西地区...
《瞰见昌平》航拍纪录片将于4月... 原标题:《瞰见昌平》航拍纪录片将于4月24日首映 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
北京市曲剧团大戏《文天祥与忽必... 原标题:北京市曲剧团大戏《文天祥与忽必烈》6月上演 千龙网北京4月23日讯(记...
20张清朝刑罚老照片:犯人跪在... 原标题:20张清朝刑罚老照片:犯人跪在铁索上痛苦万分,女子无法动弹 这些清...
魏延为何宁愿被蜀汉冤杀,也要带... 原标题:魏延为何宁愿被蜀汉冤杀,也要带兵攻打杨仪?姜维心知肚明 在历史的长河中...
华佗在世,能考下来医师证吗 原标题:华佗在世,能考下来医师证吗 华佗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大约生活在公元...
慈禧西逃向乔家借款10万,等到... 原标题:慈禧西逃向乔家借款10万,等到赏赐时,乔家直言要慈禧亲笔题4字 清朝作...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一次失败的... 原标题: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强弩之末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
日本神风特攻队员,9次自杀任务... 原标题:日本神风特攻队员,9次自杀任务全生还,气死大佐,熬死两任天皇 佐佐木友...
袁绍麾下八大猛将,张郃、高览上... 原标题:袁绍麾下八大猛将,张郃、高览上榜,前两位实力堪比蜀汉五虎 8、淳于琼...
(文化中国行)走在杭州南宋御街... 原标题:(文化中国行)走在杭州南宋御街,和皇帝同行是什么感觉? 中新网杭州4月...
【知识产权宣传周】淄博市地理标... 原标题:【知识产权宣传周】淄博市地理标志产品展示——博山琉璃 博山琉璃生产历史...
成都一袭汉服课堂科技有限责任公... 原标题:成都一袭汉服课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商朝时期的服饰特点是什么 商朝时期,...
清朝老照片,衣衫褴褛的缠小脚母... 原标题:清朝老照片,衣衫褴褛的缠小脚母女,排队等救济粮的灾民 一张照片,一段历...
朱元璋干掉10万贪官,明朝仍然... 原标题:朱元璋干掉10万贪官,明朝仍然贪污,为啥不能杜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
108条梁山好汉中唯一的两个农... 原标题:108条梁山好汉中唯一的两个农民,一个是富农,一个是贫农 施耐庵的《水...
邵阳市举行纪念魏源诞辰230周... 原标题:邵阳市举行纪念魏源诞辰230周年读书会暨首届人才日活动 4月23日上午...
梅州客家民居首次发现2幅百年天... 原标题:梅州客家民居首次发现2幅百年天书,4年无人能解,或成永久之谜 2020...
不同演员的关羽,陆树铭武圣下凡... 原标题:不同演员的关羽,陆树铭武圣下凡,于荣光像在睡觉,韩庚让人想笑 本文...